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法定節假日工資如何計算
Ⅰ 勞動法規定法定節日工資怎樣算
節假日加班,加班費應當以不低於日工資基數的三倍。法定節假日加班工資的計算公式:法定節假日加班工資=加班工資基數÷21.75×天數×300%法定節假日小時加班工資=加班工資基數÷21.75÷8×小時數×300%。
法律沒有規定應當扣除多少工資,但是勞動者違法解除勞動合同,應當賠償用人單位損失。雙方可以協商一致解除合同,用人單位可以同意,也可以拒絕。用人單位同意的,按照約定辦理解除合同手續,並同時結清工資。所謂急辭工,不是法律上的定義,通常是指立即解除合同或者短時間內解除合同。有合法與違法之分,應當區別情況分別對待。在用人單位無法定過錯情形下,勞動者急辭工的,向用人單位提出急辭工申請的,是與用人單位協商解除合同,用人單位可以拒絕,但不得在同意的情形下扣工資;勞動者直接通知用人單位急辭工的,或者提出申請被拒絕之後擅自離職的,是為違法解除合同,根據規定,用人單位應當按出勤結清工資,但勞動者應當賠償用人單位損失,結清工資與賠償損失應分別計算,合並結算。用人單位應主張賠償損失的,應當對損失承擔舉證責任。
法定節假日工作時工資的規定如下:(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即平時晚上的加班費是本人日工資基數的150%,休息日是日工資基數的200%,國家法定休假日的日工資基數的300%。因此,節假日加班,加班費應當以不低於日工資基數的3倍。我國法定節假日根據《勞動法》的規定,我國法定節假日如下:(一)元旦,放假1天(1月1日);(二)春節,放假3天(農歷除夕、正月初一、初二);(三)勞動節,放假3天(5月1日、2日、3日);(四)國慶節,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休假節日。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第十五條 用人單位不得剋扣勞動者工資。有下列情況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代扣勞動者工資:(一)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的個人所得稅;(二)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的應由勞動者個人負擔的各項社會保險費用;(三)法院判決、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撫養費、贍養費;(四)法律、法規規定可以從勞動者工資中扣除的其他費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八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四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第十三條 用人單位在勞動者完成勞動定額或規定的工作任務後,根據實際需要安排勞動者在法定標准工作時間以外工作的,應按以下標准支付工資:(一)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日法定標准工作時間以外延長工作時間的,按照不低於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小時工資標準的150%支付勞動者工資;(二)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按照不低於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200%支付勞動者工資;(三)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法定休假節日工作的,按照不低於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300%支付勞動者工資。實行計件工資的勞動者,在完成計件定額任務後,由用人單位安排延長工作時間的,應根據上述規定的原則,分別按照不低於其本人法定工作時間計件單價的150%、200%、300%支付其工資。經勞動行政部門批准實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其綜合計算工作時間超過法定標准工作時間的部分,應視為延長工作時間,並應按本規定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實行不定時工時制度的勞動者,不執行上述規定。
Ⅱ 法定節假日工資怎麼算的
法定節假日工資計算方法
鏈接:
如果資源不正確,或者版本不正確,歡迎追問
Ⅲ 法定節假日加班工資如何計算
1
法律依據。
節假日加班工資是法律賦予我們的權利,《勞動法》關於節假日和加班工資計算標准有明確的規定。
2
節假日范圍。
《勞動法》中規定節假日的范圍為:(一)元旦;(二)春節;(三)國際勞動節;(四)國慶節;(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休假節日(清明、端午、中秋)。
3
計算標准。
《勞動法》中對加班工資的規定如下: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即平時晚上的加班費是本人日工資基數的150%,休息日是日工資基數的200%,國家法定休假日的日工資基數的300%。
4
日工資基數。
日工資基數的計算方法為:月工資除以一個月計薪的天數,月計薪天數為21.75天。以一個月薪為2500元的職工為例,他的日工資基數就是:2500÷21.75=114.9元。
5
春節加班工資演算法。
下面我們來算一下春節加班工資。春節7天假其實由兩部分組成,即法定節假日和休息日。春節七天假期中,初一到初三是國家法定假日,初四到初七是休息日。
6
春節國家法定假日加班工資。
2014年春節假期,法定假日為農歷正月初一、初二、初三共計3天。在這三天工作,加班工資=月工資基數÷21.75天×300%×3。如果月工資為2500元,法定假日加班工資就是:2500÷21.75×300%×3=1034.5元。
7
春節休息日加班工資。
2014年春節假期,休息日為農歷正月初四至初七共計4天。在這四天工作,加班工資=月工資基數÷21.75天×200%×4。如果月工資為2500元,他的休息日加班工資就是:2500÷21.75×200%×4=952.4元。
Ⅳ 法定節假日工資計算方法
按照《勞動法》第四十四條規定: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這里多付出的工資報酬只計算節假日或周末等加班的天數,就拿你舉的那個例子來說,春節加班的的人,如果是七天都加了,那麼法定節假日的那三天按照300%計算,而其他的四天,應該是按照200%,應為他倒休的是周末的天數。如果沒有七天都加,那就對應看哪天是法定節假日,哪天不是。
而其他的非法定節假日周末的,只要沒超過8小時,正常就可以了。
Ⅳ 法定節假日工資怎麼算
用人單位在法定節假日,按勞動合同規定的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用人單位在法定節假日安排勞動者加班的,支付不低於平時工資三倍的加班工資。我國法定節假日包括元旦、春節、國際勞動節、國慶節等。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Ⅵ 法定節假日工資應該怎麼算的
法定節假日上班工資的計算:國家規定法定節假日的工資為正常工資的三倍。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法律依據】
《勞動法》第四十四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Ⅶ 勞動法規定節假日的工資怎麼算
法定節假日工資應當不低於平均工資的百分之三百。勞動者享有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在法定節假日工作的,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Ⅷ 法定節假日工資怎麼算
鏈接:
法定節假日工資計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