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法處分

行政法處分

發布時間: 2020-12-20 19:03:29

Ⅰ 求: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案例分析:的答案

1、行政主體是指享有行政權力,能以自己的名義行使行政權,做出影響行政相對人權利義務的版行政行權為,並能獨立承擔由此產生的相應法律責任的社會組織。在我國,行政主體包括國家行政機關和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
2、學校屬於事業單位,其管理機關為教育局,學校本身不具備行政主體資格。
3、拋開是否是行政案件外,單從請求事項看,個人認為本案原告的訴訟請求法院是會支持的。根據《技工學校學生學籍管理規定》第二十七條,開除的情形應是情節嚴重或屢教不改,顯然四名同學的行為不符合情節嚴重和屢教不改的規定,學校的處分過重。

Ⅱ 什麼是行政責任

行政責任是指犯有一般違法行為的單位或個人,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應承擔的法律責內任。行政責任主要容有行政處罰和行政處分兩種方式。

行政處罰是指行政機關或其他行政主體依法定職權和程序對違反行政法規尚未構成犯罪的行政管理相對人給予行政制裁的具體行政行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可依法對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行為的單位和個人作出行政處罰。

(2)行政法處分擴展閱讀

主要表現

一、它是一種法律責任,不是基於道義或約定的道德責任。

二、它是在行政活動中由行政機關及其公務人員的違反行政義務引起的,與違憲責任、民事責任、刑事責任有程度上的不同。

三、它是一種不能以其他法律責任或紀律責任替代的獨立的責任。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行政責任

Ⅲ 行政制裁包括哪些

你好,
行政制裁分為行政處分、行政處罰和勞動教養三種。
①行政版處分是國家權行政機關依照行政隸屬關系,對違反行政法的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所實施的行政制度,有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和開除六種形式;行政處罰是指由特定的行政機關對違反行政法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所實施的行政制裁。
②行政處罰的種類有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責令停產停業;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照;行政拘留;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處罰七種形式。
③勞動教養是由公安行政機關對違反行政法規、危害社會秩序和他人人身安全尚不構成犯罪的違法行為者所實施的懲罰措施。
希望對你有幫助。

Ⅳ 行政法中,公務員收到行政處罰後可以申訴還是行政復議,還是提起行政訴訟 三者什麼區別啊

按照中國現有法律,只有既是外部行政行為又是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行為才可內以提起行政訴訟容。
公務員受到作為內部行政行為的行政處罰,例如降級、記過等,是不能提起行政訴訟的,只能申訴、復議。如果是作為外部行政行為的處罰,比如罰款、拘留等,可以提起行政訴訟,也可以復議、申訴。
行政復議、申訴、訴訟是三種不同的行政救濟。復議和申訴的受理主體都是行政機關,復議的適用范圍較廣,幾乎所有行政行為都可以復議。但是申訴一般只涉及內部行政行為。行政訴訟的主體是司法機關,是行政糾紛的最後救濟途徑。
有關公務員的處分問題,建議你了解一個概念——特別權力關系。

Ⅳ 行政法主體

行政法主體即指行政法調整的各種行政關系的參加人——組織和個人。組織包括專國家機關(主要是行政機屬關)、企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和其他組織;個人包括國家公務員以及作為行政相對人的公民、外國人、無國籍人等。
您的提法本身不符合法言法語,「比如單位里的一個員工觸犯了行政法「這樣的說法是有問題的。不妨說「公務員在行政管理行為中違法,行政機關在事後追究該公務員的行政處分責任,這時公務員即成為行政處分關系中的主體。「
而一般情況下的單位員工若不是公務員或行政相對人,談什麼「觸犯了行政法「,又說什麼「進行行政處分或處罰「呢?頂多是單位內部的調整。

Ⅵ 什麼是違法行為

為了生活,我們每天都在辛勤的勞動,但有的時候勞動了不一定會得到相同的回報,這時的我們難免會做出一些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或許,一不小心就會違反相關法律。違法行為可能也就離我們一步之遙,那究竟違法行為是什麼呢?小編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違法行為的定義:
違法行為是指違反國家現行法律規定,危害法律所保護的社會關系的行為。 按照情節嚴重程度分為一般違法行為以和嚴重違法行為(即犯罪行為)。按照其違反的法律,可分為行政違法行為、民事違法行為、刑事違法行為和違憲行為。
違法就是指違反現行法律,給社會造成某種危害的、有過錯的行為。違法行為按照情節嚴重程度分為一般違法行為以和嚴重違法行為(即犯罪行為)。按照其違反的法律,可分為行政違法行為、民事違法行為和刑事違法行為。
違法概念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違法是指一切違反現行法律規定的行為,包括一般違法行為和犯罪。狹義的違法,則是指嚴重地違反法律,但未構成犯罪的行為。我們在這里是從廣義上對違法進行論述的。
違法與犯罪的聯系是犯罪一定違法,違法不一定犯罪。區別是犯罪的社會危害程度比違法行為嚴重,犯罪行為大多數要負刑事責任,違法行為承擔行政責任或民事責任。
違法行為與其他一些行為的存在著區別。首先,違法行為不同於違反道德的行為。許多違法行為,是犯罪行為,同時也是違反道德的行為。但是,並非所有違法行為都是違反道德的行為。同樣,有些違反道德的行為並不構成違法行為。其次,違法行為不同於法律上無效的行為。違法行為當然不能發生行為人實施違法行為時所希冀的為法律所肯定的有效結果。但是,不能認為法律上無效的行為都是違法行為。有些法律上無效的行為雖然沒有法律效力,但也並不構成違法。
違法的分類:
(一)根據違法的程度,行政違法可以分為實質性行政違法和形式性行政違法。
前者是指不具備行政行為實質要件的行政違法,如主體不合格、內容不合法、超越職權、濫用職權等;後者則是不具備行政行為形式要件的行政違法,如行為的作出不符合法定程序、行為的表現形式不符合法律規定的要求等。
區分實質行政違法與形式行政違法具有重要的法律意義。首先,從法律效力看,實質違法一般屬無效行為,從該行為發生之時即沒有法律效力,而形式違法一般屬可撤銷行為,它經有效補救可轉化為有效行為;其次,從法律後果看,實質違法所引起的法律後果主要是承擔懲罰性行政責任(如行政處罰、行政處分),而形式違法所引起的法律後果主要是承擔補救性行政責任(如撤銷違法)。
(二)根據違法的范圍,行政違法可以分為內部行政違法與外部行政違法。
前者是指內部行政主體的行政違法,如上級行政機關對下級行政機關的越級指揮;後者則指外部行政主體的行政違法,如公安機關非法拘留公民。
內部行政違法與外部行政違法在救濟手段上是有區別的:內部違法僅限於行政救濟,不受司法審查;而外部違法不僅可藉助於行政救濟,還可藉助於司法救濟。
(三)根據違法的形式,行政違法可以分為作為行政違法與不作為行政違法。
前者表現為積極地作出行政法律規范所禁止的行為,如稅務機關違法徵收稅款;後者則表現為拒不作出行政法規范所要求的行為,如工商機關對企業申請營業執照不予答復。
作為違法與不作為違法均是行政法律的規范對象。就行政訴訟而言,作為違法可以成為行政訴訟的對象,不作為違法同樣可以成為行政訴訟的對象。
違法與不當區別:
一、侵犯的行政關系的性質不同。行政違法侵犯的是行政關系的合法性;行政不當侵犯的是行政關系的合理性。
二、范圍不同。行政違法則既可能發生在自由裁量行為中,也可能發生在羈束行為中;而行政不當僅發生在自由裁量行為中,不發生在羈束行為中。
三、責任不同。行政不當並不必然導致行政責任,只有在法律規定的條件下,行政主體才承擔相應的行政責任,而且即使行政不當行為人必須依法承擔行政責任,一般承擔補救性行政責任,特殊情況下也可能承擔懲罰性行政責任;但行政主體的行政行為如果是違法的,違法行為人必須承擔由此引起的行政責任(包括補救性行政責任和懲罰性行政責任)。
四、法律效力不同。行政不當並非絕對無效。根據我國《行政訴訟法》第5條的規定,人民法院在行政訴訟中,對具體行政行為作合法性審查,不做合理性審查。根據我國《行政復議法》的規定,行政復議機關在行政復議中可以審查行政行為的適當性,對明顯不當的具體行政行為作出撤銷、變更和責令重作的復議決定;而行政違法行為一概無效,對行政管理相對人沒有拘束力,而且自違法行為發生之日起行政行為就沒有效力。
綜上所述,我們具體的了解了違法行為,它是屬於國家法律層面的。我們只要嚴格的要求自己遵法守法,那你肯定就不會有違法行為,與之對應的,法律還會公正的保護我們的合理權益。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歡迎咨詢專業律師
延伸閱讀:
交通一般違法行為處罰
涉稅違法行為從輕處罰標准
違法行為構成犯罪刑期、罰金折抵問題有哪些

Ⅶ 兩個違法行為但是違反的是同一部行政法同一條不同款怎麼處罰

對特種行業的行政處罰有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的,也有依據國家或地方的行政法規的。如旅館業,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五十六條旅館業的工作人員對住宿的旅客不按規定登記姓名、身份證件種類和號碼的,或者明知住宿的旅客將危險物質帶入旅館,不予制止的,處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而依照《旅館業治安管理法》第十六條旅館工作人員違反本法第九條規定的,公安機關可以酌情給予警告或者處以二百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另,如安徽省於2014年9月26日發布《安徽省特種行業治安管理條例》,第二十九條經營特種行業的企業、事業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存在治安隱患的,公安機關應當責令限期整改,並處警告;逾期不整改,造成公民人身傷害、公私財產損失,或者嚴重威脅公民人身安全、公私財產安全或者公共安全的,對單位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對單位主要負責人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罰款;有關組織依法對單位主要負責人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一)未按照規定採集、上傳或者報送有關人員與物品信息的;(二)未按照規定安裝、使用視頻監控設備,以及刪改、傳播或者非法使用視頻監控錄像資料的;(三)未按照規定登記服務對象及相關物品信息的;(四)發現涉嫌違法犯罪行為、違禁物品未向公安機關報告的。經營特種行業的個體工商戶,有前款規定四項情形之一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處罰;法律、行政法規沒有規定的,由公安機關處兩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因此,有法律規定的依據法律規定,無法律規定的依照地方法規處罰。

Ⅷ 行政法的案例分析題 求大神解答

?答:1)上述處罰中,對包某作出2萬元的罰款和吊銷執照的決定,需要告知包某有要求聽證的權利。即經過聽證程序作出,除非包某放棄聽證。因為依照行政處罰法規定,對於責令停產停業、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較大數額罰款等處罰決定前當事人有要求聽證的權利。(2)①若對市文化局與公安局聯合作出的扣押行為和罰款2萬元的處罰決定不服,應向兩機關的共同上一級行政機關提起行政復議,因此,此時的復議機關為A市人民政府。②若對東區工商局作出的"吊銷營業執照」的行政處罰不服,可以向其所屬的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向其上一級主管部門申請行政復議。因此,此時的復議機關可以是東區人民政府,也可是A市工商局。 ③若對窪里派出所受委託作出的行政拘留不服,應當以市公安局或東區人民政府為復議機關。因為對受委託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應以委託的政府工作部門所屬的政府或其上一級主管部門為復議機關。(3)包某若不服行政拘留決定不得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因為法律規定了復議前置條件。若復議機關在法定期限內沒有作出復議決定,或雖然作出了復議決定但包某不服的,包某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參考答案】
(1)能。因為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的授權,縣衛生防疫站可以以自己的名義行使相應的行政處罰權並承擔法律結果,具備了行政主體資格。
(2)不應。因為衛生防疫站的行為是規避法律的違法所為,行政權是國家權力,行政機關不能自行處分。根據《行政訴訟法》的規定,原告申請撤訴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裁定。

Ⅸ 什麼叫「記大過」處分很嚴重嗎對未來發展有影響嗎

記大過是處分的一種,介於記過和降職之間的一種處分方式。

是一種內部的處罰行為,相對來說,不是很嚴重;但會記錄在你的檔案上。

對未來發展的影響如下:

根據《公務員法》規定,公務員行政處分種類有: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一共六種。記過、記大過。這是兩種程度有所區別的行政處分。一般來說,記過、記大過適用於國家工作人員的行為違反了行政法的規定,給國家和人民造成了一定的損失,給予警告處分過輕,給予降級處分過重的情況。

根據《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的規定,給予國家公務員行政處分,依法分別由任免機關或者行政監察機關決定;其中給予開除處分的,應當報上級機關備案。

(9)行政法處分擴展閱讀:

被記過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不得被聘用到高於現聘崗位等級的崗位。

1、記過處分是出自2007年6月1日頒布的《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

2、是指對有過錯的行政機關公務員按照有關規定進行不同程度的處罰。處罰的種類分為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每種處罰都有其對應的處罰時間,這些都有相關的具條例規定。任免機關必須按照一定的處罰條例對違規人員進行調查和處理。我們在生活中容易混淆記過與記大過這兩個處分,其實他們是不同的,記大過比記過更嚴重。

3、事業單位的:

根據規定,被記過人員的受處分期間為12個月。 自決定處分之日起12個月內, 被記過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不得被聘用到高於現聘崗位等級的崗位,年度考核不得確定為合格及以上等次,不得參加本專業 (技術、技能)領域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或者工勤技能人員技術等級考試 (評審)。 應當取消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或者職業資格的,按照有關規定辦理。

4、公務員的:

條例規定,行政機關公務員在受處分期間不得晉升職務和級別,其中,受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處分的,不得晉升工資檔次;受撤職處分的,應當按照規定降低級別。

熱點內容
刑事訴訟法28條迴避辦案人 發布:2025-05-15 07:50:00 瀏覽:242
百度輸入法官方下截 發布:2025-05-15 07:49:53 瀏覽:516
勞動法沒寫帶薪休假 發布:2025-05-15 07:48:18 瀏覽:421
公司破產重組法律實務 發布:2025-05-15 07:35:06 瀏覽:788
新肺炎有辦法治沒 發布:2025-05-15 07:29:27 瀏覽:10
法院法官最怕什麼 發布:2025-05-15 07:29:24 瀏覽:922
婚姻法19條什麼意思 發布:2025-05-15 07:29:21 瀏覽:759
眾泰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5-15 07:29:16 瀏覽:597
南開法院地址 發布:2025-05-15 07:25:45 瀏覽:160
法院規章審查 發布:2025-05-15 07:17:55 瀏覽: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