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發工資日
A. 勞動法有沒有規定哪天發工資
沒有,但一般要求及時支付.比如你們公司是每月10號發工資,但10號恰好是雙休日,那麼公司應該內在星期五容發工資.又如每月1號發工資,但碰到五一或十一國家法定假日,也不應該拖到五一或十一長假結束後再發,但實踐中很多公司並不遵守這些規定.
B. 勞動法對發工資的規定
法律分析:工資發放規定:工資分配應當遵循按勞分配原則,實行同工同酬。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勞動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喪假期間以及依法參加社會活動期間,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五十條 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C. 勞動法對工資發放時間具體是如何規定的
【法律分析】
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勞動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喪假期間以及依法參加社會活動期間,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工資應當按月支付,是指按照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約定的日期支付工資。如遇節假日或休息日,則應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資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實行小時工資制和周工資制的人員,工資也可以按日或周發放。對完成一次性臨時勞動或某項具體工作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按有關協議或合同規定在其完成勞動任務後即支付工資。
【法律依據】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第七條 工資必須在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的日期支付。如遇節假日或休息日,則應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資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實行周、日、小時工資制的可按周、日、小時支付工資。
D. 勞動法對於工資發放的時間規定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第七條 工資必須在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的日期支付。如遇節假日或休息日,則應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資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實行周、日、小時工資制的可按周、日、小時支付工資。
E. 勞動法規定節假日可以提前發工資嘛
勞動法規定,節假日你可以按照國家的規定,節假日進行放假休息,但並沒有說可以提前發工資的。
F. 勞動法有規定公司每個月幾號發工資的嗎
勞動法並沒有規定公司每個月幾號發工資,但勞動法中規定了工資應該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規定:
第四十八條 國家實行最低工資保障制度。最低工資的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報國務院備案。
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的工資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
第五十條 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第五十一條 勞動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喪假期間以及依法參加社會活動期間,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
(6)勞動法發工資日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規定:
第四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第九十一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支付勞動者的工資報酬、經濟補償,並可以責令支付賠償金:
(一)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
(二)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報酬的;
(三)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四)解除勞動合同後,未依照本法規定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的。
G. 勞動法規定日工資怎麼計算
不太知道你問來
勞動法規定日工源資怎麼計算
是什麼意思
是問支付方式嗎:
勞動法第五十條規定:
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也就是說不能按人支付,因為按日支付基本就不是勞動關系了
如果是問一個月工資多少然後具體到日是多少,這個基本是計算誤工費上的
按勞動法和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於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的規定,法定的公休日為104天/年,法定節假日為11天,並按下述規定方法計算加班工資: 日工資的折算:
日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
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H. 勞動法規定最遲什麼時候發工資
首先要確定你是不是全日制用工,若是全日制用工的話一月發一次,非全日制用工半月發一次。在這里補充一點,若企業遇到重大經濟困難,可以先只發勞動者最低工資標準的,希望可以幫到你,謝謝。
I. 勞動法規定每個月幾號發工資
勞動法沒有規定每月幾號發工資,但勞動法中規定了工資應該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
勞動法是調整勞動關系以及與勞動關系有密切聯系的其他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的原則:
1、偏重保護和優先保護:勞動法在對勞動關系雙方都給予保護的同時,偏重於保護處於弱者的地位的勞動者,適當體現勞動者的權利本位和用人單位的義務本位,勞動法優先保護勞動者利益;
2、平等保護:全體勞動者的合法權益都平等地受到勞動法的保護,各類勞動者的平等保護,特殊勞動者群體的特殊保護;
3、全面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無論它存在於勞動關系的締結前、締結後或是終結後都應納入保護范圍之內;
4、基本保護:對勞動者的最低限度保護,也就是對勞動者基本權益的保護。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五十條 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第四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第九十一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支付勞動者的工資報酬、經濟補償,並可以責令支付賠償金:
(一)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
(二)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報酬的;
(三)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四)解除勞動合同後,未依照本法規定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