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對收取押金的處罰

勞動法對收取押金的處罰

發布時間: 2022-02-01 13:52:13

A. 請問勞動法關於用人單位收取押金的相關事宜

勞動法規定是不允許收取任何形式的押金.
1994年3月4日勞動部、公安部、全國總工會《關於加強外內商投資企業容和私營企業勞動管理、切實保障職工合法權益的通知》,即勞部發[1994]118號文件明確指出:「企業不得向職工收取貨幣、實物等作為入廠押金,也不得扣留或者抵押職工的居民身份證、暫住證和其他證明個人身份的證件。對擅自扣留、抵押居民身份證等證件和收取抵押金的,公安部門、勞動監察機構應責令企業立即退還職工本人」
下次去給他們負責人說清楚,亮出你的底牌,"在不給本人滿意的解決你就要上勞動監察部門投訴或是提起勞動仲裁了."一班公司的人事科都很清楚這方面的法律.會讓步的.
實在不行就上當地的勞動監察部門投訴或是提起勞動仲裁了. 應該說勞動局在處理這些個小案子是比較快的

B. 勞動法押金賠償

勞動法規定不可以向員工收取押金。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九條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扣押勞動者的居民身份證和其他證件,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者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
第八十四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扣押勞動者居民身份證等證件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退還勞動者本人,並依照有關法律規定給予處罰。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以擔保或者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退還勞動者本人,並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標准處以罰款;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勞動者依法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扣押勞動者檔案或者其他物品的,依照前款規定處罰。

C. 收員工押金當然違反勞動法嗎

首先,收員工的押金當然是違反勞動法的。一般的共同就是不會收取員工的押金的

D. 勞動法中關於押金的規定

根據《勞動合抄同法》第九條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扣押勞動者的居民身份證和其他證件,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者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
第八十四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扣押勞動者居民身份證等證件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退還勞動者本人,並依照有關法律規定給予處罰。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以擔保或者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退還勞動者本人,並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標准處以罰款;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勞動者依法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扣押勞動者檔案或者其他物品的,依照前款規定處罰。
如果用人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法的規定,收取勞動者押金的,可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行政部門投訴。

E. 企業收取員工押金是違反勞動法要承擔民事責任嗎

不需要,這不屬於民法的約束范疇,無需承擔民事責任。
應當按照勞動合同法的規定由勞動行政部門對用人單位進行行政處罰。用人單位應當退還押金給勞動者。

勞動合同法:
第八十四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扣押勞動者居民身份證等證件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退還勞動者本人,並依照有關法律規定給予處罰。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以擔保或者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退還勞動者本人,並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標准處以罰款;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勞動者依法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扣押勞動者檔案或者其他物品的,依照前款規定處罰。

F. 勞動法對押金的收取和退還

違法。用人單位不得以任何形式收取勞動者押金、保證金,不得剋扣勞動者工資,你可以去當地勞動監察部門舉報他。

G. 收押金違反勞動法嗎

法律分析:收押金違反勞動法,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時不得以任何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九條 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扣押勞動者的居民身份證和其他證件,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者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

H. 求法律,勞動法押金的詳細條款

你這個情況也能算得上勞務派遣,從法律上說超市的確不能收你們的錢,但是這個問題是勞動合同法實施這么多年來一直存在的,如果僅這件事情上要較真的話,不是不可以,可以飯碗保得住就得考慮了,因為你走到那家超市他可能都收。你可以去勞動局的監查部門投訴,他們會去罰款或者處罰的(如果是在大城市這樣的效率會高出很多,小城市就看執法部門情況了)。

另外,你這個情況,合同和你說的另外的那個公司簽就行,只是在注名把你派到這個超市。超市呢則有義務保證你的安全、工作強度。

從勞動法的角度,勞務派遣的用工方是要支付加班費和相關福利的。只是說據我所知,超市與你們公司之間也算不上純粹的勞務派遣,因為你們的公資實際是公司給的,而不是超市。

如果有什麼勞動糾紛,你可以去當地的勞動仲裁委員會請求幫助,那是免費的。
參照《勞動合同法》
第二節勞務派遣

第五十七條勞務派遣單位應當依照公司法的有關規定設立,注冊資本不得少於五十萬元。

第五十八條勞務派遣單位是本法所稱用人單位,應當履行用人單位對勞動者的義務。勞務派遣單位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的勞動合同,除應當載明本法第十七條規定的事項外,還應當載明被派遣勞動者的用工單位以及派遣期限、工作崗位等情況。

勞務派遣單位應當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按月支付勞動報酬;被派遣勞動者在無工作期間,勞務派遣單位應當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工資標准,向其按月支付報酬。

第五十九條勞務派遣單位派遣勞動者應當與接受以勞務派遣形式用工的單位(以下稱用工單位)訂立勞務派遣協議。勞務派遣協議應當約定派遣崗位和人員數量、派遣期限、勞動報酬和社會保險費的數額與支付方式以及違反協議的責任。

用工單位應當根據工作崗位的實際需要與勞務派遣單位確定派遣期限,不得將連續用工期限分割訂立數個短期勞務派遣協議。

第六十條勞務派遣單位應當將勞務派遣協議的內容告知被派遣勞動者。

勞務派遣單位不得剋扣用工單位按照勞務派遣協議支付給被派遣勞動者的勞動報酬。

勞務派遣單位和用工單位不得向被派遣勞動者收取費用。

第六十一條勞務派遣單位跨地區派遣勞動者的,被派遣勞

I. 勞動法關於押金的規定

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扣押勞動者的居民身份證和其他證件,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者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

J. 勞動法中,關於押金的規定是什麼樣的在第幾條

勞動部關於印復發《關於貫徹執制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的通知

24、用人單位在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時,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勞動者收取定金、保證金(物)或抵押金(物)。對違反以上規定的,應按照勞動部、公安部、全國總工會《關於加強外商投資企業和私營企業勞動管理切實保障職工合法權益的通知》(勞部發[1994]118號)和勞動部辦公廳《對「關於國有企業和集體所有制企業能否參照執行勞部發[1994]118號文件中有關規定的請示」的復函》(勞辦發[1994]256號)的規定,由公安部門和勞動行政部門責令用人單位立即退還給勞動者本人。

熱點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22號令 發布:2025-08-24 02:27:00 瀏覽:407
大連海洋大學法律碩士 發布:2025-08-24 02:24:54 瀏覽:428
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發布時間 發布:2025-08-24 01:59:34 瀏覽:42
收據能起到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8-24 01:46:27 瀏覽:878
通知屬於行政法規嗎 發布:2025-08-24 01:43:18 瀏覽:824
上海司法曹 發布:2025-08-24 01:36:03 瀏覽:867
2018最新勞動法關於工傷 發布:2025-08-24 01:33:45 瀏覽:808
經濟法關於合同的問題 發布:2025-08-24 01:33:03 瀏覽:957
行政法治原則作用 發布:2025-08-24 01:33:02 瀏覽:228
企業的法律責任有哪些種類 發布:2025-08-24 01:25:44 瀏覽: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