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民事訴訟法的案由

民事訴訟法的案由

發布時間: 2021-01-28 08:04:59

① 民事訴訟法關於子女不贍養父母的案由是什麼

《民事案件案由規定》
第二部分 婚姻家庭、繼承糾紛
二、婚姻家庭糾紛
20、贍養糾紛
(1)贍養費糾紛
(2)變更贍養關系糾紛

② 現發生糾紛,以什麼案由向法院提起訴訟

原告在起訴的時候如果拿不準是什麼案由,就不需要考慮什麼案由,把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寫清楚就可以了,具體的案由由人民法院去確定。

③ 民事起訴狀到底要不要寫案由

一般來說也是可以不用寫的。
法律文書中民事起訴狀的案由《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修容改〈民事案件案由規定〉的決定》來寫。
案由是人民法院對訴訟案件所涉及的法律關系的性質進行概括後形成的案件名稱。
根據2011年2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修改〈民事案件案由規定〉的決定》(法〔2011〕41號),對2007年10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438次會議討論通過《民事案件案由規定》第一次修正。為了正確適用法律,統一確定案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等法律規定,結合人民法院民事審判工作實際情況,對民事案件案由作了規定。
案由是表明該起案件的具體法律關系,有時會出現多個法律關系合並審理的情況,本訴與反訴可能是一個案由,也可能是兩個,這就要求法官助理在製作文書的時候表述清楚。

④ 民事起訴狀中的案由怎麼寫

一般來說也是可以不用寫的。
法律文書中民事起訴狀的案由《最高人版民法院關於修改〈民事案件權案由規定〉的決定》來寫。
案由是人民法院對訴訟案件所涉及的法律關系的性質進行概括後形成的案件名稱。
根據2011年2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修改〈民事案件案由規定〉的決定》(法〔2011〕41號),對2007年10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438次會議討論通過《民事案件案由規定》第一次修正。為了正確適用法律,統一確定案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等法律規定,結合人民法院民事審判工作實際情況,對民事案件案由作了規定。
案由是表明該起案件的具體法律關系,有時會出現多個法律關系合並審理的情況,本訴與反訴可能是一個案由,也可能是兩個,這就要求法官助理在製作文書的時候表述清楚。

⑤ 在民事訴訟法中,「案由」這個詞和「案件事實」意思是否相同

不相同
案由是指這個案件發生的原因
案件事實是指這個案件發生的具體過程的相信描述

⑥ 民事訴訟案油是什麼意思

民事訴訟案由,簡單理解,就是以什麼理由提起民事訴訟。


一、民事訴訟案由專確定的依據屬:

按照《民事案件案由規定》,為了正確適用法律,統一確定案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等法律規定,結合人民法院民事審判工作實際情況,對民事案件案由作出統一規定。


二、訴訟案由名稱列舉:

下列案由屬於《民事案件案由規定》中標準的民事訴訟案由:

1、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糾紛

2、姓名權糾紛

3、肖像權糾紛

4、名譽權糾紛

5、榮譽權糾紛


⑦ 民事訴訟法案由:報刊、網路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的案由是什麼

如果僅僅是媒體報道,應當屬於人格權糾紛里的名譽權糾紛案由。最高人民版法院《關於貫徹執權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一百四十條第二款規定:「以書面、口頭等形式詆毀、誹謗法人名譽,給法人造成損害的,應當認定為侵犯法人名譽權的行為。」
如果是競爭對手,那麼屬於商業詆毀糾紛,商業詆毀行為是指經營者違反《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十四條規定,捏造、散布虛偽事實,損害競爭對手的商業信譽和商品聲譽的行為。

⑧ 在民事案件中關於不訴不理的問題

在刑事案件上包括侮辱誹謗案、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虐待案、侵佔案。
在民事案件上,全部採用「不告不理」的原則。「不告不理」是指未經公訴人、當事人起訴的民事案件,法院不得受理和審判的訴訟原則。是現代法院審理刑事、民事、行政案件的一項公認的基本原則。「不告不理」原則在民事訴訟中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必須有原告請求或被告反訴,法院才能受理案件並進行審理。第二,在審理中法院的審判活動受原告起訴或被告反訴的范圍的約束。也就是說當事人「告誰審誰,告什麼審什麼」。對於民事上訴案件,則僅對其中的上訴部分進行審理,沒有上訴的部分就不審理。在民事訴訟中實行「不告不理」原則是尊重當事人的自主處分行為的重要表現。

(一)民事訴訟實行「不告不理」原則,沒有當事人起訴,人民法院不能啟動訴訟程序。我國《民事訴訟法》第13條規定:「當事人有權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處分自己的民事權利和訴訟權利。」「不告不理」原則是民事訴訟中當事人處分原則的具體體現。當事人可以放棄自身的訴訟權利,不向法院起訴,也可以起訴後申請撤訴。當事人處分行為直接關繫到民事訴訟程序能否開始:1、當事人起訴引起第一審程序。根據《民事訴訟法》第108條規定,起訴必須有合法的原告,明確的被告,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只有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才能提起訴訟,引起第一審程序,而第一審程序能否正常的進行還要看原告是否在此期間撤回起訴。2、當事人上訴引起第二審程序。第二審程序能否進行要以當事人是否提出上訴為前提,只有當事人提出上訴的,第二審法院才能進行審理。3、在人民法院裁判文書生效後,執行程序的發生取決於權利主體是否提出申請。4、審判監督程序的發生同樣離不開當事人的申請,在這一個訴訟程序里,「不告不理」的原則體現得更加明顯。

(二)法院審理民事糾紛的范圍即訴訟內容與標的由當事人確定,法院無權變更、撤銷當事人的訴訟請求。案件在審理中,法院只能按照當事人提出的訴訟事實和主張進行審理,對超過當事人訴訟主張的部分不得主動審理。如在人身損害賠償案中,原告人對賠償數額已經提出明確要求,即使依一般情況法定賠償數額超過其要求,法院也不能依職權要求被告負擔原告沒有主張的部分。因為原告沒有向法院主張自己的權利,就應認為其處分了自身的權利,只要處分合法,是符合民事處分原則的,對其處分行為應予確認。在審判實踐中,當事人常在起訴時,對糾紛的案由確定不清,錯誤起訴。對於此類案件,有的法院的做法通常是依職權對起訴案由予以變更再進行審理。筆者認為,這種做法是不妥的。依照「不告不理」的原則,人民法院只對當事人提出的案件事實、理由和訴訟請求進行審理,而案由則是一個案件分類、定性的依據,假如由法院來處理,則會加重法院負擔,增加訴訟成本,且現在法院審理中常常是對不同案由的案件由專門的審判庭負責審理,在審理過程中變更案由,又要移送案件,給法院審理工作帶來不便。因此,對於類似案件,筆者認為,應按照當事人的起訴案由進行審理,如不符事實,應裁定駁回起訴,並告知當事人可以重新起訴。另外,當事人在庭審辯論前,也可以變更、撤銷訴訟請求。對此,只要符合法律規定,法院應予准許。

《民事訴訟法》第151條規定:「第二審人民法院應對上訴請求的有關事實和適用法律進行審查。」對於當事人的上訴,人民法院只是對當事人提出的上訴請求以及與上訴請求有關的事實和適用法律進行審查,對於當事人沒有上訴的部分,法院一般不宜再予以審查。因為《民事訴訟法》雖為公法和程序法,但其所適用的都是屬於私法性質的民事糾紛

⑨ 如何確定案由

民事案件案由的確定,是立案、審判實務中不可迴避的問題。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民事案件案由規定》(法發[2008]11號)於2008年4月1日起施行,原《民事案件案由規定(試行)》同時廢止。該規定有利於當事人准確選擇訴由,有利於對受理案件進行分類管理,有利於人民法院在民事立案、審判實務中准確確定案件訴訟爭點和正確適用法律,有利於提高案件司法統計的准確性、科學性。
一、民事案件案由的涵義
所謂民事案件案由,是指民事訴訟案件的名稱。反映案件所涉及的民事法律關系的性質,是人民法院將訴訟爭議所包含的法律關系進行的概括。
《民事案件案由規定》,主要是以民法理論對民事法律關系的分類為基礎,結合現行立法及立案、審判實踐,將民事案件案由分為四級案由。一級案由10種,如人格權、物權、債權、知識產權糾紛等;在第一級案由項下細分為30種,作為第二級案由,如婚姻家庭、所有權、合同、勞動爭議、與公司有關的糾紛等;在第二級案由項下,又列出了361種案由,作為第三級案由,第三級案由是實務中最常見、最廣泛使用的案由;在部分第三級案由項下,又列出了300多種案由,作為第四級案由。
二、如何正確確定民事案件案由
1、民事案件案由的確定的依據。一般地是根據當事人主張的民事法律關系的性質來確定,鑒於具體案件中當事人的訴訟請求、爭議的焦點可能有多個,,爭議的標的也可能是兩個以上,為保證案由的高度概括和簡潔明了,民事案件案由的表述方式原則上確定為「法律關系性質」加「糾紛」,不再包含爭議焦點、標的物(貨款、工程款)、侵權方式等要素,如「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糾紛」、「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
民事案件案由在堅持以法律關系的性質來作為案由的確定標準的同時,對少部分案由也依據民訴法理論「訴」的分類里的確認之訴、形成之訴的標准進行確定,如「企業出資人權益確認糾紛」,系確認之訴,即請求人民法院確認當事人之間存在一定的法律關系或確認當事人民事權利的訴訟,目的在於確認當事人是否享有所爭議的出資權益。
2、確定民事案件案由時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首先,在立案和審判過程中,確定民事案件案由,只能適用2008年4月1日起施行的,由最高人民法院頒布的《民事案件案由規定》,不得擅自編造案由,如自定「欠款糾紛」作為案由,這是准確的,也是不嚴謹的。如果出現應當規定為新的第三級或第四級案由,可以及時層報最高人民法院,由最高人民法院整理、篩選、補充相關的案由。
其次,一審法院在立案和審判過程中,應當根據訴爭的民事法律關系的性質或依據確認之訴、形成之訴的標准,先從《民事案件案由規定》列出的第四級案由中選擇;第四級案由沒有規定的,依次類推,則適用第三級案由;再沒有,則可以直接適用第二級案由,直至第一級案由。
再者,同一訴訟中,涉及兩個以上的法律關系,屬於主從關系的,應當以主法律關系來確定案由,如金融借款合同及擔保合同糾紛案件,應以主法律關系即金融借款合同法律關系來確定;但當事人僅以從法律關系起訴的,則以從法律關系來確定案由;不屬於主從法律關系的,則按訴爭的兩個以上民事法律關系確定並列的兩個案由。
此外,當事人在訴訟過程中增加或變更訴訟請求,導致當事人訴爭的民事法律關系發生變更的,則應當相應地變更案件的案由。
還有尚要注意的,對一審人民法院認定的法律關系,確定的民事案件案由是錯誤的,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根據當事人訴爭的民事法律關系的性質,予以糾正,重新確定案由。

熱點內容
適合律師的題字 發布:2025-10-02 00:07:16 瀏覽:709
法規科個人工作總結 發布:2025-10-01 23:55:47 瀏覽:734
知識產權侵權人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包括什麼 發布:2025-10-01 23:54:12 瀏覽:291
限制人身自由法規 發布:2025-10-01 23:42:58 瀏覽:810
山西法律顧問收費標准 發布:2025-10-01 23:41:57 瀏覽:328
2000經濟合同法 發布:2025-10-01 23:41:50 瀏覽:316
法院劉欣 發布:2025-10-01 23:28:15 瀏覽:253
鳴犢法院 發布:2025-10-01 23:25:53 瀏覽:425
瑞昌法院網 發布:2025-10-01 23:24:58 瀏覽:421
刑法失義 發布:2025-10-01 23:04:36 瀏覽: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