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離職體檢
Ⅰ 勞務員工離職辦理離職體檢的必檢項目有哪些
摘要 用人單位不得安排未經上崗前職業健康檢查的勞動者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的作業;不得安排有職業禁忌的勞動者從事其所禁忌的作業;對在職業健康檢查中發現有與所從事的職業相關的健康損害的勞動者,應當調離原工作崗位,並妥善安置;對未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的勞動者不得解除或者終止與其訂立的勞動合同。
Ⅱ 《勞動法》有規定員工離職一定要體檢嗎汽車鈑金工辭職用不體檢
勞動法沒有規定,離職一定要做體檢。
Ⅲ 企業幾年不給員工健康體檢辭職能雙倍賠償嗎
不能。
勞動法對此沒有明確規定。
除非是特殊工種,特殊工種工人一般每年都會進行體檢的。從事特殊工種崗位的時候離職前是可以向單位申請體檢的,看是否有工作中落下的勞傷等。
Ⅳ 員工離職後,職業健康體檢報告需保存多久有無相關法律規定
職業健康報告一般保存兩年。
按照《職業病防治法》第三十二條 對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的作業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的規定組織上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並將檢查結果如實告知勞動者。職業健康檢查費用由用人單位承擔。有效時間為一年。
Ⅳ 離職最後一天做離崗體檢是否符合規定
不符合法律規定。根據勞動法規定,在沒有進行離職前離崗體檢結果出來前是不能辦理離職的
Ⅵ 員工主動放棄離崗期間職業健康體檢怎麼辦
作為單位一定督促員工做離職職業病鑒定。根據《職業病防治法》等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對准備脫離所從事的職業病危害作業或者崗位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在勞動者離崗前30日內組織勞動者進行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勞動者離崗前90日內的在崗期間的職業健康檢查可以視為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
用人單位對未進行離崗時職業健康檢查的勞動者,不得解除或者終止與其訂立的勞動合同,勞動者自願放棄職業健康體檢或復查,應有書面聲明,可視為放棄該權利。但不能免除用人單位職業健康監護職責。
職業健康體檢注意事項
用人單位應准備勞動者名單,內容包括姓名、性別、年齡、接觸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名稱(包括在所選檢查機構資質范圍內)、體檢類別(上崗前、在崗期間、離崗時、應急的)等。
職業健康檢查特殊性強,不同的職業病危害因素造成的健康損害也不同,各有其特點。如果用人單位在組織勞動者檢查時,漏查了必檢項目,就達不到檢查的真正目的。
檢查結果具有法律效力,用人單位應並將體檢結果及結論如實告知勞動者,對於檢查結論中出現的職業禁忌證、疑似職業病的情況應高度重視,應當按照檢查報告中的要求處理。
Ⅶ 公司對離職人員的職業病健康體檢,國家強制規定一定要做 還是離職員工自己決定是否要做
《職業病防復治法》第三十二條規定對從制事接觸職業病危害的作業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的規定組織上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並將檢查結果如實告知勞動者。職業健康檢查費用由用人單位承擔。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令第23號《職業健康監護管理辦法》(2002.04.10)第九條用人單位應當組織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勞動者進行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用人單位對未進行離崗時職業健康檢查的勞動者,不得解除或終止與其訂立的勞動合同。
第十二條勞動者職業健康檢查和醫學觀察的費用,應當由用人單位承擔。
(7)勞動法離職體檢擴展閱讀
由於部分行業的特殊性,長期從事該行業的勞動者經常會患上職業病,即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經濟組織的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因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據調查,每年新增職業病患者達到約1.5萬人。成為我國一大社會問題,影響到那些勞動者的工作和健康。定期的職業體檢是有效發現和預防職業病的手段。
Ⅷ 員工離職後有權索要本人的職業病體檢報告原件嗎
沒有。只能索取本人職業健康監護檔案復印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
第三十六條用人單位應當為勞動者建立職業健康監護檔案,並按照規定的期限妥善保存。
職業健康監護檔案應當包括勞動者的職業史、職業病危害接觸史、職業健康檢查結果和職業病診療等有關個人健康資料。
勞動者離開用人單位時,有權索取本人職業健康監護檔案復印件,用人單位應當如實、無償提供,並在所提供的復印件上簽章。
(8)勞動法離職體檢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第三十九條勞動者享有下列職業衛生保護權利:
(一)獲得職業衛生教育、培訓;
(二)獲得職業健康檢查、職業病診療、康復等職業病防治服務;
(三)了解工作場所產生或者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危害後果和應當採取的職業病防護措施;
(四)要求用人單位提供符合防治職業病要求的職業病防護設施和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改善工作條件;
(五)對違反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以及危及生命健康的行為提出批評、檢舉和控告;
(六)拒絕違章指揮和強令進行沒有職業病防護措施的作業;
(七)參與用人單位職業衛生工作的民主管理,對職業病防治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
用人單位應當保障勞動者行使前款所列權利。因勞動者依法行使正當權利而降低其工資、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終止與其訂立的勞動合同的,其行為無效。
Ⅸ 離職前體檢還是離職後體檢
法律分析:一般的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時不需要體檢。但對於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崗位的勞動者在解除勞動合同時,用人單位應當安排職業健康檢查(體檢),且費用由用人單位承擔。對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的作業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務院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衛生行政部門的規定組織上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並將檢查結果書面告知勞動者。職業健康檢查費用由用人單位承擔。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 第三十四條 用人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和職業衛生管理人員應當接受職業衛生培訓,遵守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依法組織本單位的職業病防治工作。用人單位應當對勞動者進行上崗前的職業衛生培訓和在崗期間的定期職業衛生培訓,普及職業衛生知識,督促勞動者遵守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規章和操作規程,指導勞動者正確使用職業病防護設備和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勞動者應當學習和掌握相關的職業衛生知識,增強職業病防範意識,遵守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規章和操作規程,正確使用、維護職業病防護設備和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發現職業病危害事故隱患應當及時報告。勞動者不履行前款規定義務的,用人單位應當對其進行教育。
Ⅹ 對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離崗前的體檢具體的期限有如何規定
固然需要。塵肺是特定職業可能產生的疾病,而且只局限產生在肺部。離崗前的體檢,還包括對血液生化、腹部內臟器官做1個系統評價,對了解自己身體狀態和應對身體的變化對職業做1個計劃,還是有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