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法許可行政審批

行政法許可行政審批

發布時間: 2022-04-13 02:14:22

A. 行政許可就是行政審批,這句話對嗎

當然不對,行政許可並不代表已經審批,但是行政審批一定需要行政許可。

B. 行政審批和行政許可的區別

1、行政許可,即通常說的行政審批,是指行政機關根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申請,經依法審查,准予其從事特定活動的行為。有以下四個方面的特徵:
(1)行政許可是依申請的行為。以申請為起始,無申請即無許可。
(2)行政許可是管理性行為。主要體現為行政機關作出行政許可的單方面性。不具有管理性特徵的行為,即使冠以審批、登記的名稱,也不屬於行政許可。
(3)行政許可是管理經濟和社會事務的外部行為。行政機關對其他行政機關,或者對機關直接管理的事業單位的人事、財務、外事等事項的審批,則屬於內部管理行為,不屬於行政許可。
(4)行政許可是准予相對人從事特定活動的行為。實施行政許可的結果是,相對人獲得了人事特定活動的權利或者資格。

2、審批:是指政府機關或授權單位,根據法律、法規、行政規章及有關文件,對相對人從事某種行為、申請某種權利或資格等進行具有限制性管理的行為。審批有三個基本要素:一是指標額度限制;二是審批機關有選擇決定權;三是一般都是終審。審批最主要特點是審批機關有選擇決定權,即使符合規定的條件,也可以不批准。
核准:是指政府機關或授權單位,根據法律、法規、行政規章及有關文件,對相對人從事某種行為,申請某種權利或資格等,依法進行確認的行為。因此,在批准相對人的申請時,只是按照有關條件進行確認。只要符合條件,一般都予以准許。核準的條件都比較明確具體,便於確認。
審核:是指由本機關審查核實,報上級機關或其他機關審批的行為。
備案:是指相對人按照法律、法規、行政規章及相關性文件等規定,向主管部門報告制定的或完成的事項的行為。

C. 行政審批和行政許可的區別是什麼

1、行政許可,即通常說的行政審批,是指行政機關根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申請,經依法審查,准予其從事特定活動的行為。有以下四個方面的特徵: (1)行政許可是依申請的行為。以申請為起始,無申請即無許可。 (2)行政許可是管理性行為。主要體現為行政機關作出行政許可的單方面性。不具有管理性特徵的行為,即使冠以審批、登記的名稱,也不屬於行政許可。 (3)行政許可是管理經濟和社會事務的外部行為。行政機關對其他行政機關,或者對機關直接管理的事業單位的人事、財務、外事等事項的審批,則屬於內部管理行為,不屬於行政許可。 (4)行政許可是准予相對人從事特定活動的行為。實施行政許可的結果是,相對人獲得了人事特定活動的權利或者資格。 2、審批:是指政府機關或授權單位,根據法律、法規、行政規章及有關文件,對相對人從事某種行為、申請某種權利或資格等進行具有限制性管理的行為。審批有三個基本要素:一是指標額度限制;二是審批機關有選擇決定權;三是一般都是終審。審批最主要特點是審批機關有選擇決定權,即使符合規定的條件,也可以不批准。 核准:是指政府機關或授權單位,根據法律、法規、行政規章及有關文件,對相對人從事某種行為,申請某種權利或資格等,依法進行確認的行為。因此,在批准相對人的申請時,只是按照有關條件進行確認。只要符合條件,一般都予以准許。核準的條件都比較明確具體,便於確認。 審核:是指由本機關審查核實,報上級機關或其他機關審批的行為。 備案:是指相對人按照法律、法規、行政規章及相關性文件等規定,向主管部門報告制定的或完成的事項的行為。

D. 行政許可就是行政審批,這個對么

行政審批是行政許可,行政許可不一定是行政審批,有的行政許可一定要通過行政審批,有的行政許可不一定通過行政審批。有的行政許可只需登記,不需審批,比如婚姻登記,現在只需登記,不需要誰審批。有的行政許可是通過考取,不需審批,比如駕照、律師證等等。如果把行政審批定義為廣義,只要是領證領照都叫做行政審批,那你這個說法才對。

E. 行政許可、行政審批、核准之間的關系與區別是什麼

1、行政許可,即通常說的行政審批,是指行政機關根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申請,經依法審查,准予其從事特定活動的行為。

2、行政審批:是指政府機關或授權單位,根據法律、法規、行政規章及有關文件,對相對人從事某種行為、申請某種權利或資格等進行具有限制性管理的行為。

3、核准:是指政府機關或授權單位,根據法律、法規、行政規章及有關文件,對相對人從事某種行為,申請某種權利或資格等,依法進行確認的行為。

F. 行政許可(行政審批)

【行政許可的概念】行政許可又稱行政審批,是指行政機關根據行政相對人的申請,經依法審查,准予其從事特定活動、認可其資格資質或確立其特定主體、資格、特定身份的行為。

【行政許可的原則】是指設定和實施行政許可應遵循的、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准則。行政許可的原則主要有:①法定原則;②公開、透明原則;③公正、公平原則;④便民、效率原則;⑤救濟原則;⑥誠實信用、信賴保護原則;⑦監督與責任原則。

【行政許可的種類】行政許可的種類是指依據不同的適用事項對行政許可的分類。行政許可的種類主要有特許、普通許可、認可、核准和登記等。

【普通許可】普通許可適用於行政機關准許符合法定條件的行政相對人從事特定活動的事項,如基於高度社會信用行業的市場准入和法定經營活動,利用財政資金或由政府擔保的外國政府、國際組織貸款的投資項目和涉及產業布局、需要實施宏觀調控的投資項目,直接關系公共安全、國家安全的活動和人身健康、生命財產安全的產品、物品的生產、銷售等活動以及法律、法規規定可設定普通許可的其他事項。

【特許】特許適用於行政機關賦予行政相對人特定權利並且具有數量限制的事項,如有限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有限公共資源的配置、直接關系公共利益的行業壟斷性企業的市場准入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可設定特許的其他事項。

【認可】認可適用於行政機關通過考試、考核方式確定為公眾提供服務、直接關系公共利益並且要求具備特殊信譽、特殊條件或特殊技能的行政相對人的資格、資質。

【核准】核准適用於行政機關依據技術標准、經濟技術規范審核、認定的事項,如直接關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設備、設施的設計、建造、安裝和使用,直接關系人身健康、生命財產安全的特定產品、物品的檢驗、檢疫以及法律、法規規定可以核準的其他事項。

【登記】登記適用於確立特定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的事項,如個人、企業或其他組織的特定主體、資格、特定身份的事項。

【行政許可的設定】是指不同的法律規范性文件對行政許可的設定,包括法律對行政許可的設定、行政法規對行政許可的設定、地方性法規對行政許可的設定、部門規章對行政許可的設定。其他規范性文件不得設定行政許可。

【行政許可的實施機關】是指有權適用行政許可的主體。行政許可的實施機關包括:具有行政許可權的行政機關;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依法接受委託實施行政許可的其他行政機關等。

【行政許可的一般程序】一般程序是行政許可的基本程序,具有程序完整、適用廣泛的特點。一般程序主要有以下步驟:申請與受理;審查與決定;變更與延展。有法定情形的,還應經過聽證程序。

【行政許可的特別程序】是指一般程序以外的行政許可的程序。包括特許程序、認可程序、核准程序和登記程序等。

G. 如何辦理行政審批程序

行政審批程序是行政機關向負責人或上級主管機關提出申請,例如提出申請採取強制措施的申請,然後上級機關或負責人進行審核,審核通過予以許可,發布許可證件或審核通過的文書。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製法》第十八條
行政機關實施行政強制措施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實施前須向行政機關負責人報告並經批准;
(二)由兩名以上行政執法人員實施;
(三)出示執法身份證件;
(四)通知當事人到場;
(五)當場告知當事人採取行政強制措施的理由、依據以及當事人依法享有的權利、救濟途徑;
(六)聽取當事人的陳述和申辯;
(七)製作現場筆錄;
(八)現場筆錄由當事人和行政執法人員簽名或者蓋章,當事人拒絕的,在筆錄中予以註明;
(九)當事人不到場的,邀請見證人到場,由見證人和行政執法人員在現場筆錄上簽名或者蓋章;
(十)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程序。

H. 誰知道行政審批和行政許可的區別在什麼地方

自《行政許可法》實施後,原行政審批分為行政許可和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兩類。前一類由行政許可法直接調整,後一類暫作保留,按原來的狀態運行。各地先後對行政許可進行了梳理和公布,已極為規范。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有的地方也在梳理,准備減少項目和簡化程序。

I. 什麼是行政審批什麼是行政許可他們的外延和內涵情形如何謝謝!

從內涵上講,行政審批是指行政機關(包括有行政審批權的其他組織)根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出的申請,經過依法審查,採取「批准」、「同意」、「年檢」發放證照等方式,准予其從事特定活動、認可其資格資質、確認特定民事關系或者特定民事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的行為。行政許可,是指在法律一般禁止的情況下,行政主體根據行政相對方的申請,經依法審查,通過頒發許可證、執照等形式,賦予或確認行政相對方從事某種活動的法律資格或法律權利的一種具體行政行為。 區別主要是行政許可是許可某項活動,而行政審批是批准某個事項。
從外延上講,行政許可一般是要發許可證的(證、照),而審批的回復可能是證、照,也可能是文件、也可能是答復函,甚至於是證明。

J. 如何區分行政許可和行政審批

二、行政許可的設定許可權。《行政許可法》規定,行政許可的設定許可權有:法律、行政法規可以設定行政許可,國務院可以採用發布命令的方式設定行政許可,地方性法規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章可以設定其許可權范圍內的行政許可。除此之外,其他規范性文件一律不得設定行政許可。
行政審批的概念及特徵。行政審批是指有關行政機關對其他機關或者對其直接管理的事業單位的人事、財務、外事等事項的審查批准。以下事項為典型的行政審批:一、有關行政機關對其他機關人事、財務、外事等事項的審批。每一個行政機關通常都承擔特定的社會管理職能,屬於管理者;但同時它們也是被管理者,國家對行政機關的人、財、物等實行集中統一管理,由指定的行政機關負責審批、劃撥和監督等項工作,以保障國家財政資金運轉的效率、人事任用的公正,促進行政機關的協調運轉。例如,每個部門都有自己的部門預算,這些預算是本級財政預算的組成部分,這些預算只有經財政部門批復之後,才可以執行。財政、外事部門對這些事項的審批,雖然符合行政許可的定義要求,但它行使的不是一種社會管理職能,其對象是特定的行政機關,而不是非特定的公民、法人或者組織。
二、上級行政機關基於行政隸屬關系對下級行政機關有關請示報告事項的審批。這種審查批准,是一種內部行政法律關系,是行政機關內部上下級領導關系的一種體現,不同於作為外部行政法律關系的行政許可。
三、行政機關對直屬事業單位有關事項的審批。我國的法人組織中有企業、事業單位和國家機關。其中事業單位不同於企業法人,是為發展特定的事業而設立的法人組織,通常不以營利為目的,致力於發展社會公共事業。如學校、醫院、科研單位和文藝團體等。這種審批權來源於國家出資,來源於資金劃撥,不同於行政機關對一般性社會事務的管理。
行政許可與行政審批的區別。行政許可與行政審批的區別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行政許可是一種行政法學上的概念,一般更多的是在法律意義上使用;行政審批是一種行政管理學上的概念,更多的是在行政管理意義上使用。
二、行政許可是一種外部行政行為,它不包括有關行政機關,或者直接管理的人事、財務、外事事項的審批;而行政審批則主要是內部行政行為,包括上述審批。
三、二者的救濟途徑有所不同。行政許可是一種具體行政行為,行政相對人如果認為該行政許可侵害了自己的利益,可以以行政復議或者行政訴訟的方式救濟;而對行政審批不服通常不能提出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

熱點內容
沒有絕對道德 發布:2025-07-14 01:18:20 瀏覽:918
法律援助計劃生育工作 發布:2025-07-14 01:11:51 瀏覽:536
合同法債務加入的條款 發布:2025-07-14 01:06:02 瀏覽:782
人民法院公開招聘聘用制書記員 發布:2025-07-14 01:05:51 瀏覽:253
勞動法保護提成 發布:2025-07-14 01:05:01 瀏覽:349
人事部勞動法 發布:2025-07-14 01:04:58 瀏覽:775
勞動法一般壓工資多久 發布:2025-07-14 01:02:39 瀏覽:844
申請了法律援助後怎麼打官司 發布:2025-07-14 00:54:35 瀏覽:764
外國人現地採用依據勞動合同法嗎 發布:2025-07-14 00:53:06 瀏覽:876
日本刑法嚴 發布:2025-07-14 00:52:31 瀏覽: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