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民事訴訟法第208條

民事訴訟法第208條

發布時間: 2020-12-21 13:18:32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八條二規定是什麼

第二百零八條 借款人提前償還借款的,除當事人另有約定的以外,應當按照實際借款的期間計算利息。
【釋義】本條是關於借款人提前償還借款的規定。
在借款合同中,一般對償還借款的期間都有明確的規定,借款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合同。但是有的情況下,因生產經營狀況或者其他情況發生了變化,借款人在合同履行期間不需要所借的資金,出現借款人提前償還借款的情況。
合同法起草時,針對提前還款是否經貸款人同意及利息如何計算這兩個問題,出現了兩種不同的意見:一種意見認為,我國目前借款人的償還能力較差,許多借款人到期不能償還借款,而借款的提前返還有利於將資金用於短缺的項目中,對於貸款人並無損害,也有利於國家的經濟建設。所以,法律上應當做出鼓勵借款人提前還款的規定,不應當再給提前還款的借款人增加過重的負擔,提前還款可以不經貸款人的同意,利息按照實際借款的期間計算即可。另一種意見認為,提前還款實質上也是一種不按照合同履行的行為。金融機構對每一筆借款的發放都有一定的安排,如果提前還款不需要經貸款人的同意並按照實際借款的期間計算利息,會打亂貸款人的資金安排計劃,使本來應當收取的利息得不到收取。特別是在借款利率下調的情況下,會造成借款人利用提前還款的辦法來逃避合同約定的利率,使貸款人合法利益受到損失。因此,提前還款應當經貸款人的同意,同時按原借款期限計算利息。考慮到提前還款實際上是借款人提前履行合同的行為,而根據本法第七十一條的規定,債權人可以拒絕債務人提前履行債務,但提前履行不損害債權人利益的除外。所以,借款人提前還款仍按實際借款期間計算利息,會使貸款人收不到該收的利息,合法利益受到損害。在這種情況下,貸款人是有權拒絕借款人提前履行合同的行為。因此,如果規定提前還款可以不經貸款人的同意並按實際借款期間計算利息,是與本法第七十四條規定的原則相違背的。而且,為了保證能夠盈利,貸款人對每一筆貸款的收回和再發放都有時間上的安排。如果借款人可以不經貸款人同意就提前還款,讓貸款人自已承擔因資金閑置而造成的利息上的損失,對貸款人來說是不公平的。但是,如果提前還款一律規定按原合同的期間計算利息,讓借款人承擔其不應承擔的責任,也會使借款人喪失提前還款的積極性。
借款合同條例對提前還款的問題作出過規定,明確提前還款的,應當按銀行規定減收利息,但條例沒有明確提前還款是否需要經過貸款人的同意。《貸款通則》中規定,提前歸還貸款的,應當與貸款人協商。但沒有明確利息如何計算。根據本條規定,對於提前還款應當按照以下原則確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首先,當事人在合同中對提前還款有約定的,按照約定確定是否經貸款人同意及利息如何計算等問題。其次,當事人在合同中對提前還款沒有約定的,提前還款不損害貸款人利益的,可以不經貸款人的同意,利息按照實際借款期間計算;提前還款損害貸款人利益的,貸款人有權拒絕借款人提前還款的要求。貸款人同意提前還款的,等於貸款人同意變更合同的履行期,因此。借款人應當按照變更後的期間向貸款人支付利息。

2. 民事訴訟法中的各種時效

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回的訴訟時效期間答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第一百八十九條規定,當事人約定同一債務分期履行的,訴訟時效期間自最後一期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第一百九十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對其法定代理人的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自該法定代理終止之日起計算。第一百九十一條規定,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損害賠償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自受害人年滿十八周歲之日起計算。第一百九十二條規定,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的,義務人可以提出不履行義務的抗辯。第一百九十三條規定,人民法院不得主動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

3. 新的民事訴法第二百零八條規定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八條規定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有本法第二百條規定情形之一的,或者發現調解書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的,應當提出抗訴。

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對同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有本法第二百條規定情形之一的,或者發現調解書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的,可以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檢察建議,並報上級人民檢察院備案;也可以提請上級人民檢察院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

各級人民檢察院對審判監督程序以外的其他審判程序中審判人員的違法行為,有權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檢察建議。

(3)民事訴訟法第208條擴展閱讀

分析民事訴訟法第208條,該條規定的是檢察院對法院作出的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及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的調解書實行法律監督的權力。按理說法律監督權與當事人的申請監督權不存在沖突,相反二者本應並存。法律監督權為申請監督權提供實現的手段和方式,申請監督權為法律監督權的行使提供渠道和介面。

從當事人角度看,申請再審權與申請監督權有行使的順序問題,但並不意味著申請再審權的喪失,申請監督權便當然喪失。從法律監督的角度看,檢察機關更不應認為當事人申請監督權已喪失便不進行監督了。也就是說,檢察機關的民事訴訟監督權力不應受限於當事人的申請,不應依賴於當事人申請監督權的行使。即使當事人不行使申請監督權或者當事人的申請監督權已不能行使,仍應不妨礙檢察機關依法進行監督。

4.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試用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這解釋第208條第三款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208條第三款規定:立案後發現不符合起訴條件或者屬於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四條規定情形的,裁定駁回起訴。

5. 民事訴訟法208條第三款坐不坐牢

第二百零八條 在執行中,被執行人向人民法院提供擔保,並經申請執行人同意的,人民法院可以決定暫緩執行及暫緩執行的期限。被執行人逾期仍不履行的,應該執行的,就應該執行的,是

6. 民事訴訟法原208條在新民訴法多少條

2007年的民訴法第208天,在2012年的是第231條。
法律條款如下:
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屆全國版人民代權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修正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八條:在執行中,被執行人向人民法院提供擔保,並經申請執行人同意的,人民法院可以決定暫緩執行及暫緩執行的期限。被執行人逾期仍不履行的,人民法院有權執行被執行人的擔保財產或者擔保人的財產。
在2012年8月31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第二次修正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被移到了第二百三十一條 :在執行中,被執行人向人民法院提供擔保,並經申請執行人同意的,人民法院可以決定暫緩執行及暫緩執行的期限。被執行人逾期仍不履行的,人民法院有權執行被執行人的擔保財產或者擔保人的財產。

7. 民法解釋第208條3款是什麼

第二百零八條 在執行中,被執行人向人民法院提供擔保,並經申請執行人同意專的,人民法院可以決屬定暫緩執行及暫緩執行的期限。被執行人逾期仍不履行的,人民法院有權執行被執行人的擔保財產或者擔保人的財產。
【釋義】
本條是關於執行擔保的規定。執行擔保是指在執行過程中,被執行人暫時確有困難,缺乏償付能力,向人民法院以擔保方式保證其能履行生效法律文書規定的義務,並經申請執行人同意而暫緩執行的一種方式。執行擔保分為執行保證和執行物保,前者指提供保證人作為執行標的保證,當被執行人不能按期履行時,法院有權裁定執行保證人在保證責任范圍的財產;後者是被執行人以自己或他人財產作為抵押物或質押物,設定擔保物權,法院可以裁定執行該擔保物。值得注意的是,適用執行擔保必須經申請執行人和人民法院的同意,而且暫緩執行期限最長不得超過1年。
【關聯法規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268-270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第84、85條

8. 一道關於行政法的案例分析題,幫幫忙啊

1.此案不屬於行政法的調整范圍.2.僅涉及民事法律關系和刑事法律關系.

9. 中華人民共和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八條,三款

中華人民共和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八條第三款::
各級人民檢察院對審判監督程序以外的其他審判程序中審判人員的違法行為,有權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檢察建議。

熱點內容
合同法司法解釋三解讀 發布:2025-05-10 21:35:58 瀏覽:169
廣西民族大學法律碩士調劑 發布:2025-05-10 21:25:16 瀏覽:336
余凌雲行政法講義下載 發布:2025-05-10 21:10:07 瀏覽:382
法律講堂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5-10 21:04:59 瀏覽:498
證券法和經濟法基礎 發布:2025-05-10 20:59:08 瀏覽:632
業務員飛單要承擔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0 20:59:03 瀏覽:349
國家法院上班了嗎 發布:2025-05-10 20:29:01 瀏覽:56
公司法定代表人的產生 發布:2025-05-10 20:24:20 瀏覽:441
稅務政策法規承諾 發布:2025-05-10 20:18:38 瀏覽:177
保底條款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10 20:09:54 瀏覽: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