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用人單位錄像錄音
❶ 錄音可以作為證據嗎
錄音可以作為法庭證據,可以作為當事人討回工資的證據。
一、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
第二十二條調查人員調查收集計算機數據或者錄音、錄像等視聽資料的應當要求被調查人提供有關資料的原始載體。提供原始載體確有困難的可以提供復製件。提供復製件的調查人員應當在調查筆錄中說明其來源和製作經過。
二、錄音作為法庭證據,有以下限制:
1、錄音盡量保存原始載體;
2、錄音不得侵犯他人隱私;
3、錄音盡量不要單獨作為法庭證據;
4、當事人出示的錄音證據未被剪接、剪輯或者偽造,前後連接緊密,內容未被篡改,具有客觀真實性和連貫性。
(1)勞動法用人單位錄像錄音擴展閱讀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庭審錄音錄像的若干規定》
第九條人民法院應當將替代法庭筆錄的庭審錄音錄像同步保存在伺服器或者刻錄成光碟,並由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對其完整性校驗值簽字或者採取其他方法進行確認。
第十條人民法院應當通過審判流程信息公開平台、訴訟服務平台以及其他便民訴訟服務平台,為當事人、辯護律師、訴訟代理人等依法查閱庭審錄音錄像提供便利。對提供查閱的錄音錄像,人民法院應當設置必要的安全防範措施。
第十一條當事人、辯護律師、訴訟代理人等可以依照規定復制錄音或者謄錄庭審錄音錄像,必要時人民法院應當配備相應設施。
第十二條人民法院可以播放依法公開審理案件的庭審錄音錄像。
第十三條訴訟參與人、旁聽人員違反法庭紀律或者有關法律規定,危害法庭安全、擾亂法庭秩序的,人民法院可以通過庭審錄音錄像進行調查核實,並將其作為追究法律責任的證據。
❷ 根據勞動法規定、控告用人單位要具備哪些東西!
勞動合同 就可以了
❸ 上班時間玩手機多次被監控錄像屬於嚴重違反用人單位規章制度嗎
肯定是你吧。語音輸入面板,人家沒有規定這種規矩的話,那成何體統。上班就要版有個上班的樣權子,不然的話,你創造的利益一定會小於別人付出代價。如果人家都虧了這么多,那還要員工來幹嘛?所以玩手機上班的時候還是盡量少一些好。這樣的話,你工作的效率要提高很多。語音收入也不錯的地方也應該沒有什麼了,不對,應該是出錯的幾率也很小。
❹ 在單位工作時間內錄抖音視頻屬於嚴重違反單位規章制度嗎被開除合理嗎
如果單位有規定的話,也屬於嚴重違反了單位的規章制度,被開除也是合理的。比如有的單位可能規定在工作時間不可以聊天,打電話,發微信或者錄制視頻的話。員工如果違反了被開除呢也是合理的,而且有的單位可能有一些比較隱私的。文件或者資料之類的。員工如果錄制視頻,會受到嚴重批評,工作時期在錄制視頻本來就耽誤工作。
法律分析
按照勞動法的規定,勞動者必須完成勞動任務,提高專業技能,執行勞動安全衛生規程,遵守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僱主應依法建立和完善有關規章制度,以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和履行勞動義務,使用人單位對勞動者實行管理。用人單位制定的規章制度是否依法履行了民主和公示程序。規章制度是企業針對生產、經營、管理等活動制定的各項規定、程序和標准,是企業的「章程」,是員工必須遵守的行為規范。國家有關法律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制定有關勞動報酬、工時、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員工培訓、勞動紀律、定額管理等方面的規章制度。用人單位因解除勞動合同、減薪、解聘、解聘、減薪等決定而引起的勞動爭議,由僱主承擔舉證責任。其具有嚴重違紀事實,是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依據。對此,用人單位應當有明確證據證明勞動者嚴重違紀的行為,且該行為產生的後果在規章制度中也明確約定為解除勞動合同。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九條 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❺ 自願辭職用人單位可以對我談話進行錄音嗎
經勞動者同意才可以錄音,如果未經勞動者同意,私自錄音是不合法的,這種手段取得的錄音資料,也不能作為證據。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未經對方當事人同意私自錄音取得的資料能否作為證據使用問題的批復》
證據的取得首先要合法,只有經過合法途徑取得的證據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未經對方當事人同意私自錄制其談話,系不合法行為,以這種手段取得的錄音資料,不能作為證據使用。
❻ 攝像頭監控員工工作是否違反勞動法
辦公場所是不違法的,但在更衣室、廁所這種隱私的地方裝攝像頭是犯法的。
辦公室不屬於私人場所,如果這些設備確系公司為了管理統一安裝,這一行為本身並不必然構成對員工隱私權的侵犯。監控不侵犯員工隱私有一個重要的前提條件,即在安裝和使用過程中需向員工履行告知義務,保證員工知情權,並且監控的內容僅限於與企業的經營活動有關。
監控所產生的錄像資料,只能用作企業內部管理,單位負有嚴格保密義務,不得隨意公開或泄露給他人。
(6)勞動法用人單位錄像錄音擴展閱讀:
公安部日前會同有關部門研究起草《公共安全視頻圖像信息系統管理條例(徵求意見稿)》。《徵求意見稿》指出,禁止在可能泄露他人隱私的場所、部位安裝視頻圖像採集設備。對於違法者,單位安裝的,對單位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個人安裝的,對個人處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罰款。
《徵求意見稿》指出,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利用公共安全視頻圖像信息系統非法獲取國家秘密、工作秘密、商業秘密或者侵犯公民個人隱私等合法權益。
公共安全視頻圖像信息系統的建設、使用等單位,對於系統設計方案、設備類型、安裝位置、地址碼等基礎信息,以及獲取的涉及國家秘密、工作秘密、商業秘密的視頻圖像信息負有保密義務,對於獲取的涉及公民個人隱私的視頻圖像信息不得非法泄露。
❼ 感覺企業違反了勞動法,作為員工該怎麼辦呢
企業文化根深蒂固,老一輩人都是經歷了國家困難的,是他們建設了自己的工廠,對工廠有很深的感情。現在企業業文化根深蒂固,老一輩人都是經歷了國家困難的,是他們建設了自己的工廠,對工廠有很深的感情。現在企業里也很時的加班我也都沒有調休,也沒有填加班單,覺得填了也休不掉。現在公司突然出了這樣一個制度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
我認為,凡事都離不開禮,更離不開法。當單位違反了勞動法規,損害了職工利益,自己既虧理又違法,這個時候,唯一的處理方式是與員工和談冷處理。我認為,凡事都離不開禮,更離不開法。當單位違反了勞動法規,損害了職工利益,自己既虧理又違法,這個時候,唯一的處理方式是與員工和談冷處理。集證據,工資條,合同,照片,錄像,錄音,工作簽到表,職工通訊錄,工作中的很多東西都能夠成為有力的證據。誓旦旦地拿出企業的一份規章制度,振振有詞地答辯說根據本廠第幾條第幾款第幾項之規定,對員工作出開除的處理決定。
❽ 勞動仲裁中錄音錄像證據需要先去鑒定嗎
勞動仲裁中的錄音錄像證據,如取得程序合法,內容真實完整,與案件具有關聯性,可以作為認定事實的依據。
如果勞動仲裁的另一方,對於該錄音證據的內容有異議,可以在仲裁程序中申請對該錄音證據的真實性進行司法鑒定。經鑒定沒有瑕疵的錄音錄像可以作為定案的根據。
❾ 公司強制員工配帶錄音筆上班是否違反勞動法
如果工作需要佩戴錄音筆,那就應該佩戴呀,這怎麼會違反勞動法。很多執法人員在執勤時也要佩戴執法記錄儀,那不僅錄音還能錄像呢。
❿ 勞動法規定單位里能裝多少攝像頭啊
是否侵犯隱私權法律尚無定論
根據國務院頒布的《娛樂場所管理條例》等相關法規文件,有關部門藉助實時圖像加強對公共秩序的監控,公民在公共場所時刻要面對攝像頭,將成為一種社會常態。
「有些單位的做法可能是對該常態的一種變相延伸。」一位法律界人士分析認為,「這與當前相應法律法規尚不完善,國家暫無專門的法律對攝像頭跟錄像設置的問題進行規定有關。這涉及到公權利跟私權利、公法跟私法的平衡問題。」
「隱私權一般是指自然人享有的對自己的個人秘密和個人私生活進行支配並排除他人干涉的一種人格權。」北京中盛律師事務所杜立元律師認為,「用人單位在辦公場所安裝攝像頭這一行為本身並不必然構成對員工隱私權的侵犯,但這並不代表用人單位可以隨意使用攝像頭。應受到如下限制:首先,安裝監控設備應當按規定報批備案。其次,應當向員工明示告知,因為這些監控手段的使用會使雇員的人格尊嚴部分喪失,如未明示則有偷窺之嫌。第三,監控僅限於工作場所和工作時間,監控的內容僅限於與企業的經營活動有關,如單位的更衣室、衛生間、浴室等處不得設置,也就是說,並非所有的公共場所都可以安裝公共安全圖像系統。第四,用人單位對受監控的員工個人隱私信息負有嚴格保密義務,不得隨意公開。第五,員工有權知悉監控信息資料的儲存情況,有權要求用人單位妥善保存監控信息並定期銷毀。第六,公民享有平等權,所安裝的攝像頭應面對整個辦公場所,不得只針對特定的一個人。」
另外,杜立元律師還說:「除了保障財產安全方面的意義之外,在辦公區安裝攝像頭作為管理手段不宜提倡,它也不會有多大作用。相反,充分發揮員工的主觀能動性、不斷加強公司制度建設才是現代企業管理的正途。」
「由於目前法律並無明文規定,不得在辦公區域安裝攝像頭,因此不能說公司的做法侵權。」北京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法律工作者認為,「辦公室本身是一個公共場所,並非私人空間。而公司為管理需要,在辦公場所安裝攝像頭,也並沒有違反相關法律規定,這只是一種管理手段,並不侵犯個人隱私,當然其前提是公司要按規定辦理相關安裝手續,要具備使用該器材的合法條件。」
但也有不少律師明確表示,在《憲法》和《民法通則》中,都有保護公民人格尊嚴、個人隱私方面的規定。而員工即使在上班的時候,也會有個人隱私,因此公司安裝攝像頭的做法有悖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