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象牙海岸勞動法

象牙海岸勞動法

發布時間: 2022-03-23 02:29:50

A. 科威特打工月薪多少

科威特打工月薪多少?
建築施工員在科威特月薪一般和勞動者當時與公司簽訂的勞動合同以及公司的各種補助、津貼以及加班時間的多少有一定的關系,崗位不同差別也較大,針對普通勞動者而言,加班時間越多,工資總額也就越高,其月實際工資=月工資÷21.75×實際出勤天數。
《關於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
一、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
按照《勞動法》第五十一條的規定,法定節假日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即折算日工資、小時工資時不剔除國家規定的11天法定節假日。據此,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為:
日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
小時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8小時)。
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二、如果用人單位工作拖欠工資,有兩個途徑可以要求支付工資:
1、勞動者可以到當地勞動局勞動監察投訴;優點:方式簡單。缺點:各地執法力度可能不是很大;
2、可以到當地勞動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要求支付工資。如果未簽訂勞動合同,可以要求支付未簽訂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如果是以拖欠工資提出的解除勞動關系,還可以要求支付經濟補償金。優點:除了工資外,還可以主張經濟補償、雙倍工資等,並且一般都可以最終解決;缺點:申請勞動仲裁就是打勞動官司,程序稍多,需要專業人士指導。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的下列勞動爭議,適用本法:
(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
(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
(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勞動法》
第五十條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第十八條各級勞動行政部門有權監察用人單位工資支付的情況。用人單位有下列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行為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其支付勞動者工資和經濟補償,並可責令其支付賠償金:
(一)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
(二)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的;
(三)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經濟補償和賠償金的標准,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B. 象牙海岸的國家象徵

象牙海岸國徽制定於1960年,中心圖案是綠色後面上的一具白色象頭,象牙海岸原國名「象牙海岸」就來源於此。大象曾是領導人民爭取獨立的象牙海岸民主黨的黨徽標志。
盾面上的蔥翠綠意象徵茂密的熱帶雨林和無邊的大草原。盾徽兩側繪有當地的主要經濟作物油棕樹,上端旭日東升,預示著象牙海岸的復興和發展,並將擁有一個陽光般燦爛輝煌的明天。盾徽下端的飾帶上書寫著法文國名「象牙海岸共和國」。 實行一院制,即國民議會,是國家最高立法機構,每屆任期5年。
2011年12月科平穩舉行議會選舉,但部分選區因存在違規行為被科憲法委員會裁定選舉無效,隨後於2012年2月26日進行補選。3月8日,獨立選舉委員會公布最終結果,在253個議席中,執政黨共和人士聯盟獲138席,民主黨獲86席,獨立人士17席,象牙海岸民主和平聯盟8席,未來力量運動聯盟3席,象牙海岸聯盟1席。新一屆議會於2012年3月12日正式成立,並選舉前總理索羅·基格巴福里·紀堯姆(SORO Kigbafory Guillaume)為議長。 1990年4月宣布實行多黨制,有152個合法政黨,主要有:
象牙海岸共和人士聯盟 (Rassemblement des Républicains):執政黨。1994年9月27日成立。成員主要為原民主黨內持不同政見者、原政府成員和無黨派中間人士。在科北部和穆斯林地區影響較大。口號是自由、平等、民主和勞動,宗旨是通過改革推動國家實現法制化、民主化,在尊重宗教信仰的基礎上加強國家機構建設,合理分配經濟成果,避免貧富差距過大。1999年底軍事政變後,參與過渡政府。阿拉薩內·德拉馬內·瓦塔拉1999年當選該黨主席。2011年7月,前任總書記亨麗埃特·迪亞巴特被任命為科國家勛位委員會主席後,阿馬杜·蘇馬霍羅(Amadou Soumahoro)出任代理總書記。
象牙海岸民主黨(Parti Démocratique de Côte d'Ivoire):參政黨。1946年4月30日成立,創始人為科首任總統費利克斯·烏弗埃-博瓦尼,是科成立最早的政黨。在阿肯族為主的中東部地區特別是亞穆蘇克羅和布瓦凱市影響較大。口號是和平、自由、務實、開放和對話,主張對內通過「對話」和「和解」,實現民族團結;對外通過「對話」和「和平」,在正義的基礎上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獨立後至1999年底軍事政變前近40年間曾長期執政。2010年該黨總統候選人貝迪埃與瓦塔拉結成競選聯盟,該黨成員加入了瓦塔拉組成的新政府。主席亨利·科南·貝迪埃(Henri Konan Bédié),總書記阿爾方斯·馬蒂·傑傑(Alphonse Mady Djédjé)。
象牙海岸人民陣線(Front Populaire Ivoirien):簡稱人陣,主要反對黨。1983年3月在法國成立,骨幹力量為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在克魯族為主的中西部地區及經濟首都阿比讓影響較大。主張平等、自由、公正和多黨民主,奮斗目標是建立人人平等的民主制度,實行社會主義。1999年12月軍事政變後,參與過渡政府。2000年10月,該黨候選人巴博在大選中獲勝後上台執政。2011年4月科大選危機結束後,巴博及黨主席恩蓋桑等被關押,部分骨幹流亡迦納,原第二副主席、國民議會議長庫利巴利7月宣布退出人陣並另立新黨。11月,巴博被科政府移交國際刑事法院。人陣抵制了立法選舉。2013年8月,人陣黨主席恩蓋桑獲釋。目前人陣主席阿菲·恩蓋桑(Affi N'Guessan),總書記阿涅·莫奈(Agnès Monnet,女)。
其他政黨還有象牙海岸民主和平聯盟(Union pour la Démocratie et la Paix de Côte d』Ivoire)、未來力量運動聯盟(Mouvement des Forces d'Avenir)、象牙海岸聯盟(Union pour la Côte d』Ivoire)、象牙海岸勞工黨(Parti Ivoirien des Travailleurs)、象牙海岸民主愛國聯盟(Union Démocratique et Patriotique de Côte d』Ivoire)、公民民主聯盟(Union Démocratique et Citoyenne)、社會民主黨(Parti Social Démocrate)等。 本屆政府於2012年11月22日成立,瓦塔拉總統兼任國防部長。
成員包括:總理兼經濟與財政部長達尼埃爾·卡布蘭·敦坎(Daniel Kablan DUNCAN);內政與安全國務部長哈米德·巴卡約科(Hamed BAKAYOKO);外交國務部長夏爾·科菲·迪比(Charles Koffi DIBY);計劃與發展國務部長阿爾貝·圖瓦克斯·馬布里(Albert Toikeusse MABRI);就業、社會事務與職業培訓國務部長穆薩·多索(Moussa DOSSO);掌璽、司法、人權與公共自由國務部長涅內馬·馬馬杜·庫利巴利(Gnénéma Mamadou COULIBALY);總理府負責經濟與財政事務的部長尼婭萊·卡巴(Nialé KABA,女);非洲一體化及海外僑民部長阿利·庫利巴利(Ally COULIBALY);礦產、石油與能源部長阿達馬·通加拉(Adama TOUNGARA);環境、城市衛生與可持續發展部長雷米·阿拉·誇迪奧(Rémi Allah KOUADIO);經濟基礎設施部長帕特里克·阿希(Patrick ACHI);公職與行政改革部長科南·尼亞米安(Konan GNAMIEN);國民教育與技術教育部長坎迪婭·卡米索科·卡馬拉(Kandia KAMISSOKO CAMARA,女);商務、手工業及中小企業發展部長讓—路易·比永(Jean-Louis BILLON);高等教育與科研部長易卜拉希馬·西塞·巴孔戈(Ibrahima CISSE BACONGO);交通部長加烏蘇·杜爾(Gaoussou TOURE);畜牧業和水產資源部長科貝納·誇西·阿朱馬尼(Kobenan Kouassi ADJOUMANI);健康與艾滋病防治部長雷蒙德·古杜·科菲(Raymonde GOUDOU COFFIE,女);農業部長馬馬杜·桑加福瓦·庫利巴利(Mamadou Sangafowa COULIBALY);建設、住房、衛生設施與城市規劃部長馬馬杜·薩諾戈(Mamadou SANOGO);工業部長讓·克勞德·布魯(Jean-Claude BROU);團結、家庭、婦女與兒童部長安妮·德西雷·烏洛托(Anne Désirée OULOTO,女);文化與法語國家事務部長莫里斯·誇庫·班達曼(Maurice Kouakou BANDAMAN);郵政與信息通信技術部長、政府發言人布魯諾·納巴涅·科內(Bruno Nabagné KONE);水利與森林部長馬蒂厄·巴博·達雷(Mathieu Babaud DARRET);新聞部長、政府助理發言人阿富西亞塔·班巴—拉明(Affoussiata BAMBA-LAMINE,女);旅遊部長羅歇·卡庫(Roger KACOU);青年發展、體育與娛樂部長阿蘭·米歇爾·洛博尼翁(Alain Michel LOBOGNON);總統府負責國防事務的部長保羅·科菲·科菲(Paul Koffi KOFFI)。 總統阿拉薩內·德拉馬內·瓦塔拉。1942年1月1日生於象牙海岸丁博克羅。信奉伊斯蘭教。曾留學美國,獲經濟學碩士、博士學位。長期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西非國家中央銀行工作。1990年11月被博瓦尼總統任命為科首任總理。1999年任「共和人士聯盟」主席。2011年5月21日正式就任總統。
總理兼經濟與財政部長達尼埃爾·卡布蘭·敦坎。1943年6月30日生,曾留學法國,獲國際商學工程師學位。民主黨政治局委員。曾任職於科政府財經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西非國家中央銀行。1990-1993年瓦塔拉任總理期間,任總理府負責財經事務的部長級代表。1993-1999年擔任科總理。瓦塔拉執政後於2011年6月出任外長。2012年11月起任現職。
國民議會議長索羅·基格巴福里·紀堯姆。1972年生。信奉基督教。曾是科學生運動主要領導人,後赴法留學。1999年科軍事政變後回國領導「法語大學生國際論壇」。2001年創建科愛國運動組織。2002年內戰後,參與創建「新生力量」並被推舉為總書記。2007年3月任過渡政府總理。2010年12月科總統大選後被瓦塔拉任命為總理。2011年6月瓦組成新政府,索羅留任總理,2012年3月8日辭職並於12日當選議長。

C. 象牙海岸民俗

象牙海岸民俗
1. 服 飾
在象牙海岸城市和沿海地區,在一些重要的場合人們一般西裝革履,領帶結得規規矩矩。在平時,大部分象牙海岸人主要穿傳統的民族服裝。男人穿「布布」肥袍。這種袍子製作很簡單,一般以兩幅天藍或雪白的棉布橫拼而成,無袖,圓領口開到胸,長及腳面,兩側開口從肩到膝。身著「布布」袍時,須戴一頂紫氈或白色針織小帽,或用白布纏頭。現在,著裝用什麼顏色的「布布」,戴小帽還是纏頭,均視個人喜好而定。然而在過去,「布布」的顏色、圖案和戴小帽還是纏頭,都要根據在部族和家族中的地位而定。因此,當時有「藍人」和「白人」之分。
女人的傳統服裝,顏色雖然多變,但式樣基本一致。無論老幼,一律用一塊花布齊兩腋或在腰間一圍,垂及腳踝。這塊做「圍裙」的布叫「帕涅」。如果說「帕涅」在款式上多年一貫的話,其 尤其是圖案卻是緊跟現實生活和政治、經濟形勢發展的。「帕涅」那奪目的色彩、奔放的線條和粗擴的圖案,像郵票一樣代不同時期的歷史事件、政治潮流和人際感情。例如,1985年8月參加 比讓大教堂落成典禮的成千上萬名婦女都穿著印有教皇頭像的「帕涅」。80年代末90年代初,科 特迪瓦經濟困難時,有一種叫「危機的「帕涅」十分盛行;2000年10月象牙海岸進行總統選舉,許多婦女就穿印有自己擁護的總統候選人頭像的「帕涅」。在平時,還經常可以看到婦女用「帕 涅」上的圖案來表達自己的感情。例如有一種「帕涅」上的圖案是「四隻人的腳」,寓意「你我 寸步不離」;還有一種印著游魚圖案的「帕涅」,被稱為「炭烤魚」,意為周末晚丈夫帶她下飯 館。這些都是顯示夫妻恩愛的圖案。另一種「帕涅」上畫有一隻眼睛,叫「找情敵的眼睛」,意在炫耀自己的美麗,引起情敵的嫉妒。有的圖案表明「你為什麼恨我」;有的寫有「親愛的,別 轉過身去」,這是女人對男人的無聲抗議。在象牙海岸北方邊遠地區的村落里和中西部的深山老林里,仍有一些人的衣著迄今還停留在以樹葉、樹皮為衣的原始水平上。人們把樹葉或樹皮穿製成羞布,男人用藤條系在屁股上,女人則前後各系一塊。在北部,村民常用榕樹皮當墊席。巴烏萊族人認為,這種樹皮墊席比任何其他布料做的都好,經常鋪用這種榕樹皮墊席,可以使人的皮膚柔嫩光滑。象牙海岸各部族人民都有佩戴飾物的傳統,而且歷史悠久。
早在12世紀初,精於商道的迪烏拉族人便大量使用從印度洋傳入的白色小貝殼貨幣,並視之為財富的象徵。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這種白色小貝殼仍是布納族人的惟一貨幣。與此同時,這種白色小貝殼逐漸成為象牙海岸青年男女珍貴飾物的重要原料。每逢盛大宗教節日或重大慶典活動,表演多種宗教儀式舞蹈的塞努弗族女青年用白色小貝殼做成的「貝冠」最引人注目。在「感化」節上,人們也會看到表演武藝把戲的男青年的胸飾也是由這種白色貝殼編制而成的。在象牙海岸的西部林區,人們喜愛骨制飾物。例如芒族人把獸骨甚至人骨磨製成各種獸形骨片, 製成項鏈、耳環、腳環等。
在金屬飾物出現之前,玉石、寶石飾物是中部河谷和沿海部族人民最喜歡的飾物。例如,外來移民摩西人用白紋藍玉石製成的手鐲和紅寶石項鏈頗受象牙海岸婦女青睞。而硬木製飾物在洛比族人聚居區十分流行。 木製飾物有手鐲、耳墜、腳環等。特別是居住在北部邊境地區的洛比族婦女唇角上的掛環,非硬木莫屬。
青銅、鐵、鋁出現後,它們很快就成了婦女飾物和男子武器的上好原料。從婦女的手鐲、耳環、戒指和臂環,到男人的裝飾性武器以及宗教儀式的用具,如銅鈴、銅鏡,幾乎全以金屬為主了。
革也是象牙海岸各部族人民常用飾物的重要原料。如馬具中的馬鞍、馬轡頭,婦女飾物中的臂環、耳墜,巫師用的法物和文具盒等等,多以皮革為原料。犀牛角和象牙制飾物,以其質地細膩、做工精巧而惹人喜愛。然而,由於價格昂貴,多被象牙海岸上層社會婦女所壟斷。黃金飾物在象牙海岸飾物史上是最後出現的。但一經出現,它就立刻變成為最珍貴飾物的代表了。

2. 飲食

象牙海岸人的飲食,因居住的地區不同和宗教信仰的不同而不完全一樣。在象牙海岸北部,在馬林凱人、迪烏拉人和洛比人聚居區,居民的主要食糧是高粱、小米等。用木臼將高粱、小米等搗碎,加上一些蔬菜、花生米、青豆和辣椒等,一起煮成粥狀,煮好後即可手抓而食。這種食品俗稱「庫斯庫斯」。在北非阿拉伯國家,「庫斯庫斯」是居民的常用食品。「庫斯庫斯」的做 法很多,例如,先將搗碎的高粱米等糧食煮熟,然後把用西紅柿、西葫蘆、茄子等蔬菜,加上些牛、羊肉,煮成菜湯,澆在「庫斯庫斯」上。還可以用牛奶或蜂蜜等澆在「庫斯庫斯」上。在東部、中部地區,阿肯族系和南曼迪族系居民,主要以大薯、木薯、山芋、普蘭丹蕉等為食糧,個別地方有少量大米;越向西部,糧食越罕見,甚至根本見不到糧食,但這里樹果、蔬菜比較豐富,人們常用水果當食糧。中部和西部山區舌蠅猖撅,牧業衰落,牛羊肉極少。從馬里進口的干魚、熏魚則是當地百姓少見的肉食品。象牙海岸人自古以來有食用刺激品的嗜好,例如愛吃柯拉果。認為柯拉果是萬能的,尤其是可以刺激性機能。

3. 居住

象牙海岸獨立以來,隨著民族經濟的發展,象牙海岸人的居住條件隨之有了很大的變化和善。在 城鎮,特別像在阿比讓、亞穆蘇克羅等大城市,隨處可見林立的樓大廈,別致的平房建築,寬闊的馬路街道,擁擠的交通車輛,呈現出一派現代化的氣息。居民與歐洲人一樣,住房相當現代化,室內的設施應有盡有。在農村,村民的住房條件也有了很大變化和改善。但是,在象牙海岸的廣大農村,各部族居民至今仍在很大程度上保留著沿襲了幾個世紀單調劃一、泥土做牆、結草織葉為頂的傳統的茅屋棚戶。只是地區的不同,茅屋的外形、房門院落的飾物稍有差異。北方多見圓錐形的「蘑菇屋」,中部林區以形似長磚的棚戶為主,與馬里接壤的邊境地區,長磚形的棚戶和「蘑菇屋」相雜其間,與布吉納法索相鄰的東北部洛比族人居住區,卻是階梯形的宅院 。
在北部的科霍戈地區,居民的住房帶有明顯的北方熱帶草原特點。「蘑菇屋」和長磚形棚戶隨處可見,一家人的住房,有的是長磚形棚戶,有的是「蘑菇屋」。除了住人的居室外,還有專門圈放牲畜的欄棚。在這里,村民茅屋的門和泥牆上,多見塗以紅、白彩色。據說這兩種顏色可以避邪。在中南部地區,邦達馬河河谷地帶的賈古族人聚居區,是高大、風涼的「花環形」住宅。 在這種「花環形」住宅里,居室和倉房排在四周,中間的天井是院子。在賈古族人聚居區的西邊和南邊,是古羅族人的聚居區。羅族人的住宅,其外形酷似賈古族人的住宅,只是「花環形」略呈四方形,類似我國北方的四合院,但四角不是直角,而是圓轉角。東南部各部族的住房,與古羅族人的住宅在外形上無大差別,只是房門和院中的飾物有獨到之處,但在住房建築藝術的風格和習俗上,與內地各部族沒有共同的歷史源淵,這顯然是受阿肯族系移民文化影響的結果。在東南部瀉 地區,以湖泊作為生活源泉的漁民,其所建的水上村莊,很有地方特色。這種水上房屋得奇巧別致,粗大的木樁直插水底,十分牢固,水面上2 米處鋪上木板,上面搭著木板房。四面開窗,屋頂用蘆葦或稻草蓋成,有很好的隔熱和防雨作用。每座房子約40平方米,屋內居室、廚房齊全,另有平和戶外活動場所。每座房屋之間有一定的距離。每個村莊的住家,少則幾十戶,多則上百戶。阿尼族人的房屋帶有阿散蒂後裔的明顯特徵。在阿尼人的大院里,特別是在阿尼人族長、酋長的宅院里,矗立著一個象徵權 的雕紋擎天柱。 柱的上部雕刻著本家族、本部落的圖騰獸像和有關該家族、部落的神話傳說;下半部分的雕紋多以現實生活為內容。門上的雕飾與擎天柱上的內容大體相同。
4.禮儀
象牙海岸的風俗禮儀因所屬部族、聚居區域、宗教信仰、語言文化、生活習慣和歷史淵源的不同而呈現多姿多彩。象牙海岸人素以朴實誠懇、注重禮儀、熱情好客、善交朋友著稱。一個人從小 就受到道德、禮儀、宗教、文化等多方面知識的傳統教育。象牙海岸人見面時,總是主動熱情地 打招呼,一般情況下握手相互致意,相互熱情地說一些表示友好和祝福的話語。彼此熟悉的朋友 見面,一邊相互用右手熱情握手問候,一邊用左手摟住對方的腰,直到談話結束時方鬆手道別。象牙海岸社會歷來有尊老敬長的習俗,把是否尊老敬長作為衡量一個人是否有修養、講禮貌的基本道德標准。冒犯長者是一件大逆不道的事情,在家會受到長者們的責罵或者棍打,在公共場合會受到眾人的斥責和咒罵,絕不會有任何人出來為被斥責者辯解或者袒護。在一個家庭中,最年長者是當然的一家之長,在家中任何事情均要由這位一家之長拍板決斷,擁有至高無上的無形權力,即使家長的兄弟或者子女擔任了國家高級領導人,回到家中的第一件事也是向這位一家之長請安匯報,對於家長講的話只能畢恭畢敬地洗耳恭聽。無論在任何場合,任何時間,晚輩遇見長輩,即使素不相識,也要主動用敬語表示問候,用鞠躬表示致意。相當多的象牙海岸人遇見年長 來客人時,顯得彬彬有禮,問候時多稱「爸爸」或者「媽媽」,充分體現了象牙海岸人尊老敬長 的民族禮儀。
象牙海岸是一個非常講究稱謂的國家,認為得體的稱謂可以給人首先留下一個文明禮貌的印象。 在象牙海岸,對男士一般稱「先生」,對已婚或者戴著結婚戒指的女士稱「夫人」,對未婚女子 統稱「小姐」,對那些婚姻狀況不明的女人稱「女士」。上述些稱謂也可以同姓名、職務、職稱、軍銜連起來稱呼。例如,「貝迪先生」、「貝迪夫人」、「局長先生」、「上校先生」、「護 姐」。對部長以上的政府高級官員,一般稱「閣下」,也可以同職務或者先生聯稱,如「總理閣下」、「總理先生閣下」。對醫生、律師、教授、法官等人士的稱謂,可以同其姓氏、學位、先生聯稱,也可以同其學位、姓氏聯稱,如「貝迪教授先生」、「貝迪教授」。對宗教界人士,可以稱對方的職務,也可以同姓氏、職務或者先生聯稱,如「神父」、「貝迪神父」、「神先生」、「阿匐」、「貝迪阿匐」、「阿匐先生」。在象牙海岸,同朋友約會,必須事先聯系,確定時間地點,並准時赴約。應邀到朋友家中做客,主人都會在家中或者門外恭候。進入主人家時,如見客廳里鋪有地氈,最好一進門就脫去鞋子。如果是赴宴,一般都帶些禮品。象牙海岸人常用咖啡、茶水、果汁等飲料招待客人。宴會上,穆斯林家庭一般用礦泉水等飲料招待客人,而非穆斯林家庭則多用啤酒、威士忌等酒類招待客人。象牙海岸人一般不勸酒,但敬酒的方法比較特殊。主人開啟瓶蓋後,往酒杯里斟入八分滿的酒,先將酒杯奉送給客人,然後將酒瓶放在客人的旁邊,說聲「請」。隨後,主人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啟開另一瓶酒,也往酒杯里斟八分滿的酒,坐下來,說聲「請!乾杯」。賓主邊飲酒邊進行友好的交談。在飲酒過程中,沒有你給我倒、我給你斟的場面,而是把一瓶酒全交給客人,由客人自己自飲自斟,客人喝多喝少全由自己定。如果喝的是加冰塊或者加涼水的酒,客人不必自己動手做。若客人自己動手,是一種失禮的舉動 。
在象牙海岸,人們交談時,一般都注意聆聽對方的言談,不意打斷對方正在談論的話題,不貿然 評論對方的談話內容,如有不明白的地方要有禮貌地提出來,這樣才能取得對方的信任, 贏得對方的好感。在象牙海岸,人們在交談中經常用比較幽默風的語言。但是對於初次見面的官員或者長輩,一般慎用幽默風 趣的語言,不然會讓對方感到唐突,或者認為你在耍小聰明或者故意製造笑料,認為你不實在。另外,象牙海岸人交談中一般不談論對方的工資、對方的年齡、對方的夫人情況以及男女之間的特殊關系。

5. 婚俗

象牙海岸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婚俗,所以象牙海岸的婚俗像五光十色的萬花筒,豐富多彩。現舉一、兩個例子做一介紹。居住在象牙海岸東南沿海的埃布里埃族人實行一夫多妻制,習慣認為多妻是富有的標志。如果一個男人僅有一個妻子,這表明其家境不夠寬裕。埃布里埃族人之所以盛行一夫多妻,除為炫耀富有外,還有種田和家務勞動的需要。埃布里埃族婦女不僅能夠吃苦耐勞,而且還樂於從事繁重勞動。她們自己這樣做,認為可以騰出丈夫的時間,讓他們去參與和處理村裡,乃至部落里的政事。按習俗,與丈夫生活時間最長者,則最受丈夫的寵愛,其地位和權力也居群妻之首,成為「第一夫人」。如果丈夫再娶, 須徵得她的同意。埃布里埃族子女的婚配,一般由父親或者叔父做主。如果有幾個女兒,父親有權把長女許配給自己的好朋友。姑娘的父親或者叔父一旦同意這門婚事,小夥子便可送訂婚禮。訂婚禮一般分兩次送。第一次是姑娘的生日,由小夥子親自把一對腳環和一些薯塊送到姑娘的父親手裡;第二次是在選定婚期的當天,小夥子要向姑娘家送嫁妝。嫁妝一般是5非洲法郎和幾塊做「帕涅」裙布料。送完婚禮後,小夥子和姑娘便成為合法夫妻。這時,姑娘若不同意結婚,小夥子有權向姑娘的父親要回彩禮。退禮時,一般只退嫁妝,不退金錢。埃布里埃族人禁止近親通婚,禁止未成 年人結婚和強迫結婚。一般情況下,不同地區和不同部族的男女均可通婚,但若一方為穆斯林或者來自沿襲父系氏族制的部族,則禁止聯姻。在實際生活中,埃布里埃族人的婚俗沒有固定的模式。送足彩禮,特別是送足嫁妝後,小夥子就可以把姑娘領走擇日舉行婚禮。按現行習俗,新人的雙親和家庭成員均須出席婚禮儀式婚禮伊始,新郎要當眾宣布他要某某為妻,並聲明他已經出 足嫁妝。然後,新郎設酒席宴請出席婚禮的所有賓客。在宴席上,姜酒是必不可少的吉祥飲料。
婚後,若夫妻中的一方發生不忠於對方的行為,原則上將導致夫妻離婚。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並不完全如此。多數情況是,如丈夫有外遇,只要向受騙的妻子交付一筆認錯賠償費即可了事,但如果是妻子對丈夫不忠,大多以離婚告終。就是丈夫堅持不離,也要召集全村同齡人通報受騙事實。同齡人批評並要求不忠於丈夫的妻子改正不軌行為。如果不正當的兩性關系出事地點不在自己家裡 同齡人就要求有不軌行為的女人買姜酒請客謝罪;如果事出在自己家中,不忠妻子除買姜酒外,還要買一隻羊和幾只雞,在房門前當眾宰殺,以雪恥辱。可是那個勾引女人的男人卻逍遙法外,沒有人去追究他的責任,更沒有人要他賠償因此而造成的損失 。
習慣上,不管什麼原因,埃布里埃族人一般不允許休妻,只有下列情況之一者才允許離婚:一是夫妻之間,一方有不忠於另一方的不軌行為,賠罪和賠償不足以修復因此而破裂的感情;二是夫妻雙方均表示同意不再維持夫妻關系,丈夫同意不向女方索還陪嫁;三是丈夫虐待妻子,習慣上主要指丈夫毒害妻子。在通常情況下,夫妻雙方誰也不肯首先提出離婚要求。 因為,如果女方先提出離婚要求,她必須在再婚前償還前夫的陪嫁;如果男方先提出離婚要求,女方就不再退還陪嫁。離婚後,子女全部留給父親,但母親有權定期去看望孩子。在婚姻上,居住在象牙海岸西部地區的丹族人與其他部族禁止同異族聯姻的習俗相反,規定本族男子必須選擇供奉不同圖騰部族的女子為配偶方可完婚。婚後,發現妻子有不軌行為,常常罰以物資賠償了事,個別也有導致離婚的。事出後,是罰是離,全由丈夫決定。如果丈夫正在尋機拋棄不稱心的妻子,而妻子的不軌行為在這時又被丈夫發現,不軌妻子被送回娘家,娘家還必須退還陪嫁。不軌妻子的相好也得受罰,向受騙的丈夫交付相當於該丈夫供養妻子全部費用。倘若受騙丈夫不追究不忠妻子的責任 ,仍要留下她時,其娘家無須退還陪嫁,但勾引其妻子的壞男人要向其夫婦送些衣物,向調解糾 紛的長者送些酒和雞,以示謝罪 。

6. 喪俗

象牙海岸有60來個部族,每個部族都有自己傳統的喪俗,而且各不相同,各有各的習俗。在此舉 一、兩個例子。居住在象牙海岸東南沿海的埃布里埃族人,村裡死了人,以擊鼓的方法通知並召集本村和鄰村的人。死者家屬向村民宣布「死訊」後,女人們開始在遺體前哭泣,男人在房屋四周擊手鼓。
若死者是村長、酋長等有地位的人 要鳴槍誌哀,女人們須在遺體前邊哭邊舞,以示祈禱。如果死者是有名望的人,其合法繼人必須在其過世當大,當著祭弔者的面殺一頭牛,親手割下牛交給陪喪婦女,用以轟趕叮在屍體上的蒼蠅。屍體當天殮後,棺木要在家中停放8天。第8天,死者的家屬和親朋好友集中在村中廣場,由族長主持「班祭」儀式。族長手捧裝滿棕擱酒的酒杯,面向死者的家門,口中祈禱道:「這是上帝賜給你(指死者)的最後一杯酒,請你接受。作為回禮,我乞求你保佑棕桐樹為我們帶來更多的棕桐油,保佑糧田為我們帶來更多的糧食。」「班祭」儀式後,死者家屬便可向酋長提出舉行葬禮的具體日期。批准後即擇日舉辦。葬禮頭天晚上,村民以擊鼓的方式宣布葬禮正式開始。死者家屬在村民的幫助下,煮一些木薯和大薯,准備一些姜酒,以便第二天酬謝前來參加葬禮的賓客。葬當天,全村人在手鼓節奏下步人死者家中,向死者的棺木告別。憑吊儀式從日出一直持續到日落。死者的繼承人在家人村民的簇擁下送靈樞入墓地埋葬後,便以熟木薯、大薯和姜酒酬謝參加葬禮的人。比較富裕的家庭還要宰牛謝眾。葬禮期間,死者家庭的女性成員一律身著白色「帕涅」孝服,並在3個月內不得隨意走出家門,以守孝道 。
居住在北部熱帶草原的塞努弗族,家裡死人時,家人把死者的遺體停放在一塊獨木板上,並立即請法師舉行送魂儀式。法師們把屍體團團圍住,在遺體上放一個大手鼓,在遺體旁邊架起一個大銅鈴。當一名法師掄錘猛擊遺體上的手鼓時,另一名法師就使勁搖動大銅鈴,其餘法師則吹喇叭、敲手鼓、念咒語。一時間,鼓樂咒語聲大作,以迫使滯留在人世的鬼魂離開人世,走進陰間。送魂儀式後,法師們把遺體放在一副擔架上,由村民抬著繞村一周,隨後送墓埋。地鐵挖。因賽弗人認為,鐵匠威力無比 驅趕一切牛鬼蛇神。墓穴的大小,以剛好把屍體側身放入為限。屍體頭向南,腳朝北,面向東,向右側身。掩埋之前,法師還要向死者供奉最後一次飲食。上供儀式結束後,法師把供品連同盛裝供品的罐具等一同打碎,投人墓穴。最後由鐵匠掩埋屍體。
象牙海岸古羅族人的葬禮選擇在村中的廣場上進行。死者躺在地上的一張草席上面,幾位年長者為死者整容,一群孩子輪流在死者的屍體上用腳踩踏,並且不時地用腳跺幾下,據說這樣可以促進死者的靈魂盡早出竅。村民們手持各種各樣的鼓圍在死者周圍擊鼓唱歌跳舞。整容結束後,將死者抬到荒郊野外埋葬。年輕的死者在白天安葬,年老的死者在夜間安葬,但所有死者的頭部均應面向東。安葬死者的第二天,死者的親屬帶著死者生前的全部財產來到墓地,同死者告別。告別死者的儀式結束後,將死者的遺產分給親屬。如果是丈夫去世,作妻子的要剃成光頭服孝,服孝時間為一年。

D. 象牙海岸的經濟

20世紀60、70年代經濟發展迅速,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8%,創造了「經濟奇跡」。進入80年代後,受西方經濟危機的影響,經濟狀況惡化。90年代中期曾一度復甦。

1999年科發生軍事政變後,經濟急劇惡化。2007年內戰結束後,經濟低速回升。2011年4月科大選危機結束後,新政府積極開展恢復重建,大力扶持港口、石油等重點部門,振興咖啡、可可等支柱產業,整頓金融市場,開展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投資環境,積極爭取外援和外資,取得一定成效。

2012-2015年科經濟年均增長率約為9.2%。瓦塔拉連任總統後,提出經濟結構轉型,制定了2016-2020國家發展規劃。2017年國民經濟實現較快增長。



(4)象牙海岸勞動法擴展閱讀

象牙海岸在1960年獨立後,與法國仍保持緊密的聯系,亦為非洲工商業法規一體化組織的成員國之一。

足球為象牙海岸的第一運動,並以盛產國際巨星為名,象牙海岸曾是最繁盛的西非熱帶國家之一,但由於政治腐敗,加上缺乏改革,國內的騷動、內戰頻仍,致使經濟一蹶不振,從2010年12月中旬開始的象牙海岸選後暴力事件已造成約440人死亡。

2013年工業產值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1.3%。農產品加工業是主要工業部門。其次是棉紡織業、煉油、化工、建材和木材加工工業。1996年新油田開采後,礦產能源業在工業領域所佔比重逐年增加。2015年科石油產量為1073萬桶,同比增加55.6%。

科曾是西非電力大國,多餘電力向貝南、多哥等國出口。受戰亂影響,電力行業一度發展緩慢,2010年甚至從周邊國家進口電力。2012年起發電量逐步增加,2015年發電量約為85.27億千瓦時,同比增加3.79%,並為科創造約1.65億美元外匯收入。2017年發電量為2200兆瓦。

E. 象牙海岸為什麼內亂

獨立時的象牙海岸,恰擁有一個不錯的部族平衡格局。全國共有69個民族,且可以被粗略地劃分為4個族系:西南的克魯族系(Kru),西北的曼迪族系(Mandinka),中部和東部的阿肯族系(Akan),北部的沃爾特族系(Voltaic),其中阿肯族系人口比例高達52.4%,佔了絕對多數。這種部落力量平衡讓開國總統菲利克斯-烏弗埃.博瓦尼(Félix Houphou?t-Boigny)這個阿肯族系代表平平穩穩地連任7屆,做完33年總統壽終正寢,而並未遇到強有力的挑戰和爭議。
博瓦尼總統的民族寬容政策
由於阿肯族系的優勢地位堅如磐石,總統博瓦尼敢於對其它部族採取寬容、接納的政策,且象牙海岸獨立時人口只有800多萬,隨著經濟的發展,勞動力匱乏的問題十分嚴重,博瓦尼仿效當時法國,採取了吸引、接納周邊國家移民充實本國的政策,大量經濟相對貧困鄰國的國民紛紛前來繁榮富足的象牙海岸打工,許多人就此定居、入籍。
民族融合不力引發一場場內戰
外國同族移民來了
由於經濟繁榮、勞動力需求和寬松的移民政策,大量移民成為新象牙海岸人,他們中絕大多數來自貧困的鄰國馬里、尼日、布吉納法索等,這些人多數屬於曼迪族系和沃爾特族系,許多是穆斯林,他們的湧入,一方面增大了象牙海岸人口基數(1995年大選前象牙海岸已有1400萬人口),另一方面卻改變了部族力量平衡:1995年,阿肯族系人口比例已降至41.4%,和曼迪-沃爾特兩個關系較接近族系人口比例之和相較,已無明顯優勢。
「象牙海岸化」(Ivoirité)運動:看似求認同其實是歧視
對此感到不安的貝迪埃隨即推動了「象牙海岸化」(Ivoirité)運動,要求國民強化「象牙海岸國家認同」,但這個「國家認同」卻是有歧視性的,四大族系中人口排名第二的曼迪族系,因許多人自己或父母出生在國外,被排斥在「象牙海岸化」進程外,90年代中,尼日、布吉納法索等西非內陸國家爆發重大災情,許多災民湧入象牙海岸北方,這些人多為沃爾特族系,貝迪埃歧視的矛頭又對准了沃爾特族系。1999年,通過軍事政變和街頭運動當上總統的阿肯族人巴博卻繼續「象牙海岸化」政策,排斥兩個北方族系和移民,他所面臨的形勢更糟:選民中的26%本人或父母一方來自境外,其中絕大多數為曼迪族系或沃爾特族系,56%來自布吉納法索,這些人和原本就住在象牙海岸境內的同族聚居在北方,並大量移居阿比讓打工,讓阿肯族系的「江山社稷」搖搖欲墜。
民族高壓政策終於引發內戰
巴博的高壓政策最終引發兩大族系的廣泛不滿,2002年9月19日,象牙海岸內戰爆發,來自兩大北方部族的軍官、士兵和武裝民眾同時襲擊阿比讓、布瓦凱(Bouaké)和科霍戈(Korhogo)三座城市,佔領後兩座城市,並在全國范圍內掀起騷亂。從此時直到2005年5月18日,象牙海岸內戰打打停停,雙方都損失慘重。2005年,雙方開始和談,幾經周折後在2007年3月4日簽署和平協議,雙方組成聯合政府,巴博任總統,發政府武裝「新軍」首領索羅任總理,並最終商定2010年舉行大選。

F. 昔日經濟發達富得流油,如今卻窮得叮當響,象牙海岸是怎樣被移民毀掉的

象牙海岸屬於是非洲的一個國家,確實之前比較富裕,也就是因為這樣,移民的人也越來越多了。其實像這樣的國家,通過移民就增加了勞動力,而且也有利於促進每個行業的發展,況且來到這個國家的,也會有些高端人士技術人員,本應該發展更好。可是相對而言,也會因為移民的一些情況,導致整個社會有些變化,甚至會將這個國家從一開始的富有慢慢的衰弱。

一旦有「暴亂」開始,就會導致整個生活不得安寧,社會發展停滯,而且經濟會受到很大損失,讓整個象牙海岸陷入了動盪。所以說對於些想要招攬移民的國家來說,應該出個政策,也需要去篩選移民的人員,能夠讓移民的人可以為國家效力,不然的話移居的這些人不但不能夠讓國家得到發展,反而還會拖累整個經濟發展。

G. 象牙海岸

全國約有60個部族,主要分4大族系:阿肯族系(約佔42%)、曼迪族系(約佔27%)、克魯族系(約佔15%)和沃爾特族系(約佔16%)。各部族均有自己的語言,全國大部分地區通用迪烏拉語(無文字)。官方語言為法語。全國人口的40%信奉伊斯蘭教,27.5%信奉天主教,其餘信奉拜物教。
在象牙海岸,多數部族由於對自然的神秘崇拜,形成了各自獨特的風俗。如阿比迪族的迪斐節,其風俗饒有情趣,節日的活動一般要持續2天的時間。

注意當地的商業習慣,在西非,有些國家的上班時間是7-14點;有些則是早上8-12點下午15-18點。取得西非各國的簽證通常需要48個小時。班機預約有必要再確認一次。當地沒有特殊禁忌和土產。

象牙海岸人多數以大米、玉米、甜薯為主食,副食為牛羊肉、雞、鴨、雞蛋、魚以及西紅柿、卷心白菜、土豆等蔬菜。他們在口味上,一般喜愛油膩、而且習慣吃大塊的牛、羊肉,不愛吃肉片、肉絲、肉丁之類的菜餚,他們的食量一般都比較大。他們所烹飪的菜餚中,愛用椰子油、棕櫚油、香葉、尖頭辣椒等作調料。他們一般都忌吃蝦、雞毛菜和蘑菇等。

在象牙海岸搭坐計程車要事先議價,計程車不能信任。

在飲食方面請注意,不要在露天攤位吃喝,最好喝礦泉水。

由於象牙海岸過去是法國殖民地,所以現在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深受法國的影響。在西非,象牙海岸算是比較富裕、政治也安定的國家。首都阿比讓的中心區布拉托綠茵中,高樓大樓大廈林立,剎那間促進令人忘卻自己就在非洲。阿比讓的物價非常高,進口商品都課征高關稅。到處都有超級市場,商品供應也相當豐富。

1988年,象牙海岸為償還外債,以彌補因咖啡、可可出口價格低落所導致的大幅度高達300%,而造成部分已到碼頭的貨物,不得不轉往他國。

我國至象牙海岸的水陸路郵件由北京散寄迦納轉。航空郵件由北京散寄蘇世轉。電報由北京一漢保轉。電話由北京一漢堡轉達。電話由北京一巴黎轉.

H. 關於象牙海岸的相關資料,謝謝。

象牙海岸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婚俗,所以象牙海岸的婚俗像五光十色的萬花筒,豐富多彩。 居住在象牙海岸東南沿海的埃布里埃族人實行一夫多妻制,習慣認為多妻是富有的標志。如果一個男人僅有一個妻子,這表明其家境不夠寬裕。埃布里埃族人之所以盛行一夫多妻,除為炫耀富有外,還有種田和家務勞動的需要。埃布里埃族婦女不僅能夠吃苦耐勞,而且還樂於從事繁重勞動,認為可以騰出丈夫的時間,讓他們去參與和處理村裡、乃至部落里的政事。按習俗,與丈夫生活時間最長者,則最受丈夫的寵愛,其地位和權力也居群妻之首,成為「第一夫人」。如果丈夫再娶,須徵得她的同意。埃布里埃族子女的婚配,一般由父親或者叔父做主。如果有幾個女兒,父親有權把長女許配給自己的好朋友。姑娘的父親或者叔父一旦同意這門婚事,小夥子便可送訂婚禮。訂婚禮一般分兩次送。第一次是姑娘的生日,由小夥子親自把一對腳環和一些薯塊送到姑娘的父親手裡;第二次是在選定婚期的當天,小夥子要向姑娘家送嫁妝。嫁妝一般是非洲法郎和幾塊做「帕涅」裙布料。送完婚禮後,小夥子和姑娘便成象牙海岸的世代慶典為合法夫妻。這時,姑娘若不同意結婚,小夥子有權向姑娘的父親要回彩禮。退禮時,一般只退嫁妝,不退金錢。埃布里埃族人禁止近親通婚,禁止未成年人結婚和強迫結婚。一般情況下,不同地區和不同部族的男女均可通婚,但若一方為穆斯林或者來自沿襲父系氏族制的部族,則禁止聯姻。在實際生活中,埃布里埃族人的婚俗沒有固定的模式。送足彩禮,特別是送足嫁妝後,小夥子就可以把姑娘領走擇日舉行婚禮。按現行習俗,新人的雙親和家庭成員均須出席婚禮儀式。婚禮伊始,新郎要當眾宣布他要某某為妻,並聲明他已經出足嫁妝。然後,新郎設酒席宴請出席婚禮的所有賓客。在宴席上,姜酒是必不可少的吉祥飲料。 婚後,若夫妻中的一方發生不忠於對方的行為,原則上將導致夫妻離婚。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並不完全如此。多數情況是,如丈夫有外遇,只要向受騙的妻子交付一筆認錯賠償費即可了事,但如果是妻子對丈夫不忠,大多以離婚告終。就是丈夫堅持不離,也要召集全村同齡人通報受騙事實。同齡人批評並要求不忠於丈夫的妻子改正不軌行為。如果不正當的兩性關系出事地點不在自己家裡,同齡人就要求有不軌行為的女人買姜酒請客謝罪;如果事出在自己家中,不忠妻子除買姜酒外,還要買一隻羊和幾只雞,在房門前當眾宰殺,以雪恥辱。可是那個勾引女人的男人卻逍遙法外,沒有人去追究他的責任,更沒有人要他賠償因此而造成的損失 。習慣上,不管什麼原因,埃布里埃族人一般不允許休妻,只有下列情況之一者才允許離婚:一是夫妻之間,一方有不忠於另一方的不軌行為,賠罪和賠償不足以修復因此而破裂的感情;二是夫妻雙方均表示同意不再維持夫妻關系,丈夫同意不向女方索還陪嫁;三是丈夫虐待妻子,習慣上主要指丈夫毒害妻子。在通常情況下,夫妻雙方誰也不肯首先提出離婚要求。 因為,如果女方先提出離婚要求,她必須在再婚前償還前夫的陪嫁;如果男方先提出離婚要求,女方就不再退還陪嫁。離婚後,子女全部留給父親,但母親有權定期去看望孩子。在婚姻上,居住在象牙海岸西部地區的丹族人與其他部族禁止同異族聯姻的習俗相反,規定本族男子必須選擇供奉不同圖騰部族的女子為配偶方可完婚。婚後,發現妻子有不軌行為,常常罰以物資賠償了事,個別也有導致離婚的。事出後,是罰是離,全由丈夫決定。如果丈夫正在尋機拋棄不稱心的妻子,而妻子的不軌行為在這時又被丈夫發現,不軌妻子被送回娘家,娘家還必須退還陪嫁。不軌妻子的相好也得受罰,向受騙的丈夫交付相當於該丈夫供養妻子全部費用。倘若受騙丈夫不追究不忠妻子的責任 ,仍要留下她時,其娘家無須退還陪嫁,但勾引其妻子的壞男人要向其夫婦送些衣物,向調解糾紛的長者送些酒和雞,以示謝罪 。

I. 象牙海岸目前在執行的是哪個版本的勞動法

呵呵,我是學法律的,很清楚我國的勞動方面的法律基本上就是聾子的耳朵,除非是你豁出去不準備幹了,到勞動仲裁委申請仲裁,估計可以給你補交社保大城市大企業可能會好點

J. 象牙海岸是什麼意思

象牙海岸是非洲的一個國家,原名象牙海岸象牙海岸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Cote d'ivoire), 舊譯「象牙海岸」。La Republique de Cote d'Ivoire)得名源自於法語:Côte d'Ivoire---象牙海岸的意思,因為當地生產象牙得名。 獨立日:8月7日(1960年)
國慶日:12月7日
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3∶2。旗面由三個平行相等的豎長方形構成,從左至右依次為橙、白、綠三色。橙色代表熱帶大草原,白色象徵南、北方的團結,綠色代表南部地區的原始森林。橙、白、綠三色還分別解釋為:民族愛國精神、和平與純潔、對未來的希望。
國徽: 中心圖案為盾徽。綠色的盾面上有一隻非洲大象頭,象牙是該國的象徵,象牙海岸意為「象牙海岸」。盾徽上面是太陽圖案,兩旁各有一棵油棕樹——該國的主要經濟作物之一,下端的綬帶上寫著「象牙海岸共和國」。
國家格言:Union, Discipline, Travail(法語,團結,紀律,勞動)
國家政要:總統洛朗·巴博(Laurent Gbagbo) ,2000年10月26日就職。
首都:政治首都,亞穆蘇克羅(Yamoussoukro),人口24萬(1998年),位於阿比讓以北220公里,是獨立後首任總統費利克斯·烏費埃—博瓦尼的家鄉。 [編輯本段]自然地理面積322463平方公里。位於非洲西部,西與賴比瑞亞和幾內亞交界,北同馬里和布吉納法索為鄰,東與迦納相連,南瀕幾內 象牙海岸地圖亞灣,海岸線長約50公里。地勢由西北略向東南傾斜。沿海地勢低平,多紅樹林沼澤、沙洲、潟湖;內陸多為海拔400米以下平原和低高原,西北邊境幾內亞高地和西南邊境寧巴山山地較陡峻。西北部為海拔500-1000米的芒達山和丘里山地,北部為海拔200-500米的低高原,東南部為海拔50米以下的沿海瀉湖平原。全境最高峰寧巴山(科幾邊境)海拔1752米。
主要河流
邦達馬河、科莫埃河、薩桑德拉河和卡瓦利河。
氣候
屬熱帶氣候。北緯7°以南為熱帶雨林氣候,北緯7°以北為熱帶草原氣候,大部分地區年平均氣溫26-28℃,自北而南年降水量1,000-2,400毫米。森林面積約11萬平方公里。多猿猴、象、河馬等野生動物。
人口
17500千人。全國約有60個部族,主要分4大族系:阿肯族系(約佔42%)、曼迪族系(約佔27%)、克魯族系(約佔15%)和沃爾特族系(約佔16%)。各部族均有自己的語言,全國大部分地區通用迪烏拉語(無文字)。官方語言為法語。全國人口的40%信奉伊斯蘭教,27.5%信奉天主教,其餘信奉拜物教。
主要城市
阿比讓:科經濟首都,總統府、政府、議會的所在地。現有人口300萬,其中外籍人約佔三分之一。 阿比讓為國際 經濟首都阿比讓觀光都市,臨靠瀉湖(鹹水湖),風景優美,市面商店林立,交通方便。市內最高建築為象牙賓館和農業大廈,均為30層。阿市現有旅館20-30家,其中五星級2家,四星級4、5家。全市共轄10個區,科科迪區為高級住宅區,馬可里區亦在形成高級住宅區中,高原區為白人區,阿佳美區和特勒許維爾區為比較貧窮的黑人住宅區,為西非鄰國移民的聚居地。市內有尤布貢、庫馬希、弗里迪、馬科里、特雷什維爾5個工業區。大的工廠有年產200多萬噸的煉油廠、60萬千瓦的火力發電廠等。阿比讓港是西非最大的天然良港,是非洲大陸最大的集裝箱港口之一。港內水深20-30米,港口可同時接受60條船。自1950年伏里地運河開鑿成功後,位於瀉湖內長達6、70公里的阿比讓碼頭均可利用,2萬噸輪船可自由進出,各碼頭與鐵道直接相連。 阿比讓為西非地區金融和貿易中心,花旗銀行、渣打銀行均在此設有分行,西非中央銀行、非洲開發銀行總部亦在阿比讓。市內有HAYAT、CASH CENTER和SOCOCE等連鎖超市和阿佳美批發零售市場;阿比讓是馬里、布吉納法索等內陸國家之出海口和進出口貨物的集散地。阿比讓市擁有一座大型現代化國際機場。
亞穆蘇克羅:已故博瓦尼總統的故鄉,人口24萬。1983年3月10日,科國民議會正式通過決議,將首都遷往亞市,現該市被稱為科的政治首都。亞市街道寬闊,市容整潔。已建成的重要大型建築有:總統官邸、「總統旅館」、博瓦尼基金大廈、黨部、公共工程學院和高等技術學院、市政府、大教堂和大清真寺等。亞市有現代化機場,可起降波音747等大型飛機。
布瓦凱:象牙海岸第二大城市,位於科中部,人口50萬。布瓦凱市地處咖啡、可可種植區的中心,是這兩種主要農產品的加工和交易場所,這里也有大型紡織廠,紡織業比較發達。該市是科重要的交通樞紐,通往科北方地區及馬里、布吉納法索等北部鄰國的公路貫穿該市,阿比讓-瓦加杜古鐵路科境內段也從此經過。布瓦凱市是了象牙海岸及其北部內陸鄰國往來貨物的集散地,商業、運輸業發達。 [編輯本段]歷史象牙海岸1986年以前曾譯象牙海岸。中世紀時期曾建立過一些小王國,如宮格王國、印德尼埃王國、阿西尼王國等。11世紀塞努弗人在北部建立的宮格城,為當時非洲南北貿易中心之一。15世紀後半葉,葡、荷、法殖民者相繼入侵,掠奪象牙和奴隸,沿海一帶形成著名的象牙市場。
公元11世紀,塞努弗人在北部建立的宮格城為當時非洲南北貿易中心之一。13-15世紀科北部曾隸屬於馬里帝國。15世紀後半葉,葡、荷、法殖民者相繼入侵。掠奪象牙和奴隸,沿海一帶形成著名的象牙市場。1475年葡殖民者命名該地為象牙海岸(意為象牙海岸)。1842年淪為法國保護地。1882年全境淪為法國殖民地,1893年10月法國政府通過法令,確定科為法國的自治殖民地。1895年科被劃入法屬西非。1946年被劃為法國的海外領地。1957年成為「半自治共和國」。1958年12月成為「法蘭西共同體」內的「自治共和國」。1960年8月7日宣告獨立,但仍留在「法蘭西共同體」內。1961年4月脫離「法蘭西共同體」。1986年1月1日起,國名中文改譯為現稱。 [編輯本段]政治憲法
現行憲法1960年11月由國民議會批准實行,後分別於1963、1975、1980、1985、1990、1998年進行了6次修改。憲法規定:實行總統制,行政、立法和司法三權分立。總統由普選產生,為國家元首和武裝部隊統帥,任期5年,可連選連任。1998年6月修改後的憲法規定:總統任期由5年延長到7年;只有40~75歲、本人及其父母均在象牙海岸出生的人才有資格競選總統。總統掌握執行權,任命總理,總理不再是政府首腦。議會由參、眾兩院組成。總統空缺或不能履行職責時由參議院議長代行總統職務並在90天內組織新的總統選舉等。
議會
國民議會是最高立法機關,議員分區選舉產生,每屆任期5年。本屆議會於1995年11月產生,議員175名(其中5名於1996年12月由補選產生),其中民主黨149名,共和人士聯盟和人民陣線各13名。議長任期5年,可連選連任。
行政區劃
為保障經濟、社會和文化事業協調發展,1991年6月科政府將全境劃為10個大區(Région),下轄幾個省(Département),駐管轄區首府的省長負責該區協調工作,但不算一級行政機構。1996年7月改為12個大區,1997年1月調為16個。2000年,科政府對行政區劃進行較大范圍調整,將大區增至19個,將全國劃為58個省、243個縣。2001年11月,阿比讓和亞穆蘇克羅改設為省級直轄市。

熱點內容
民事訴訟偽造簽名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28 08:14:27 瀏覽:975
北京女法官案件背景 發布:2025-07-28 08:00:59 瀏覽:370
美國參議院法官 發布:2025-07-28 08:00:52 瀏覽:448
給我百度一下法律咨詢 發布:2025-07-28 08:00:03 瀏覽:917
民事訴訟法七十五條第二款 發布:2025-07-28 07:48:47 瀏覽:722
公司法公司章程 發布:2025-07-28 07:30:32 瀏覽:174
法官怎樣看待二審訴訟 發布:2025-07-28 06:51:32 瀏覽:302
試論述行政法及其特點 發布:2025-07-28 06:49:26 瀏覽:209
法學概論書 發布:2025-07-28 06:44:06 瀏覽:280
引起行政法律關系產生變更和消失的原因 發布:2025-07-28 06:37:20 瀏覽: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