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民事訴訟法公告期限

民事訴訟法公告期限

發布時間: 2025-05-06 01:49:06

Ⅰ 民事訴訟公告期限規定是怎樣的

民事訴訟中的公告期限是六十天,經過六十天的時間可以視為公告已經送達,可以在案件的案卷中記明原因還有經過,送達訴訟的文書可以直接送交受宋大人,送交本人簽收或者代收人簽收。

一、民事訴訟公告期限規定是怎樣的?

自發出公告之日起,經過六十日,即視為送達。

《民事訴訟法》第九十二條 公告送達

受送達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節規定的其他方式無法送達的,公告送達。自發出公告之日起,經過六十日,即視為送達。公告送達,應當在案卷中記明原因和經過。

第八十五條 直接送達

送達訴訟文書,應當直接送交受送達人。受送達人是公民的,本人不在交他的同住成年家屬簽收;受送達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應當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其他組織的主要負責人或者該法人、組織負責收件的人簽收;受送達人有訴訟代理人的,可以送交其代理人簽收;受送達人已向人民法院指定代收人的,送交代收人簽收。受送達人的同住成年家屬,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負責收件的人,訴訟代理人或者代收人在送達回證上簽收的日期為送達日期。

二、公告送達程序適應用規范

《民事訴訟法》第九十二條受送達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節規定的其他方式無法送達的,公告送達。自發出公告之日起,經過六十日,即視為送達。

公告送達,應當在案卷中記明原因和經過。

第一百三十八條公告送達可以在法院的公告欄和受送達人住所地張貼公告,也可以在報紙、信息網路等媒體上刊登公告,發出公告日期以最後張貼或者刊登的日期為准。對公告送達方式有特殊要求的,應當按要求的方式進行。公告期滿,即視為送達。

人民法院在受送達人住所地張貼公告的,應當採取拍照、錄像等方式記錄張貼過程。

第一百三十九條公告送達應當說明公告送達的原因;公告送達起訴狀或者上訴狀副本的,應當說明起訴或者上訴要點,受送達人答辯期限及逾期不答辯的法律後果;公告送達傳票,應當說明出庭的時間和地點及逾期不出庭的法律後果;公告送達判決書、裁定書的,應當說明裁判主要內容,當事人有權上訴的,還應當說明上訴權利、上訴期限和上訴的人民法院。

第一百四十條適用簡易程序的案件,不適用公告送達。

公告送達程序的適用規范包括公共送達可以在公告欄還有受送達人的所在地張貼公告,同時可以在報紙或者其他的信息網路的媒體刊登公告,當事人如果對裁定的內容有異議可以上訴。

Ⅱ 一般法院給被告在報紙發的公告給的期限是多少天

法院給被告在報紙發的公告送達的公告期限是60天。
《民事訴訟法》
第九十二條 受送達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節規定的其他方式無法送達的,公告送達。自發出公告之日起,經過六十日,即視為送達。

Ⅲ 民事訴訟法關於公告送達的規定

一、民事訴訟法關於公告送達的規定如下
規定,「受送達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節規定的其他方式無法送達時,公告送達。自發出公告之日起,經過六十日,即視為送達。公告送達,應當在案卷中記明原因和經過。」
二、公告送達的法律適用
在法律上,公告送達屬於法院送達的七種方式之一,只有在受送達人下落不明,或者採用直接送達、留置送達、電子送達、委託送達、郵寄送達、轉交送達無法送達的,才能適用公告送達。
從法律規定來解讀,公告送達是在窮盡了其他送達方式仍無法送達時所採用的送達方式,旨在有效地解決送達難問題。
公告期滿,即視為送達。」 此規定與原司法解釋的不同之處是增加了在「信息網路等媒體上刊登公告」的方式,並且明確了發出公告日期的確定為「以最後張貼或者刊登的日期為准」。
「新民訴法解釋」關於公告送達的內容規定為「公告送達應當說明公告送達的原因;公告送達起訴狀或者上訴狀副本的,應當說明起訴或者上訴要點,受送達人答辯期限及逾期不答辯的法律後果;公告送達傳票,應當說明出庭的時間和地點及逾期不出庭的法律後果;公告送達判決書、裁定書的,應當說明裁判主要內容,當事人有權上訴的,還應當說明上訴權利、上訴期限和上訴的人民法院。」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九十二條受送達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節規定的其他方式無法送達的,公告送達。自發出公告之日起,經過六十日,即視為送達。公告送達,應當在案卷中記明原因和經過。

Ⅳ 民事訴訟法公告送達的規定

受送達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節規定的其他方式無法送達的,公告送達。自發出公告之日起,經過六十日,即視為送達。公告送達,應當在案卷中記明原因和經過。因此,受送達人下落不明,或者不能用其他方式進行送達的,人民法院就可以將法律文書進行公告,通過公告的方式進行送達。一、當事人的訴訟必須符合適用公告送達的條件時,法院才能使用公告送達。適用公告送達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中的一項:
(一)受送達人下落不明,是指受送達人無固定的住址,也無法查明其現在的住址,下落不明,使人民法院無法採用直接送達的方式向當事人送達訴訟文書。法院應嚴格審查適用條件,慎用公告送達。
1、立案時應該要求當事人提供雙方當事人目前的詳細地址和聯絡方式。當事人是自然人的,要提供當事人的身份證明、戶籍證明;當事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應該提供工商行政管理局或者其他登記機關的證明;
2、送達時未找到被送達人或者郵寄送達訴訟文書被退回的,不可徑行公告送達。應當查清被送達人是否因臨時外出或遷移新址無法送達到;
3、確認被送達人下落不明應該有公安部門或其單位、街道辦事處的證明材料予以證實,必要時要對被送達人的近親屬進行調查詢問。
二、民事訴訟法公告送達規定
1、受送達人下落不明的,公告送達。自發出公告之日起,經過六十日,即視為送達。公告送達,應當在案卷中記明原因和經過。公告送達應當說明公告送達的原因;公告送達起訴狀或者上訴狀副本的,應當說明起訴或者上訴要點,受送達人答辯期限及逾期不答辯的法律後果;
2、公告送達可以在法院的公告欄和受送達人住所地張貼公告,也可以在報紙、信息網路等媒體上刊登公告,發出公告日期以最後張貼或者刊登的日期為准。對公告送達方式有特殊要求的,應當按要求的方式進行。公告期滿,即視為送達;
3、人民法院在受送達人住所地張貼公告的,應當採取拍照、錄像等方式記錄張貼過程
三、民事訴訟程序是指什麼
1、起訴,即向有管轄權的法院立案庭遞交訴狀。
2、立案審查,符合立案條件,通知當事人7日內交訴訟費,交費後予以立案;不符合立案條件,裁定不予受理。 如果對裁定駁回起訴不服,10日內向上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受理後,法院5日內將起訴狀副本送達對方當事人,對方當事人15日內進行答辯,通知當事人進行證據交換,可根據當事人申請,做出財產保全裁定,並立即開始執行。
3、排期開庭 ,提前3日通知當事人開庭時間、地點、承辦人;公開審理的案件提前3日進行公告。
4、開庭審理,宣布開庭,核對當事人身份,宣布合議庭成員,告知當事人權利義務,詢問是否申請迴避 法庭調查:當事人陳述案件事實。 舉證質證:告知證人的權利義務,證人作證,宣讀未到庭的證人證言,出示書證、物證和視聽資料;雙方當事人就證據材料發表意見。 法庭辯論:各方當事人就有爭議的事實和法律問題,進行辯駁和論證。 法庭調解:在法庭主持下,雙方當事人協議解決糾紛。 如果達成調解協議,製作調解書,雙方當事人簽收後生效,當事人履行調解書內容或申請執行;未達成調解協議,合議庭合議作出裁決(宣判)。
5、 宣判,同意判決,當事人自動履行裁判文書確定的義務或向我院告訴庭提出執行申請;不同意裁判,需要分情形區分對待: 裁定:送達之日起10日內向上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判決:送達之日起15日內向上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九十二條 受送達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節規定的其他方式無法送達的,公告送達。自發出公告之日起,經過六十日,即視為送達。公告送達,應當在案卷中記明原因和經過。

熱點內容
一方未履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06 07:27:58 瀏覽:382
欺騙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06 07:20:40 瀏覽:406
首部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5-06 07:20:34 瀏覽:247
新沂法院副院長 發布:2025-05-06 07:17:27 瀏覽:737
刑法正對正 發布:2025-05-06 07:11:00 瀏覽:921
法律咨詢內容和答復 發布:2025-05-06 07:05:21 瀏覽:775
圖集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5-06 06:45:53 瀏覽:353
信貸公司催債法律 發布:2025-05-06 06:40:27 瀏覽:133
新勞動合同法休息休假規定 發布:2025-05-06 06:38:56 瀏覽:679
司法鑒定類型 發布:2025-05-06 06:32:04 瀏覽: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