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2018年勞動法變更

2018年勞動法變更

發布時間: 2025-07-25 10:06:51

勞動法2018修改對比

法律分析:突出了以下內容:

一是立法宗旨非常明確,就是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強化勞動關系,構建和發展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

二是解決目前比較突出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不訂立勞動合同的問題;三是解決合同短期化問題。用人單位有自主權,勞動者可自主選擇。在涉及勞動關系雙方基本權利方面都給予了充分保障,保障勞動關系雙方都有一個基本權利。勞動者在就業方面有一個自由流動、自主選擇的權利,而用人單位有一個用人用工的自主權,今後不允許對勞動者的流動加以特別限制。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最基本的原則是提前告知。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三條 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勞動權利。勞動者應當完成勞動任務,提高職業技能,執行勞動安全衛生規程,遵守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

⑵ 鏈鏂板姵鍔ㄦ硶鏄鍝騫寸殑

涓鍗庝漢姘戝叡鍜屽浗鏈鏂扮殑鍔沖姩娉曟槸2018騫淬婁腑鍗庝漢姘戝叡鍜屽浗鍔沖姩娉曘嬨
璇ヤ慨璁浜2018騫村叏鍥戒漢姘戜唬琛ㄥぇ浼氱鍗佷笁嬈′細璁閫氳繃錛岃嚜2019騫1鏈1鏃ヨ搗鐢熸晥銆傝繖嬈′慨璁㈡槸鎴戝浗鑷2008騫翠互鏉ュ瑰姵鍔ㄦ硶榪涜岀殑絎涓嬈″ぇ淇鏀癸紝鍏辨秹鍙婂埌浜嗗姵鍔ㄥ叧緋匯佸姵鍔ㄥ悎鍚屻佸伐璧勭忓埄銆佸姵鍔ㄤ繚鎶ゃ佸姵鍔ㄤ簤璁絳夊氫釜鏂歸潰鐨勫唴瀹廣傝ヤ慨璁㈡棬鍦ㄨ繘涓姝ヤ繚闅滃姵鍔ㄨ呯殑鍚堟硶鏉冪泭錛屼績榪涚ぞ浼氬拰璋愮ǔ瀹氥
鍔沖姩鍚堝悓搴斿綋浠ヤ功闈㈠艦寮忚㈢珛錛屽苟鍏峰囦互涓嬫潯嬈撅細
1銆佸姵鍔ㄥ悎鍚屾湡闄愶紱
2銆佸伐浣滃唴瀹癸紱
3銆佸姵鍔ㄤ繚鎶ゅ拰鍔沖姩鏉′歡錛
4銆佸姵鍔ㄦ姤閰錛
5銆佸姵鍔ㄧ邯寰嬶紱
6銆佸姵鍔ㄥ悎鍚岀粓姝㈢殑鏉′歡錛
7銆佽繚鍙嶅姵鍔ㄥ悎鍚岀殑璐d換銆
緇間笂鎵榪幫紝鍔沖姩鑰呬韓鏈夊鉤絳夊氨涓氬拰閫夋嫨鑱屼笟鐨勬潈鍒┿佸彇寰楀姵鍔ㄦ姤閰鐨勬潈鍒┿佷紤鎮浼戝亣鐨勬潈鍒┿佽幏寰楀姵鍔ㄥ畨鍏ㄥ崼鐢熶繚鎶ょ殑鏉冨埄銆佹帴鍙楄亴涓氭妧鑳藉煿璁鐨勬潈鍒┿佷韓鍙楃ぞ浼氫繚闄╁拰紱忓埄鐨勬潈鍒┿佹彁璇峰姵鍔ㄤ簤璁澶勭悊鐨勬潈鍒╀互鍙婃硶寰嬭勫畾鐨勫叾浠栧姵鍔ㄦ潈鍒┿
銆愭硶寰嬩緷鎹銆戱細
銆婁腑鍗庝漢姘戝叡鍜屽浗鍔沖姩娉曘嬬涓鏉
涓轟簡淇濇姢鍔沖姩鑰呯殑鍚堟硶鏉冪泭錛岃皟鏁村姵鍔ㄥ叧緋伙紝寤虹珛鍜岀淮鎶ら傚簲紺句細涓諱箟甯傚満緇忔祹鐨勫姵鍔ㄥ埗搴︼紝淇冭繘緇忔祹鍙戝睍鍜岀ぞ浼氳繘姝ワ紝鏍規嵁瀹娉曪紝鍒跺畾鏈娉曘
絎浜屾潯
鍦ㄤ腑鍗庝漢姘戝叡鍜屽浗澧冨唴鐨勪紒涓氥佷釜浣撶粡嫻庣粍緇囷紙浠ヤ笅緇熺О鐢ㄤ漢鍗曚綅錛夊拰涓庝箣褰㈡垚鍔沖姩鍏崇郴鐨勫姵鍔ㄨ咃紝閫傜敤鏈娉曘
鍥藉舵満鍏熾佷簨涓氱粍緇囥佺ぞ浼氬洟浣撳拰涓庝箣寤虹珛鍔沖姩鍚堝悓鍏崇郴鐨勫姵鍔ㄨ咃紝渚濈収鏈娉曟墽琛屻
絎涓夋潯
鍔沖姩鑰呬韓鏈夊鉤絳夊氨涓氬拰閫夋嫨鑱屼笟鐨勬潈鍒┿佸彇寰楀姵鍔ㄦ姤閰鐨勬潈鍒┿佷紤鎮浼戝亣鐨勬潈鍒┿佽幏寰楀姵鍔ㄥ畨鍏ㄥ崼鐢熶繚鎶ょ殑鏉冨埄銆佹帴鍙楄亴涓氭妧鑳藉煿璁鐨勬潈鍒┿佷韓鍙楃ぞ浼氫繚闄╁拰紱忓埄鐨勬潈鍒┿佹彁璇峰姵鍔ㄤ簤璁澶勭悊鐨勬潈鍒╀互鍙婃硶寰嬭勫畾鐨勫叾浠栧姵鍔ㄦ潈鍒┿
鍔沖姩鑰呭簲褰撳畬鎴愬姵鍔ㄤ換鍔★紝鎻愰珮鑱屼笟鎶鑳斤紝鎵ц屽姵鍔ㄥ畨鍏ㄥ崼鐢熻勭▼錛岄伒瀹堝姵鍔ㄧ邯寰嬪拰鑱屼笟閬撳痙銆

⑶ 2018勞動法新規現在可以實行了嗎

《勞動法》是保護勞動者權益的法律,2018年新修訂的法律條款將更加側重於勞動者權益維護的具體情形。
1、勞動者可一次性領取企業年金。
2018年2月1日後,我國勞動者達到退休年齡或完全喪失勞動能力時,可以一次性領取企業年金。即勞動者在退休或喪失勞動能力後可以選擇按月、分期或一次性領取的方式領取企業年金。
註:企業年金個人賬戶的余額可以作為勞動者的遺產來繼承。
2、增加對不為員工繳納社會保險的用人單位的處罰規定。
在我國,用人單位應當為員工繳納社會保險,這項規定已被列為用人單位的強制性義務。2018年勞動法增加了對不繳納社會保險的用人單位的懲罰規定:
①用人單位不為勞動者購買社會保險的,將對用人單位處以應繳數額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
②對直接負責人和其他相關負責人處以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的罰款;
③未繳納的社會保險,用人單位需要將其補足。
3、缺席扣除工資應當與缺席時間相對應。
以往用人單位的懲罰措施中總有一些不太公平的規定,比如,遲到半小時將扣除半天工資。2018勞動法規定,勞動者因缺席扣除的工資應當與勞動者缺席的時間相對應。例如,遲到1小時只能扣除1小時的工資。
4、明確的帶薪年假。
2018勞動法明確了勞動者可以享有的帶薪年假。
①工作滿一年、不滿十年的,可以享受5天帶薪年假;
②工作滿十年、不滿二十年的,可以享受10天帶薪年假;
③工作滿20年的,可以享受15天帶薪年假。
5、非自身原因導致離職的,勞動者可主張經濟補償金。
一般情況下,勞動者主動離職的,是不可以主張經濟賠償金的,但是如果是非自身原因導致的離職,那麼勞動者可以主張經濟補償金。
①用人單位以威脅、欺詐的手段導致勞動者提出離職
有些非正規用人單位為了辭退勞動者就使用威脅、欺詐勞動者等手段使得勞動者主動提起離職,在這種情況下,勞動者依然可以主張經濟補償金。
②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的不合法導致勞動者提出離職
勞動者因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法而提出離職的,勞動者也可以主張經濟補償金。

⑷ 新勞動法

法律分析:《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是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調整勞動關系,建立和維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勞動制度,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根據憲法,制定本法。1994年7月5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八次會議通過。根據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關於修改部分法律的決定》第一次修正。根據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等七部法律的決定》第二次修正。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一條 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調整勞動關系,建立和維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勞動制度,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適用本法。

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和與之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依照本法執行。

第三條 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勞動權利。

勞動者應當完成勞動任務,提高職業技能,執行勞動安全衛生規程,遵守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

第四條 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和履行勞動義務。

第五條 國家採取各種措施,促進勞動就業,發展職業教育,制定勞動標准,調節社會收入,完善社會保險,協調勞動關系,逐步提高勞動者的生活水平。

第六條 國家提倡勞動者參加社會義務勞動,開展勞動競賽和合理化建議活動,鼓勵和保護勞動者進行科學研究、技術革新和發明創造,表彰和獎勵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

第七條 勞動者有權依法參加和組織工會。

工會代表和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依法獨立自主地開展活動。

第八條 勞動者依照法律規定,通過職工大會、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形式,參與民主管理或者就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與用人單位進行平等協商。

第九條 國務院勞動行政部門主管全國勞動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勞動工作。

⑸ 2018年最新的勞動法律法規有哪些跟以前的有什麼區別

你好,勞動法修改前後的區別如下:《勞動法》與《勞動合同法》,是前法與後法,舊法與新法的關系,按照《立法法》「新法優於舊法」的原則,《勞動法》與《勞動合同法》不一致的地方,以《勞動合同法》為准;《勞動合同法仔迅》沒有規定而《勞動法》有規定的,則適用《勞動法》的相關規定。《勞動合同法》突出了以下內容:一是立法宗旨非常明確,就是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強化勞動關系,構建和發展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二是解決目前比較突出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不訂立勞動合同的問題;三是解決合同短期化問題。用人單位有自主權,勞動者可自主選擇《勞動合同法》是比較完整地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的法,在涉及勞動關系雙方基本權利方面都給予了充分保障,保障勞動關系雙方都有一個基本權利。勞動者在就業方面有一個自由流動、自主選擇的權利,而用人單位有一個用人用工的自主權,今後不允許對勞動者的流動加以特別限制。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最基本的原則是提前告知。《勞動合同法》39條、40條、41條,對比《勞動法》的相關條款,有了很大調整,用人單位的用工自主權得到充分保障。以前的用工形式很多,有正式工、臨時工、農民工、周轉工、農轉非等。《勞動合同法》規范了用工形式,明確規定3種用工合同: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念嘩此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簽訂合同一月內不簽訂合同,賠勞動者兩倍工資《勞動合同法》對訂立勞動合同作出了新的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即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並且應當在1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滿一年不蘆梁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視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超過1個月不滿1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兩倍的工資。違反規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兩倍的工資。簽訂合同不得扣押勞動者的居民身份證和其他證件,不得向勞動者收取財物。簽訂無固定期合同,出法定事由仍解除

⑹ 2018勞動法新規現在可以實行了嗎

《勞動法》旨在保護勞動者的權益,2018年的修訂進一步強化了對勞動者權益的具體維護措施。

首先,勞動者有權一次性領取企業年金。自2018年2月1日起,當勞動者達到退休年齡或完全喪失勞動能力時,可以一次性領取企業年金。這意味著勞動者在退休或喪失勞動能力後,可以依據個人偏好選擇按月、分期或一次性領取的方式。

其次,新增了對未按規定為員工繳納社會保險的用人單位的處罰措施。用人單位必須依法為員工繳納社會保險,這是其法定責任。對於未履行這一義務的單位,法律將處以罰款,並要求其補足未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用。同時,對直接負責人和相關責任人也將處以一定金額的罰款。

再者,明確規定了因缺席而扣除工資的合理標准。以往,有些用人單位對遲到或早退的懲罰措施存在不公平之處,例如,遲到半小時卻扣除半天工資。2018年修訂的勞動法規定,勞動者因缺席而被扣除的工資應與其缺席時間相匹配,確保處罰措施的公平性。

此外,2018年修訂的勞動法還明確了帶薪年假的具體規定。勞動者根據工作年限的不同,可以享受不同天數的帶薪年假。具體而言,工作滿一年不滿十年的,可以享受5天帶薪年假;工作滿十年不滿二十年的,可以享受10天帶薪年假;工作滿20年的,可以享受15天帶薪年假。

最後,勞動者在非自身原因導致的離職情況下,有權主張經濟補償金。一般情況下,勞動者主動離職通常不能獲得經濟補償。然而,如果離職是由於用人單位違法威脅、欺詐,或規章制度不合法等原因引起的,勞動者仍然可以主張經濟補償金。

以上這些修訂旨在為勞動者提供更加公正和全面的保護,確保他們在勞動關系中能夠享有合理的權益。

⑺ 勞動法的最新規定

一、最新勞動法全文包括總則、就業促進、勞動合同和集體合同、工作時間和休息時間、工資、勞動安全衛生、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護、職業培訓、社會保險和福利、勞動爭議、監督檢查、法律責任、附則共十三章一百零七條。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是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調整勞動關系,建立和維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勞動制度,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根據憲法,制定本法。該法律於1994年7月5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八次會議通過,並根據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關於修改部分法律的決定》第一次修正,以及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等七部法律的決定》第二次修正。
三、《勞動合同法》第二條中的「等組織」不僅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還包括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基金會等其他依法登記注冊成立的單位。
四、在工商行政部門登記取得營業執照的分公司,經用人單位授權或同意,可以依法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當分公司不能履行對勞動者的義務時,由用人單位承擔責任。
五、國家機關、社會團體招用除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管理人員以外的勞動者,即與其建立了勞動關系,應當依法訂立勞動合同。
六、勞動合同法所指的勞動者,應當年滿16周歲,且尚未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或退休金。
七、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管理的人員、農村勞動者(鄉鎮企業職工和進城務工、經商的農民除外)、現役軍人、家庭直接僱傭的保姆以及已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或領取退休金的人員等不適用勞動合同法。
八、用人單位招用與外單位保持全日制勞動關系的勞動者,應當依法訂立勞動合同。
九、用人單位招用自主擇業轉業退伍軍人,應當依法訂立勞動合同。
十、用人單位招用外國人,應當辦理外國人就業證,並依法訂立勞動合同。
十一、用人單位招用港、澳、台地區的人員,應當辦理港、澳、台人員就業證,並依法訂立勞動合同。
十二、外國企業駐華辦事機構、外國使領館、國際組織駐華機構招用勞動者,按照現行有關法律、法規規定辦理。
十三、用人單位制定、修改或者決定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或重大事項時,應當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提出方案和意見,與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平等協商,經過與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平等協商後,由用人單位決定規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項的實施。
十四、總公司以下發文件的形式要求子公司執行總公司制定的規章制度,子公司在履行《勞動合同法》第四條規定的程序後,該規章制度才能作為子公司用工管理的依據。
十五、「公示或告知」是指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或重大事項決定可以採取勞動者人手一冊、學習培訓等法律認可的方式完整送達或傳達勞盯旁鍵動者知曉。
十六、《勞動合同法》第四條第二款中的「重大事項」是指有關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職工培訓、勞動紀律以及勞動定額管理等直接涉及勞凱巧動者切身利益的事項。
十七、工會或職工認為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或重大事項不適當的,提出意見,用人單位應在30日內書面回復意見。
十八、用人單位的勞動規章制度中不能規定對違紀職工給予罰款的內容。
希望以上內容能對您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問題請咨詢專業律師。
【法律依據】:
第一百零六條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本法和啟穗本地區的實際情況,規定勞動合同制度的實施步驟,抱國務院備案。

熱點內容
法學院的課程 發布:2025-07-26 09:27:08 瀏覽:858
作為證人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7-26 09:26:34 瀏覽:158
沉迷法學 發布:2025-07-26 09:08:00 瀏覽:265
1999年義務兵安置條例 發布:2025-07-26 09:02:55 瀏覽:500
新婚姻法二十四條補充 發布:2025-07-26 09:02:53 瀏覽:88
刑事證據法學陳瑞華 發布:2025-07-26 09:02:16 瀏覽:428
為備道德 發布:2025-07-26 09:01:24 瀏覽:680
雲南警官學院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學 發布:2025-07-26 09:00:34 瀏覽:992
卡迪夫海商法 發布:2025-07-26 08:59:59 瀏覽:30
漳平市人民法院 發布:2025-07-26 08:58:17 瀏覽: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