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人民法院報新民事訴訟法逾期證據不質證

人民法院報新民事訴訟法逾期證據不質證

發布時間: 2022-02-11 04:05:06

A. 法院開庭審理後提供新的證據法院能不能接受

1、如果這份證據對案件事實的認定影響很大,或者說可以改變法院對案件的事實認定,法院就會接受,就會重新組織開庭,組織舉證、質證,就會予以採信。
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一百零一條規定: 當事人逾期提供證據的,人民法院應當責令其說明理由,必要時可以要求其提供相應的證據。
當事人因客觀原因逾期提供證據,或者對方當事人對逾期提供證據未提出異議的,視為未逾期。
3、《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一百零二條規定: 當事人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逾期提供的證據,人民法院不予採納。但該證據與案件基本事實有關的,人民法院應當採納,並依照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五條、第一百一十五條第一款的規定予以訓誡、罰款。
當事人非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逾期提供的證據,人民法院應當採納,並對當事人予以訓誡。

B. 法院已經開完庭了,在判決前,有通知我說原告提供了新的證據,要重新開庭,可以嗎

可以。

1、首先要看是不是新的證據,因為我們平常生活中所說的新的證據和法律上「新的證據」不是同一概念,是新的證據還是逾期提交的證據,這點在法律上是有界定的;

2、根據證據規則的規定,當事人應在舉證期限內提供證據,逾期提供的,在庭審中對方當事人可以拒絕質證,而沒有經過質證的證據材料是不能作為定案的依據的。

所以,如果是逾期提供的證據,是不能作為重新開通的理由的。


附件: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三十四條當事人應當在舉證期限內向人民法院提交證據材料,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內不提交的,視為放棄舉證權利。對於當事人逾期提交的證據材料,人民法院審理時不組織質證。但對方當事人同意質證的除外。

第四十一條《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五條第一款規定的「新的證據」,是指以下情形:

(一)一審程序中的新的證據包括:當事人在一審舉證期限屆滿後新發現的證據;當事人確因客觀原因無法在舉證期限內提供,經人民法院准許,在延長的期限內仍無法提供的證據;

(二)二審程序中的新的證據包括:一審庭審結束後新發現的證據;當事人在一審舉證期限屆滿前申請人民法院調查取證未獲准許,二審法院經審查認為應當准許並依當事人申請調取的證據。

第四十二條當事人在一審程序中提供新的證據的,應當在一審開庭前或者開庭審理時提出。

當事人在二審程序中提供新的證據的,應當在二審開庭前或者開庭審理時提出;二審不需要開庭審理的,應當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內提出。

第四十三條當事人舉證期限屆滿後提供的證據不是新的證據的,人民法院不予採納。

(2)人民法院報新民事訴訟法逾期證據不質證擴展閱讀

《民事訴訟法》規定

第八十八條 直接送達訴訟文書有困難的,可以委託其他人民法院代為送達,或者郵寄送達。郵寄送達的,以回執上註明的收件日期為送達日期。

第一百五十五條 最高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以及依法不準上訴或者超過上訴期沒有上訴的判決、裁定,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

第一百六十四條 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C. 當事人逾期提交的證據材料,審理時是否真的不組織質證

1、當事人超過舉證期限提交的證據材料,法庭審理時,應當責令說明理由,理由成立的,組織質證;理由不成立的,法庭一般不組織質證。
2、如果逾期提交的證據與案件基本事實有關,法院應當予以質證採納,但同時要對逾期舉證人進行訓誡、罰款。另一方當事人也可以要求賠償因逾期舉證而遭受的交通、住宿等損失。
《民事訴訟法》
第六十五條 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應當及時提供證據。
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主張和案件審理情況,確定當事人應當提供的證據及其期限。當事人在該期限內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延長期限,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申請適當延長。當事人逾期提供證據的,人民法院應當責令其說明理由;拒不說明理由或者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根據不同情形可以不予採納該證據,或者採納該證據但予以訓誡、罰款。
《最高法院關於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一百零一條 當事人逾期提供證據的,人民法院應當責令其說明理由,必要時可以要求其提供相應的證據。
當事人因客觀原因逾期提供證據,或者對方當事人對逾期提供證據未提出異議的,視為未逾期。
第一百零二條 當事人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逾期提供的證據,人民法院不予採納。但該證據與案件基本事實有關的,人民法院應當採納,並依照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五條、第一百一十五條第一款的規定予以訓誡、罰款。
當事人非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逾期提供的證據,人民法院應當採納,並對當事人予以訓誡。
當事人一方要求另一方賠償因逾期提供證據致使其增加的交通、住宿、就餐、誤工、證人出庭作證等必要費用的,人民法院可予支持。

D. 民事訴訟法新證據的法律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新證據認定的若干程序的規定(試行)為了規范法官在審判中對新證據的認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以下簡稱《證據規定》)的有關規定,結合民事審判經驗和實際情況,特製定本規定。
第一條當事人應在舉證期限內積極、全面、正確、誠實地完成舉證任務。當事人超過舉證期限提交的證據,按本規定處理。本規定中所指新證據,包含可視為新證據的情形。
第二條法官應將人民法院指定的舉證期限以及逾期提供證據的法律後果告知當事人。舉證期限屆滿之前,或重新指定舉證期限時,對案件審理結果有重大影響的事項,法官可以作特別說明。
第三條舉證期限屆滿後,一方當事人在庭審前或庭審時向法庭提交證據的,如對方當事人未提出證據超過舉證期限的抗辯,亦未拒絕質證,可直接進行質證。就某一證據已超過舉證期限提出異議,應由當事人自行提出,法官一般不主動提示。
第四條 舉證期限屆滿後,當事人在庭審前或庭審時向法庭提交證據的,對方當事人認為該證據不是新證據,已超過舉證期限,並表示不同意質證的,法官應當就該證據是否屬於新證據,聽取雙方意見。
第五條 當事人在庭審結束後再向法官提交證據的,法官進行初步審查認為屬於新證據且確有必要的,可以組織聽取雙方意見。法官進行初步審查認為不屬於新證據的,一般不再組織質證。
第六條 提供證據的一方當事人須對該證據屬於新證據承擔舉證責任。在聽取雙方意見過程中,法官應告知雙方當事人舉證責任的分配,並告知當事人就該項證據是否屬於新證據聽取意見與對該項證據的質證並不相同。
第七條 在針對某證據是否屬於新證據,聽取雙方意見的過程中,一方當事人提出要進一步收集證據進行反駁的,法官可以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指定一個新的舉證期限。
第八條 就當事人逾期提交的證據是否屬於新證據而聽取雙方意見的,可以在開庭審理的事實調查階段進行,亦可以單獨進行。
第九條 聽取雙方意見後,法官認為屬於新證據的,應當將認定的結果明確告知對方當事人,要求其進行質證。法官認定不屬於新證據的,可以詢問對方當事人是否同意質證。不同意質證的,不再就該證據組織質證。
第十條 審理過程中,若法官暫時無法對該證據是否符合新證據的認定條件作出判斷的,也可以要求對方當事人先進行質證,但法官應告知當事人質證並不表示認可該證據是新證據。當事人不同意質證的,法官應告知該當事人,如法院認定屬於新證據的,其現在不同意質證,將被視為放棄質證權

E. 再審提供的新證據,法庭立案後,沒有將申請再審書交給對方,不質證,只找當事人作筆錄,就做出判決合法嗎

1、根據上面所說的情況,應當說還是有問題的,是不符合法律規定的,應當予以糾正。
2、第一,應當將申請人的再審申請書向被申請人送達;第二,應當向雙方當事人詢問案情,必要時,應當舉行聽證會;第三,如果案件確有錯誤,應當裁定再審;如果沒有問題,也應當裁定駁回申請。
3、《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三條 當事人申請再審的,應當提交再審申請書等材料。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再審申請書之日起五日內將再審申請書副本發送對方當事人。對方當事人應當自收到再審申請 書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內提交書面意見;不提交書面意見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查。人民法院可以要求申請人和對方當事人補充有關材料,詢問有關事項。
4、《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四條 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再審申請書之日起三個月內審查,符合本法規定的,裁定再審;不符合本法規定的,裁定駁回申請。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
因當事人申請裁定再審的案件由中級人民法院以上的人民法院審理,但當事人依照本法第一百九十九條的規定選擇向基層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的除外。最高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裁定再審的案件,由本院再審或者交其他人民法院再審,也可以交原審人民法院再審。
5、《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八十五條 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符合條件的再審申請書等材料之日起五日內向再審申請人發送受理通知書,並向被申請人及原審其他當事人發送應訴通知書、再審申請書副本等材料。
6、《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八十六條 人民法院受理申請再審案件後,應當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二百零一條、第二百零四條等規定,對當事人主張的再審事由進行審查。
7、《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八十七條 再審申請人提供的新的證據,能夠證明原判決、裁定認定基本事實或者裁判結果錯誤的,應當認定為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一項規定的情形。
對於符合前款規定的證據,人民法院應當責令再審申請人說明其逾期提供該證據的理由;拒不說明理由或者理由不成立的,依照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五條第二款和本解釋第一百零二條的規定處理。
8、《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八十八條 再審申請人證明其提交的新的證據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認定逾期提供證據的理由成立:
(一)在原審庭審結束前已經存在,因客觀原因於庭審結束後才發現的;
(二)在原審庭審結束前已經發現,但因客觀原因無法取得或者在規定的期限內不能提供的;
(三)在原審庭審結束後形成,無法據此另行提起訴訟的。
再審申請人提交的證據在原審中已經提供,原審人民法院未組織質證且未作為裁判根據的,視為逾期提供證據的理由成立,但原審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五條規定不予採納的除外。
9、《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八十九條 當事人對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在原審中拒絕發表質證意見或者質證中未對證據發表質證意見的,不屬於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四項規定的未經質證的情形。

F. 《民訴證據規定》第34條第2款,當事人逾期提交的證據,除對方當事人同意法院不組織質證,可是除了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三十四條;"當事人應當在舉證期限內向人民法院提交證據材料,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內不提交的,視為放棄舉證權利。

對於當事人逾期提交的證據材料,人民法院審理時不組織質證。但對方當事人同意質證的除外。

當事人增加、變更訴訟請求或者提起反訴的,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前提出。"

解讀;

1「對於當事人逾期提交的證據材料」是指超過舉證期限的證據,第一審普通程序案件不得少於十五日,當事人提供新的證據的第二審案件不得少於十日。

2,「人民法院審理時不組織質證」「質證」是被舉證人對舉證的的舉證,就其證據真實性、合法性、關聯性以及證明力的有無、大小予以說明和質辯的活動.

3,逾期提交的證據材料,但對方當事人同意質證的除外

4,舉證期限屆滿後,當事人對已經提供的證據,進行補正的,人民法院可以酌情再次確定舉證期限

引用法律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九條 ;「人民法院應當在審理前的准備階段確定當事人的舉證期限。舉證期限可以由當事人協商,並經人民法院准許。

人民法院確定舉證期限,第一審普通程序案件不得少於十五日,當事人提供新的證據的第二審案件不得少於十日。

舉證期限屆滿後,當事人對已經提供的證據,申請提供反駁證據或者對證據來源、形式等方面的瑕疵進行補正的,人民法院可以酌情再次確定舉證期限,該期限不受前款規定的限制。」

G. 法院採信了不實證據違反了民事訴訟法的第幾條

違反民事訴訟法第179條第7款和第10款:
第一百七十九條【再審法定原因回】當事人的申請符答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一)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二)原判決、裁定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證明的;(三)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是偽造的;(四)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未經質證的;(五)對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書面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調查收集的;(六)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七)違反法律規定,管轄錯誤的;(八)審判組織的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應當迴避的審判人員沒有迴避的;(九)無訴訟行為能力人未經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或者應當參加訴訟的當事人,因不能歸責於本人或者其訴訟代理人的事由,未參加訴訟的;(十)違反法律規定,剝奪當事人辯論權利的;(十一)未經傳票傳喚,缺席判決的;(十二)原判決、裁定遺漏或者超出訴訟請求的;(十三)據以作出原判決、裁定的法律文書被撤銷或者變更的。對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正確判決、裁定的情形,或者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

H. 哪一條規定未經質證的證據不能採用

民事訴訟法來和最高法院自關於民事訴訟法的司法解釋,都規定未經質證的證據,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
《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八條 證據應當在法庭上出示,並由當事人互相質證。對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的證據應當保密,需要在法庭出示的,不得在公開開庭時出示。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一百零三條 證據應當在法庭上出示,由當事人互相質證。未經當事人質證的證據,不得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根據。

I. 當事人以新證據申請再審,法庭對新證據不質證,就作出了裁定,程序合法嗎

1、當事人以新證據申請再審,法庭對新證據不質證,就作出裁定的程序是完全合法的。
2、因為這屬於再審審查程序,是對當事人申請再審是否要進入再審進行審查,可以不組織雙方當事人對證據進行舉證、質證,只要對雙方當事人進行詢問就可以作出裁定。
3、《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三條 當事人申請再審的,應當提交再審申請書等材料。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再審申請書之日起五日內將再審申請書副本發送對方當事人。對方當事人應當自收到再審申請 書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內提交書面意見;不提交書面意見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查。人民法院可以要求申請人和對方當事人補充有關材料,詢問有關事項。
第二百零四條 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再審申請書之日起三個月內審查,符合本法規定的,裁定再審;不符合本法規定的,裁定駁回申請。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
4、《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八十五條 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符合條件的再審申請書等材料之日起五日內向再審申請人發送受理通知書,並向被申請人及原審其他當事人發送應訴通知書、再審申請書副本等材料。
5、《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八十六條 人民法院受理申請再審案件後,應當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二百零一條、第二百零四條等規定,對當事人主張的再審事由進行審查。
6、《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八十七條 再審申請人提供的新的證據,能夠證明原判決、裁定認定基本事實或者裁判結果錯誤的,應當認定為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一項規定的情形。
對於符合前款規定的證據,人民法院應當責令再審申請人說明其逾期提供該證據的理由;拒不說明理由或者理由不成立的,依照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五條第二款和本解釋第一百零二條的規定處理。
7、《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九十五條 當事人主張的再審事由成立,且符合民事訴訟法和本解釋規定的申請再審條件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再審。
當事人主張的再審事由不成立,或者當事人申請再審超過法定申請再審期限、超出法定再審事由范圍等不符合民事訴訟法和本解釋規定的申請再審條件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駁回再審申請。

J. 法院應責令一方當事人提交原件的民事訴訟法是哪一條規定

舉證是指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證據。為了防止在訴訟過程中出現「據突襲」的現象,損害對方當事人利益。最高人民法院對提供證據的時間進行了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已於12月6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201次會議通過,自2002年4月1日起施行。

一、當事人舉證

第一條原告向人民法院起訴或者被告提出反訴,應當附有符合起訴條件的相應的證據材料。

第二條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加以證明。

沒有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後果。

第三條人民法院應當向當事人說明舉證的要求及法律後果,促使當事人在合理期限內積極、全面、正確、誠實地完成舉證。

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可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

三、舉證時限與證據交換

第三十二條被告應當在答辯期屆滿前提出書面答辯,闡明其對原告訴訟請求及所依據的事實和理由的意見。

第三十三條人民法院應當在送達案件受理通知書和應訴通知書的同時向當事人送達舉證通知書。舉證通知書應當載明舉證責任的分配原則與要求、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調查取證的情形、人民法院根據案件情況指定的舉證期限以及逾期提供證據的法律後果。

舉證期限可以由當事人協商一致,並經人民法院認可。

由人民法院指定舉證期限的,指定的期限不得少於三十日,自當事人收到案件受理通知書和應訴通知書的次日起計算。

第三十四條當事人應當在舉證期限內向人民法院提交證據材料,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內不提交的,視為放棄舉證權利。

對於當事人逾期提交的證據材料,人民法院審理時不組織質證。但對方當事人同意質證的除外。

當事人增加、變更訴訟請求或者提起反訴的,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前提出。

第三十五條訴訟過程中,當事人主張的法律關系的性質或者民事行為的效力與人民法院根據案件事實作出的認定不一致的,不受本規定第三十四條規定的限制,人民法院應當告知當事人可以變更訴訟請求。

當事人變更訴訟請求的,人民法院應當重新指定舉證期限。

第三十六條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內提交證據材料確有困難的應當在舉證期限內向人民法院申請延期舉證,經人民法院准許可以適當延長舉證期限。當事人在延長的舉證期限內提交證據材料仍有困難的可以再次提出延期申請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決定。

第三十七條經當事人申請,人民法院可以組織當事人在開庭審理前交換證據。

人民法院對於證據較多或者復雜疑難的案件,應當組織當事人在答辯期屆滿後、開庭審理前交換證據。

第三十八條交換證據的時間可以由當事人協商一致並經人民法院認可,也可以由人民法院指定。

人民法院組織當事人交換證據的,交換證據之日舉證期限屆滿。當事人申請延期舉證經人民法院准許的,證據交換日相應順延。

熱點內容
司法局民法典宣講 發布:2025-08-21 21:19:49 瀏覽:293
保安服務管理條例英文 發布:2025-08-21 21:19:11 瀏覽:351
東奧經濟法誰講的有意思 發布:2025-08-21 21:15:42 瀏覽:905
條金條例 發布:2025-08-21 20:38:44 瀏覽:974
道德經第26章 發布:2025-08-21 20:09:54 瀏覽:744
法治與和諧社會論文 發布:2025-08-21 19:58:09 瀏覽:836
涉及法律知識的笑話 發布:2025-08-21 19:51:02 瀏覽:468
國家勞動法流產假期多少天 發布:2025-08-21 19:41:58 瀏覽:689
勞動法社會實踐報告 發布:2025-08-21 19:31:45 瀏覽:162
工業化強國都是法治國家 發布:2025-08-21 19:25:16 瀏覽: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