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是良法還是善法

勞動法是良法還是善法

發布時間: 2024-11-01 18:47:11

A. 良法和善法的區別

良法和善法的區別:

良法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是liáng fǎ,指好的辦法,方法。法律上的釋義就是捍衛人們的權利和自由,防止暴政,制裁犯罪,維護正義的法律。與之相對應是惡法,惡法就是維護獨裁專制、維護暴政、侵害人權、肆意剝奪人們的自由、損害正義的法律。同樣的法規,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認識,有人稱之為良法,有人稱之為惡法。

善法,拼音shàn fǎ,指佛學用語,通俗的講就是修善果的方法。出自《管子·任法》:「今天下則不然,皆有善法而不能守也。」

形式上的良法

形式上的良法應具有以下七特點:

一是具有普遍性,即法的規則對主體規定具有普遍性和對行為規定具有普遍性。在這里,普遍性是說法規不是指向特定的人和特定人的行為,即此項立法不是為特點人和特點人群進行的專門立法。

二是具有明確性,即法的規則的條件、權利義務的內容、違反義務的行為和責任規定,都必須是明確的,並且用來表述法的規則的語言、文字必須是語義清楚、含義明確的。

三是具有統一性,即一個國家的法的規則具有整體性、一致性,不應允許其存在相互沖突,一旦發現其中存在相互沖突,則可以依據一種准則來解決這種相互沖突的規則問題。換一種說法,就是在同一個國家中不應該存在「一國兩制」或「一國兩律」、「一國三律」甚至「一國四律」。

四是具有穩定性,即法的規則在較長時間內的不變性。只有當法的規則具有相對穩定性時,人們才能了解法、按照法的規定進行相互交往和行為選擇。

五是具有先在性,一方面當國家要求人們守法時,從邏輯上看,應是法的規則對人們的行為規定在先,而人們的守法行為在後;另一方面當國家企圖指責一個人的行為並企圖追究這個人的行為責任時,它必須是根據已制定出來的法的規則作這種指責和追究。

六是具有可行性,即法的規則對人的行為的要求必須是人們可以做到的,是符合實際的。

七是公開性,法必須被公布才能被人們所知曉,也只有如此才能被人們所遵從。只有在人們知曉法的前提下,當人們違反法時,國家才能合理地對違法者施加懲罰。法應具有公開性已成為公認的法治社會的法所應具有的最基本性質。

熱點內容
吳庚行政法的理論與實用 發布:2025-08-27 17:52:09 瀏覽:54
基金定投法規 發布:2025-08-27 17:31:00 瀏覽:540
學法網行政法期限 發布:2025-08-27 17:30:02 瀏覽:722
司法局掃黑除惡法律援助工作 發布:2025-08-27 17:27:07 瀏覽:74
深圳殺狗立法 發布:2025-08-27 17:20:06 瀏覽:966
林州法院高 發布:2025-08-27 17:19:57 瀏覽:84
道德是實在嗎 發布:2025-08-27 17:19:49 瀏覽:710
出國當律師 發布:2025-08-27 17:08:52 瀏覽:472
山東民間融資法規 發布:2025-08-27 17:06:11 瀏覽:865
論司法的正義 發布:2025-08-27 17:04:58 瀏覽: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