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刑事訴訟法書證的特點

刑事訴訟法書證的特點

發布時間: 2022-03-03 02:01:27

Ⅰ 刑事訴訟法鑒定意見的特點是什麼

(1)具有特定的書面形式;
(2)是鑒定人對專門性問題從科學、技術的角度提出的分析判斷意見;
(3)內容僅限於解決案件所涉及的科學技術問題,而不是就法律問題提供意見;
4)受利害關系影響較小;
(5)鑒定意見必須是由公安司法機關指派,或者聘請的,具有這方面專業知識和技能的人作出的。

【法律依據】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46)一百四十六條,為了查明案情,需要解決案件中某些專門性問題的時候,應當指派、聘請有專門知識的人進行鑒定。

Ⅱ 刑事訴訟法證據的特徵是什麼

法律分析:刑事訴訟法中的證據要求確實、充分,應當符合以下條件:(一)定罪量刑的事實都有證據證明;(二)據以定案的證據均經法定程序查證屬實;(三)綜合全案證據,對所認定事實已排除合理懷疑。採用刑訊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應當予以排除;收集物證、書證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嚴重影響司法公正的,應當予以補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釋;不能補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釋的,對該證據應當予以排除。經過法庭審理,確認或者不能排除存在以非法方法收集證據情形的,對有關證據應當予以排除。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五十條 可以用於證明案件事實的材料,都是證據。證據包括:(一)物證;(二)書證;(三)證人證言;(四)被害人陳述;(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辯解;(六)鑒定意見;(七)勘驗、檢查、辨認、偵查實驗等筆錄;(八)視聽資料、電子數據。證據必須經過查證屬實,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

第五十五條 對一切案件的判處都要重證據,重調查研究,不輕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沒有其他證據的,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沒有被告人供述,證據確實、充分的,可以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

證據確實、充分,應當符合以下條件:

(一)定罪量刑的事實都有證據證明;

(二)據以定案的證據均經法定程序查證屬實;

(三)綜合全案證據,對所認定事實已排除合理懷疑。

第五十六條 採用刑訊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採用暴力、威脅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應當予以排除。收集物證、書證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嚴重影響司法公正的,應當予以補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釋;不能補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釋的,對該證據應當予以排除。

在偵查、審查起訴、審判時發現有應當排除的證據的,應當依法予以排除,不得作為起訴意見、起訴決定和判決的依據。

第五十八條 法庭審理過程中,審判人員認為可能存在本法第五十六條規定的以非法方法收集證據情形的,應當對證據收集的合法性進行法庭調查。

當事人及其辯護人、訴訟代理人有權申請人民法院對以非法方法收集的證據依法予以排除。申請排除以非法方法收集的證據的,應當提供相關線索或者材料。

第五十九條 在對證據收集的合法性進行法庭調查的過程中,人民檢察院應當對證據收集的合法性加以證明。

現有證據材料不能證明證據收集的合法性的,人民檢察院可以提請人民法院通知有關偵查人員或者其他人員出庭說明情況;人民法院可以通知有關偵查人員或者其他人員出庭說明情況。有關偵查人員或者其他人員也可以要求出庭說明情況。經人民法院通知,有關人員應當出庭。

第六十條 對於經過法庭審理,確認或者不能排除存在本法第五十六條規定的以非法方法收集證據情形的,對有關證據應當予以排除。

第六十一條 證人證言必須在法庭上經過公訴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辯護人雙方質證並且查實以後,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法庭查明證人有意作偽證或者隱匿罪證的時候,應當依法處理。

Ⅲ 怎樣區別刑事訴訟法證據制度中的物證和書證

一個最簡單的方法,書證是以本身的內容作為證明案件事實的,而物證通常就是以物體本身來證明;例如,待證事實是甲殺了乙,有一封威脅信,上面說甲要殺乙,這時是書證;威脅信上是甲的筆跡,此時是物證。

Ⅳ 刑事訴訟法主要內容和特點有哪些

刑事訴訟法的特徵主要有:
1、刑事訴訟是法定的國家機關(如檢察機關和法院等)行使國家刑罰權的活動。
2、刑事訴訟中國家權力的動用具有主動性、普遍性和深刻性的特點。
3、刑事訴訟是訴訟主體遵循訴訟規則的相互作用過程。
4、刑事訴訟必須嚴格依照法定的程序進行。
【法律依據】
《刑事訴訟法》第五條
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判權,人民檢察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檢察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第六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進行刑事訴訟,必須依靠群眾,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對於一切公民,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在法律面前,不允許有任何特權。
第七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進行刑事訴訟,應當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以保證准確有效地執行法律。

Ⅳ 刑事訴訟法中的,證據的概念和特點是什麼

訴訟證據:是訴訟中用來證明案件真實情況(或者能夠證明案件真實情況)的客回觀真實材料答。
訴訟證據有三個基本特徵:
一是客觀性,即訴訟證據必須是客觀存在之事實,任何主觀臆斷和假材料都不能成為訴訟證據;
二是關聯性,即訴訟證據必須與特定之案件有內在之必然聯系,與案件無關之事實不能作為證據;
三是合法性,即訴訟證據必須符合法律要求之形式,並按法定程序收集、提供和運用數據。

Ⅵ 刑事訴訟法的特徵有哪些

第一個來特徵是刑事訴訟是公自檢法機關的一種專門活動;

第二特徵是在當事人和其他訴訟人參加下進行的一種活動,也就是一定要有訴訟參與人的參加;

第三個特徵是刑事訴訟是專門用來解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刑事責任的,換句話說,刑事訴訟是用來同犯罪作斗爭的;

第四個特徵是刑事訴訟必須是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開展的活動,也就是要強調它的合法性、依法性。

(6)刑事訴訟法書證的特點擴展閱讀:

目的:

1、保證准確、及時地查明犯罪事實;正確應用法律,懲罰犯罪分子;

2、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

3、教育公民自覺遵守法律,積極同犯罪行為作斗爭;

4、維護社會主義法制,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順利進行。

Ⅶ 訴訟證據具有哪些特徵

訴訟證據,是訴訟中用來證明案件真實情況的客觀真實材料。《刑事訴訟法》第42條規定:證明內案件真實容情況的一切事實,都是證據。
訴訟證據有三個基本特徵:
(1) 客觀性,是指必須是客觀存在的事實,任何主觀臆斷和虛假材料都不能成為訴訟證據。
(2) 關聯性,是指必須與特定的案件內在的必然聯系,與案件無關的事實不能作為證據。
(3) 合法性,是指必須符合法律要求的形式,並按法定程序收集、提供和運用證據。

《刑事訴訟法》第42條規定:「證據有七種:(一)物證、書證;(二)證人證言;(三)被害人陳述;(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辯解;(五)鑒定結論;(六)勘驗、檢查筆錄;(七)視聽資料。」

《民事訴訟法》第63條規定:「證據有下列幾種:(一)書證;(二)物證;(三)視聽資料;(四)證人證言;(五)當事人的陳述;(六)鑒定結論;(七)勘驗筆錄。」

《行政訴訟法》第31條規定:「證據有以下幾種:(一)書證;(二)物證;(三)視聽資料;(四)證人證言;(五)當事人的陳述;(六)鑒定結論;(七)勘驗筆錄、現場筆錄。」

Ⅷ 刑事訴訟證據的特點是什麼

我國刑事訴訟證據的基本特徵具體表現為:

1.客觀性。訴訟證據的客觀性是指訴訟證據是客觀存在的事實,而不是人們主觀猜測和虛假的東西。訴訟證據的客觀性,是訴訟證據的本質特徵,是由案件事實本身的客觀性所決定的。它包括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證據的本質是事實。證據事實的存在有兩種基本形式:一種是諸如物品、痕跡、文件等客觀存在的物質;一種是被人們感知並存人記憶的事實。無論以哪種形式存在的事實,都可以成為證據。二是證據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而客觀存在的事實。伴隨著案件事實的發生,證據事實便不依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地形成了。證據的客觀性,為公安司法人員調查收集證據,查明和證明案件事實真相,提供了物質基礎。

2.關聯性。訴訟證據的關聯性是指訴訟證據與案件的待證事實之間存在客觀的聯系。證據不僅是客觀存在的事實,而且必須是與案件事實有關聯的事實。客觀存在的事實是多種多樣的,並非所有的客觀事實都能成為證據,只有那些與案件事實存在客觀聯系的事實才能成為證據。證據之所以能夠對案件事實起證明作用,正是由於證據與案件事實之間存在聯系。凡是與案件事實具有客觀的必然的聯系,對查明案件有意義的事實,就可以作為證據;凡是與案件事實無關的,對查明案件沒有意義的事實,不論其是多麼真實可靠,都不能作為證據。

3.合法性。證據的合法性,是指訴訟證據必須是按照法律的要求和法定程序而取得的事實材料。證據的這一特徵表明:其一,訴訟證據的提供、收集和審查,必須符合法定的程序要求。無論是公安司法人員收集證據,還是當事人或其他訴訟參與人提供證據,都應當合法,否則就不能作為訴訟證據。為此,我國刑事訴訟法第43條明確規定: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必須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夠證實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無罪、犯罪情節輕重的各種證據。嚴禁刑訊逼供和以威脅、引誘、欺騙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證據。無論是在刑事訴訟中,還是在民事訴訟、行政訴訟中,各種證據的取得都必須嚴格依照法定程序進行。非法取得的證據,在證據理論和訴訟理論上,嚴格講是不應當具有證據效力的,更不得作為定案的依據。其二,訴訟證據的形式應當合法。即作為證明案件事實的證據材料形式上必須符合法律要求,否則,就不可以作為訴訟證據。我國訴訟法對證據的種類作了明確規定,如我國刑事訴訟法第42條第2款規定了七種證據種類:物證、書證;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辯解;鑒定結論;勘驗、檢查筆錄;視聽資料。其他訴訟法也作了相應規定。同時還對各種證據的形式也作出明確的要求,如物證、書證必須附卷,不能附卷的要通過照相、錄像、製作模型等方式附卷;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辯解、當事人陳述,應當以書面形式加以固定,並經核對無誤後,由證人、保護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民事或行政訴訟當事人簽名蓋章;鑒定結論必須採用書面形式,由鑒定人簽名蓋章;勘驗、檢查筆錄、現場筆錄,根據需要分別採用書面筆錄、繪圖、照相、錄像等形式,書面筆錄要由勘驗人員、現場見證人簽名蓋章;等等。其三,訴訟證據必須經法定程序出示和查證。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證人證言必須在法庭上經過公訴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辯護人雙方詢問、質證;物證必須當庭出示,讓當事人辨認;未到庭的證人的證言筆錄、鑒定結論、勘驗筆錄和其他作為證據的文書,應當當庭宣讀,聽取公訴人、當事人和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意見。未經法庭查證屬實的材料,均不得作為定案的根據。

Ⅸ 刑事訴訟證據有哪些特點

刑事訴訟證據范圍:1、物證,書證物證:具有較強的客觀性和穩定性。書證:具有直接證明性、穩定性、物理性和思想性。2、證人證言(1)是證人對案件有關情況的客觀陳述;(2)作陳述的人與案件沒有利害關系;(3)容易受到證人的主觀能力和案件客觀條件的影響。3、被害人陳述,是指犯罪行為的直接受害者就其了解的案件有關情況,向公安司法機關所作的陳述。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辯解,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刑事訴訟中就其被指控的犯罪事實以及其他案件事實向公安司法機關所作的陳述。5、鑒定意見(1)具有特定的書面形式(2)僅限於解決案件中的專門性問題(3)是一種專家意見客觀性強。6、勘驗、檢查筆錄,是指辦案人員對與犯罪有關的場所、物品、屍體進行的勘查、檢驗後所作的記錄。7、視聽資料、電子數據,是指以錄音、錄象、電子計算機以及其他高科技設備儲存的信息證明案件情況的資料。
法律依據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50條:可以用於證明案件事實的材料,都是證據。證據包括:(一)物證;(二)書證;(三)證人證言;(四)被害人陳述;(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辯解;(六)鑒定意見;(七)勘驗、檢查、辨認、偵查實驗等筆錄;(八)視聽資料、電子數據。證據必須經過查證屬實,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

熱點內容
法學院柯以 發布:2025-08-16 03:42:16 瀏覽:945
法官自查報告 發布:2025-08-16 03:40:24 瀏覽:486
元陽法院 發布:2025-08-16 03:36:25 瀏覽:152
司法部杜偉 發布:2025-08-16 03:29:44 瀏覽:449
職工法律援助中心工作制度 發布:2025-08-16 03:04:35 瀏覽:888
勞動法職工獎懲 發布:2025-08-16 02:49:38 瀏覽:285
道德經門事件 發布:2025-08-16 02:43:25 瀏覽:737
強力金融法學 發布:2025-08-16 02:34:22 瀏覽:852
導火新聞線行政法知識 發布:2025-08-16 02:28:41 瀏覽:346
中國政法大學案例研習經濟法 發布:2025-08-16 02:14:36 瀏覽: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