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刑事訴訟法修改釋義黃太雲

刑事訴訟法修改釋義黃太雲

發布時間: 2022-03-26 15:16:13

㈠ 刑事訴訟法第九十條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九十條內容如下:

公安機關對人民檢察院不批准逮捕的決定,認為有錯誤的時候,可以要求復議,但是必須將被拘留的人立即釋放。如果意見不被接受,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提請復核。上級人民檢察院應當立即復核,作出是否變更的決定,通知下級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執行。
主旨

本條是關於公安機關對人民檢察院不批准逮捕的決定要求復議、復核的規定。

釋義

根據本條規定,公安機關收到人民檢察院不批准逮捕的決定以後,如果認為有錯誤,可以要求人民檢察院復議。根據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的原則,刑事訴訟法規定逮捕的決定權和執行權分別由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行使,有利於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互相監督,特別是制約公安機關隨意使用逮捕措施,剝奪公民人身自由。公安機關對於檢察機關批准或者不批准逮捕的決定都要執行,也體現了公安機關和人民檢察院工作的配合。但對於人民檢察院不批准逮捕的決定,規定公安機關在認為有錯誤的時候,可以要求復議、復核,既可以保證逮捕的正確及時執行,也使公安、檢察兩機關在提請、批准和執行逮捕工作中的相互監督相互制約的機制更為明確完善。

其次,人民檢察院經過復議,採納了公安機關的意見,做出批准逮捕決定的,公安機關應當立即執行。如果公安機關要求復議的意見不被接受,也就是同級人民檢察院維持了不批准逮捕的決定的,公安機關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提請復核。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應當作出是否變更的決定,通知下級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執行。這里應當注意的是,本法第八十九條已經規定,人民檢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機關應當在接到通知後立即釋放,並將執行情況及時通知人民檢察院。對於需要繼續偵查,並且符合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條件的,依法取保候審、監視居住。因此,檢察機關作出不批准逮捕的決定,公安機關不能有異議提出了復議或者復核就不執行,或者拖延到復議或者復核完成才執行。在提請復議的時候,應當先將犯罪嫌疑人釋放或者變更為其他強制措施。為防止拖延的時間過長,本條又規定,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應當立即復核,並決定是維持原不批准逮捕決定,還是將原不批准逮捕的決定改變為批准逮捕的決定,並通知下級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下級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於上一級人民檢察院的復核決定,不論是否有意見都應當執行。這一規定體現了公安機關和人民檢察院之間分工負責、相互配合、相互制約的原則,有利於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正確處理案

㈡ 求 刑事訴訟法條文釋義 這種電子版,TXT PDF DOC什麼的都行。~~~~~~~~~~

參考答案: 亡羊補牢,猶未為晚。

㈢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是什麼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因申訴而重新審判的情形

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回人、近親屬的申訴答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重新審判: (一)有新的證據證明原判決、裁定認定的事實確有錯誤,可能影響定罪量刑的; (二)據以定罪量刑的證據不確實、不充分、依法應當予以排除,或者證明案件事實的主要證據之間存在矛盾的; (三)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四)違反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 (五)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的時候,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㈣ 求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的司法解釋!!!!!

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沒有專門的司法解釋,只有釋義,請參照:

專《刑事訴訟法屬》第十五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終止審理,或者宣告無罪:
(一)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三)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四)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釋義:第一,滿足上述幾個條件的,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是指司法機關已經立案的,公安機關應當做撤銷案件處理,檢查機關應當不起訴。駁回起訴申請。法院應當終止審理,或者判處無罪。根據情況不通,採用方式不同,比如犯罪嫌疑人死亡的,應當做終止審理。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應當做無罪或者不起訴的處理

㈤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130條的處決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條 為了確定被害人、犯罪嫌疑人的某些特徵、傷害情況或者生理狀態,可以對人身進行檢查,可以提取指紋信息,採集血液、尿液等生物樣本。 犯罪嫌疑人如果拒絕檢查,偵查人員認為必要的時候,可以強制檢查。 檢查婦女的身體,應當由女工作人員或者醫師進行。 【釋義】本條是關於人身檢查的規定。 本條共分三款。第一款是關於人身檢查的規定。2012年修改在本款中增加了在人身檢查過程中可以提取指紋信息,採集血液、尿液等生物樣本的規定。 人身檢查,是指偵查人員為了確定被害人、犯罪嫌疑人的某些特徵、傷害情況或者生理狀態,依法對其人身進行檢查的一種偵查活動。人身檢查是一種重要的刑事偵查手段,對於發現案件線索,及時提取與案件相關的證據具有重要意義。但是,對人身的檢查,特別是針對人身的強制性檢查,與保護公民人身自由權、隱私權等基本權利存在一定沖突,因此,偵査人員行使此項權力,必須經過法律授權,嚴格依照法定程序進行,文明執法,規范執法,在履行職責的同時,充分尊重和保障當事人的各項權利。根據本款規定,對人身檢查的目的是確定被害人、犯罪嫌疑人的某些特徵、傷害情況或者生理狀態,以查明案件事實。其中,「某些特徵」主要是指被害人、犯罪嫌疑人的體表特徵,如相貌、皮膚顏色、特殊痕跡、機體有無缺損等;「傷害情況」主要是指傷害的位置、程度、傷勢形態等,實踐中檢查人身傷害情況多是針對被害人進行的;「生理狀態」主要是指有無生理缺陷,如智力發育情況,各種生理機能等。通過人身檢查,確定上述問題,有利於查明案件性質、犯罪手段和方法、犯罪工具及犯罪其他相關情節,這對認定犯罪事實,查明犯罪嫌疑人,具有重要意義。這次修改刑事訴訟法對提取指紋信息、採集生物樣本作了規定。在人身檢查過程中,必要時提取被害人或者犯罪嫌疑人的指紋信息,採集血液、尿液以及其他出自或者附著於人身的生物樣本,是刑事偵查中經常使用的一種措施手段。由此獲得的指紋信息和生物樣本,經化驗、鑒定,可以與其他證據相互印證,形成證據鏈,有的甚至可以直接作為證據使用,如犯罪嫌疑人的指紋、DNA 等。增加這一規定為在對人身檢查中提取生物樣本提供了必要的法律依據,更有利於偵查工作的開展。這里只是列舉了幾種常見的生物樣本,實踐中還有唾液、毛發等其他多種生物樣本,在法律中不能一一列舉,因此,規定了「等」。即在偵査活動中,為了確定被害人、犯罪嫌疑人的特徵、傷害情況、生理狀態,對有關生物樣本都可採集。應當注意的是,在採集上述生物樣本時,操作不當會侵犯公民的合法權利......

㈥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釋義

根據本條規定,刑事案件只要存在六種情形中的任何一種,就不能追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刑事責任。對於刑事訴訟開始前已經發現的,不應立案受理。在偵查階段發現的,應當撤銷案件。在審查起訴階段發現的,應當作出不起訴的決定。

在審判階段發現的,對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應當作出判決,宣告無罪;對於告訴才處理,被害人撤回告訴的,用准許撤訴的裁定結案;對具有其他情形的案件,一律裁定終止審理。

《刑事訴訟法》

第十五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終止審理,或者宣告無罪:

(一)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三)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四)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6)刑事訴訟法修改釋義黃太雲擴展閱讀

刑事責任是指犯罪行為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主刑和附加刑兩刑事責任包括照刑事法律的規定追究其法律責任。主刑,是對犯罪分子適用的主要刑罰,它只能獨立使用,不能相互附加適用。

主刑分為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獨立適用,不能附加適用。附加刑分為罰金、財產。對犯罪的外國人,也可以獨立或附加適用驅逐出境。

對於不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刑事訴訟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規定了不同的處理方式。具體說來,在立案階段,人民法院發現自訴案件有上述情形之一的,應當不予受理。公訴案件有上述情形之一的,公安機關和人民檢察院應作出不立案的決定。

在偵查階段,偵查機關遇有上述情形之一的,應當撤銷案件。在審查起訴階段,人民檢察院遇有上述情形之一的,應作出不起訴的決定。在審判階段,對於上述第一種情形,人民法院應當以判決宣告無罪。對於其他幾種情形,一般應以裁定終止審理。不過,根據已經查明的案件事實和認定的證據材料,能夠確認已經死亡的被告人無罪的,人民法院應當判決宣告被告人無罪。

㈦ 刑事訴訟法107條和110條的區別

第一百零七條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發現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應當按照管轄范圍,回立案偵查。控告答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請復議。

第一百一十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於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的材料,應當按照管轄范圍,迅速進行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應當立案;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不予立案,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

由此可知,兩條的區別在於來源不同。

(7)刑事訴訟法修改釋義黃太雲擴展閱讀

刑事訴訟法第107條釋義:人民法院、公安機關以及人民檢察院依照相應的法定程序在當事人以及其他與該訴訟行為有關的參與人共同見證的情況的,就當事人相關的訴訟請求進行審理的程序就叫做刑事訴訟。

刑事訴訟法第110條釋義:訴訟和仲裁都是解決糾紛兩個法律途徑,為了保證訴訟仲裁的順利開展,國家有一系列的訴訟仲裁法規,保障了訴訟仲裁的運行,其中也規范了司法工作人員的行為,維護司法的威嚴和公正。

參考資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網路

㈧ 刑事訴訟法第15條的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的內容如下: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回,不追究刑答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終止審理,或者宣告無罪:

(一)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三)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四)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8)刑事訴訟法修改釋義黃太雲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任務,是保證准確、及時地查明犯罪事實,正確應用法律,懲罰犯罪分子,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覺遵守法律,積極同犯罪行為作斗爭,維護社會主義法制,尊重和保障人權,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

對刑事案件的偵查、拘留、執行逮捕、預審,由公安機關負責。檢察、批准逮捕、檢察機關直接受理的案件的偵查、提起公訴,由人民檢察院負責。審判由人民法院負責。除法律特別規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機關、團體和個人都無權行使這些權力。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㈨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一百四十二條和一百四十三條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 :

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根據偵查犯罪的需要,可以依照規定查詢、凍結犯罪嫌疑人的存款、匯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配合。

犯罪嫌疑人的存款、匯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已被凍結的,不得重復凍結。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三條:

對查封、扣押的財物、文件、郵件、電報或者凍結的存款、匯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經查明確實與案件無關的,應當在三日以內解除查封、扣押、凍結,予以退還。

(9)刑事訴訟法修改釋義黃太雲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一百四十二條的釋義:

本條共分兩款。第一款是關於查詢、凍結犯罪嫌疑人的存款、匯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的規定。根據本款規定,查詢、凍結犯罪嫌疑人的存款、匯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必須是為了偵查犯罪的需要。所謂「偵查犯罪的需要」包含三方面意思:

1.所要查詢、凍結的存款、匯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必須與犯罪嫌疑人及犯罪有關,即屬於犯罪嫌疑人或者與其涉嫌的犯罪有牽連的人的存款、匯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這些財產或被用於犯罪,或為犯罪所得。通過查詢這些財產的情況,可以查明案情,查清犯罪嫌疑人有罪、罪重或者無罪、罪輕的事實;

2.通過查詢、凍結存款、匯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防止贓款轉移,挽回和減少損失;

3.發現新的犯罪線索,擴大偵查戰果。由於查詢、凍結措施涉及公民個人隱私,涉及企業的正常經營,為防止濫用查詢、凍結權力,本款明確規定,在偵查中,只有具有偵查權的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依照規定才能進行查詢、凍結。「依照規定」是指依照有關法律、司法解釋及司法機關與有關部門的聯合通知。

查詢、凍結存款、匯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是偵查犯罪的重要措施,是打擊犯罪,特別是打擊經濟領域犯罪的有效手段。因此,本款還規定,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配合。這是法律對有關單位和個人設定的義務,當有偵查權的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依照規定採取查詢、凍結措施時,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予以配合。這里的「配合」主要是指應當為查詢、凍結工作提供方便,提供協助,履行凍結手續,不得以保密為由阻礙。

第二款是關於對犯罪嫌疑人的存款、匯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不得重復凍結的規定。根據本款規定,犯罪嫌疑人的存款、匯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已經被公安機關或人民檢察院凍結的,其他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不得對同一犯罪嫌疑人的同一存款、匯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再次凍結,這是禁止性規范,偵查機關應當嚴格遵守。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一百四十三條的釋義:

本條是關於決定不起訴案件的處理程序的規定。

不起訴的決定必須經過公開宣布的程序,不能以送達代替向被不起訴人宣布不起訴的決定。公開宣布的地點、范圍,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的需要確定,但必須有被不起訴人在場。同時,檢察機關應將不起訴決定書送達被不起訴人和他的所在單位。

被不起訴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不起訴決定書後法定期限內向人民檢察院申訴。不起訴的決定,一經宣布,立即生效,被不起訴人從法律意義上講是無罪的。對被羈押的被不起訴人,應當立即釋放。

㈩ 新刑事訴訟法理解與試用和刑事訴訟法有什麼關系

您好,《刑事訴訟法理解與適用》是以修正後的刑事訴訟法條文為紅線,進行新舊對比,將「法條釋義」、「實踐問題」、「理論展開」、「案例導讀」等融為一體。
新刑事訴訟法理解與適用還從條文釋義的角度進行闡述,揭示新修訂所體現的法律理念;同時以法律條文在刑事案件中的具體適用為落腳點,引用具有典型意義的相關案例進行輔助說明,揭示實踐中法律適用方面存在的問題症結,以期為司法實務提供可靠依據。它詳細闡述了修改刑事訴訟法的背景與動因、指導思想及修改過程,逐條闡述了條文的修改背景、修改內容及條文的理解與適用,對於學習和掌握刑事訴訟法的修改內容具有較強的指導意義。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熱點內容
初級會計職稱經濟法基礎考試重點 發布:2025-07-24 07:36:49 瀏覽:906
公司的司法 發布:2025-07-24 07:34:09 瀏覽:539
良善立法 發布:2025-07-24 07:22:32 瀏覽:823
政法幹警考試民法學真題 發布:2025-07-24 07:02:04 瀏覽:555
道德儲蓄的感言 發布:2025-07-24 06:57:48 瀏覽:640
公共基礎法律知識總結大綱 發布:2025-07-24 06:50:02 瀏覽:978
合同法債務和債權 發布:2025-07-24 06:48:34 瀏覽:409
刑法中罰全 發布:2025-07-24 06:48:27 瀏覽:726
貨幣中的國際法律知識 發布:2025-07-24 06:46:16 瀏覽:793
黨紀法規心得體會 發布:2025-07-24 06:40:56 瀏覽: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