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法240條解釋
『壹』 民事訴訟法240條254條規定
第二百四十條執行員接到申請執行書或者移交執行書,應當向被執行人發出執行通知,並內可以立即容採取強制執行措施。
第二百五十四條人民法院採取本法第二百四十二條、第二百四十三條、第二百四十四條規定的執行措施後,被執行人仍不能償還債務的,應當繼續履行義務。債權人發現被執行人有其他財產的,可以隨時請求人民法院執行。
『貳』 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249條是什麼規定
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249條的規定是:
在訴訟中,爭議的民事權利義務轉移的,不影響當事人的訴訟主體資格和訴訟地位。人民法院作出的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對受讓人具有拘束力。
受讓人申請以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身份參加訴訟的,人民法院可予准許。受讓人申請替代當事人承擔訴訟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決定是否准許;不予准許的,可以追加其為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
這體現了民事訴訟的當事人恆定原則。
『叄』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240條253條
第二百四十條 人民法院審理涉外民事案件,應當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通用的內語言、文字。容當
事人要求提供翻譯的,可以提供,費用由當事人承擔。
第二百五十三條 人民法院裁定準許財產保全後,被申請人提供擔保的,人民法院應當解除財
產保全。
『肆』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第253條的司法解釋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定:被執行人未按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的,應當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被執行人未按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的期間履行其他義務的,應當支付遲延履行金。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五百零六條被執行人遲延履行的,遲延履行期間的利息或者遲延履行金自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的履行期間屆滿之日起計算。
第五百零七條被執行人未按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的期間履行非金錢給付義務的,無論是否已給申請執行人造成損失,都應當支付遲延履行金。已經造成損失的,雙倍補償申請執行人已經受到的損失;沒有造成損失的,遲延履行金可以由人民法院根據具體案件情況決定。
(4)民事訴訟法240條解釋擴展閱讀: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已於2014年12月18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636次會議通過,自2015年2月4日起施行。
1991年4月9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
根據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決定》第一次修正。
根據2012年8月31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決定》第二次修正。
根據2017年6月27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決定》第三次修正 。
『伍』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204條是怎麼規定的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四條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再審申請書之日起三個月內審查,符合本法規定的,裁定再審;
不符合本法規定的,裁定駁回申請。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
此條規定了再審的審查期限。
(5)民事訴訟法240條解釋擴展閱讀:
最高法出台司法解釋 三類再審申請人民法院不予立案
為依法保障當事人申請再審權利,規范人民法院行政申請再審案件立案工作,最高人民法院今天發布《關於行政申請再審案件立案程序的規定》。該司法解釋共15條,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司法解釋規定,申請再審,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不予立案:
1、再審申請被駁回後再次提出申請的;
2、對再審判決、裁定提出申請的;
3、在人民檢察院對當事人的申請作出不予提出檢察建議或者抗訴決定後又提出申請的。前兩種情形,人民法院應當告知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檢察院申請檢察建議或者抗訴。
針對再審申請人提交的再審申請書等材料,司法解釋明確,材料符合要求的,人民法院應當出具《訴訟材料收取清單》,註明收到材料日期,並加蓋專用收件章。材料不符合要求的,人民法院應當將材料退回,並一次性全面告知其在指定的合理期限內予以補正;
無正當理由逾期不予補正且仍堅持申請再審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駁回其再審申請。此外,再審申請人提出的再審申請不符合規定的,人民法院應當當場告知。
司法解釋規定,對符合條件的再審申請,人民法院應當及時立案,並應自收到符合條件的再審申請書等材料之日起5日內向再審申請人發送受理通知書,同時向被申請人及原審其他當事人發送應訴通知書、再審申請書副本及送達地址確認書。
因通訊地址不詳等原因,受理通知書、應訴通知書、再審申請書副本等材料未送達當事人的,不影響案件的審查。
司法解釋明確,當事人申請再審,應當在判決、裁定、調解書發生法律效力後6個月內提出。申請再審期間為人民法院向當事人送達裁判文書之日起至再審申請人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之日止。申請再審期間為不變期間,不適用中止、中斷、延長的規定。
『陸』 民事訴訟法92條,240條,241條,255條:
您好,第九十二條受送達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節規定的其他方式無法送達的,公告回送達。答自發出公告之日起,經過六十日,即視為送達。
公告送達,應當在案卷中記明原因和經過。
第二百四十條 執行員接到申請執行書或者移交執行書,應當向被執行人發出執行通知,並可以立即採取強制執行措施。
第二百四十一條 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應當報告當前以及收到執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財產情況。被執行人拒絕報告或者虛假報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對被執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有關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拘留。
第二百五十五條被執行人不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的,人民法院可以對其採取或者通知有關單位協助採取限制出境,在徵信系統記錄、通過媒體公布不履行義務信息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措施。
『柒』 中國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240條是什麼意思
《中國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條,執行通知與強制執行:
執行員接到申請執行書或者移交執行書,應當向被執行人發出執行通知,並可以立即採取強制執行措施。
意思是:
1、被執行人在接到執行通知後應當履行法律文書所確定的義務;
2、不履行,則人民法院執行員有權採取強制執行措施,根據不同情形扣押、凍結、劃撥、變價被執行人的財產。
依據《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一條,被執行人報告財產義務:
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應當報告當前以及收到執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財產情況。被執行人拒絕報告或者虛假報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對被執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有關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拘留。
第二百四十二條,法院有權採取執行措施:
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向有關單位查詢被執行人的存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情況。
人民法院有權根據不同情形扣押、凍結、劃撥、變價被執行人的財產。人民法院查詢、扣押、凍結、劃撥、變價的財產不得超出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的范圍。 人民法院決定扣押、凍結、劃撥、變價財產,應當作出裁定,並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有關單位必須辦理。
(7)民事訴訟法240條解釋擴展閱讀:
扣押、凍結、劃撥、扣留、提取、變價的含義
一、查詢、凍結、劃撥被申請執行人的存款
查詢是指人民法院向銀行、信用合作社等單位調查詢問或審查追問有關被申請人存款情況的活動。
凍結是指人民法院在進行訴訟保全或強制執行時,對被申請執行人在銀行、信用合作社等金融單位的存款所採取的不準其提取或轉移的一種強制措施。
劃撥是指人民法院通過銀行或者信用合作社等單位,將作為被申請執行人的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存款,按人民法院協助執行通知書規定的數額劃入申請執行人的賬戶內的執行措施。劃撥存款可以在凍結的基礎上進行,也可以不經凍結而直接劃撥。
二、扣留、提取被申請執行人的收入
在執行實踐中,扣留、提取被申請執行人的收入是人民法院經常使用的一種執行措施。
扣留和提取是緊密相聯的兩個執行措施,扣留是臨時性措施,是將被申請執行人的收入暫扣下,仍留在原來的單位,不準其動用和轉移,促使其在限定的期限內履行義務。如超過期限仍不履行的,即可提取該項收入交付申請執行人。
三、查封、扣押、拍賣、變賣被申請執行人的財產
被申請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義務,人民法院有權查封、扣押、拍賣、變賣被申請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財產。
查封是一種臨時性措施,是指人民法院對被申請執行人的有關財產貼上封條,就地封存,不準任何人轉移和處理的執行措施。
拍賣是人民法院以公開的形式、競爭的方式,按最高的價格當場成交,出售被申請執行人的財產。
變賣是指強制出賣被申請執行人的財產,以所得價款清償債務的措施。人民法院在執行中需要變賣被申請執行人財產的,可以交由有關單位變賣,也可以由人民法院直接變賣。由人民法院直接變賣的,變賣前,應就價格問題徵求物價等有關部門的意見,變賣的價格應當合理。
人民法院扣留、提取的存款和收入,拍賣、變賣被申請執行人財產所得的金錢,應及時交付申請執行人,並結束執行程序。
四、搜查被申請執行人匿的財產
『捌』 民事訴訟法242條是什麼意思
民事訴訟法20112年已經修正,2013年1月1日起實施。242條新舊民事訴訟法專可能有變動。
2013年新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四十二條被屬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向有關單位查詢被執行人的存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情況。人民法院有權根據不同情形扣押、凍結、劃撥、變價被執行人的財產。人民法院查詢、扣押、凍結、劃撥、變價的財產不得超出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的范圍。
人民法院決定扣押、凍結、劃撥、變價財產,應當作出裁定,並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有關單位必須辦理。
『玖』 中國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240條是什麼意思
意思就是執行文書流轉到案件負責人手上後,執行法官需要發送相關文書給被執行人,並同時啟動財產查找、查封程序。
『拾』 民事訴訟法242條是什麼意思
民事訴訟法20112年已經修正,2013年1月1日起實施。242條新舊民事內訴訟容法可能有變動。
2013年新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四十二條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向有關單位查詢被執行人的存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情況。人民法院有權根據不同情形扣押、凍結、劃撥、變價被執行人的財產。人民法院查詢、扣押、凍結、劃撥、變價的財產不得超出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的范圍。
人民法院決定扣押、凍結、劃撥、變價財產,應當作出裁定,並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有關單位必須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