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院執行刑事訴訟法
⑴ 請教:最高院最近一次「刑訴法司法解釋」是在2021年2月4日,在此之前也發布過,是哪一年發布的
最高法關於適用《刑事訴訟法》的解釋(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⑵ 最高檢查院的刑訴規則和最高院的刑訴解釋是什麼性質的法律文件
都是司法解釋,廣義的司法機關包括檢察機關,他做出的當然也就是司法機關的司法解釋了
⑶ 刑事附帶民事,中院終審判決後,被告向高院申請再審,發回中院再審後駁回申訴,還可以繼續向高院上訴嗎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向中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被駁回的,當事人不能向高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但可以人民檢察院申請檢察建議或者抗訴。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零九條 申請檢察院建議或抗訴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檢察院申請檢察建議或者抗訴:
(一)人民法院駁回再審申請的;
(二)人民法院逾期未對再審申請作出裁定的;
(三)再審判決、裁定有明顯錯誤的。人民檢察院對當事人的申請應當在三個月內進行審查,作出提出或者不予提出檢察建議或者抗訴的決定。當事人不得再次向人民檢察院申請檢察建議或者抗訴。
提審和指令再審適用的情形
發現下級法院生效的裁判確有錯誤,上級法院是決定提審還是決定指令再審呢?現行刑事訴訟法沒有作出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 釋》第305條規定:「最高人民法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確 有錯誤,可以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對於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正確,但是在適用法律上有錯誤,或者案情疑難、復雜、重大的,或者有其他不宜由原審人民法院 審理的情況的案件,也可以提審。」但是,這樣的規定並不具體。
按照人民法院審理審判監督程序的審理規定,從再審案件判決、裁定的不同錯誤形式,來確定提審的形式或指令再審的形式。如果原審裁判是二審裁判,上級人民法 院可以提審,也可以指令原二審法院再審。如果原審裁判是一審裁判,應指令再審而不宜提審。因為按照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理的案件,如果原 來是一審案件,應當依照第一審程序進行審理,所做的判決和裁定可以上訴、抗訴;如果原來是二審案件,或者是上級人民法院提審的案件,應當依照第二審程序進 行審判,所作的判決和裁定,是終審的判決和裁定。「劉涌涉黑案件」,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生效裁判後,最高人民法院以對劉涌的判決不當為由,採取了提審 的方式,所作出的判決即發生法律效力。
⑷ 並案最高院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
並案最高院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內容:一人犯數罪、共同犯罪或者其他需要並案審理的案件,其中一人或者一罪屬於上級人民法院管轄的,全案由上級人民法院管轄。並案偵查是公安機關偵查部門辦案的一項重要偵查措施,它是指把一個或者一夥罪犯所作的系列案件串聯起來,一並組織專案專辦的一種偵查方式。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十五條
一人犯數罪、共同犯罪或者其他需要並案審理的案件,其中一人或者一罪屬於上級人民法院管轄的,全案由上級人民法院管轄。
⑸ 最高院決定執行死刑,執行前發現案件有疑點可以暫停嗎
現實困惑
王某正當防衛殺人,一審法院在事實認定不清的情況下,認為王某犯故意殺人罪,判處王某死刑,立即執行。王某的辯護律師認為此案存在重大疑點,便提起上訴,但二審維持了原判。無奈之下,王某的律師多次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訴。最高人民法院的法官李某查閱卷宗,了解到案情的疑點,便迅速聯系最高人民法院院長說明情況,得到許可後馬上打電話給刑場執行法官要求將行刑時間延後,最終在行刑前幾分鍾救下了王某。已經由最高人民法院決定執行死刑的,臨刑前還可以暫停執行嗎?律師點評
死刑臨刑前可以暫緩執行。死刑是最嚴厲的一種刑罰,一經實施,就沒有補救的措施。因此,為了確保死刑執行的正確性、安全性,防止錯案,我國法律對此制定了一套嚴格的程序,而且也規定如果在執刑前發現判決可能有錯誤的,應該停止執行死刑。
本案中,王某故意殺人案有重大疑點,且在死刑執行前已經發現可能是誤判,應當停止執行,並立即報告最高人民法院,由最高人民法院作出最終的裁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五十條最高人民法院判處和核準的死刑立即執行的判決,應當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簽發執行死刑的命令。
被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的罪犯,在死刑緩期執行期間,如果沒有故意犯罪,死刑緩期執行期滿,應當予以減刑,由執行機關提出書面意見,報請高級人民法院裁定;如果故意犯罪,查證屬實,應當執行死刑,由高級人民法院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第二百五十一條下級人民法院接到最高人民法院執行死刑的命令後,應當在七日以內交付執行。但是發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停止執行,並且立即報告最高人民法院,由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裁定:(一)在執行前發現判決可能有錯誤的;(二)在執行前罪犯揭發重大犯罪事實或者有其他重大立功表現,可能需要改判的;(三)罪犯正在懷孕。
前款第一項、第二項停止執行的原因消失後,必須報請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再簽發執行死刑的命令才能執行;由於前款第三項原因停止執行的,應當報請最高人民法院依法改判。
特別提醒
死刑是所有刑罰中最嚴厲的一種,一旦執行錯誤,將沒有辦法進行補救,所以,對於死刑的執行應該慎之又慎。
163150
⑹ 六部委實施刑事訴訟法規定還有效嗎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檢察院、 公安部 、國家安全部 、司法部、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於實施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規定》於2012年12月26日生效,同時廢止1998年1月19日發布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司法部、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於刑事訴訟法實施中若干問題的規定》。
⑺ 刑事訴訟法最高院管轄的法律規定是什麼
法律分析:我國刑事訴訟中的管轄,是指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在直接受理刑事案件上的許可權劃分以及人民法院系統內部在審判第一審刑事案件上的許可權劃分。管轄所要解決的問題有兩個:一個是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在直接受理刑事案件上的分工問題;另一個是人民法院系統內各級法院、普通人民法院與專門人民法院以及專門法院之間在審判第一審刑事案件上的分工問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十九條 刑事案件的偵查由公安機關進行,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人民檢察院在對訴訟活動實行法律監督中發現的司法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非法拘禁、刑訊逼供、非法搜查等侵犯公民權利、損害司法公正的犯罪,可以由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對於公安機關管轄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重大犯罪案件,需要由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的時候,經省級以上人民檢察院決定,可以由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自訴案件,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
第二十條 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普通刑事案件,但是依照本法由上級人民法院管轄的除外。
⑻ 死刑緩期執行是否必須報最高院核准
死刑緩期執行不需要報最高院核准。
根據相關規定,死刑緩期兩年執行的核准權在高級人民法院,而死刑立即執行的核准權在最高人民法院。中級人民法院判處的案件報請死刑復核應由高級人民法院復核後,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准;高級人民法院判處的案件應當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死刑緩期二年執行是指對應當判處死刑,但又不是必須立即執行的犯罪分子,在判處死刑的同時宣告緩期二年執行,實行勞動改造,以觀後效。依據我國法律規定,對於應該判處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須立即執行的,可以判處死刑的同時宣告緩期2年執行。
對於被判處死刑緩期2年執行的有以下六種法律效果:
1、在死刑緩期執行期間,如果沒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滿以後,減為無期徒刑;
2、如果確有重大立功表現,二年期滿以後,減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
3、如果故意犯罪,情節惡劣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執行死刑;
4、對於故意犯罪未執行死刑的,死刑緩期執行的期限重新計算,並報最高人民法院備案;
5、限制減刑;
6、終身監禁。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四十八條 【死刑、死緩的適用對象及核准程序】死刑只適用於罪行極其嚴重的犯罪分子。對於應當判處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須立即執行的,可以判處死刑同時宣告緩期二年執行。
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決的以外,都應當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緩期執行的,可以由高級人民法院判決或者核准。第五十條 判處死刑緩期執行的,在死刑緩期執行期間,如果沒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滿以後,減為無期徒刑;如果確有重大立功表現,二年期滿以後,減為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查證屬實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執行死刑。
⑼ 最高、高級、中級、基層法院各管轄哪些第一審案件
在刑事訴訟中,依據《刑事訴訟法》第十九條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普通刑事案件,但是依照本法由上級人民法院管轄的除外。
第二十條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刑事案件:
(一)危害國家安全、恐怖活動案件;
(二)可能判處無期徒刑、死刑的案件。
第二十一條高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刑事案件,是全省(自治區、直轄市)性的重大刑事案件。
第二十二條最高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刑事案件,是全國性的重大刑事案件。
(9)最高院執行刑事訴訟法擴展閱讀:
刑事訴訟案件管轄的司法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司法解釋
第十五條 基層人民法院對可能判處無期徒刑、死刑的第一審刑事案件,應當移送中級人民法院審判。
基層人民法院對下列第一審刑事案件,可以請求移送中級人民法院審判:
(一)重大、復雜案件;
(二)新類型的疑難案件;
(三)在法律適用上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案件。
需要將案件移送中級人民法院審判的,應當在報請院長決定後,至遲於案件審理期限屆滿十五日前書面請求移送。中級人民法院應當在接到申請後十日內作出決定。不同意移送的,應當下達不同意移送決定書,由請求移送的人民法院依法審判;同意移送的,應當下達同意移送決定書,並書面通知同級人民檢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