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法關於收繳
① 刑事訴訟法的罰金的類型有哪些
刑事訴訟法罰金繳納的方式:
1、限期一次繳納,主要適用於罰金數額不多或者數額雖然較多,但繳納並不困難的情況;
2、限期分期繳納,主要適用於罰金數額較多,罪犯無力一次繳納的情況等情形。
【法律依據】
《刑法》第五十三條
罰金在判決指定的期限內一次或者分期繳納。期滿不繳納的,強制繳納。對於不能全部繳納罰金的,人民法院在任何時候發現被執行人有可以執行的財產,應當隨時追繳。
由於遭遇不能抗拒的災禍等原因繳納確實有困難的,經人民法院裁定,可以延期繳納、酌情減少或者免除。
② 收繳的毒資具體依據刑事訴訟法第多少條
刑法第五十九條規定:「沒收財產是沒收犯罪分子個人所有財產的一部或者全部。沒收全部財產的,應當對犯罪分子個人及其扶養的家屬保留必需的生活費用。」「在判處沒收財產的時候,不得沒收屬於犯罪分子家屬所有或者應有的財產。」第六十四條規定:「犯罪分子違法所得的一切財物,應當予以追繳或者責令退賠。」據此,作為附加刑的沒收個人全部財產,應當是沒收犯罪分子個人合法所有的全部財產。如相關財產屬於違法所得,應通過追繳、退賠程序予以追回;如相關財產確屬犯罪分子家屬所有或者應有的財產,也不得作為沒收對象。在沒收財產前,如犯罪分子的財產與其他家庭成員的財產處於共有狀態,應當從中分割出屬於犯罪分子個人所有的財產後予以沒收。
③ 刑事訴訟法對於期間的規定
《刑事訴訟法》對於期間的規定如下:
第一百零三條 期間以時、日、月計算。版
期間開始的時和日不算在期權間以內。
法定期間不包括路途上的時間。上訴狀或者其他文件在期滿前已經交郵的,不算過期。
期間的最後一日為節假日的,以節假日後的第一日為期滿日期,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犯在押期間,應當至期滿之日為止,不得因節假日而延長。
第一百零四條 當事人由於不能抗拒的原因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而耽誤期限的,在障礙消除後五日以內,可以申請繼續進行應當在期滿以前完成的訴訟活動。
前款申請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裁定。
④ 收繳和扣押有什麼區別
扣押,通常稱的死封,可以就地也可以異地,可以由法院保管也可以指定申請人或第三人保管,但無論誰保管原則上都不準使用;扣留,一般是對個人的到期收入採取的限制性措施。具體區別是:
一、適用條件不同
先行登記保存實施的先決條件是「在證據可能免失或者以後難以取得的情況下」,是取證措施之一。查封和扣押的前提是必須有相關法律、法規具體規定的情形,並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對與違法行為有直接關系的物品所採取的保全措施,既屬於證據保全的強制措施,又屬於保證行政執法得以順利進行的強制措施。
二、針對的對象側重點不同
登記保存針對的對象側重點是證據,實踐中,證據可以是違法產品的本身,也可以是與違法行為相關的物證、書證、生產經營的賬冊、合同等其他資料;封存和扣押在質量技術監督行政執法領域針對的對象側重點一般限於違法產品的本身以及原輔材料、包裝物、生產工具,對於違法行為的產品本身以外的物證、賬冊、合同等一般不適用查封和扣押。
三、作用不同
登記保存的作用是證據保全,保證證據不滅失和以後不再難以取得。查封和扣押的作用一是制止正在發生的違法行為,二是為了保全證據,三是為了便於執行下一步的行政處罰。
四、依據的法律、法規不同
登記保存依據的是《行政處罰法》第三十七的規定;封存和扣押的依據是《產品質量法》第十八條(封存或扣押)、《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管理條例》第三十七條(封存或扣押)、《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第五十二條(封存或扣押)、《棉花質量監督管理條例》第二十條(封存或扣押)、《無照經營查處取締辦法》第九條(封存或扣押)等。
五、期限不同
登記保存的期限《行政處罰法》規定只有7天時間;封存和扣押的期限一般以行政機關查明違法事實為期限,但有的法規也規定了具體期限,如《無照經營查處取締辦法》規定實施查封扣留的最長期限為30日。
??根據執行理論,查封是指對債務人的財產加以封存,禁止債務人或其他人轉移或處分的一種限制性措施。扣押是指人民法院對被執行人之財產就地或運至有關場所,予以扣留,並禁止被執行人或任何人佔有、使用及處分之執行措施。凍結是指人民法院通知銀行、信用合作社及其他有儲蓄業務之單位,不準被執行人提取自己之存款,以維持其現狀之執行措施。扣留是指人民法院按照法律規定不準被執行人領取其收入的執行措施。
??從以上概念可以看出,查封、扣押屬於相同的一類,凍結、扣留又屬於一類。查封與扣押的根本區別就是標的物的位置是否轉移,查封的財產一般留在原地,由被執行人或佔有人自行保管,只是禁止其處分、轉移,而扣押的財產一般要轉移地點,脫離被執行人或佔有人的實際控制,禁止其佔有、使用和處分,即通常所說的就地查封和異地扣押。
??筆者認為,雖然查封、扣押、凍結和扣留均可以認為是控制性執行措施,但它們之間還是有明顯的區別的:
??查封,是一個大概念,選擇不同的控制性執行措施,採用的執行方法也不同。一般用於控制其所有權交易或在物上設置他項權利;
??扣押,通常稱的死封,可以就地也可以異地,可以由法院保管也可以指定申請人或第三人保管,但無論誰保管原則上都不準使用;
凍結,一般是對銀行的存款採取的限制性措施;扣留,一般是對個人的到期收入採取的限制性措施。
之所以加以區別,是為了在製作法律文書時用語更加准確、嚴謹。
⑤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扣押發還的條款是哪條
143條。
⑥ 扣押和收繳的區別
扣押和收繳的區別:性質不同。對於扣押而言是臨時性強制執行措施,證據保全措施;而收繳則是帶有結論性的行政強制措施,沒有期限限制。《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一條,在偵查活動中發現的可用以證明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無罪的各種財物、文件,應當查封、扣押;與案件無關的財物、文件,不得查封、扣押。對查封、扣押的財物、文件,要妥善保管或者封存,不得使用、調換或者損毀。
⑦ 刑事訴訟法查封,扣押的規定有哪些
《刑訴法》第一百三十九條 在偵查活動中發現的可用以證明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無罪的各種財物、文件,應 當查封、扣押;與案件無關的財物、文件,不得查封、扣押。對查封、扣押的財物、文件,要妥善保管或者封存,不得使用、調換或者損毀。
《刑訴法》第一百四十條 對查封、扣押的財物、文件,應當會同在場見證人和被查封、扣押財物、文件持有人 查點清楚,當場開列清單一式二份,由偵查人員、見證人和持有人簽名或者蓋章,一份交給持有人,另一份附卷備查。
《刑訴法》第一百四十一條 偵查人員認為需要扣押犯罪嫌疑人的郵件、電報的時候,經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 察院批准,即可通知郵電機關將有關的郵件、電報檢交扣押。不需要繼續扣押的時候,應即通知郵電機關。
《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二百二十二條 在偵查活動中發現的可用以證明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無罪的各種財物、 文件,應當查封、扣押;但與案件無關的財物、文件,不得查封、扣押。持有人拒絕交出應當查封、扣押的財物、文件的,公安機關可以強制查封、扣押。
《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二百二十八條 對查封、扣押的財物、文件、郵件、電子郵件、電報,經查明確實與案 件無關的,應當在三日以內解除查封、扣押,退還原主或者原郵電部門、網路服務單位;原主不明確的,應當採取 公告方式告知原主認領。在通知原主或者公告後六個月以內,無人認領的,按照無主財物處理,登記後上繳國庫。
《高檢規則》第二百三十二條 人民檢察院辦理案件,需要向本轄區以外的有關單位和個人調取物證、書證等證 據材料的,辦案人員應當攜帶工作證、人民檢察院的證明文件和有關法律文書,與當地人民檢察院聯系,當地人民檢 察院應當予以協助。
必要時,可以向證據所在地的人民檢察院發函調取證據。調取證據的函件應當註明取證對象的具體內容和確切 地址。協助的人民檢察院應當在收到函件後一個月內將調查結果送達請求的人民檢察院。
(7)刑事訴訟法關於收繳擴展閱讀:
財產保全中的查封、扣押、凍結規定
保管問題:
(1)人民法院在財產保全中採取查封、扣押、凍結財產措施時,應當妥善保管被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不宜由人民法院保管的,人民法院可以指定被保全人負責保管;
(2)不宜由被保全人保管的,可以委託他人或者申請保全人保管;
(3)查封、扣押、凍結擔保物權人佔有的擔保財產,一般由擔保物權人保管;由人民法院保管的,質權、留置權不因採取保全措施而消滅。
對申請保全人或者他人提供的擔保財產,人民法院應當依法辦理查封、扣押、凍結等手續。
2、執行中的查封、扣押、凍結規定
(1)財產保全進入執行程序
保全裁定未經人民法院依法撤銷或者解除,進入執行程序後,自動轉為執行中的查封、扣押、凍結措施,期限連續計算,執行法院無需重新製作裁定書,但查封、扣押、凍結期限屆滿的除外。
(2)查封扣押凍結的期限
人民法院凍結被執行人的銀行存款的期限不得超過一年,查封、扣押動產的期限不得超過兩年,查封不動產、凍結其他財產權的期限不得超過三年。
申請執行人申請延長期限的,人民法院應當在查封、扣押、凍結期限屆滿前辦理續行查封、扣押、凍結手續,續行期限不得超過前款規定的期限。
人民法院也可以依職權辦理續行查封、扣押、凍結手續。
(3)其他
在執行中,被執行人通過仲裁程序將人民法院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確權或者分割給案外人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執行程序的進行。案外人不服的,可以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七條規定提出異議。
3、參與分配的規定
(1)被執行人為公民或者其他組織,在執行程序開始後,被執行人的其他已經取得執行依據的債權人發現被執行人的財產不能清償所有債權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參與分配。
對人民法院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有優先權、擔保物權的債權人,可以直接申請參與分配,主張優先受償權。
(2)當事人不同意移送破產或者被執行人住所地人民法院不受理破產案件的,執行法院就執行變價所得財產,在扣除執行費用及清償優先受償的債權後,對於普通債權,按照財產保全和執行中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的先後順序清償。
⑧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扣押發還的條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扣押發還的條款為第一百四十三條,其規定了對查封、扣押的財專物、文屬件、郵件、電報或者凍結的存款、匯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經查明確實與案件無關的,應當在三日以內解除查封、扣押、凍結,予以退還。
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根據偵查犯罪的需要,可以依照規定查詢、凍結犯罪嫌疑人的存款、匯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配合。
(8)刑事訴訟法關於收繳擴展閱讀:
人民檢察院決定不起訴的案件,應當同時對偵查中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物解除查封、扣押、凍結。對被不起訴人需要給予行政處罰、行政處分或者需要沒收其違法所得的,人民檢察院應當提出檢察意見,移送有關主管機關處理。有關主管機關應當將處理結果及時通知人民檢察院。
法庭審理過程中,合議庭對證據有疑問的,可以宣布休庭,對證據進行調查核實。人民法院調查核實證據,可以進行勘驗、檢查、查封、扣押、鑒定和查詢、凍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