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遲到早退曠工勞動法

遲到早退曠工勞動法

發布時間: 2022-03-24 06:29:50

勞動法對遲到早退礦工怎麼處理

法律分析:逾上下午上班時間到班在半小時以內的,即視為遲到一次。到班時間在上下午上班時間後半小時以上的,即視為請假半天,應即補辦請假手續,曠工是一種違反勞動紀律的行為。曠工嚴重的,甚至會被用人單位除名。用人單位依據勞動紀律和規章制度的規定對其予以處分和罰款,是一種正常的企業管理。

法律依據:《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第十六條 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則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

Ⅱ 勞動法中有沒有關於員工曠工及遲到如何處罰的規定啊謝謝

  1. 、《勞動合同法》沒有礦工規定,《勞動法》第25條、《勞動合同法》第39條、第40條規定用人單位可單方解除勞動合同。

  2. 至於曠工幾天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單位可以制定單位內部管理制度,根據情況自己制定。

Ⅲ 勞動法問題,遲到扣工資是否合法

遲到扣工資是否合法。是沒有法律明確規定。主要依據如下:

1、遲到,屬於缺勤,只是缺勤的時間較短,遲到的時間沒有勞動,不發給報酬符合法律規定。無正當理由遲到,因為遲到導致用人單位經濟損失的,勞動者還應當賠償損失。

2、對遲到工資的具體扣發,法律沒有明確規定,可由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規章制度規定。所謂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規章制度,是指制度經過全體職工討論、制定過程中有工會和職工代表參與,且經過公示,內容合法。

3、1982年國務院頒布施行的《企業職工獎懲條例》第十一條、第十二條規定了企業的罰款權,這是我國勞動法律關系中對企業職工罰款的直接法律淵源。然而,《企業職工獎懲條例》已經在2008年1月15日廢止。就是說,2008年1月15日以後,用人單位已經不能再根據該條例的規定在規章制度中設立罰款條款了。

4、可現實中很多用人單位仍然在規章制度中賦予自己對員工罰款的權利,且這種做法還被一些法律理論和實踐所接受。理由有二:

(1)、首先,法律既要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又要考慮保障企業和僱主進行正常、有效的勞動管理和企業管理,維護企業和僱主的合法權益。法律對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和提高企業管理效益二者都要兼顧;

(2)、其次,勞動者肆意遲到等行為應屬於違反勞動紀律,用人單位應當有權在規章制度或企業獎懲制度中,對此類行為進行一定的處罰,以實現雙方的權利義務平等。

相關法律條文參考:

1、我國《勞動法》第4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和履行勞動義務。」

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9條規定:「用人單位根據《勞動法》第4條之規定,通過民主程序制定的規章制度,不違反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及政策規定,並已向勞動者公示的,可以作為人民法院審理勞動爭議案件的依據。」

3、2008年1月1日起實施的《勞動合同法》第4條規定:

(1)、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勞動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履行勞動義務。用人單位在制定、修改或者決定有關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職工培訓、勞動紀律以及勞動定額管理等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項時,應當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提出方案和意見,與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平等協商確定。

(2)、在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實施過程中,工會或者職工認為不適當的,有權向用人單位提出,通過協商予以修改完善。用人單位應當將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公示,或者告知勞動者。

(3)遲到早退曠工勞動法擴展閱讀

如果用人單位有關員工遲到扣工資的規定符合這三個條件的情況下制定是不違法的。

1、一是要經職工討論。

2、二是公示或者告知職工。

3、三是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

以下5點公司不得扣員工工資:

1、員工沒有按時完成工作任

(1)、很多公司會與員工簽訂這樣的協議或者寫入公司規定:如果員工沒有按時完成工作任務,比如說好的賣出多少東西沒做到,就按一定的比例扣除員工的工資。

(2)、這種協議是不具有法律效應的,《勞動法》規定:只要員工提供了正常的勞務,並且在勞動中無懶散等不良行為,公司就不能對員工罰款,應該全額發放工資。

2、員工因不可抗因素遲到早退

員工無故遲到早退曠工公司當然是可以根據規章罰款,但法規規定:員工因不可抗因素(例如地震、水患、火災等)而出現上述行為時,公司不能剋扣員工工資。

3、員工辭職未提前一個月通知

如果員工的「通知離職日期」沒有比「擬離職日期」提前一個月,公司應該根據實際情況處理,但無論如何不能以此為由剋扣員工工資。

4、女員工孕期頻繁請產檢假

(1)、很多公司都規定了產假的期限,一般都比較充足。但一些不成熟的小公司沒有相關規定,當女員工孕期要頻繁請假去檢查時,有的老闆就開始犯嘀咕了,想以員工請假次數太多來扣工資,這也是不合法的。

(2)、《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規定:孕期請假檢查不但不能扣工資,公司還應該將這些時間計入該女員工的勞動時間,算正常出勤,不能按病假、事假、曠工等來處理。

5、員工被「強行」捐贈

有的公司會和一些公益組織合作,或者經常自己搞一些公益活動,捐款捐物。也會號召員工捐款,並直接從工資扣除,這更是不合法的。《公益事業捐贈法》規定:員工有權自行決定是否捐款以及捐款的數額,並且應自行處理捐出的財物,公司不能直接從員工工資里扣除。

Ⅳ 勞動法中關於遲到、早退時間是如何定義的

勞動法中關於遲到、早退時間的定義。

勞動法中沒有明文規定員工曠工及遲到專如何處罰的的條款屬;只在第四條中授權用人單位依法建立和完善規章制度。

縱觀所有勞動方面的法律法規,沒有一條授權用人單位可以對勞動者罰款的規定。

法律依據: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六條 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則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

《企業職工獎懲條例》第十六條規定:「對職工罰款的金額由企業決定,一般不要超過本人月標准工資的百分之二十。」

Ⅳ 勞動法中曠工的處罰

你好,就你描述的問題抄,律師答復如下:
首先,你們要確認和單位之間的勞動關系的事實,如 工資單,考勤記錄,工作過程中的文件記錄。
其次,確認勞動關系後,單位不批帶薪年休假,則應當支付你三倍工資。
第六,如果協商不成,帶好相關資料到勞動監察部門投訴,或者直接到單位所在地的勞動仲裁委提出勞動仲裁。
祝福!

Ⅵ 勞動合同有沒有規定遲到早退曠工處罰

遲到早退這是公司規定的 法律上沒有明文規定 但是加班的話每日不版得超過3小時每月不權得超過36小時 每周至少要休息一天 而且周六日加班費必須高於普通上班的200% 平常加班是150%。沒有加班費可以申請仲裁

Ⅶ 公司規定遲到10分鍾以上算曠工合理嗎勞動法有沒有規定

公司有權對內部管理作出詳細規定。勞動法對這些內容是沒有強制性規定的,但是公司在作出這項規章制度時,應該先告知勞動者。

Ⅷ 遲到早退如何處理不違反勞動法,可以規定30分鍾以內的予以經濟處罰。曠工可以拿到績效資金將嗎。

樓主,首先我要說的沒有規矩就不成方圓,一個國家如果沒有法紀法規哪能安定繁榮?同樣,一個企業如果沒有規章制度那麼這個企業肯定無法生存。企業只要在沒有違背法律的前提下制定一些合理的條約來維護企業和員工的利益國家是容許與維護的,而且《勞動合同法》第四條也有說到::「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勞動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履行勞動義務」。那麼怎樣做到這些規章制度不會觸犯法律呢?《合同法》中也有規定:企業在制定、修改或者決定有關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職工培訓、勞動紀律以及勞動定額管理等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項時,應當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提出方案和意見,與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平等協商確定。在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實施過程中,工會或者職工認為不適當的,有權向用人單位提出,通過協商予以修改完善。同時企業應當將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公示,或者告知勞動者。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會同工會和企業方面代表,建立健全協調勞動關系三方機制,共同研究解決有關勞動關系的重大問題。
至於一些具體的獎懲措施我個人認為要公平公正且理性,這樣才能服眾,正所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嘛!
員工獎賞大致分為口頭鼓勵、書面嘉獎、頒發獎金、崗位升職等,懲罰呢可分口頭警告,口頭警告+罰金,書面警告、書面警告+罰金,解僱等;
關於遲到早退的問題,我認為這個性質非常嚴重,可以當作擅離職守處理而且不處理不行,不過人無完人是人就難免犯錯,我個人認為第一次犯錯違紀不應給予經濟處罰只是作出口頭警告即可,只有對那些警告不改者才需處罰且不罰不行;
我在廣東時一些較為正規的企業都有對這方面有正規且詳細的文字條例來進行約束,下面我說說我以前在東莞一家比較大規模的公司對這種現象的處理方法:

對一個月內上班遲到一次且遲到時間沒有超過10分鍾者可給予口頭警告;第二次可給予書面警告,第三次就嚴重了可書面警告+罰金; 對一個月內上班遲到一次且遲到時間達30分鍾或以上的員工可作曠工一天處理即扣一個的正常工作日的工資,連續曠工達三天的可予以開除處理;至於早退的性質比遲到更加嚴重,倘若說遲到是客觀因素而情有可原,那麼早退則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屬於擅離職守應加重處罰壓力度,

另外績效資金獎嘛,我個人認為可以以評級的方式來進行獎勵分配,有過嚴重違紀行為(書面警告處理過)的員工可以扣除部分獎金。
不知樓主認為如何?

Ⅸ 如何界定遲到曠工早退

勞動法中關於遲到、早退時間的定義。

勞動法中沒有明文規定員工曠工回及遲到如何處罰的的答條款;只在第四條中授權用人單位依法建立和完善規章制度。

縱觀所有勞動方面的法律法規,沒有一條授權用人單位可以對勞動者罰款的規定。

法律依據: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六條 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則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

《企業職工獎懲條例》第十六條規定:「對職工罰款的金額由企業決定,一般不要超過本人月標准工資的百分之二十。」

熱點內容
法庭鬧法官 發布:2025-07-27 22:06:14 瀏覽:376
酒店上班規章制度 發布:2025-07-27 22:00:50 瀏覽:905
法學碩士排行 發布:2025-07-27 22:00:04 瀏覽:538
笛子協會規章制度 發布:2025-07-27 21:59:57 瀏覽:332
行政法上位法與下位法的選擇 發布:2025-07-27 21:59:10 瀏覽:158
生命道德困惑 發布:2025-07-27 21:59:01 瀏覽:656
司法改革工資 發布:2025-07-27 21:58:55 瀏覽:184
提出法治國家 發布:2025-07-27 21:57:06 瀏覽:345
勞動法辭職的幾種規定 發布:2025-07-27 21:52:46 瀏覽:483
北京大學法本法律碩士 發布:2025-07-27 21:23:33 瀏覽: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