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關聯規定
❶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80條是什麼規定的
依據2018年最新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八十條是關於逮捕犯罪嫌疑人的決定機關以及執行機關。
相關法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八十條 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必須經過人民檢察院批准或者人民法院決定,由公安機關執行。
(1)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關聯規定擴展閱讀:
我國法律中關於逮捕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八十一條 對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採取取保候審尚不足以防止發生下列社會危險性的,應當予以逮捕:
(一) 可能實施新的犯罪的;
(二) 有危害國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會秩序的現實危險的;
(三) 可能毀滅、偽造證據,干擾證人作證或者串供的;
(四) 可能對被害人、舉報人、控告人實施打擊報復的;
(五) 企圖自殺或者逃跑的。
批准或者決定逮捕,應當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涉嫌犯罪的性質、情節,認罪認罰等情況,作為是否可能發生社會危險性的考慮因素。
對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可能判處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或者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曾經故意犯罪或者身份不明的,應當予以逮捕。
被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違反取保候審、監視居住規定,情節嚴重的,
可以予以逮捕。
第八十二條 公安機關對於現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
(一) 正在預備犯罪、實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後即時被發覺的;
(二) 被害人或者在場親眼看見的人指認他犯罪的;
(三) 在身邊或者住處發現有犯罪證據的;
(四) 犯罪後企圖自殺、逃跑或者在逃的;
(五) 有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可能的;
(六) 不講真實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七) 有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❷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之規定
第十五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版或者不起訴,或者終止審權理,或者宣告無罪:
(一)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三)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四)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❸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四條規定
就是說你不懂法律的話,可以委託律師或親屬作為代理人參加訴訟,維護你的權版益
刑事訴訟法
第四十權四條
公訴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有權委託訴訟代理人。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權隨時委託訴訟代理人。
人民檢察院自收到移送審查起訴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以內,應當告知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其近親屬、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權委託訴訟代理人。人民法院自受理自訴案件之日起三日以內,應當告知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權委託訴訟代理人。
❹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51條規定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根據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決定》第二次修正)
第五十一條 公安機關提請批准逮捕書、人民檢察院起訴書、人民法院判決書,必須忠實於事實真象。故意隱瞞事實真象的,應當追究責任。
❺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四條規定
法律分析:《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四條規定國家安全機關依照法律規定,辦理危害國家安全的刑事案件,行使與公安機關相同的職權。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四條 國家安全機關依照法律規定,辦理危害國家安全的刑事案件,行使與公安機關相同的職權。
❻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四十條是怎麼規定的
第四十條 公訴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附帶民事訴訟的當專事人及其屬法定代理人,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有權委託訴訟代理人。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權隨時委託訴訟代理人。
人民檢察院自收到移送審查起訴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以內,應當告知被言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其近親屬、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權委託訴訟代理人。人民法院自受理自訴案件之日起三日以內,應當告知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權委託訴訟代理人。
❼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4條規定
法律分析:《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簡稱刑事訴訟法, 刑事訴訟法第四條規定,國家安全機關在辦理危害國家安全的刑事案件時,它的職權和公安機關一樣,賦予了國家安全機關對等的權利。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四條 國家安全機關依照法律規定,辦理危害國家安全的刑事案件,行使與公安機關相同的職權。
❽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160條之規定
系刑事訴訟法 第二章 偵查 第十節 偵查終結 規定:
第一百六十條 公安機關偵查終結的案件,應當做到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並且寫出起訴意見書,連同案卷材料、證據一並移送同級人民檢察院審查決定;同時將案件移送情況告知犯罪嫌疑人及其辯護律師。
❾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二條的規定文字內容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二條第二審人民法院審判上訴或者抗訴案件的程序,除本章已有規定的以外,參照第一審程序的規定進行。
第二百四十三條第二審人民法院受理上訴、抗訴案件,應當在二個月以內審結。對於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批准或者決定,可以延長二個月;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最高人民法院受理上訴、抗訴案件的審理期限,由最高人民法院決定。
(9)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關聯規定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四條第二審的判決、裁定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都是終審的判決、裁定。
第二百四十五條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對查封、扣押、凍結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財物及其孳息,應當妥善保管,以供核查,並製作清單,隨案移送。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挪用或者自行處理。對被害人的合法財產,應當及時返還。對違禁品或者不宜長期保存的物品,應當依照國家有關規定處理。
對作為證據使用的實物應當隨案移送,對不宜移送的,應當將其清單、照片或者其他證明文件隨案移送。人民法院作出的判決,應當對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物及其孳息作出處理。
人民法院作出的判決生效以後,有關機關應當根據判決對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物及其孳息進行處理。對查封、扣押、凍結的贓款贓物及其孳息,除依法返還被害人的以外,一律上繳國庫。司法工作人員貪污、挪用或者私自處理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物及其孳息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不構成犯罪的,給予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