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新舊對照
A.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78條和79條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七十八條和七十九條內容如下:
第七十八條: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偵查階段享有以下權利:首先是知曉被指控的具體罪名及相應的法律條款;其次是有關偵查活動的進展、性質和內容有被告知權;此外還有會見通訊權,即可以與近親屬或其他特定人員進行通訊和會見。此外,對於涉及國家秘密的案件,在偵查期間可能受到限制。對於涉及商業機密和個人隱私的案件,應當盡可能避免侵犯其合法權益。
第七十九條:關於逮捕的相關內容。對於符合逮捕條件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應當盡快進行逮捕;但考慮到具體情況,若因證據不足或其他原因,暫時不逮捕也不會對社會造成危險的,可以不予逮捕。逮捕的決定應當經過嚴格的審查程序,並確保程序的公正性和合法性。同時,逮捕後的羈押時間必須合法、合理,不能任意延長,保障被逮捕人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
以上兩條法律規定都是刑事訴訟法中的關鍵內容,涉及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基本權利及逮捕的相關程序要求。在執行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守法律規定,確保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同時也保證司法程序的公正性和效率性。這些條款對於維護法治社會,保障公民權益具有重要意義。
B.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規定是什麼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規定是什麼
1、《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規定如下:
(1)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
(2)原判決、裁定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證明的;
(3)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是偽造的;
(4)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未經質證的;
(5)對審理案件需要的主要證據,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書面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調查收集的;
(6)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
【評議、判決】在被告人最後陳述後,審判長宣布休庭,合議庭進行評議,根據已經查明的事實、證據和有關的法律規定,分別作出以下判決:
(一)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依據法律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作出有罪判決;
(二)依據法律認定被告人無罪的,應當作出無罪判決;
(三)證據不足,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作出證據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無罪判決。
第二百零一條
【法院對認罪認罰案件量刑建議的處理】對於認罪認罰案件,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判決時,一般應當採納人民檢察院指控的罪名和量刑建議,但有下列情形的除外:
(一)被告人的行為不構成犯罪或者不應當追究其刑事責任的;
(二)被告人違背意願認罪認罰的;
(三)被告人否認指控的犯罪事實的;
(四)起訴指控的罪名與審理認定的罪名不一致的;
(五)其他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情形。
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量刑建議明顯不當,或者被告人、辯護人對量刑建議提出異議的,人民檢察院可以調整量刑建議。人民檢察院不調整量刑建議或者調整量刑建議後仍然明顯不當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作出判決。
二、民事訴訟對證據質證的注意事項包括什麼
1、質證准備。收到對方的證據後,應當與當事人緊密溝通,就對方提交的證據形成質證觀點,主要圍繞證據的三性。同時有否證據可以反駁對方的這些證據;同時有否證據可以反駁對方的這些證據。同時,對於復雜的案件,還是要求逐一對對方的證據提出的質證意見形成文字,類似於證據清單一樣,以便開庭過程中有所准備,在庭審後可以根據庭審情況的變化作修正,在提交代理詞中一並提交給法庭;
2、質證技巧。總的一個原則是圍繞著「三性」進行。首先要聽清楚對方在提供這些證據所要證明的內容。緊緊圍繞對證據的合法性、真實性、關聯性開展開質、辯、驗、判。逐一識別、判斷。
C.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一條規定
原《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一條偵查機關應當將用作證據的鑒定結論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害人提出申請,可以補充鑒定或者重新鑒定。
修改後的《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一條偵查人員在訊問犯罪嫌疑人的時候,可以對訊問過程進行錄音或者錄像;對於可能判處無期徒刑、死刑的案件或者其他重大犯罪案件,應當對訊問過程進行錄音或者錄像。
錄音或者錄像應當全程進行,保持完整性。
D. 刑事訴訟法解釋新舊對比
刑事訴訟法最近一次修正在2018年,將速裁程序變更為第一審程序,刪除原第十五條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願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承認指控的犯罪事實,願意接受處罰的,可以依法從寬處理。增加指定辯護等條款。
自訴案件中的虐待案,增加了除外情形「但被害人沒有能力告訴或者因受到強制、威嚇無法告訴的除外)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內水、領海發生的刑事案件,由犯罪地或者被告人登陸地的人民法院管轄。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審判更為適宜的,可以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在列車上的犯罪,被告人在列車運行途中被抓獲的,由前方停靠站所在地負責審判鐵路運輸刑事案件的人民法院管轄。必要時,也可以由始發站或者終點站所在地負責審判鐵路運輸刑事案件的人民法院管轄。
被告人不是在列車運行途中被抓獲的,由負責該列車乘務的鐵路公安機關對應的審判鐵路運輸刑事案件的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人在列車運行途經車站被抓獲的,也可以由該車站所在地負責審判鐵路運輸刑事案件的人民法院管轄。在國際列車上的犯罪,根據我國與相關國家簽訂的協定確定管轄;沒有協定的,由該列車始發或者前方停靠的中國車站所在地負責審判鐵路運輸刑事案件的人民法院管轄。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的中國船舶內的犯罪,由該船舶最初停泊的中國口岸所在地或者被告人登陸地、入境地的人民法院管轄。管轄不明的案件,上級人民法院可以指定下級人民法院審判。有關案件,由犯罪地、被告人居住地以外的人民法院審判更為適宜的,上級人民法院可以指定下級人民法院管轄。
解析:作為定案根據的證據必須經過當庭出示、辨認、質證等法庭調查程序並查證屬實,沒有例外。新刑訴法解釋刪除了法律及解釋等除外情形。
第七十三條(新增)
1、對提起公訴的案件,人民法院應當審查證明被告人有罪、無罪、罪重、罪輕的證據材料是否全部隨案移送;
2、未隨案移送的,應當通知人民檢察院在指定時間內移送。
3、人民檢察院未移送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在案證據對案件事實作出認定。
法律依據:
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修改及對照解析
E. 刑事訴訟法第253條規定是什麼
【法律分析】:《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五十三條 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的申訴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重新審判:(一)有新的證據證明原判決、裁定認定的事實確有錯誤,可能影響定罪量刑的;(二)據以定罪量刑的證據不確實、不充分、依法應當予以排除,或者證明案件事實的主要證據之間存在矛盾的;(三)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四)違反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五)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的時候,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目的是為了保證刑法的正確實施,懲罰犯罪,保護人民,保障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安全,維護社會主義社會秩序。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條 為了保證刑法的正確實施,懲罰犯罪,保護人民,保障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安全,維護社會主義社會秩序,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任務,是保證准確、及時地查明犯罪事實,正確應用法律,懲罰犯罪分子,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覺遵守法律,積極同犯罪行為作斗爭,維護社會主義法制,尊重和保障人權,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