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賞執行民事訴訟法
Ⅰ 法院懸賞通告什麼意思
法律分析:是指依據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製作運用的一種新的公安業務文書。隨著社會治安形勢的復雜化,犯罪手段的隱秘化,公安機關在辦理相關案件、進行社會治安管控的時候越來越多的需要藉助社會公眾的力量。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四十二條 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向有關單位查詢被執行人的存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情況。人民法院有權根據不同情形扣押、凍結、劃撥、變價被執行人的財產。人民法院查詢、扣押、凍結、劃撥、變價的財產不得超出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的范圍。人民法院決定扣押、凍結、劃撥、變價財產,應當作出裁定,並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有關單位必須辦理。
Ⅱ 懸賞10萬一般判幾年
法律分析: 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三種量刑情況,10萬元屬於數額巨大的情節,應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四十二條 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向有關單位查詢被執行人的存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情況。人民法院有權根據不同情形扣押、凍結、劃撥、變價被執行人的財產。人民法院查詢、扣押、凍結、劃撥、變價的財產不得超出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的范圍。人民法院決定扣押、凍結、劃撥、變價財產,應當作出裁定,並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有關單位必須辦理。
Ⅲ 執行懸賞是怎麼規定的
法律分析:懸賞執行是指人民法院在案件執行過程中,經申請執行人書面申請,向社會發布公告,徵集被執行人財產線索,申請執行人承諾對提供有關財產線索並收到實際執行效果的舉報人給予一定數額懸賞金的一項財產調查措施。申請懸賞執行的,申請執行人應當在案件執行期間向執行法院提出申請。
下列執行案件,申請執行人可向執行法院申請懸賞執行:
(一)經申請執行人提供、被執行人報告和執行法院調查,被執行人無財產可供執行,或其財產不足以清償本案全部債務的;
(二)被執行人失蹤或下落不明,且無法查證其財產狀況的;
(三)被執行人涉嫌存在轉移、隱匿、無償轉讓財產或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未發現的;
(四)執行法院認為可以採取懸賞執行的其他情形。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二十四條 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以及刑事判決、裁定中的財產部分,由第一審人民法院或者與第一審人民法院同級的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
法律規定由人民法院執行的其他法律文書,由被執行人住所地或者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
第二百二十五條 當事人、利害關系人認為執行行為違反法律規定的,可以向負責執行的人民法院提出書面異議。當事人、利害關系人提出書面異議的,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書面異議之日起十五日內審查,理由成立的,裁定撤銷或者改正;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駁回。當事人、利害關系人對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復議。
第二百二十六條 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請執行書之日起超過六個月未執行的,申請執行人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上一級人民法院經審查,可以責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內執行,也可以決定由本院執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執行。
第二百三十一條 在執行中,被執行人向人民法院提供擔保,並經申請執行人同意的,人民法院可以決定暫緩執行及暫緩執行的期限。被執行人逾期仍不履行的,人民法院有權執行被執行人的擔保財產或者擔保人的財產。
Ⅳ 懸賞申請執行法院收費標准
法律分析:申請法院執行的執行費收費標準是:1、沒有執行金額或者價額的,每件交納50元至500元。2、執行金額或者價額不超過1萬元的,每件交納50元;超過1萬元至50萬元的部分,按照1.5%元交納;超過50萬元至500萬元的部分,按照1%交納;超過500萬元至1000萬元的部分,按照0.5%交納;超過1000萬元的部分,按照0.1%交納。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二十六條 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請執行書之日起超過六個月未執行的,申請執行人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上一級人民法院經審查,可以責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內執行,也可以決定由本院執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執行。
第二百二十九條 被執行人或者被執行的財產在外地的,可以委託當地人民法院代為執行。受委託人民法院收到委託函件後,必須在十五日內開始執行,不得拒絕。執行完畢後,應當將執行結果及時函復委託人民法院;在三十日內如果還未執行完畢,也應當將執行情況函告委託人民法院。受委託人民法院自收到委託函件之日起十五日內不執行的,委託人民法院可以請求受委託人民法院的上級人民法院指令受委託人民法院執行。
Ⅳ 欠錢被法院懸賞怎麼辦
被法院懸賞了應該積極應對,法院採取了在媒體上發布懸賞公告,進行懸賞執行的措施,這個措施是上級法院允許的措施。法院為了及時掌握被執行人的行蹤和可供執行的財產,多數法院採取了在媒體上發布懸賞公告,進行懸賞執行的措施。
一、欠錢會被法院懸賞嗎
1.請求公安機關的幫助找到被執行人。.
2.通過社會上各個機構對老賴的信息進行查詢。
3.最後一種方式是和保險機構進行合作。
二、可以實行懸賞執行:
(一)人民法院窮盡執行措施無法查找被執行人有可供執行財產的;
(二)被執行人下落不明或隱匿行蹤,且無法查證被執行人財產狀況的;
(三)被執行人名下的車輛、船舶或其他動產被人民法院查封或採取其他限制措施後未能實際扣押的;
(四)被執行人有轉移、隱匿財產行為或嫌疑的;(五)其他需要實行懸賞執行的。
三、法院懸賞公告不嚴重
1、當事人只要不涉及刑事案件一般不會被通緝,不會坐牢,公告一般屬於因某些民事糾紛被起訴到法院,因訴訟材料送不到而採取的送達方式,但若當事人收到公告不應訴,視為放棄答辯,相關抗辯權利無法行使,法院會根據原告的訴求判決當事人承擔相關責任。
2、若一直消極不應訴,判決書生效後,原告可申請法院強制執行,法院根據申請可強制執行當事人的財產,將當事人納入失信人黑名單。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四十一條
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應當報告當前以及收到執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財產情況。被執行人拒絕報告或者虛假報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對被執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有關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拘留。
Ⅵ 作為原告,可以在網上發布老賴的相片尋求網友幫忙找人嗎
不違法,是人民法院讓債務人去查人找物的,再通告人民法院捉人,也就是說即使違反規定都不違法犯罪,歸屬於侵權糾紛,再講失信人員欠錢不還老闆跑路失去聯系藏身轉移資產,不按法律法規不主動向債務人,人民法院,申報財產狀況收入情況,考驗蔑視生效判決裁判文書,不違法嗎?違反規定;這並不也沒事嗎?這類公布於眾的具體方法和人民法院都是同步的,人民法院把失信人員拉入黑名單後也會在管理平台發布失信人員,難道說也說人民法院也違法嗎。
憑保單和起效裁決書、執行案件立案通知書到人民法院申請辦理網路通緝令,保險費用按懸賞任務額的10%測算,換句話說懸賞任務一萬元,被告方只要交納一千元,未來抓到失信人員,懸賞任務額度由車險公司付款。那樣的話就大大的減少了雙方的經濟壓力。他們的准備,這一失信人員一天不落入法網,他們的網路通緝令一直掛著,看這個失信人員能堅持多久。
Ⅶ 法院的判決下來了,但是被告拒不執行,該怎麼辦
法院的判決下來了,但是被告拒不執行,做為原告有軟、硬兩種辦法。
大家好,我是陳看法。
判決書下來了,但是被告拒不執行判決,說明判決書早已經生效,且被告是在判決書規定的期限內拒不執行判決。面對「要錢沒有,要命有一條」的「老賴」,面對錢已到手的「老爺」,面對「人肉不能吃,人肉不值錢」的無奈現狀,原告有硬、軟兩種辦法。
第一種辦法是硬辦法,就是到法院執行庭申請強制執行。原告申請強制執行非常簡單,只要提供自己簡單書寫的申請書、判決書、判決主審法官開具的生效證明書三份材料,根本不需要再聘請律師了。執行難就難在沒有財產可供執行,執行庭雖然有查封、扣押、凍結等手段,但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也就是說,必須是有米下鍋,被告要有財產可供執行財產最好。原告要積極向執行庭提供被告的財產、動向線索,發現財產線索要求執行庭查封、扣押、凍結被告的財產,發現被告行蹤就強烈要求執行庭拘留被告,而且是見一次拘留一次。只要被告沒有執行判決,拘留雖然有時間限制,最長15天,但沒有次數限制。
第二種辦法是軟辦法,原告要通過各種渠道聯系被告,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訴說我們當時還是鐵哥們,好兄弟,當時為了你的生意,為了你的資金周轉,為了堵上你的欠債窟窿,我可是賭上了自己的全部家當,如今你可不能丟下兄弟不管,拍屁股走人,或許被告會良心發現,還上全部或部分債務。
總之,原告要軟硬兼施,綜合運用,利用法院越來越多元化的強制力,親朋好友的影響力來迫使被告履行義務和承諾。
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要按照下面一、二、三、四、五步驟去做。法律規定財產保全有訴前財產保全和訴訟財產保全。執行階段一般是不需要財產保全的。到了執行階段,發現有可供執行的財產通過查封、凍結、劃扣等措施來保證執行的。
第一,判決書下來,要等過了上訴期後,判決才生效。 雙方收到判決書的時間有時候可能會不一致。比如有的雙方當事人不在同一個地區的,甚至跨省的。如果是需要公告送達判決書的,那更是需要公告期滿。那麼差不多需要2-3個月的時間了。
第二,判決生效後,等待履行義務一方履行。判決書都會有一個期限 。在這個期限內讓對方履行判決。
第三,進行執行立案。判決書確定的履行義務期滿,對方沒有履行。那麼權利人(一般多數是原告)可以准備申請強制執行 。需要提交 申請書,判決書,判決生效證明書。 注意判決生效證明書需要找原來審判案子的法官開。帶著這些到立案庭進行執行立案。同時可以提交被執行人的可供執行的財產線索。
第四,執行案立案後,會有執行立案受理通知書。注意有案號。以後找法院要用到案號的。以後就是執行庭去按照執行程序去執行。通過查詢、凍結、劃扣等等一系列法律規定的執行措施,來執行判決書。在這個階段,可能執行法官會聯系,需要提供一些信息,比如財產信息等。保持通訊暢通很有必要。特別是一些需要長期外出的更是要注意。不要隨便更換手機號碼。
最後,大聖要強調,執行是個綜合性的執法階段。除了一般性的執行舉措比如查詢、凍結、劃扣、拍賣等外,有時候會對被執行人採取拘留措施,有時候被執行可能會涉及「拒不履行判決裁定罪」。但是,大聖提醒,在實務中,還是很難啟動這個刑事措施的。 由於被執行人可能通過各種手段藏匿財產,需要申請人提供可能的財產線索。現在的執行力度越來越大,好多案子到了執行階段,其實還是能夠實現權利的。
歡迎關注+討論+吐槽 _
法院的勝訴判決被告拒不履行的,作為原告可以按照以下流程來解決:
第一、申請強制執行
根據《民事訴訟法》規定,法院作出 生效判決 後,被告應當按照判決書中所確定的義務自覺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也可以由審判員移送執行。
注意:申請強制執行的期間為2年(適用訴訟時效有關的中止、中斷的規定)。
《民訴法》第二百四十條規定,執行員接到申請執行書,應當向被執行人發出執行通知,並可以立即採取強制措施。
第二、法院查詢被執行人的財產情況
法院有權向有關單位查詢被執行人的存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不動產等財產情況。並根據不同情形對上述財產進行扣押、凍結、劃撥、變價拍賣等處置。
第三、可將被執行人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
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公布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的若干規定》,對於符合下列情形的納入黑名單:
(一)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義務的;
(二)以偽造證據、暴力、威脅等方法妨礙、抗拒執行的;
(三)以虛假訴訟、虛假仲裁或者以隱匿、轉移財產等方法規避執行的;
(四)違反財產報告制度的;
(五)違反限制消費令的;
(六)無正當理由拒不履行執行和解協議的。
通過聯合懲戒的方式,讓失信被執行人處處受限(不能高消費、不能乘坐飛機、高鐵等等),以此給老賴施加壓力,督促主動履行債務。
第四、有證據證明有能力而拒不執行的可以追究刑事責任
《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規定,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處 3年以下有期徒刑 ,拘役或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 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申請人有證據的,可以向公安或法院控告,也可直接刑事自訴追究老賴的刑事責任。
第五、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以懸賞方式查人找物
最高人民法院印發《關於依法制裁規避執行行為的若干意見》的通知,規定建立財產舉報機制。執行法院可以依據申請執行人的懸賞執行申請,向 社會 發布舉報被執行人財產線索的懸賞公告。舉報人提供的財產線索經查證屬實並實際執行到位的,可按申請執行人承諾的標准或者比例獎勵舉報人。
故,在通過以上4中方式都不能幫助你實現債權的情況下,第五種懸賞方式,不失為一種可行措施。遇到老賴實屬不幸,除了懲戒老賴意外,對於自己的損失也是要積極挽回!
希望各位被執行人早日自覺履行債務,也希望各位申請人能早日實現你的債權!
上述觀點希望對您有幫助,如您有類似問題歡迎留言,歡迎關注!!
法院判決在下達15日後生效 ,這個時候就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了,如果被告未在履行期內執行法院判決,那麼法院執行庭會在判決履行期後開始強制執行程序。
經過調查、控制、處分、分配、發放等程序最後結案。
「調查」 ,分清三類合法調查手段,從而判斷是哪出現了問題。
注釋:1.申請執行人提供財產線索。2.被執行人財產申報。3.法院依職權調查。
「控制」 ,對財產進行查封、扣押、凍結,並不代表能變錢,控制只是控制。
注釋:財產包括(貨幣、房產、車輛、船舶、航空器、股票、基金、有價證券、股權、商標、專利等等)。
「處分 」,財產被查封、扣押、凍結後,人民法院應當及時進行拍賣、變賣或者採取其他執行措施。
注釋:應當、及時、或者其他,不是等待。
「分配」 ,對人民法院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有優先權、擔保物權的債權人,可以直接參與分配,主張優先受償權。
注釋:分配順序要綜合判斷,特別是多法院「控制」、多債權人申報。
「發放」 ,執行款到綜合庭財務部門後,30日內,需要完成執行款核算、執行費用結算、通知債權人領取和執行款發放等工作。
注釋:一般採取劃扣、轉賬等方式,如未發放,將會提存。
「結案」 ,執行實施類結案方式包括:執行完畢、終結本次執行、終結執行、撤案、不予執行、駁回申請。
當然在強制執行階段 被告仍然可以拒不執行,但是如果情節嚴重的是要負刑事責任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而對於「情節嚴重」,司法解釋規定了如下五種情形:
(1)被執行人隱藏、轉移、故意毀損財產或者無償轉讓財產、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致使判決、裁定無法執行的;
(2)擔保人或者被執行人隱藏、轉移、故意毀損或者轉讓已向人民法院提供擔保的財產,致使判決、裁定無法執行的;
(3)協助執行義務人接到人民法院協助執行通知書後,拒不協助執行,致使判決、裁定無法執行的;
(4)被執行人、擔保人、協助執行義務人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通謀,利用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職權妨害執行,致使判決、裁定無法執行的;
(5)其他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情形。
法院的判決書下來了,但是被告拒不執行,我以為可以這樣辦:
首先,積極調查被執行人的財產狀況,如果發現被執行人有可供執行的財產,查明財產線索,搜集好證據,第一時間申請查封、凍結被執行人財產,避免被執行人轉移、隱匿財產,逃避債務。
其次,積極聯系法院執行庭的承辦法官,申請強制執行。
第三,發現被執行人有可供執行的財產,為逃避債務採取不法措施隱匿、轉移財產,情節嚴重;在有充分證據的情況下,申請人可以以「拒不執行法院生效的判決、裁定罪」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訴。
第四,可以向法院申請將被執行人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
第五,如果被執行人確實無履行能力,又願意積極償還的,可以在法庭的主持下達成一個行之有效的還款協議。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有不妥之處,請在評論區留言指正。
也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討論!
1、申請強制執行。
判決書通常會給被告一定的履行期限,如果判決書生效後,也過了履行期限,被告仍然無動於衷的,此時原告可以申請強制執行,也應當申請強制執行,避免判決書成為一紙空文。
2、進入執行程序後,法院會查詢被執行人名下的財產,申請執行人也可查詢相關財產、提供有關線索。法院會通過執行查控系統來查詢被執行人名下的所有財產信息。不過這里需要 注意一點,就是考慮實務當中財產申報的不周全性以及各地系統可能有別,系統查詢為無的不代表實際為無 。
別當然認為毫無希望,也別當甩手掌櫃,全部寄希望於法院核查。自己可以根據自己所了解到的被執行人的情況來尋找線索。
比如申請人了解到對方經常在外地活動、居住的,可以考慮委託律師申請調查令去外地查詢財產信息。再比如發現對方在抖音等平台上曬各種生活享受,甚至穿金戴銀的,自然也是線索。
3、善用申請人所享有的權利,對被申請人採取相關措施比如前面提及的被執行人穿金戴銀,卻說沒錢還,申請人可以請求法院拘留。還有常見的列入失信名單、限制高消費、限制出境等措施,皆可視情況主張。
總體而言就一句話,有權利就要自己積極行使,要是認為行使權利也沒用的,那就讓債務人好好生活吧。
4、如果發現債務人有惡意轉移財產,可撤銷,也可追究拒執罪以上,供參考。
根據題目,請按下列提示辦理:
1,判決書送達後,雙方均未在十五日上訴的,該判決書發生法律效力。判決書生效,原告的權利得以確定,這是基礎。
2,自生效日起,在判決書確定的履行期內被告沒有履行的,該期限屆滿後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記住,履行期限屆滿而被告沒有履行或全部履行,是申請執行的前提。
3,申請執行後與承辦法官聯系。如果你知道被告財產信息或線索的,請及時告知法官,以便法官釆取查封、凍結等保全措施,或者主動申請查封被告的財產。執行程序中,申請執行人有申請保全的權利。
4,被告的財產,包括房產、土地、車輛、股權、基金、保險、存款、工資、對第三人到期債權等。
5,反復催促承辦法官。因為,現在的執行案件多,法官可能顧不上你的案子。
法海一粟:運籌帷幄之中,決戰法庭之上。
對此拒不執行法院判決的老賴,可以從以下步驟著手:1,向法院執行庭提交書面申請書申請法院強制執行;2,排查被執行人是否存在可供執行財產,包括銀行存款、房屋、車輛、其他動產等;3,對於被執行人存在明顯隱匿、變賣、轉移個人資產或者通過假離婚、底價拋售個人資產的情形,可以提交證據獲線索,向法院申請追究被執行人拒不執行法院判決、裁定的刑事責任;4,對於拒不執行法院判決的,可以限制高消費、限制出境、限制乘坐飛機、高鐵、限制子女就學落戶、拉入誠信黑名單、公開曝光其老賴身份和事實、設定老賴彩鈴等等,約束老賴的 社會 活動。
第一步肯定是到審理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多聯系執行法官,主動提供被執行人可能的財產線索,陪同法官查封房產、 汽車 、銀行賬戶、工資賬戶等等,給被執行人施加壓力。
如果查明被執行人有錢不還或者轉移財產,可以自訴要求以「拒執罪」論處,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拿不到執行款的都是因為懶得跑,不盯緊被執行人和執行法官,你自己不上心,別人才懶得費精力,隨便一個借口就搪塞過去了。
實在是對方沒錢也沒辦法,協商一個可行的還款計劃吧,多少拿點回來。
本人長年處理政法部門,對執行業務相當了解,現對您的問題做如下回答:
一、判決生效後,被告未履行義務,應在判決生效後兩年內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逾期申請將承擔法院不予執行的後果。
二、法院受理申請執行案件後,會在規定的時間內全面調查被執行人的財產線索,目前全國法院已建成了全國網路查控系統,有些銀行可實行線上查、凍、扣!
三、法院會將被執行人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並限制其高消費,發現其下落,並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義務的,將對其採取拘留措施!
四、如果難於發現被執行人下落的,有些地方法院可要求公安協查下落。
Ⅷ 懸賞公告需要什麼條件
法律分析:法院發懸賞公告需要的條件其申請人向法院提出懸賞申請。懸賞公告應當在全國法院執行懸賞公告平台、法院微博或微信等媒體平台發布,也可以在執行法院公告欄或被執行人住所地、經常居住地等處張貼。申請執行人申請在其他媒體平台發布,並自願承擔發布費用的,人民法院應當准許。被執行人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申請執行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書面申請發布懸賞公告查找可供執行的財產。申請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一)懸賞金的數額或計算方法;
(二)有關人員提供人民法院尚未掌握的財產線索,使該申請執行人的債權得以全部或部分實現時,自願支付懸賞金的承諾;
(三)懸賞公告的發布方式;
(四)其他需要載明的事項。
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書面申請之日起十日內決定是否准許。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六十二條 被執行人不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的,人民法院可以對其採取或者通知有關單位協助採取限制出境,在徵信系統記錄、通過媒體公布不履行義務信息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措施。
Ⅸ 申請懸賞執行需要交費嗎
法律分析:需要繳費。向法院申請執行人的,申請人不需要預交申請費,由法院在執行過程中直接向被執行人收取。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九條 申請執行的期間為二年。申請執行時效的中止、中斷,適用法律有關訴訟時效中止、中斷的規定。前款規定的期間,從法律文書規定履行期間的最後一日起計算律文書規定分期履行的,從規定的每次履行期間的最後一日起計算律文書未規定履行期間的,從法律文書生效之日起計算。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請執行書之日起超過六個月未執行的,申請執行人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上一級人民法院經審查,可以責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內執行,也可以決定由本院執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執行。
Ⅹ 被法院懸賞了怎麼辦
法律分析:被法院懸賞了應該積極應對,法院採取了在媒體上發布懸賞公告,進行懸賞執行的措施,這個措施是上級法院允許的措施。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四十一條 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應當報告當前以及收到執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財產情況。被執行人拒絕報告或者虛假報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對被執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有關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