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假勞動法
① 我在上班的路上騎車摔跤請假三個半月,我想問懂勞動法的人我能不能響受今年工休假謝謝!
如果能夠認定為工傷,就不會影響。
② 鐵路局工務段員工離家400公里外應該怎麼休假、勞動法有沒有具體規定
周六周日是國家抄規定的休襲息日,離家遠不方便回家的話,只有把周六周日攢起來,(象十一、春節那樣)集中休息。但這些都是本單位自己根據工作性質靈活掌握的。我們這里也有利用周六周日上班,完成一個階段任務後,把沒有休息的合在一起,休息3~4天、5~6天的,就可以回家幾天了。
③ 《勞動法》出差坐車的路上的算工作時間嗎
出差途中算工作時間,但以天計算。
員工出差,是為了完成工作任務,出差途中,是為完成工作任務的一個必不可少的過程。並且,象完成其他工作任務一樣,具有受單位直接或者間接控制,而不以自己的意志為轉移的特性,因而應當計算工作時間。
但是,員工出差途中,雖然在途時間不能自由支配,但期間只是乘坐交通工具,並無實際工作內容,也沒有實際提供勞動,對用人單位不屬於生產經營,並不能產生生產經營的效益,並且可以照常休息。
因此,司法實踐中,計算工作時間是按照自然日歷數以「天」計算,並不簡單低適用八小時工時制。在計算加班時,只有休息日和法定休假日才予以計算。
(3)路假勞動法擴展閱讀:
工作時間具有以下特點:
(1)工作時間是勞動者履行勞動義務的時間。根據勞動合同的約定,勞動者必須為用人單位提供勞動,勞動者提供勞動的時間即為工作時間。勞動時間有工作小時、工作日和工作周三種,其中工作日即在一晝夜內的工作時間,是工作時間的基本形式。
(2)工作時間不限於實際工作時間。工作時間的范圍,不僅包括作業時間,還包括准備工作時間、結束工作時間以及法定非勞動消耗時間。
其中,法定非勞動消耗時間是指勞動者自然中斷的時間、工藝需中斷時間、停工待活時間、女職工哺乳嬰兒時間、出差時間等。此外,工作時間還包括依據法律、法規或單位行政安排離崗從事其他活動的時間。
(3)工作時間是用人單位計發勞動者報酬依據之一。勞動者按照勞動合同約定的時間提供勞動,即可以獲得相應的工資福利待遇。加班加點的,可獲得加班加點工資。
④ 勞動法出差來迴路上算出勤嗎
《勞動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
此後頒布的《國務院關於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第三條則修訂為:「職工每日工作8小時,每周工作40小時。」即在一般情況下,勞動者的每日工作時間超過8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超過40小時的,便已具備認定加班的時間條件。但簡單地以時間多少或時間經過為認定標准,既不利於調動勞動者的主觀能動性,也不利於企業效益的提高和正常發展。
故要確定是否為加班,並不能完全、單純地以時間作為認定標准,而還必須要以特定的工作內容為支撐,需要考察超過時間部分的行為對工作的有效性和目的性,需要考慮是否符合勞動合同中的加班約定,是否經過相應的審批,勞動者是否沒有獲得輪休、補休或其它休息方式,是否實際提供勞動及行業或崗位勞動特點等因素。
而出差在外:雖然在途時間不能自由支配,但期間只是乘車,並無實際工作內容,也沒有實際提供勞動;二是在途時間對公司不屬於生產經營,並不能產生生產經營的效益;三是在坐車時,可以照常休息。
在司法實踐中,一般也是均將出差的在途時間、上下班在路上的時間、為工作而進行的准備時間、只在上班地點呆著無所事事等,排除在加班之外。
《勞動法》工作時間相關規定
第三十六條: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
第三十七條:對實行計件工作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根據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的工時制度合理確定其勞動定額和計件報酬標准。
第四十一條:用人單位由於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後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得超過一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三小時,但是每月不得超過三十六小時。
第四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延長工作時間不受本法第四十一條規定的限制:
(一)發生自然災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脅勞動者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需要緊急處理的
(二)生產設備、交通運輸線路、公共設施發生故障,影響生產和公眾利益,必須及時搶修的
(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三條:用人單位不得違反本法規定延長勞動者的工作時間。
⑤ 按勞動法我員工在上班路上摔傷休假和工資怎麼算
工傷賠償:《工傷保險條例》:
第十四條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二)工作時間前後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四)患職業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間,由於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一條職工發生工傷,經治療傷情相對穩定後存在殘疾、影響勞動能力的,應當進行勞動能力鑒定。
第二十二條勞動能力鑒定是指勞動功能障礙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礙程度的等級鑒定。
第三十五條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為:一級傷殘為27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5個月的本人工資。
三級傷殘為23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21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傷殘津貼,標准為:一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90%,二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5%。
三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0%,四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5%。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三)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並辦理退休手續後,停發傷殘津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於傷殘津貼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以傷殘津貼為基數,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第三十六條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五級、六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為:五級傷殘為18個月的本人工資,六級傷殘為16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保留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安排適當工作。難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單位按月發給傷殘津貼。
標准為:五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0%,六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60%,並由用人單位按照規定為其繳納應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
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用人單位補足差額。
經工傷職工本人提出,該職工可以與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
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第三十七條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
標准為: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勞動、聘用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聘用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
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⑥ 女子下班路上受傷請假被要求辭職,單位是否違反勞動法
我認為,單位對女子下班路上受傷請假做出辭退的這一行為實屬違反《勞動合同法》,首先,須對女子下班路上受傷這一行為進行有必要的科普,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章第十四條第六項的規定:
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受傷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因此,可見該女子下班路上受傷這一行為屬於工傷的范疇。
那麼,勞動者出現什麼樣的情況下,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呢,對此,《勞動合同法》也作出了相關的規定:
第三十九條 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只有勞動者出現以上規定中的情形時,用人單位方能解除勞動合同。
工傷處理及解決方案公司應結合《工傷保險條例》以及勞動法的相關條例規定,將相關工傷條款列入到公司的人事管理規章制度中,一旦員工在上下班途中遇到事故導致受傷的,公司可根據制度相關條款執行,酌情給予員工相關假期。同時,勞動者也應積極配合公司人事部門做好相關工傷鑒定及工傷險的申報工作。這樣一來,也能將公司及個人的損失降至最低。同時,也避免公司承擔不必要的人事風險。
⑦ 公司法定節假日不讓放假,我是不是需要舉報,違反勞動法,如果舉報有什麼路徑管用。
休息日工作的,應當安排同等時間的調休,若不能安排調休,應按工資基版數的雙倍權支付加班工資。
法定休息日工作的,直接應按工資基數的三倍支付加班工資。
您可以通過當地勞動仲裁部門申請仲裁:
(1)要求補發未足額支付的工資
(2)若您決定離職,可申請因用人單位侵害員工利益(詳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造成您被動提出離職,可依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的約定,要求經濟補償
希望能夠幫助到您
⑧ 我在上班的路上騎車摔跤請假三個半月,我想問懂勞動法的人我能不能響受今年工休假謝謝!
職工上班途中騎車摔傷,是非因工負傷,休假三個半月為病假,累計工作年限不滿20年的,版不享有當年年休權假;已休當年年休假的,不享受下年年休假。
國務院
《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
第四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當年的年休假:
(一)職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數多於年休假天數的;
(二)職工請事假累計20天以上且單位按照規定不扣工資的;
(三)累計工作滿1年不滿1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2個月以上的;
(四)累計工作滿10年不滿2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3個月以上的;
(五)累計工作滿20年以上的職工,請病假累計4個月以上的。
⑨ 勞動法規定上下班的路上出事故的賠償
工傷;是指企業的員工,在生產和工作中受到意外傷害的事故)
但目法律上只有「工傷」。行政事業單位因公負傷的比照「工傷」處理。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2004年1月1日施行)
第三章 工傷認定
第十四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二)工作時間前後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四)患職業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間,由於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機動車事故傷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第十五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視同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
(二)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的;
(三)職工原在軍隊服役,因戰、因公負傷致殘,已取得革命傷殘軍人證,到用人單位後舊傷復發的。
職工有前款第(一)項、第(二)項情形的,按照本條例的有關規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職工有前款第(三)項情形的,按照本條例的有關規定享受除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以外的工傷保險待遇。
第十六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認定為工傷或者視同工傷:
(一)因犯罪或者違反治安管理傷亡的;
(二)醉酒導致傷亡的;
(三)自殘或者自殺的。
電瓶車不屬於機動車,應該不算工傷!並且工傷里強調的是受到,是被動的。
你所說的情況顯然不在這一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