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法二審判決書
『壹』 民事訴訟上訴二審後,一般多久可以收到判決書
若是民事案件,二審立案後,一般在三個月內審結。
《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五十九條人民法院審理對判決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人民法院審理對裁定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終審裁定。
若是刑事案件,是兩個月以內審結。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二條 第二審人民法院受理上訴、抗訴案件,應當在二個月以內審結。對於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批准或者決定,可以延長二個月;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最高人民法院受理上訴、抗訴案件的審理期限,由最高人民法院決定。
法律沒有明確規定上訴中開庭時間,由主審法官決定,只要在法律規定的時限審結就合法。
『貳』 民訴案件中中級人民法院判決書(二審判決書)上有沒有告知義務。像(如不服本院判決多少日上訴)
二審判決書上是沒有告知內容的。
對於民事案件的一審判決,在判決書正文的最後會有告知上訴的義務,一般表述為: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15日內,向本院提交上訴狀,並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於某某法院,同時向該院預交上訴案件受理費。
而如果是二審民事判決書,因二審判決屬於終審判決,不可以再上訴,所以也就不可能再有告知上訴的內容,相應的,會在判決書正文的最後載明: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七十五條第二審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是終審的判決、裁定。
『叄』 民事訴訟法中二審程序有那些判決
你好,根據《民訴法》規定:
第一百七十條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經過審理,按回照下列情形答,分別處理:
(一)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的,以判決、裁定方式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決、裁定;
(二)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錯誤或者適用法律錯誤的,以判決、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銷或者變更;
(三)原判決認定基本事實不清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或者查清事實後改判;
(四)原判決遺漏當事人或者違法缺席判決等嚴重違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
原審人民法院對發回重審的案件作出判決後,當事人提起上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不得再次發回重審。
『肆』 二審判決書下來以後多久執行
二審判決書送達即生效,在二審判決書或者一審判決書確定的履行期間屆滿後,當事人馬上就可以申請執行。
【法律依據】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175條規定,第二審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是終審的判決、裁定。
第236條規定,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也可以由審判員移送執行員執行。
調解書和其他應當由人民法院執行的法律文書,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
『伍』 對已生效的民事二審判決書不服,在向省高院申請再審期間,對方是否仍可申請強制執行
對方仍然可以申請強制執行。
具體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規定如下:
第一百九十九條 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或者當事人雙方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申請再審的,不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5)民事訴訟法二審判決書擴展閱讀
1、在執行中,雙方當事人自行和解達成協議的,執行員應當將協議內容記入筆錄,由雙方當事人簽名或者蓋章。
2、申請執行人因受欺詐、脅迫與被執行人達成和解協議,或者當事人不履行和解協議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當事人的申請,恢復對原生效法律文書的執行。
3、在執行中,被執行人向人民法院提供擔保,並經申請執行人同意的,人民法院可以決定暫緩執行及暫緩執行的期限。被執行人逾期仍不履行的,人民法院有權執行被執行人的擔保財產或者擔保人的財產。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陸』 最高法院:二審判決書什麼時候發生法律效力(
二審判決書什麼時候發生法律效力?依據《民事訴訟法》規定,二審就回是民事案件的終審,判決書送答達即為生效。就是你對於二審不服,而申請到上一級高級人民法院的再審立案的,在再審審理、改判前,也不影響二審判決的有效執行的。
『柒』 二審的終審判決書出來後,多久可以申請強制執行
從被執行人收到的二審判決書後,法律文書規定的履行期間最後一日起兩年內申請法院強制執行。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申請執行的期間為二年,如果在此二年內出現執行時效中止或者中斷的情況,則施用訴訟時效中止或者中斷的規定計算執行期間。
同時,兩年的執行期間的起算日系生效的法律文書規定的履行期間最後一日起算。法律文書規定分期履行的,從規定的每次履行期間的最後一日起算。法律文書未規定履行期間的,則應從法律文書生效之日起算。
二審判決是生效的終審判決,自被執行人收到二審判決後,如果二審判決規定了履行期間,則從二審判決確定的履行期間最後一日起算兩年執行時效。如果二審判決是維持原判等判決,則按一審法院確定的履行期間的最後一日起算兩年執行時效。
(7)民事訴訟法二審判決書擴展閱讀:
強制執行的申請材料
1、申請執行書。申請執行書中應當寫明申請執行的理由、事項、執行標的,以及申請執行人所了解的被執行人的財產狀況。
申請執行人寫申請執行書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提出申請。人民法院接待人員對口頭申請應當製作筆錄,由申請執行人簽字或蓋章。
外國一方當事人申請執行的,應當提交中文申請執行書。當事人所在國與我國締結或共同參加的司法協助條約有特別規定的,按照條約規定辦理。
2、生效法律文書副本。
3、申請執行人的身份證明。公民個人申請的,應當出示居民身份證;法人申請的,應當提交法人營業執照副本和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其他組織申請的,應當提交營業執照副本和主要負責人身份證明。
4、繼承人或權利承受人申請執行的,應當提交繼承或承受權利的證明文件。
5、申請執行仲裁機構的仲裁裁決,應當向人民法院提交有仲裁條款的合同書或仲裁協議書。
申請執行國外仲裁機構的仲裁裁決的,應當提交經我國駐外使領館認證或我國公證機關公證的仲裁裁決書中文本。
6、申請執行人可以委託代理人代為申請執行。委託代理的,應當向人民法院提交經委託人簽字或蓋章的授權委託書,寫明委託事項和代理人的許可權。
委託代理人代為放棄、變更民事權利,或代為進行執行和解,或代為收取執行款項的,應當有委託人的特別授權。
7、其他應當提交的文件或證件。
『捌』 民事訴訟法關於判決書生效的規定
法律分析:判決書等均會寫明生效日期,同時明確判決履行期限,過了履行期限對方不履行的,即可申請強制執行。一審上訴期十五天,過期就生效。二審送達法律文書就生效。《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二百四十四條 可以上訴的判決書、裁定書不能同時送達雙方當事人的,上訴期從各自收到判決書、裁定書之日計算。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五條 最高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以及依法不準上訴或者超過上訴期沒有上訴的判決、裁定,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