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帶薪休假計算工資
⑴ 每月帶薪休假兩天怎麼算工資
法律分析:非因勞動者原因造成單位停工、停產在一個工資支付周期內的,用人單位應按勞動合同規定的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超過一個工資支付周期的,若勞動者提供了正常勞動,則支付給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不得低於當地的最低工資標准;若勞動者沒有提供正常勞動,應按國家有關規定辦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五十一條 勞動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喪假期間以及依法參加社會活動期間,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
⑵ 勞動法怎麼算工資
法律分析:工資怎麼算,主要由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在確定用工時,協商確定。但依照法律規定,員工的工資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除了正常工作時間工資,員工的工資還包括加班工資、年休假:周一至周五加班工資計算公式為月工資÷21.75天÷8小時×加班小時數×1.5倍;周六、周日加班工資=月工資÷21.75天÷8小時×加班小時數×2倍;法定節假日加班工資=月工資÷21.75天÷8小時×加班小時數×3倍;年休假工資=月工資÷21.75天×年休假天數×3倍。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⑶ 年休假工資怎麼算
年休假的工資計算分為兩種情形:1、職工在年休假期間享受與正常工作期間相同的工資收入;2、未休的年休假天數按日工資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報酬。向單位請年假的時候,單位不能以此為借口,扣員工的工資。一般在正常上班的情況下員工獲得的基本工資、崗位工資、獎金、出勤獎,在休年休期間也是應當同樣應獲得的。法律規定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年休假的假期。
《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
第三條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年休假的假期。
第四條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當年的年休假:(一)職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數多於年休假天數的;(二)職工請事假累計20天以上且單位按照規定不扣工資的;(三)累計工作滿1年不滿1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2個月以上的;(四)累計工作滿10年不滿2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3個月以上的;(五)累計工作滿20年以上的職工,請病假累計4個月以上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五條國家實行帶薪年休假制度。勞動者連續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⑷ 勞動法帶薪休假扣績效工資嗎
在勞動法中,既然是帶薪休假,那肯定是不扣績效工資的,因為帶薪休假,這是工人的權利,也是在勞動中的福利
⑸ 帶薪休假工資發放標准
帶薪休假工資發放標準是日常工作期間相同的工資。
經濟補償的月工資按照勞動者應得工資計算,包括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以及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准計算。勞動者工作不滿12個月的,按照實際工作的月數計算平均工資。
帶薪年休假,是指勞動者連續工作一年以上,就可以享受一定時間的帶薪年假。對帶薪年休假作了原則性規定,但沒有規定帶薪年休假的休假時間及具體操作辦法,而是指定由國務院制定相應的具體辦法。為了平等保護各類職工的休息休假權利,充分調動廣大職工的工作積極性,條例對各類用人單位實行廣覆蓋,規定: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等單位的職工連續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單位應當保證職工享受年休假。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年休假的假期。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當年的年休假:
(一)職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數多於年休假天數的;
(二)職工請事假累計20天以上且單位按照規定不扣工資的;
(三)累計工作滿1年不滿1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2個月以上的;
(四)累計工作滿10年不滿2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3個月以上的;
(五)累計工作滿20年以上的職工,請病假累計4個月以上的。
【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四十五條 國家實行帶薪年休假制度。勞動者連續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⑹ 年休假工資的支付標准怎麼算
計算休年休假工資報酬的日工資收入按照職工本人的月工資除以月計薪天數(21.75天)進行折算。月工資是指職工在用人單位支付其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前12個月剔除加班工資後的月平均工資。在本用人單位工作時間不滿12個月的,按實際月份計算月平均工資。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五條
國家實行帶薪年休假制度。勞動者連續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⑺ 帶薪年休假工資計算方法
法律分析: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用人單位的職工連續工作1年以上的,可以享受帶薪年休假,即在休假期間仍然可以領取正常工資。當累計工作時間達到一年不滿十年的,年假有五天。當工作時間達到十年不滿二十年的,年假為十天。已滿二十年的,年休假最多為十五天。法定休假日以及休息日並不會被計入年休假的計算期間。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五條 國家實行帶薪年休假制度。勞動者連續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⑻ 休假工資怎麼算
法定節假日休假,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1、工連續工作1年以上,享受帶薪年休假。2、女職工休產假,參加生育保險的,依法由生育保險基金支付生育津貼。3、女職工休哺乳假的,哺乳假時間算作勞動時間,正常支付工資。4、男職工休陪產假,用人單位應當視同勞動者提供正常勞動並支付其工資。休假工資主要按照如下情況計算:1、法定節假日休假,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2、職工連續工作1年以上,享受帶薪年休假。職工在年休假期間享受與正常工作期間相同的工資。對職工應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數,單位應當按照該職工日工資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3、員工因私事請假,沒有為用人單位提供正常勞動,用人單位在休假期間可以不支付任何工資待遇。4、女職工休產假,參加生育保險的,依法由生育保險基金支付生育津貼;未參加生育保險的,按照女職工產假前工資的標准支付工資。5、女職工休哺乳假的,哺乳假時間算作勞動時間,正常支付工資。6、男職工休陪產假,用人單位應當視同勞動者提供正常勞動並支付其工資。
【法律依據】
《勞動法》第四十五條 國家實行帶薪年休假制度。勞動者連續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⑼ 根據勞動法帶薪年休假的天數如何計算
依據勞動法規之一的《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第三條規定: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
⑽ 勞動法年休假工資怎麼算
年休假的工資,用人單位單位應當按照該職工日工資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但是職工因本人原因且書面提出不休年休假的,用人單位可以只支付其正常工作期間的工資收入。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