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法比例原則超限行為

行政法比例原則超限行為

發布時間: 2022-03-28 03:30:41

A. 法律比例原則..是不是就低..不就高

不是的。比例原則很多體現在行政法上面,要求採取損害最小,合乎目的,還要有適當性。不是一味的就低

B. 行政法比例原則的簡答

例原則的簡答
今天 10:30匿名 | 來自手機知道 | 分類:

C. 行政法上的比例原則有哪些具體要求

法律分析:比例原則的要求 一、合目的性: 是指行政機關行使裁量權所採取的具體措施必須符合法律目的。二、適當性: 是指行政機關所選擇的具體措施和手段應當為法律所必需,結果與措施和手段之間存在著正當性。三、損害最小: 是指在行政機關在可以採用多種方式實現某一行政目的的情況下,應當採用對當事人權益損害最小的方式。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一條 為保證人民法院公正、及時審理行政案件,解決行政爭議,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職權,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四條 人民法院依法對行政案件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人民法院設行政審判庭,審理行政案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第一條 為了規范行政處罰的設定和實施,保障和監督行政機關有效實施行政管理,維護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保護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D. 行政法規定的比例原則的字原則有哪些

1.妥當性原則
2.必要性原則
3.均衡原則

E. 行政法上的比例原則是什麼含義

行政比例原則是指行政主體實施行政行為應兼顧行政目標的實現和相對人權益的保護,如專為實現屬行政目標可能對相對人權益造成某種不利影響時,應使這種不利影響限制在盡可能小的范圍和限度內,保持二者處於適度的比例。

建議參考 http://ke..com/link?url=XYftyMWo-n-a2pxj-sNxTPxDCQRU9j8qxB-_

F. 關於行政法的比例原則,我想得到更多的資料

三階理論呀,裡面的什麼法益相稱就挺有意思的阿,自由裁量阿,歐洲人權公約的闡述上,還有我國制度完善和保障,現在不是號稱警察相關法律使用這個原則最多嗎?

哥們你寫論文阿?寫一個就好了阿
不然累到吐血身亡。。。。。。。哈哈

G. 行政法比例原則

行政法比例原則是行政法上一項重要的基本原則。比例原則的三個要求為:
1、合目的性,是指行政機關行使裁量權所採取的具體措施必須符合法律目的;
2、適當性,是指行政機關所選擇的具體措施和手段應當為法律所必需,結果與措施和手段之間存在著正當性;
3、損害最小,是指在行政機關在可以採用多種方式實現某一行政目的的情況下,應當採用對當事人權益損害最小的方式。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六條
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對行政行為是否合法進行審查。第六十條
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不適用調解。但是,行政賠償、補償以及行政機關行使法律、法規規定的自由裁量權的案件可以調解。
調解應當遵循自願、合法原則,不得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權益。

H. 什麼是行政法上的比例原則

行政法中比例原則是指行政權力的行使除了有法律依據這一前提外,行政主體還必須選擇對人民侵害最小的方式進行。行政比例原則是行政法的重要原則,是指行政主體實施行政行為應兼顧行政目標的實現和保護相對人的權益,如果行政目標的實現可能對相對人的權益造成不利影響,則這種不利影響應被限制在盡可能小的范圍和限度之內,二者有適當的比例。比例原則著眼於法益的均衡,以維護和發展公民權為最終歸宿,是行政法上控制自由裁量權行使的一項重要原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二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前款所稱行政行為,包括法律、法規、規章授權的組織作出的行政行為。

I. 行政法的比例原則

法律分析:比例原則是許多國家行政法上一項重要的基本原則。學界通說認為,比例原則包含適當性原則、必要性原則和狹義比例原則三個子原則。行政法中比例原則是指行政權力的行使除了有法律依據這一前提外,行政主體還必須選擇對人民侵害最小的方式進行。比例原則對我國行政法治建設具有很強的借鑒意義。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一條為保證人民法院公正、及時審理行政案件,解決行政爭議,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職權,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前款所稱行政行為,包括法律、法規、規章授權的組織作出的行政行為。

J. 行政法比例原則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1. 行政比例原則是指行政主體實施行政行為應兼顧行政目標的實現和保護相對人的權益,如果行政目標的實現可能對相對人的權益造成不利影響,則這種不利影響應被限制在盡可能小的范圍和限度之內,二者有適當的比例。

  2. 這是對行政權的約束,要求行政主體對行政行為的作出有一定的權衡,考慮行政行為的適當性、必要性,不要撟枉過正。

熱點內容
殘疾軍人撫恤條例 發布:2025-07-22 15:25:08 瀏覽:784
武漢法院薛 發布:2025-07-22 15:24:02 瀏覽:57
央行司法重整 發布:2025-07-22 15:23:20 瀏覽:100
吳江區總工會職工法律援助中心 發布:2025-07-22 15:05:39 瀏覽:189
法院申請失信了 發布:2025-07-22 15:03:15 瀏覽:175
法院布防 發布:2025-07-22 14:58:56 瀏覽:796
司考背經濟法要多少時間 發布:2025-07-22 14:57:41 瀏覽:216
試論政府行政法制化 發布:2025-07-22 14:57:03 瀏覽:187
律師的身家 發布:2025-07-22 14:56:01 瀏覽:116
法律效力依據哪些原則 發布:2025-07-22 14:51:55 瀏覽: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