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訴訟法

勞動訴訟法

發布時間: 2020-12-23 01:03:37

❶ 勞動仲裁程序參照民事訴訟法規

准確的說應該是:首先勞動仲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在該法沒有明確規定的情況下,才參照民事訴訟法

勞動法訴訟時效是幾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規定:

第二十七條 勞動爭議申請仲專裁的時效期間為屬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2)勞動訴訟法擴展閱讀:

1、《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頒布目的:為了公正及時解決勞動爭議,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促進勞動關系和諧穩定。

2、《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頒布時間及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於2007年12月29日通過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

3、《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適用范圍:

(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

(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

(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❸ 勞動法訴訟,程序是怎樣規定的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可以選擇下列程序解決勞動爭議。
(1)協商程序。協商是指勞動者與內用人單位就爭議的容問題直接進行協商,尋找糾紛解決的具體方案。與其他糾紛不同的是,勞動爭議的當事人一方為單位,一方為單位職工,因雙方已經發生一定的勞動關系而使彼此之間相互有所了解。雙方發生糾紛後最好先協商,通過自願達成協議來消除隔閡。
(2)申請調解。調解程序是指勞動糾紛的一方當事人就已經發生的勞動糾紛向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的程序。根據《勞動法》規定:在用人單位內,可以設立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負責調解本單位的勞動爭議。
(3)仲裁程序。仲裁程序是勞動糾紛的一方當事人將糾紛提交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進行處理的程序。
(4)訴訟程序。根據《勞動法》第83條規定:「勞動爭議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一方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起訴,又不履行仲裁裁決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訴訟程序即我們平常所說的打官司。訴訟程序的啟動是由不服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裁決的一方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後啟動的程序。

❹ 勞動合同法訴訟時效

《勞動合同法》中沒有規定訴訟時效,《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中有相關規定內。具體如下:容
1、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2、前款規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3、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4、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❺ 勞動糾紛的相關法律

勞動人事爭議常用法律法規目錄
1、相關法律
(1)、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3)、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4)、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 (5)、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2、工資福利配套法規
(1)、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2)、對《工資支付暫行規定》有關問題的補充規定; (3)、企業職工帶薪休假實施辦法; (4)、勞動部《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5)、勞社部《關於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 (6)、國務院《關於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 (7)、國務院《關於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的實施辦法》; (8)、勞動部《關於職工工作時間有關問題的復函》; (9)、勞動部《關於企業實行不定時工作制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審批辦法》;
3、工傷待遇配套法規
(1)、工傷保險條例; (2)、工傷認定辦法; (3)、湖北省工傷保險實施辦法;
(4)、人社部《關於執行<工傷保險條例>若干問題的意見》; (5)、非法用工單位傷亡人員一次性賠償辦法; (6)、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的規定 (7)、因工死亡職工供養親屬范圍規定; (8)、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報告和處理規定;
(9)、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於職工在工作中遭受他人蓄意傷害是否認定工傷的復函》; (10)、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標准。
4、社會保險配套法規
(1)、社會保險基金先行支付暫行辦法;
(2)、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若干規定。
5、勞動關系爭議配套法規
(1)、違反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 (2)、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 (3)、勞動部辦公廳對《關於終止或解除勞動合同計發經濟補償金有關問題的請示的復函》; (4)、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於用人單位違反勞動合同規定有關賠償問題的復函》; (5)、勞動部《關於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
6、勞動人事爭議處理配套法規
(1)、勞動保障監察條例;
(2)、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3)、勞動人事爭議仲裁辦案規則; (4)、勞動人事爭議仲裁組織規則; (5)、人事爭議處理規定;
(6)、企業職工勞動爭議協商調解規定;
(7)、人社部《關於加強勞動人事爭議調解工作的意見》;
(8)、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
(9)、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10)、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
(11)、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事業單位人事爭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12)、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職人員條例

❻ 民事訴訟法236條勞動

《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三十六條
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也可以由審判員移送執行員執行。
調解書和其他應當由人民法院執行的法律文書,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

❼ 勞動法訴訟材料怎樣寫

一、 勞動起訴應提交的材料:
1、民事起訴書。(1個被告2份,2個被告3份,類推,都須原告簽字或蓋章)
2、主要證據材料目錄及復印件。(1個被告2份,2個被告3份,類推)
3、原告身份證復印件1份並同時提供原件供查驗。 法定(指定)代理人代為起訴的應提交本人身份證復印件及與原告關系的證明材料復印件,同時提供原件供查驗。 沒有身份證的提供其他身份證明材料。
4、如委託他人訴訟,另須提交授權明確的授權委託書及受託人身份證復印件各1份,並同時提供原件供查驗。
5、如委託律師訴訟的,則另須提交授權明確的授權委託書及律師事務所接收委託的證明、函件和律師證復印件。
6、被告為單位的,提供被告工商基本信息。(起訴個人的,有些法庭要求補充被告身份信息)
註:以上材料都得用A4的紙
二、勞動訴訟狀格式:
起 訴 狀
原告XX(寫明你的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工作單位或職業、住所地、電話及身份證號碼等自然情況)。
被告XX(寫法同上,不了解的可不寫,但姓名、性別、年齡和住址等一定要寫明)
訴訟請求:
1、判令被告-------;
2、由被告負擔本次訴訟費用。
事實及理由:(寫清法律關系存在的具體事實,發生糾紛的時間、地點、原因和具體經過。相關證據及來源,被告行為的性質、後果及應承擔的民事責任等等)如:-----------------------。
綜上,被告------,侵犯了原告的合法權益,為此特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向人民法院提出訴訟,懇請判決支持原告的訴訟請求。
此呈:
某某市某某區人民法院
附:證據。
具狀人:某某(簽名或蓋章)
XXXX年XX月XX日

❽ 勞動合同糾紛是否適用民事訴訟法

勞動合同糾紛屬於勞動爭議案件,按照法律規定勞動仲裁前專置,應先經過勞動仲裁,當事屬人對仲裁不服的才可訴諸法院,或者勞動仲裁部門下達不予受理決定書的,才可起訴。勞動爭議案件法院受理後歸屬於民事糾紛范疇,因此,適用的是民事訴訟法的程序規范,但與其他民事案件相比較,稍有不同,法院審理勞動爭議案件,審查的對象不是勞動仲裁部門的仲裁裁決的對錯,不對仲裁裁決正確與否置評,不像機動車事故責任糾紛,法院對交警部門的事故認定有權依據自己查明的事實並依據法律規定作出採納與否的表決。

❾ 勞動仲裁法在勞動訴訟中是否適用

勞動仲裁法適用於勞動仲裁的全過程,但主要是指程序上,即訴訟流程上。至於勞動訴訟,也就是在法院的民事訴訟,當然適用民事訴訟法而不是仲裁法。勞動仲裁與勞動訴訟是兩個階段,前者是後者的必經程序,但是必須加以區分。

在仲裁中,按照現行法律,用人單位因為享有更多資源和其強勢地位,因而必須附有更多的舉證責任,但是並不富有全部的舉證責任,勞動者對自己所提請求的主體部分涉及的主要事實負有一定證明責任。

二者在證明責任上如何承擔主要取決兩個因素:一是何者取證更為便利,甚至直接掌握證據本身。這是主要因素。二是該證據證明的事實對何者更為有利。明明掌握對自己不利的證據,在仲裁員要求下仍不提供者將承擔敗訴風險。

我不清楚你具體的案件情況,假設仲裁員是公正的,那麼你的要求被拒絕很可能是因為仲裁員認為這證據你舉證更為方便,或者單位本身存在舉證上的完全不便利條件,而且此項證據本身對案件而言並不是關鍵的,或者對你而言不是最有利的,出於保護勞動者以及提高仲裁效率考慮而拒絕你的請求。

此時你的對策有以下幾方面,僅供參考:

1.用書面形式詳細說明該證據應該由單位提供的理由,包括證據的重要性,它所證明的事實,你個人舉證的困難,單位舉證的便利性。

2.如果單位拒絕舉證,你可以申請由仲裁員前去取證,此需要你的書面申請並得到仲裁庭的同意。此時單位拒絕便需承擔敗訴風險。

3.如果你認為你的正當舉證要求確實遭到無理拒絕,你可以向勞動仲裁機構本身提出申訴,說明理由甚至更換仲裁員,但可能比較困難。

4.由於舉證問題不幸導致你敗訴,你可以直接到法院進行民事起訴,此時按照民事訴訟法和相關司法解釋,你的舉證責任還是比較輕的。

希望以上建議可以幫到你,維權路上請加油!

❿ 勞動爭議案件屬於民事訴訟嗎

屬於民事訴訟,屬民事訴訟法調整的范圍。


參考法律法規 《民事訴訟法》 《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 勞動合同法


《民事訴訟法》

第二十三條 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一百六十二條 基層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審理符合本法第一百五十七條第一款規定的簡單的民事案件,標的額為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上年度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百分之三十以下的,實行一審終審。

第二百一十四條 債權人請求債務人給付金錢、有價證券,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向有管轄權的基層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

《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條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約定和國家規定,向勞動者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

用人單位拖欠或者未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勞動者可以依法向當地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人民法院應當依法發出支付令。


《民訴法解釋》

第二百七十二條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二條規定的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上年度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是指已經公布的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上一年度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在上一年度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公布前,以已經公布的最近年度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准。

第二百七十四條 下列金錢給付的案件,適用小額訴訟程序審理:

(一)買賣合同、借款合同、租賃合同糾紛;

(二)身份關系清楚,僅在給付的數額、時間、方式上存在爭議的贍養費、撫育費、扶養費糾紛;

(三)責任明確,僅在給付的數額、時間、方式上存在爭議的交通事故損害賠償和其他人身損害賠償糾紛;

(四)供用水、電、氣、熱力合同糾紛;

(五)銀行卡糾紛;

(六)勞動關系清楚,僅在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金或者賠償金給付數額、時間、方式上存在爭議的勞動合同糾紛;

熱點內容
扣押財物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5-13 18:39:02 瀏覽:703
科室規章制度包括哪些制度 發布:2025-05-13 18:30:02 瀏覽:577
昌吉市法院院長 發布:2025-05-13 18:28:26 瀏覽:267
司法鑒定法律援助辦法 發布:2025-05-13 18:16:07 瀏覽:869
售後工人規章制度 發布:2025-05-13 18:13:50 瀏覽:989
清溪鎮律師 發布:2025-05-13 18:13:04 瀏覽:577
民事訴訟法111條規定 發布:2025-05-13 18:12:18 瀏覽:460
上海律師政 發布:2025-05-13 18:11:33 瀏覽:196
西城法院北門 發布:2025-05-13 18:10:06 瀏覽:208
廣州市依法治 發布:2025-05-13 18:09:29 瀏覽: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