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宵勞動法
⑴ 新<勞動合同法>或<勞動法>有沒有關於加班加通宵的工資支付標准
加班沒有分通不通宵的,只能按加班的時間來逐小時計算,工作日加班支付工資的平均時薪的1.5倍,假日加班支付工資平均時薪的2倍,法定節日加班支付工資平均時薪的3倍。
⑵ 加班通宵第二天休息有加班費嗎勞動法怎麼規定的
1、加班通宵第二天休息也可以獲得加班費的,同時用人單位安排加班應與員工協商一致內的。容
2、《勞動法》第四十一條 用人單位由於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後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得超過一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三小時,但是每月不得超過三十六小時。
第四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⑶ 建築工程中午加班晚上通宵為法勞動法嗎
在勞動法中規定任何單位或個人沒有任何權利強行工人加班,除了國家應急工程之外,但你所說的這個事情首先要看用人單位是不是強制工人加班,如果是紅人都自願加班這個就不算違法,如果是強制工人加班那就違背了勞動法,因此任何事情都要看是屬於什麼情況來判定違法與不違法
⑷ 勞動法規定晚上不肯加通宵的怎樣處理
根據《勞動法》、《勞動合同法》,解答如下:
勞動法明確規定工作時間,具體版以勞動合同權為准,第三十六條,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
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上夜班,並未違反法律法規規定;
勞動者拒絕上夜班,違反勞動合同關於工作時間的約定,屬於違約行為;
用人單位可根據勞動者違約行為造成的後果,主張損害賠償,亦可根據單位規章制度,進行行政處罰。
⑸ 讓員工通宵是否違反勞動法
除勞動法規定的特殊情況加班通宵,單位違法。
《勞動法》回
第四十一條用人單位由於答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後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得超過1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3小時,但是每月不得超過36小時。
第四十二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延長工作時間不受本法第四十一條的限制:
(一)發生自然災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脅勞動者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需要緊急處理的;
(二)生產設備、交通運輸線路、公共設施發生故障,影響生產和公眾利益,必須及時搶修的;
(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法律責任
《勞動法》第九十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律規定,延長勞動者工作時間的,由勞動行政部門給予警告,責令改正,並可以處以罰款。
⑹ 《勞動法》對上夜班是怎樣規定的
《勞動法》只對工作時間進行了明確規定,至於上白班還是上夜班,怎麼上夜班,並沒有明確規定實行什麼工作制(標准工時制、不定時工作制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由用人單位根據實際情況確定。
但無論實行哪種工作制,都不能背離法律規定的8小時/日,40小時/周,167.4小時/月工作時間,任何超出時間都屬於加班,應按照《勞動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支付相應加班費。
第四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從這個意義上講,長白班、早班、中班及夜班的工作時間同為8小時,工作時間是等同的,但由於班次不同給勞動者帶來的不便,通常情況下會分別發給中班和夜班數額不等的中、夜班費。
每天8小時工作制是沒有任何異議的,根據工作需要8小時全是夜班也是允許的,但如果工作時間超過8小時,則應按規定支付加班費。
若有很長一段工作時間是上通宵的夜班,如果全部工作時間超過法律規定的167.4小時,單位就必須向你們支付加班費。
只有在清楚了工作班次執行的是什麼工作制後,才可能對以往的經歷和遭遇,做出合法權益是否受到侵害的結論,然後依據《勞動法》的相關規定,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6)通宵勞動法擴展閱讀
夜班一般指在當日晚上10點至次日早晨6點之間上班,由於夜班工作改變了勞動者正常的生活規律,增加了神經系統的緊張狀況,容易產生疲勞,工作比較辛苦,屬於在特殊條件下從事勞動。
《國務院關於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第4條規定:
「在特殊條件下從事勞動和有特殊情況需要適當縮短工作時間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我國《勞動法》
第36條規定:
「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
第38條規定:
「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第39條規定:
「企業因生產特點不能實行本法第三十六條、第三十八條規定的,經勞動行政部門批准,可以實行其他工作和休息辦法。」所以,企業根據生產特點實行三班輪換的工作時間制是法律允許的。
⑺ 勞動法對45歲的女性是否需要值通宵班
勞動法不禁止年滿45歲的勞動者值通宵夜班。
勞動法並未對用人單位安排女職工值通宵夜班年齡作出規定,屬於用人單位用工自主權。一般而言,值班並非是女職工禁忌的勞動,凡是沒有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勞動者,均可以安排值班。因此,用人單位安排年滿45歲的女職工值通宵夜班,不違反法律規定。但對於值班中不能睡眠和休息的,應當認定為工作時間,延長工作時間部分應當支付加班費。
《勞動法》
第五十二條用人單位必須建立、健全勞動衛生制度,嚴格執行國家勞動安全衛生規程和標准,對勞動者進行勞動安全衛生教育,防止勞動過程中的事故,減少職業危害。
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民一庭
《關於審理勞動爭議糾紛案件若干疑難問題的解答(2012.12)》
八、對保安、門衛、倉庫保管員等特殊崗位勞動者主張加班工資的,加班事實應如何把握?
對於全天24小時吃住在單位的保安、傳達室門衛、倉庫保管員等人員,其工作性質具有特殊性。如確因工作所需和單位要求,不能睡眠休息的,應認定為工作時間;如工作場所中同時提供了住宿或休息設施的,應合理扣除可以睡眠休息的時間,即勞動者正常上班以外的時間不應計算為工作時間,對超出標准工作時間上班的,用人單位應支付加班工資。審判實踐中,可以綜合考慮以下因素:用人單位是否就該崗位向勞動行政部門申請辦理過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不定時工作制的審批手續(應注意審批的有效期和審批人數);用人單位是否在工作場所內為勞動者配備必要的休息設施;用人單位的工作制度或規章制度中對勞動者具體工作內容、工作強度的要求(以判斷勞動者按照該制度工作是否將導致事實上無法休息);用人單位安排值班的人數(即考慮同一時段勞動者是否有輪換休息的可能性)。
⑻ 我想問,加班通宵第二天休息有加班費嗎勞動法怎麼規定的
1、加班通宵第二天休息也可以獲得加班費的,同時用人單位安排加班應與員工協商一致的。內
2、《勞動法容》第四十一條 用人單位由於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後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得超過一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三小時,但是每月不得超過三十六小時。
第四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⑼ 建築工程中午加班晚上通宵為法勞動法嗎
根據勞動法的規定,員工每天加班不能超過三個小時,每月的加班不能超過36個小時,你們的公司已經完全違背勞動法,你可以去當地勞動局進行投訴。
⑽ 關於勞動法的規定 現在公司每天八點上班讓員工熬到晚上一兩點 有時還通宵上班 熬夜熬的牙疼難受
用人單位違反勞動法,勞動法規定勞動者每天工作不超8小時,一周不超44小時,每周至少休息一天。經協商一致加班的,一般不超過1小時,最多不超過3小時。
勞動者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勞動者可以直接離職,無效通知用人單位,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支付勞動者工資。
勞動者應當與用人單位協商,無法協商的應當收集證據到拉動監察大隊投訴,或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根據《勞動法》
第三十六條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
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第四十一條用人單位由於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後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得超過一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三小時,但是每月不得超過三十六小時。
第四十三條用人單位不得違反本法規定延長勞動者的工作時間。
第四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第七十七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調解、仲裁、提起訴訟,也可以協商解決。
調解原則適用於仲裁和訴訟程序。
第七十八條解決勞動爭議,應當根據合法、公正、及時處理的原則,依法維護勞動爭議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第七十九條勞動爭議發生後,當事人可以向本單位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調解不成,當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當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根據《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條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約定和國家規定,向勞動者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
用人單位拖欠或者未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勞動者可以依法向當地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人民法院應當依法發出支付令。
第三十一條用人單位應當嚴格執行勞動定額標准,不得強迫或者變相強迫勞動者加班。用人單位安排加班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向勞動者支付加班費。
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第八十五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准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國家規定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
(二)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費的;
(四)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未依照本法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