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法58條第三款
1. 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八條第二款,,第二項
《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八條
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託一至二人作為訴訟代版理人。
下列人員可以被權委託為訴訟代理人:
(一)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
(二)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工作人員;
(三)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以及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
2.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八條,第二百二十九條和本規定第57條 ,58條的規定
你想問什來么?
第二百源二十八條 執行工作由執行員進行。
採取強制執行措施時,執行員應當出示證件。執行完畢後,應當將執行情況製作筆錄,由在場的有關人員簽名或者蓋章。
人民法院根據需要可以設立執行機構。
第二百二十九條 被執行人或者被執行的財產在外地的,可以委託當地人民法院代為執行。受委託人民法院收到委託函件後,必須在十五日內開始執行,不得拒絕。執行完畢後,應當將執行結果及時函復委託人民法院;在三十日內如果還未執行完畢,也應當將執行情況函告委託人民法院。
受委託人民法院自收到委託函件之日起十五日內不執行的,委託人民法院可以請求受委託人民法院的上級人民法院指令受委託人民法院執行。
3. 民事訴訟法58條「有關社會團體」推薦問題
民事訴訟法新修訂的第58條只是說三類可以作為代理人的群體,沒有任何文字禁止其他公民版作為民事權案件的代理人。
第58條僅稱三類人可以作為代理人,並非強制規定必須僱傭此三類人作為代理人。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68條明確規定,除此三類人外還可以委託其他公民代理。因為公民有委託自由。民法通則規定的委託權依然存在,沒有被廢止,法院也無權廢止。
另,(委託他人代為訴訟,必須向人民法院提交由委託人簽名或者蓋章的授權委託書。)
離婚是普通的民事案件,你朋友出具正式的委託書委託你為代理人,並向法院提交委託書復印件、你的身份證件,你就可以出庭啊,用得著那麼復雜研究什麼「有關社會團體」嗎?
你是法律工作者,這個基本的法律條文也糾結?如果法院不允許就涉嫌濫用職權,你朋友可以向法院或者其上級法院提出復議。
4. 民事訴訟法第58條我是社會公民我想給別人代理訴訟可以嗎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八條規定, 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託一至二人作為訴訟代理人。
下列人員可以被委託為訴訟代理人:
(一)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
(二)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工作人員;
(三)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以及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
5. 新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八條 當事人的近親屬或工作人員 如何理解
〈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八條第二款第二項規定;「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工作人員」;解釋如下:
1,「當事人的近親屬」是指與當事人有夫妻、直系血親、三代以內旁系血親、近姻親關系以及其他有撫養、贍養關系的親屬,可以當事人近親屬的名義作為訴訟代理人。
2,「當事人的工作人員」是指與當事人有合法勞動人事關系的職工,可以當事人工作人員的名義作為訴訟代理人(包含;1當事人是法人,其中的職工;2當事人是自然人,它擔任法人里有勞動關系的職工)。
引用法律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已於2014年12月18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636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5年2月4日起施行。
第八十五條;「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八條第二款第二項規定,與當事人有夫妻、直系血親、三代以內旁系血親、近姻親關系以及其他有撫養、贍養關系的親屬,可以當事人近親屬的名義作為訴訟代理人」。
第八十六條;「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八條第二款第二項規定,與當事人有合法勞動人事關系的職工,可以當事人工作人員的名義作為訴訟代理人」。
(5)民事訴訟法58條第三款擴展閱讀:
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六條第一款第(六)項的規定,刑事訴訟中的近親屬包括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規定,外國人或無國籍人,願意遵守中國憲法和法律,並具有下列條件之一的,可以經申請批准加入中國國籍:一、中國人的近親屬;二、定居在中國的;三、有其它正當理由。
此處的「近親屬」指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和其他具有撫養、贍養關系的親屬。
參考資料: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6. 什麼人是新民訴法58條規定的基層法律工作者
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是符合《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管理辦法》規定的執業條件,經核准執業登記,領取《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證》,在基層法律服務所中執業,為社會提供法律服務的人員。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的職責是依據司法部規定的業務范圍和執業要求,開展法律服務,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法律的正確實施,促進社會穩定、經濟發展和法制建設。
根據民事訴訟法規定,法律工作者可以代理本區域的民事案件。
7. 民事訴訟法50條52條58條
一、《民事訴訟法》(2012修正)的規定:
1、《民事訴訟法》(2012修正)第五十條 雙方當事人可以自行和解。
2、《民事訴訟法》(2012修正)第五十一條 原告可以放棄或者變更訴訟請求。被告可以承認或者反駁訴訟請求,有權提起反訴。
3、《民事訴訟法》(2012修正)第五十二條 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為二人以上,其訴訟標的是共同的,或者訴訟標的是同一種類、人民法院認為可以合並審理並經當事人同意的,為共同訴訟。
共同訴訟的一方當事人對訴訟標的有共同權利義務的,其中一人的訴訟行為經其他共同訴訟人承認,對其他共同訴訟人發生效力;對訴訟標的沒有共同權利義務的,其中一人的訴訟行為對其他共同訴訟人不發生效力。
二、《民事訴訟法》 (2007修正)的規定:
1、《民事訴訟法》 (2007修正) 第五十條【訴訟權利義務】當事人有權委託代理人,提出迴避申請,收集、提供證據,進行辯論,請求調解,提起上訴,申請執行。
當事人可以查閱本案有關材料,並可以復制本案有關材料和法律文書。查閱、復制本案有關材料的范圍和辦法由最高人民法院規定。
當事人必須依法行使訴訟權利,遵守訴訟秩序,履行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書、裁定書和調解書。
2、《民事訴訟法》 (2007修正) 第五十一條【自行和解】雙方當事人可以自行和解。
3、《民事訴訟法》 (2007修正) 第五十二條【訴請變更】原告可以放棄或者變更訴訟請求。被告可以承認或者反駁訴訟請求,有權提起反訴
8. 修改後的民事訴訟法第58條中規定當事人的近親或工作人員,可以作為訴訟代理人。問這里的工作人員指
這里的當事人是指企業,工作人員指企業員工,一般需要提供勞動合同或社保證明作為有權代理的依據。
上海嘉之會律師事務所
9. 《民事訴訟法》第168條第三款的規定是否有歧義
沒有,有明確的司法解釋。司法解釋就是依法有權做出的具有普遍司法效力的回解釋。廣義上是指,每答一個法官審理每一起案件,都要對法律做出理解,然後才能夠具體適用。因此,必須對法律做出解釋,才能做出裁判。每一個案件都要這樣做。由最高法院對具體適用法律的問題,作出的解釋就是司法解釋。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六十八條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對上訴請求的有關事實和適用法律進行審查。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三百二十三條 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圍繞當事人的上訴請求進行審理。
當事人沒有提出請求的,不予審理,但一審判決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或者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他人合法權益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