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最新孕婦享有的勞動法
㈠ 勞動法對孕婦的保護政策有哪些
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規定:1、勞動合同關系的特殊保護,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的不得解僱;2、工作內容的特殊保護,對孕婦的勞動時間、勞動內容都作出了一定限制,如不得安排女職工在懷孕期間從事國家規定的第三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和孕期禁忌從事的勞動,對懷孕七個月以上的女職工,不得安排其延長工作時間和夜班勞動等;3、薪酬待遇的特殊保護,用人單位不得因女職工懷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資,且晉職普級、評定專業技術職務不受影響。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二條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的,用人單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條、第四十—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第四十五條懷孕女職工勞動合同期滿的,勞動合同應當續延至相應的情形消失時終止。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六十一條不得安排女職工在懷孕期間從事國家規定的第三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和孕期禁忌從事的勞動。對懷孕七個月以上的女職工,不得安排其延長工作時間和夜班勞動。
《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第五條用人單位不得因女職工懷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資、予以辭退、與其解除勞動或者聘用合同。
㈡ 2019年勞動法最新規定孕婦產假是怎樣的
按女職工勞抄動保護特別規定,女職工生育享受98天產假,其中產前可以休假15天;難產的,增加產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個嬰兒,增加產假15天。
女職工懷孕未滿4個月流產的,享受15天產假;懷孕滿4個月流產的,享受42天產假。
㈢ 新勞動法對孕婦的保護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二十九條: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內,用人單位不得解除勞動合同。《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第四條:不得在女職工懷孕期、產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資,或者解除勞動合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第二十七條:任何單位不得因結婚、懷孕、產假、哺乳等情形,降低女職工的工資,辭退女職工,單方解除勞動(聘用)合同或者服務協議。但是,女職工要求終止勞動(聘用)合同或者服務協議的除外。《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六十一條:不得安排女職工在懷孕期間從事國家規定的第三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和孕期禁忌從事(見《女職工禁忌勞動范圍的規定》中第五、六、七條規定)的勞動。對懷孕七個月以上的女職工,不得安排其延長工作時間和夜班勞動。
㈣ 孕婦勞動法新規定
法律分析:勞動法有規定,對於懷孕的女職工不可以安排國家規定的第三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工作,如果懷孕超過7個月,就不可以安排加班,也不可以安排夜班。孕婦生完孩子後產假不可以少於3個月,而且要有1年的哺乳假,哺乳期的時候也不可以安排國家規定的第三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工作,不可以安排加班和夜班。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六十一條 不得安排女職工在懷孕期間從事國家規定的第三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和孕期禁忌從事的勞動。對懷孕7個月以上的女職工,不得安排其延長工作時間和夜班勞動。第六十二條女職工生育享受不少於90天的產假。第六十三條不得安排女職工在哺乳未滿1周歲的嬰兒期間從事國家規定的第三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和哺乳期禁忌從事的其他勞動,不得安排其延長工作時間和夜班勞動。
㈤ 勞動法對孕婦的規定有哪些
勞動法對孕婦的規定:1、《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第二十六條規定:任何單位不得以結婚、懷孕、產假、哺乳等為由,辭退女職工或者單方解除勞動合同。2、《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第四條規定:不得在女職工懷孕期、產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資,或者解除勞動合同。3、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三十四條規定:除勞動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的情形外,勞動者在醫療期、孕期、產期和哺乳期內,勞動合同期限屆滿時,用人單位不得終止勞動合同。勞動合同的期限應自動延續至醫療期、孕期、產期和哺乳期期滿為止。4、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條文的說明第二十九條規定: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據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七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三)女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內的。
㈥ 勞動法產假2020年新規定
休產假是我國勞動婦女的權利,這也側面反映了我國婦女社會地位的提高,越來越受到尊重和保護。婦女休產假是受到我國法律保護的,我國最新《勞動法》產假規定明確說明了這一點,對產假時間和產假待遇以及產假工作安排作出了規定。
一、2020最新《勞動法》產假規定是什麼
《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
第七條
女職工生育享受98天產假,其中產前可以休假15天;難產的,增加產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個嬰兒,增加產假15天。 女職工懷孕未滿4個月流產的,享受15天產假;懷孕滿4個月流產的,享受42天產假。
第八條
女職工產假期間的生育津貼,對已經參加生育保險的,按照用人單位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標准由生育保險基金支付;對未參加生育保險的,按照女職工產假前工資的標准由用人單位支付。女職工生育或者流產的醫療費用,按照生育保險規定的項目和標准,對已經參加生育保險的,由生育保險基金支付;對未參加生育保險的,由用人單位支付。
二、產假待遇
(1)保胎假,工資按照病假發 保胎假是由醫生開證明,所以按病假待遇發放工資。
(2)產前假,工資按八成發。 懷孕7個月以上,如工作許可,經本人申請,單位批准,可請產前假兩個半月。部分屬於地方法規規定必須給假的情況,單位應批准其休假,工資按照員工以往每月實發工資標準的八成發。
(3)產假,領生育津貼 產假包括:98天 30天(晚育) 15天(難產) 15天(多胞胎每多生一個嬰兒),領生育津貼。生育津貼是國家補貼給企業,用來發放產假期間工資的,但它的計算方法與公司在社保處的申報工資基數有關,所以實際中的生育津貼與產假工資並不相等,所以有規定:產假工資和生育津貼,就高領取,簡單說來就是:
1、 如果員工的產假工資(即員工以往每月的實發工資標准,下同)高於生育津貼,那就按產假工資發員工就OK,生育津貼下來,歸企業。
2、如果員工的產假工資低於生育津貼,那可以先按產假工資發員工,然後生育津貼下來,將與產假工資的差額補給員工,剩下的還是歸企業.
(4)哺乳假,六個半月按照工資八成發,再延長期間按七成發。 女職工生育後,若有困難且工作許可,由本人提出申請,經單位批准,可請哺乳假六個半月,工資按員工以往每月實發工資標準的八成發,再延長期間按七成發。
難產或生育多胞胎的可根據實際情況延長十五天產假,另外還有兩種流產的情況也是可以享受產假的。除產假時間外,孕婦還可以享受產假津貼,並且勞動單位不能安排孕婦從事高勞動強度的工作。
聲
㈦ 勞動法孕婦辭退賠償2019標準是怎麼樣的
1、勞動法及婦女權益保護法規定公司不能和懷孕婦女解除勞動合同,除非勞動者自己同意解除。如果強制解除的話,解除無效,勞動者可以提起勞動仲裁,要求公司按照未解除勞動合同下的孕婦待遇給付補償。
2、《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第四條不得在女職工懷孕期、產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資,或者解除勞動合同。
3、單位在產上假之前辭退懷孕職工,應支付產假工資:產假128天×津貼或工資= 元;
4、《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第5條用人單位不得因女職工懷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資、予以辭退、與其解除勞動或者聘用合同。
5、第8條女職工產假期間的生育津貼,對已經參加生育保險的,按照用人單位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標准由生育保險基金支付;對未參加生育保險的,按照女職工產假前工資的標准由用人單位支付。
6、女職工生育或者流產的醫療費用,按照生育保險規定的項目和標准,對已經參加生育保險的,由生育保險基金支付;對未參加生育保險的,由用人單位支付。
7、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34條規定:除勞動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的情形外,勞動者在醫療期、孕期、產期和哺乳期內,勞動合同期限屆滿時,用人單位不得終止勞動合同。勞動合同的期限應自動延續至醫療期、孕期、產期和哺乳期期滿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