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獎金

勞動法獎金

發布時間: 2020-12-21 08:02:34

勞動法有沒有關於年終獎的規定

沒有。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四十五條國家實行帶薪年休假制度。

勞動者連續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四十六條工資分配應當遵循按勞分配原則,實行同工同酬。

工資水平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逐步提高。國家對工資總量實行宏觀調控。

第四十七條用人單位根據本單位的生產經營特點和經濟效益,依法自主確定本單位的工資分配方式和工資水平。

第四十八條國家實行最低工資保障制度。最低工資的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報國務院備案。

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的工資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

第四十九條確定和調整最低工資標准應當綜合參考下列因素:

(一)、勞動者本人及平均贍養人口的最低生活費用;

(二)、社會平均工資水平;

(三)、勞動生產率;

(四)、就業狀況;

(五)、地區之間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

第五十條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第五十一條勞動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喪假期間以及依法參加社會活動期間,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

(1)勞動法獎金擴展閱讀

《「年終獎入社保」背後的公平焦慮》

最近,部分省份將年終獎計入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繳費基數,引發爭議。

心疼當期收入減少的機關事業單位參保者不滿意:本來工資就不高,再從年終獎里劃掉一筆,入社保豈不變成了降收入?為什麼很多企業不把年終獎、股權、期權收益通通計入繳費基數?

參加企業養老的人也不滿意: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待遇原本就比企業高一截,年終獎納入後,未來差距可能更大,改革真的是要縮小差距嗎?不同地方的參保者更免不了做比較:為什麼有的省份沒提年終獎的事兒,是不是自己所在的地方養老基金不夠用了?

年終獎計入繳費基數,影響並不復雜:當期收入降低、未來養老待遇提高,對參保者總體上不構成利益的減少。小細節引來大動靜,背後指向不同人群對養老保險的公平焦慮。

促進公平,是養老並軌的最大意義所在。此前養老「雙軌制」屢遭詬病,主要是由於「制度軌道」不統一。並軌後,人人要繳費,繳費比例一致,退休待遇計發辦法一致。有了統一的制度安排,養老公平就有了制度基礎,改革因此贏得最大共識。

此次部分省份年終獎計入繳費基數,恰恰觸動了人們對制度不一致的擔心。這一風波提醒政策制定者,在大的制度並軌後,還要力爭在操作中尺度一致,以最大程度地實現公平。

一方面,操作辦法要立足「全國一盤棋」,不同省份、大中小城市,在繳費基數、項目選擇上應當堅持一把尺子量到底,並做到公開透明。另一方面,要正視多年來企業參保員工繳費工資低於實際工資、最終影響養老金替代率的問題,完善實施細則,使繳費基數的確定更接近真實的繳費能力。

一談到繳費人們就緊張,也反映了對社保的糾結。多繳多得,這道理講了這么多年,誰都明白。但現實生活中,那些日子過得不太寬裕的參保者,寧願先管眼下。去年以來,為降低企業成本壓力,我國兩次下調企業繳納的社保費率。

實際上,類似的壓力對參保者個人同樣存在,年終獎計入繳費基數也由此引起不小的情緒反彈。化解這種糾結,有必要在明確繳費基數的同時適當控制基數、降低費率,增加公民的獲得感,也讓所有參保者願意據實繳費。

Ⅱ 扣發獎金算違反勞動法嗎

勞動者被用人單位扣了獎金後可以查看下具體的情況,如不是勞動者本身的過錯是可以通過法律途徑來維權。

根據《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第三條 本規定所稱工資是指用人單位依據勞動合同的規定,以各種形式支付給勞動者的工資報酬。

第十五條 用人單位不得剋扣勞動者工資。有下列情況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代扣勞動者工資:

(一)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的個人所得稅;

(二)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的應由勞動者個人負擔的各項社會保險費用;

(三)法院判決、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撫養費、贍養費;

(四)法律、法規規定可以從勞動者工資中扣除的其他費用。

(2)勞動法獎金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四十六條工資分配應當遵循按勞分配原則,實行同工同酬。工資水平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逐步提高。國家對工資總量實行宏觀調控。

第四十七條用人單位根據本單位的生產經營特點和經濟效益,依法自主確定本單位的工資分配方式和工資水平。

第四十八條國家實行最低工資保障制度。最低工資的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報國務院備案。

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的工資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

第四十九條確定和調整最低工資標准應當綜合參考下列因素:

(一)勞動者本人及平均贍養人口的最低生活費用

(二)社會平均工資水平

(三)勞動生產率;

(四)就業狀況

(五)地區之間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

第五十條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第五十一條勞動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喪假期間以及依法參加社會活動期間,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

Ⅲ 勞動法中有規定年終獎嗎該發多少

年終獎屬來於《勞動自法》規定的工資總額的組成。根據《勞動法》規定,工資總額是指各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直接支付給本單位職工的勞動報酬總額,由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加點工資、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等部分組成。

Ⅳ 關於勞動法(獎金方面)的問題

你最好先問清楚,你們這個獎金到底是月獎金還是季度獎金。
如果是月獎金,那就做滿一版個月就有權一個月的。如果是季度獎金,那沒滿一個季度就是沒有的。
你在辭職前最好去跟你們的人事經理明確一下這個事情,如果能拿到書面的規定,就更好了。

Ⅳ 勞動法合同法的工資范圍包括保險和獎金嗎有法規嗎

工資條款在復合同中屬於法定的條制款,公司隨便更改條款行為是違反勞動法的規定。及時公司發出通知,也未經您本人的同意,是不能強行變更的。其實公司屬於變相侵害勞動者的報酬權利。你可以去找人事相應進行維護自己的權利。

Ⅵ 勞動法獎金的發放有法律保護么

有法律保護,如果公司不按承諾發放獎金可以申請勞動仲裁,要求公司進行賠償。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規定:

第六十二條用工單位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一)執行國家勞動標准,提供相應的勞動條件和勞動保護;

(二)告知被派遣勞動者的工作要求和勞動報酬;

(三)支付加班費、績效獎金,提供與工作崗位相關的福利待遇;

(四)對在崗被派遣勞動者進行工作崗位所必需的培訓;

(五)連續用工的,實行正常的工資調整機制。

用工單位不得將被派遣勞動者再派遣到其他用人單位。

(6)勞動法獎金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規定:

第四十六條工資分配應當遵循按勞分配原則,實行同工同酬。工資水平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逐步提高。國家對工資總量實行宏觀調控。

第四十七條用人單位根據本單位的生產經營特點和經濟效益,依法自主確定本單位的工資分配方式和工資水平。

第四十八條國家實行最低工資保障制度。最低工資的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報國務院備案。

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的工資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

第四十九條確定和調整最低工資標准應當綜合參考下列因素:

(一)勞動者本人及平均贍養人口的最低生活費用

(二)社會平均工資水平

(三)勞動生產率;

(四)就業狀況

(五)地區之間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

第五十一條勞動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喪假期間以及依法參加社會活動期間,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

Ⅶ 新勞動法有沒有規定年終獎和雙薪

從理論上來講雖然年終雙薪和年終獎都屬於勞動報酬的范圍,都屬於工資總額內的范圍,但是兩者還是容有明顯區別的。

年終雙薪是第13個月工資,有關法律中沒有明確規定用人單位必須給職工支付13個月工資。年終雙薪發放的是工資,它的發放數額、發放時間都是確定的,年終雙薪的決定因素是年底時員工是否在公司工作,即只要年底12月份在公司工作的就應獲得固定一筆收入。

年終獎則是一種獎金,是對員工全年勞動的超額勞動報酬,一般根據員工全年工作的考核結果進行發放,而且具體金額的彈性較大。

Ⅷ 勞動法 年終獎

《關於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第4條,工資總額由六部分組成:計時工資、計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權貼、加班加點工資、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關於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若干具體范圍的解釋》第2條第1項規定,關於獎金的范圍:生產(業務)獎包括超產獎、質量獎、安全(無事故)獎、考核各項經濟指標的綜合獎、提前竣工獎、外輪速遣獎、年終獎(勞動分紅)等。

如果勞動者和用人單位之間有明確的約定,或者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中有確切的年終獎的計發辦法,應當按照約定或規章制度的內容執行;如果沒有相關的約定或規定,按以往的案例判斷,法院或仲裁委可能會以勞動法的同工同酬原則,支持勞動者以入職時間為計算基數的一定比例的年終獎,也有可能會以無法律依據駁回。

Ⅸ 新勞動法關於離職後獎金結算

1、10月份提出離職公司無權扣罰9月份的工資和獎金,也無權扣罰10月份的工資、獎金和加班費(《工資支付暫行規定》勞部發〔1994〕489號)。如果公司違規扣罰,你可以在60天內,到當地勞動部門申請勞動仲裁,同時要求公司按照扣發部分的50%-100%支付賠償金(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五條)。
2、沒有提前1個月正式申請,但經雙方積極配合,履行了正常的離職手續,並完成了工作交接後才離開,公司無權扣罰任何應得收入。相反如果你等不及而擅自離職,公司有權按照自動離職處理,不僅行政處分會影響你的名譽,公司還可以要求你賠償直接經濟損失,包括緊急招聘費、無法正常交接造成的直接損失等,需要更具具體情況和工作性質來分析。不過無論如何,公司需要有充分的證據證明,確因你擅自離職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才有權要求你賠償。
3、你所稱「因為工作崗位的調動一直工作的不順心」是不是現在的崗位和勞動合同約定的崗位不一致?如果確實不一致,並且剛剛調整,你也沒有書面同意調整崗位,你完全可以以此為由,稱公司違約,這樣的話你不僅可以立刻離職,拿到全部收入,還可以得到相當於三個月收入的經濟補償金。
你這類情況社會相關的判例很多,不需要擔心。今後如還有疑問,請給我留言。

Ⅹ 新勞動法關於離職後獎金結算

用人單位拖欠工資,勞動者可以依法向勞動爭議仲裁機構申請仲裁,也可以依法向勞動保障監察機構投訴。
法律依據: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七條工資必須在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的日期支付。如遇節假日或休息日,則應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資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實行周、日、小時工資制的可按周、日、小時支付工資。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九條規定,用人單位違反國家規定,拖欠或者未足額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拖欠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的,勞動者可以向勞動行政部門投訴,勞動行政部門應當依法處理。

熱點內容
我國現行法律法規對超層越界的規定 發布:2025-05-11 07:29:08 瀏覽:821
蘇大強當法官 發布:2025-05-11 07:23:26 瀏覽:240
假公章法律責任案例 發布:2025-05-11 07:23:20 瀏覽:716
財產證明會追究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1 07:19:05 瀏覽:695
道德經大智慧之心解 發布:2025-05-11 07:18:55 瀏覽:727
2017段波民法 發布:2025-05-11 07:16:05 瀏覽:354
依法治國堅持人民 發布:2025-05-11 07:14:24 瀏覽:350
法學考研學碩和專碩的區別 發布:2025-05-11 07:11:42 瀏覽:443
陳印法規2017百度雲 發布:2025-05-11 07:04:34 瀏覽:194
高州市律師 發布:2025-05-11 07:02:17 瀏覽: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