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民事訴訟法司詐騙

民事訴訟法司詐騙

發布時間: 2022-04-03 00:40:16

『壹』 民事訴訟法關於欠錢不還的怎麼處理

  1. 當今社會欠錢不還的現象非常常見,大多數人會選擇上訴來解決債務糾紛問題。

  2. 上訴過程漫長,操作也比較繁瑣,不如試試第三方催收機構幫助催收,不僅節省時間和精力,操作起來也比較簡單。

  3. 希望以上知識可以幫到大家。

『貳』 被詐騙了1000000萬到公安部門報案,公安工作人員不立案,叫我們去法院打官司,律師又叫先立案,怎

被騙100萬元,向公安局報案,公安局不能立案應當屬於經濟糾紛,只能到法院起訴。

詐騙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通常認為,該罪的基本構造為:行為人以不法所有為目的實施欺詐行為→被害人產生錯誤認識→被害人基於錯誤認識處分財產→行為人取得財產→被害人受到財產上的損失。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11年4月8日起施行)的規定: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和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與「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經濟案件的受案范圍,是指哪些經濟糾紛案件由人民法院受理。確定人民法院對經濟案件的收案范圍可以明確人民法院與仲裁機構和有關行政部門之間受理經濟糾紛案件分工和許可權。依照法律規定,人民法院受理平等主體的法人之間、其他組織之間、公民之間以及他們相互之間因財產關系發生的經濟權益糾紛案件。主要包括各種合同糾紛案件和經濟損害賠償糾紛案件。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 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叄』 到法院起訴詐騙公司到我當地還是他公司當地

到法院起訴詐騙公司,你當地法院和他公司當地法院都有權管轄,當你提起訴訟時,可任選一個。

『肆』 法院在民事訴訟中發現當事人涉嫌刑事犯罪如何處理

一般處理原則是「先刑後民」。

如果是刑事自訴案件,如果當事人沒有控訴被告,還是按照民事案件審理民事請求;如果原告想追究被告人刑事責任,並提出訴訟請求,可以將案件移送刑事庭審理;

如果是公訴案件,人民法院在審理民事案件中,發現案件實體內容有涉嫌刑事犯罪的情況時,法院應裁定中止審理,並將發現的情況或線索及時移送具有偵查權的偵查機關。

關於審理民事糾紛案件中涉及刑事犯罪若干程序問題的處理意見,正在審理的民事案件,人民法院發現案件的全部或部分事實涉嫌刑事犯罪

1、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經濟合同糾紛案件中涉及經濟犯罪嫌疑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條的規定,法院應將犯罪嫌疑線索、材料移送有關公安機關或檢察機關查處。但根據民事法律規范判斷,當事人之間構成民事法律關系,且不影響民事案件審理的,民事案件可繼續審理。

2、審理中發現涉嫌犯罪,且該刑事犯罪嫌疑案件確認的事實將直接影響民事糾紛案件的性質、效力、責任承擔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六條第一款第(五)項的規定,法院應裁定中止審理,將犯罪線索移送有關公安機關或檢察機關,等待刑事程序終結後再恢復審理。

3、審理中發現涉嫌犯罪,且不構成民事責任承擔的,例如發現案外人涉嫌盜用、私刻單位公章從事詐騙的行為,作為民事被告的單位沒有過錯,不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即合同當事人之間不存在民事法律關系的,法院應全案移送。

(4)民事訴訟法司詐騙擴展閱讀:

「先刑後民」作為我國經濟審判中的一個原則,已被大多數法律工作者所承認,但在我國現行的法條及司法解釋中,卻很難找到十分具體的規定。當人們窮盡檢索而找不到明確答案之後,又大都以為「先刑後民」只是人們在審判工作中的習慣做法,作為一種原則,實質上並不存在。

1985年8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及時查處在經濟糾紛案件中發現的經濟犯罪的通知》就對先刑後民原則有了比較粗略的規定:

「各級人民法院在審理經濟糾紛案件中,如發現有經濟犯罪問題,應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執行刑事訴訟法規定的案件管轄范圍的通知》,將經濟犯罪的有關材料分別移送給有管轄權的公安機關或檢察機關偵查、起訴……」

1987年3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在《關於在審理經濟糾紛案件中發現經濟犯罪必須及時移送的通知》,又對這原則作了進一步的規范:

「人民法院在審理經濟糾紛案件中發現經濟犯罪時,一般應將經濟犯罪與經濟糾紛全案移送,依照刑事訴訟法第五十三條和第五十四條的規定辦理;

如果經濟糾紛與經濟犯罪必須分案處理的,或者是經濟糾紛經審結後又發現有經濟犯罪的,可只移送經濟犯罪部分。對於經公安、檢察機關偵察,犯罪事實搞清楚後,仍需分案審理的,經濟糾紛部分退回人民法院繼續審理。」

至此,我國經濟審判工作中的「先刑後民」原則已十分明確地呈現在我們面前。

『伍』 原告民事勝訴後才發現被告涉嫌詐騙,在證據確鑿下公安已立案, 請問法院裁判書後公安立案兩者有矛盾嗎

來自法律法規類芝麻團 2018-11-18
收到判決書後發現有問題,可以一方面向警方報案,專即使警方遲遲沒有立屬案,也要繼續要求立案偵查。

另一方面,向法院申請再審,要求法院再審撤銷原判,將案件移送公安機關處理。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九條 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或者當事人雙方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申請再審的,不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陸』 民事訴訟法關於人民法院在審理民事案件過程中發現違法行為應如何處理的法條。

1、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經濟合同糾紛案件中涉及經濟犯罪嫌疑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條的規定,法院應將犯罪嫌疑線索、材料移送有關公安機關或檢察機關查處。但根據民事法律規范判斷,當事人之間構成民事法律關系,且不影響民事案件審理的,民事案件可繼續審理。
2、審理中發現涉嫌犯罪,且該刑事犯罪嫌疑案件確認的事實將直接影響民事糾紛案件的性質、效力、責任承擔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 十六條第一款第(五)項的規定,法院應裁定中止審理,將犯罪線索移送有關公安機關或檢察機關,等待刑事程序終結後再恢復審理。
3、審理中發現涉嫌犯罪,且不構成民事責任承擔的,例如發現案外人涉嫌盜用、私刻單位公章從事詐騙的行為,作為民事被告的單位沒有過錯,不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即合同當事人之間不存在民事法律關系的,法院應全案移送。
全案移送的案件,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在審理經濟糾紛案件中涉及經濟犯罪嫌疑若干問題的規定》,應採用以下移送方式處理:
1)人民法院認為案件有犯罪嫌疑但不屬於民事糾紛的,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在審理經濟糾紛案件中涉及經濟犯罪嫌疑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一條的規定,應當裁定駁回起訴,並將有關材料移送公安機關或檢察機關。
2)在審理過程中,公安機關或檢察機關認為有經濟犯罪嫌疑,並說明理由附有關材料函告法院,法院經審查認為確有犯罪嫌疑的,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在審 理經濟糾紛案件中涉及經濟犯罪嫌疑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二條的規定,應當將案件移送公安機關或檢察機關,並書面通知當事人,退還案件受理費。
對已全案移送公安機關或檢察機關的案件,在上述機關偵查期間,當事人又以相同事由向法院起訴的,法院應當裁定不予受理或駁回起訴。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通常情況下,如果我們在審理案件的時候,發現的其他的違法行為,還需要根據具體的情況來進行處理,看對方是否構成犯罪,如果構成犯罪的話就應該先有公安機關進行調查,提交給檢察院,然後再由檢察院判斷是否提出上訴。

『柒』 民事訴訟中故意提供虛假證據屬於什麼犯罪

民事訴訟中故意提供虛假證據涉嫌偽造證據,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一條訴訟參與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偽造、毀滅重要證據,妨礙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的;

(二)以暴力、威脅、賄買方法阻止證人作證或者指使、賄買、脅迫他人作偽證的;

(三)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已被查封、扣押的財產,或者已被清點並責令其保管的財產,轉移已被凍結的財產的;

(四)對司法工作人員、訴訟參加人、證人、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協助執行的人,進行侮辱、誹謗、誣陷、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五)以暴力、威脅或者其他方法阻礙司法工作人員執行職務的;

(六)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的。

人民法院對有前款規定的行為之一的單位,可以對其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7)民事訴訟法司詐騙擴展閱讀:

刑法第十四條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並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因而構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由偽證引起的司法不公正的後果是什麼,我想大家都知道。

最高人民檢察院2002年10月24日發布的司法解釋《關於通過偽造證據騙取法院民事裁判佔有他人財物的行為如何適用法律問題的答復》:

以非法佔有為目的,通過偽造證據騙取法院民事裁判佔有他人財物的行為所侵害的主要是人民法院正常的審判活動可以由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作出處理,不宜以詐騙罪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

如果行為人偽造證據時,實施了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印章的行為,構成犯罪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二百八十條第二款的規定。

以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印章罪追究刑事責任;如果行為人有指使他人作偽證行為,構成犯罪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三百零七條第一款的規定,以妨害作證罪追究刑事責任。

由此可見,妨害作證罪可以存在於民事訴訟中,那麼,與妨害作證罪處在同一條但不同款的幫助毀滅證據罪和幫助偽造證據罪當然也能存在於民事訴訟中。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捌』 民事判決生效後,發現該訴訟為虛假訴訟,當事受害人該向誰投訴

虛假訴訟,被告人可以提起反訴。
一、[反訴],與本訴相對,指訴訟中的被告向原告提起的訴。原告向被告提起的訴稱本訴。反訴是本訴被告用以反對原告的訴訟請求而進行辯駁的一種特殊形式,是被告為維護自己合法權益的一種特殊手段。
二、反訴可以在被告人收到法院送達的起訴書付本時,在規定的期限內用答辯狀進行答辯反沂,也可以在開庭審理中用書面或者口頭提出反訴。
三、反訴和本訴合並審理。
詳情請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條;<刑法>第三百零七條之一等。
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四十條、原告增加訴訟請求、被告提出反訴的、第三人提出與本案有關的訴訟請求,可以合並審理。
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百零七條之一、[虛假訴訟訴罪]以捏造成事實提起民事訴訟,妁害司法秩序或者嚴重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有第一款行為,非法佔有他人財產或者逃避合法債務,又構成其他犯罪的,依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從重處罰。
司法工作人員利用工作職權,與他人共同實施前三款行為的,從重處罰;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從重處罰。

『玖』 求一份 詐騙案件的刑事附帶民事的起訴書

(集資詐騙)刑事訴訟附帶民事賠償起訴狀
被告人賈××,男,1987
年9月14日出生,漢族,初中文化,
無業,住XX縣蘆河鎮秀水村,現押於XX縣看守所。
原告人夏××,男,1979年7月31日出生,漢族,高中文化,XX縣振興機械廠職工,住XX縣沙口鎮城關西街××號。聯系電話:×××
原告人胡××,男,1968年5月28日出生,漢族,高中文化,XX縣振興機械廠職工,住XX縣沙口鎮城北路××號。聯系電話:×××
原告人陳××,男,1969年2月23日出生,漢族,高中文化,XX縣第一汽運公司職工,住XX縣長河鎮河陽街××號。聯系電話:×××
訴 訟 請 求
請求依法追究被告詐騙罪刑事責任,並判令被告人賠償原告人夏××被詐騙現金131540元、原告人胡××被詐騙現金122000元、原告人胡××被詐騙現金110260元,合計人民幣363800元。 事 實 與 理 由
自2010年5月7日起,被告人蔡××以借錢購買客運線路及客車為名,分別多次找原告人夏XX、原告人胡××、原告人陳××借錢,承諾到期按時付還本金並付給高額利息。2011年4月7日原告人陳XX和夏XX一同找被告人蔡XX要錢,要求償還本金並償付利息,被告人蔡××以客運資金周轉困難為由,多次推脫,拒絕付還本金以及利息。隨後,原告人陳XX和夏XX、胡XX一同找被告人蔡XX要錢,被告人蔡XX則潛逃藏匿,現已被緝拿歸案,但是其所借三名原告人的現金卻沒有主動予以償還。三名原告人借給被告的現金皆個人家庭積蓄,被告人的行為給三名原告人家庭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和精神打擊。
綜上,原告人認為公民的財產人身權利不受非法侵害,蔡×X以欺騙手段騙取原告人的現金,並不予歸還,其行為嚴重侵犯了公民的財產權利,破壞了社會的和諧與穩定,已構成詐騙罪,依法應予嚴懲。同時由於蔡××的犯罪行為造成原告人的重大經濟損失,依法也應予賠償。故此,為維護公民的合法民事權益,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有關規定,特提起訴訟,望依法審理。 此致
訴訟原告人:夏XX
胡XX
陳XX
2010年9月7日

熱點內容
出版管理條例pdf 發布:2025-07-19 04:23:34 瀏覽:817
合同法第七章處罰 發布:2025-07-19 03:57:17 瀏覽:666
社會與法保姆趕走業主 發布:2025-07-19 02:58:44 瀏覽:89
會計稅法經濟法注會 發布:2025-07-19 02:53:50 瀏覽:454
民事訴訟法涉外與仲裁篇pdf 發布:2025-07-19 02:53:49 瀏覽:369
經濟法的地位是指經濟法在中的地位 發布:2025-07-19 02:10:46 瀏覽:97
法律碩士法學專業學位研究生 發布:2025-07-19 01:54:41 瀏覽:534
初級會計職稱經濟法速記口訣 發布:2025-07-19 01:53:22 瀏覽:555
電大合同法第四次任務 發布:2025-07-19 01:46:43 瀏覽:522
招標投標實施條例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19 01:31:58 瀏覽: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