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法仲裁財產保全
❶ 仲裁財產保全程序是什麼
1、仲裁當事人提出申請。仲裁中的財產保全,必須由仲裁當事人提出申請,而且應當根據法律的現定在仲裁機構受理仲裁申請後,對仲裁案件作出仲裁裁決前,提出財產保全申請。2、仲裁當事人應當向仲裁委員會遞交財產保全申請書。按照仲裁程序,仲裁當事人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遞交財產保全申請書,而必須將財產保全申請書遞交仲裁委員會。3、仲裁委員會應將當事人的財產保全申請按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提交人民法院。根據法律的規定,仲裁委員會應將當事人的財產保全申請提交被申請人住所地或者財產所在地的基層人民法院。4、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對財產保全申請進行審查,並決定是否採取財產保全措施以及採取何種措施。5、仲裁當事人對人民法院財產保全的裁定不服,可以同人民法院申請復議一次,復議期間不停止裁定的執行。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第二十八條
一方當事人因另一方當事人的行為或者其他原因,可能使裁決不能執行或者難以執行的,可以申請財產保全。當事人申請財產保全的,仲裁委員會應當將當事人的申請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提交人民法院。申請有錯誤的,申請人應當賠償被申請人因財產保全所遭受的損失。
❷ 仲裁過程中的財產保全由哪個法院執行
雖然當事人的財產保全申請是向仲裁委員會提出的,但仲裁委員會無權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財產採取強制措施。仲裁委員會只能將當事人的申請提交人民法院,由人民法院決定是否採取財產保全措施。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第11條明確規定:「在國內仲裁過程中,當事人申請財產保全,經仲裁機構提交人民法院的,由被申請人住所地或被申請保全的財產所在地的基層人民法院裁定並執行;申請保全證據的,由證據所在地的基層人民法院裁定並執行。」
關於涉外仲裁的財產保全問題,民事訴訟法在涉外編仲裁一章中第258條規定:「當事人申請採取財產保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涉外仲裁機構應當將當事人的申請,提交被申請人住所地或者財產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裁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第12條規定:「在涉外仲裁過程中,當事人申請財產保全,經仲裁機構提交人民法院的,由被申請人住所地或被申請保全的財產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裁定並執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需要明確的幾個問題的通知》中規定:對申請財產保全的,人民法院經審查符合法律規定的,應當作出財產保全裁定;不符合法律規定的,應當裁定駁回申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第3條中規定「人民法院在審理民事、行政案件中作出的財產保全和先予執行裁定,由審理案件的審判庭負責執行。」至於仲裁過程中財產保全的裁定究竟由審判庭作出還是由執行機構作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若干問題的意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均沒有明確,可以由各地法院自行掌握,分工由審判庭作出裁定和由執行庭作出裁定。
目前情況下,可以由執行庭來作出裁定並負責執行。理由是在現行關於執行程序的司法解釋中,有關裁定的事項,只要沒有明確說由審判庭作出的,筆者認為可以理解為應由執行庭作出。因為對財產保全的申請主要是審查是否存在導致裁決不能執行或難以執行的行為或其他原因,至於申請人是否能獲得勝訴,在最終裁決作出之前只能是一種假定,在申請保全時,可以不必把這一因素作為主要考慮對象。因此,可以不由審判庭來考慮案件的實質問題。筆者認為,審執分立後,財產保全裁定均由執行機構執行更為適宜。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❸ 仲裁案件當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請財產保全或證據保全應當向哪級法院提出應當出具什麼手續
仲裁法第二十八條一方當事人因另一方當事人的行為或者其他原因,可能使裁決不能執行或者難以執行的,可以申請財產保全。
當事人申請財產保全的,
仲裁委員會應當將當事人的申請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提交人民法院。申請有錯誤的,申請人應當賠償被申請人因財產保全所遭受的損失。
(第四十六條在證據可能滅失或者以後難以取得的情況下,當事人可以申請證據保全。當事人申請證據保全的,仲裁委員會應當將當事人的申請提交證據所在地的基層人民法院第六十八條涉外仲裁的當事人申請證據保全的,涉外仲裁委員會應當將當事人的申請提交證據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
第二百五十八條當事人申請採取財產保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涉外仲裁機構應當將當事人的申請,提交被申請人住所地或者財產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裁定。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❹ 仲裁與民事訴訟財產保全有什麼不同
仲裁財產保全與民事訴訟財產保全存在以下區別:
1、財產保全的種類不同。
仲裁財產保全只有仲裁中的財產保全,而無仲裁前的財產保全;而民事訴訟財產保全既有訴訟中的財產保全,也有訴前的財產保全。2、是否有實施財產保全的權利不同。
仲裁機構作為民間性爭議解決機構,沒有實施財產保全的權利。仲裁中,當事人雖然向仲裁委員會申請採取財產保全措施,但是仲裁機構應當將當事人的申請交給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是否採取保全措施,由人民法院決定。而人民法院作為國家的審判機關,在民事訴訟中有權直接依法實施財產保全的措施。
3、財產保全的開始不同
。仲裁財產保全只能由當事人向仲裁委員會提出申請,而仲裁委員會無權直接向人民法院請求採取財產保全措施。在民事訴訟中,財產保全既可以由當事人申請人民法院採取,也可以由人民法院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依職權採取。
仲裁財產保全與民事訴訟財產保全也存在以下相同之處:
1、財產保全的措施相同
。仲裁財產保全與民事訴訟財產保全的具體措施都是由人民法院遵循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進行的。因此,根據《民事訴訟法》第94條的規定,人民法院可以採取查封、扣押、凍結或者法律規定的其他保全措施。2、錯誤申請的賠償相同。
無論是仲裁財產保全,還是民事訴訟財產保全,申請有錯誤的,申請人均應當賠償被申請人因財產保全所遭受的損失。
❺ 仲裁可以申請財產保全嗎
可以。
根據復《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制零一條 利害關系人因情況緊急,不立即申請保全將會使其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可以在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前向被保全財產所在地、被申請人住所地或者對案件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採取保全措施。申請人應當提供擔保,不提供擔保的,裁定駁回申請。
人民法院接受申請後,必須在四十八小時內作出裁定;裁定採取保全措施的,應當立即開始執行。
申請人在人民法院採取保全措施後三十日內不依法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人民法院應當解除保全。
(5)民事訴訟法仲裁財產保全擴展閱讀:
資產保全: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二條 保全限於請求的范圍,或者與本案有關的財物。
第一百零三條 財產保全採取查封、扣押、凍結或者法律規定的其他方法。人民法院保全財產後,應當立即通知被保全財產的人。
財產已被查封、凍結的,不得重復查封、凍結。
第一百零四條 財產糾紛案件,被申請人提供擔保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解除保全。
第一百零五條 申請有錯誤的,申請人應當賠償被申請人因保全所遭受的損失。
❻ 仲裁中的財產,如何申請保全
仲裁當事人應當向仲裁委員會遞交財產保全申請書。按照仲裁程序,仲裁當事人不能直專接向人民屬法院遞交財產保全申請書,而必須將財產保全申請書遞交仲裁委員會。
根據法律的規定,仲裁委員會應將當事人的財產保全申請提交被申請人住所地或者財產所在地的基層人民法院。
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對財產保全申請進行審查,並決定是否採取財產保全措施以及採取何種措施。
❼ 仲裁中可以進行財產保全嗎
你好!可以的,如果是在仲裁期間申請財產保全的,申請人可按照下文第三點的起訴流程走,不過還應提交仲裁委員會出具的要求法院協助採取財產保全措施的函。
一、如何申請仲裁財產保全
當事人申請仲裁財產保全一般應以書面形式向仲裁委員會提出;以口頭形式提出的,仲裁委應將其記錄在案,並由申請人簽字蓋章。仲裁委員會應當將當事人的申請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提交人民法院。仲裁案件的當事人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請保全或者調查取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仲裁財產保全,由被申請人住所地或者保全財產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二、仲裁財產保全的程序
人民法院作出財產保全的決定的前提條件是:
1、保全的原因是一方當事人行為或其他原因,可能使仲裁裁決不能執行或難以執行;
2、作出保全決定的前提是仲裁當事人向仲裁委員會提出財產保全的申請,仲裁委員會對財產保全的申請不加審查而將申請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提交人民法院;
3、人民法院採取保全措施,可以責令申請人提供擔保,包括銀行擔保、保證人保證、現金實物的擔保,申請人不提供擔保的,駁回申請。
關於財產保全的范圍、措施和程序,仲裁法中沒有具體規定的,則適用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
三、如何進行訴前財產保全
訴前財產保全是指在起訴前,利害關系人的合法權益面臨緊急情況,需要採取保護性的臨時措施,使其合法權益免受難以彌補的損害,人民法院根據利害關系人的申請對被申請人的財產採取的強制性措施。
申請人在申請訴前財產保全時需提交以下證據和材料:
1、訴前財產保全申請書一份。
2、當事人主體資格的證明材料。
3、訴前財產保全擔保書及擔保財產的權利憑證原件。
4、申請保全財產的具體線索。
5、雙方當事人之間存在糾紛的證明材料。
6、如果是在仲裁期間申請財產保全的,申請人還應提交仲裁委員會出具的要求法院協助採取財產保全措施的函。
7、當事人應在申請財產保全後15日內起訴,否則將解除財產保全。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93條規定,採取訴前財產保全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1、需要採取訴前財產保全的申請必須具有給付內容,即申請人將來提起案件的訴訟請求具有財產給付內容。
2、情況緊急,不立即採取相應的保全措施,可能使申請人的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失。
3、由利害關系人提出訴前財產保全申請。利害關系人,即與被申請人發生爭議,或者認為權利受到被申請人侵犯的人。
4、訴前財產保全申請人必須提供擔保。申請人如不提供擔保,人民法院駁回申請人在起訴前提出的財產保全申請。
以上四個條件必須同時具備,缺一不可。
❽ 怎樣申請仲裁財產保全
當事人申請仲裁財產保全一般應以書面形式向仲裁委員會提出;以口頭形式提出的,仲裁委應將其記錄在案,並由申請人簽字蓋章。仲裁委員會應當將當事人的申請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提交人民法院。仲裁案件的當事人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請保全或者調查取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仲裁財產保全,由被申請人住所地或者保全財產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法律依據】
《仲裁法》第二十八條,一方當事人因另一方當事人的行為或者其他原因,可能使裁決不能執行或者難以執行的,可以申請財產保全。
當事人申請財產保全的,仲裁委員會應當將當事人的申請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提交人民法院。
申請有錯誤的,申請人應當賠償被申請人因財產保全所遭受的損失。
❾ 如何在仲裁程序中申請財產保全
申請仲裁前向被保全財產所在地、被申請人住所地或者對案件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採取保全措施。
如果是仲裁過程中,可以向仲裁委遞交申請,仲裁委員會應當將當事人的申請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提交人民法院。
具體法律依據:
《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零一條利害關系人因情況緊急,不立即申請保全將會使其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可以在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前向被保全財產所在地、被申請人住所地或者對案件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採取保全措施。申請人應當提供擔保,不提供擔保的,裁定駁回申請。
人民法院接受申請後,必須在四十八小時內作出裁定;裁定採取保全措施的,應當立即開始執行。
申請人在人民法院採取保全措施後三十日內不依法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人民法院應當解除保全。
《仲裁法》
第二十八條一方當事人因另一方當事人的行為或者其他原因,可能使裁決不能執行或者難以執行的,可以申請財產保全。
當事人申請財產保全的,仲裁委員會應當將當事人的申請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提交人民法院。
申請有錯誤的,申請人應當賠償被申請人因財產保全所遭受的損失。
如仍有疑問,可追問,滿意請採納!
❿ 在仲裁前可以向法院申請財產保全嗎
應當在仲裁中通過仲裁機構向人民法院提交申請書。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辦理財產版保全案件若干權問題的規定》第三條仲裁過程中,當事人申請財產保全的,應當通過仲裁機構向人民法院提交申請書及仲裁案件受理通知書等相關材料。人民法院裁定採取保全措施或者裁定駁回申請的,應當將裁定書送達當事人,並通知仲裁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