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司法真題
A. 司考商經法和行政法最好做幾年的真題
5年真題就夠了!
B. 司法考試行政法看誰的比較好呢
就這兩天了,沒那麼多時間了。
看一遍書,做做題吧。
提高更好吧,純聽錄音效果不好吧。
去年我考時,也沒聽錄音,一是沒時間,二是沒設備。呵呵
C. 行政法司法考試考哪幾個法
你好,司法考試其實不難,只不過知識量多,需要你用較多的時間和精力!
只要堅持住每天看書復習,多背多做真題肯定沒問題的!
對於司考,有幾點:
1、很多非法律專業的通過了司考,而恰恰是法律專業的人考很多次還不過,法本專業的並非比非法本有天然優勢。
2、司法考試的題不是很難,只是考試的題很廣,因此要全面復習。
3、司法考試考得很細,看書時要一字一句弄清搞懂,切忌似是而非,模稜兩可,不然在考試時會發現,題目都看過,答案不知道是什麼,等於白看。
4、關於課件,如果打算用課件復習的,最好報個網路班;如果自己找,是可以找到一大堆,但真正系統而的,那可能有點難道,而且這個時間成本太高了,特別到了後期,患得患失的,總覺得自己資料比別人少,浪費大部分時間在找資料上面,那就更得不償失的。
5、另外一個,在學習過程中,最好能有前輩的幫忙,有什麼問題,可以向前輩們討點經驗,有什麼學術上的問題,也好請教。
6、關於資料,真題、重點講座、法條、輔導課件,這幾樣是已必不可缺的了。
7、至於學習論論平台,推薦「法考聯盟論壇」,那裡有很往年高分通過司考的師兄在線給大家答疑,對於備考這點很重要。
哦,說得有點多了,最後祝你司考馬到成功,思考必勝!
D. 司考真題 關於行政法真題中兩道題的疑惑。
因為39中 被告是省政府
應由中院管轄
這不是個地域管轄的問題
A是級別管轄錯了
E. 司法考試行政法的復習方法
行政法的學習方法
來源:中法網 作者:吳鵬
一、行政法分值多、體系獨特
行政法在每年的司法考試中的分值比例一般為8-10%,其中行政處罰法、行政許可法、行政復議法、行政訴訟法和國家賠償法集中了絕大部分考題。尤其是行政訴訟法號稱是行政法考試的「半壁江山」,佔一半左右的分值。
行政法的命題有幾個特點:(1)綜合性。考單一法律、單一法條的題目越來越少,越來越多的題目涉及幾個法律的幾個法條。(2)理論性。行政法和憲法、法理學的關系非常密切,必須熟悉法條背後所隱含的理論。近年來的考試加強了對行政法理論的考察,如2003年司法考試卷四的論述題,要求用行政的合法性與合理性原則分析一個案例。
考生普遍反映,行政法是「天下第一難考」中最難的科目,是難上加難。主要原因有兩個:
(1)不熟悉法理學、憲法,對於行政法特有的邏輯規律沒有把握。比如「控權法」的思想,行政法是控制行政權、保障公民權的法,不理解這一點就不可能理解法律條文。
(2)不熟悉行政機關的體系和行政行為運作的模式,對於行政活動的實踐沒有「感覺」。比如行政機關之間的關系、工作部門的職能等等,十分的混亂和龐雜。即使是生活中經常見到的行政機關和行政行為,人們也難以准確地說出一二三來。
二、對學習行政法的建議
(一)弄清體系。
從總體上說,行政法可以分為五個部分:行政主體、行政行為、行政復議、行政訴訟與國家賠償。行政主體、行政行為可以稱為行政法的總論,它們不是考試的重點,往往被忽略。但這恰恰是考生最大的誤區。作為理論基礎,必須牢牢掌握。行政復議、行政訴訟、國家賠償,可以稱為行政法的分論,屬於行政救濟法,是考試的重點。要弄清楚它們之間的共性。比如,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在當事人、受案范圍、證據、決定(判決)等方面是一致的,而國家賠償也有和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相同或不同的部分,比較一下更容易理解和記憶。對比行政訴訟法和民事訴訟法,也能提高學習的效果。
(二)抓大放小
准備司法考試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要在全面基礎上抓重點,「全面撒網,重點撈魚」。從歷年真題中可以看出,行政法中的重點法律是《立法法》、《行政處罰法》、《行政許可法》、《行政復議法》、《行政訴訟法》及其解釋、《國家賠償法》及其解釋,要重點突破。至於《公務員法》、《政府采購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等,是非重點法律,一般了解即可。然而,對於重點或非重點的法律,都要進一步找出重點內容,重點掌握。我一貫反對「重點法條」的提法,它誤導考生只學習必考法條,其他的可以不管,這個思想看似功利實用,實則害人不淺。
(三)務虛務實
首先要重視對理論的學習,司法考試改變了過去偏重法條測試的做法,越來越強調理論知識的考察,前三卷的客觀題強調「主觀化」,第四卷論述題、分析題等新題型的出現,都說明了這一點。行政法和法理學、憲法具有密切的關系,理論性非常強。其次要重視對社會熱點問題的關注,要了解行政機關的結構、行政行為的方式,要思考行政案件的特殊性,提高對行政法的感性認識。演習歷年真題務虛和務實相結合的好方法。
請採納答案,支持我一下。
F. 司法考試行政法的學習方法
首先,宏觀指導、系統把握!
學習理論與掌握知識的中觀把握離不開宏觀指導與微觀分析,學好行政法尤其離不開宏觀指導這個服務於立足中觀的思想方法。宏觀指導在作為行政法應試復習准備中即是指頭腦中要清楚每一個具體的知識點或法條是歸屬於哪一個大問題、哪一節及哪一章的內容,其上位概念是什麼。也可稱為「菜單法」,像使用office2003word辦公軟體一樣,首層菜單的文件、編輯、視圖、插入、格式、工具、表格、窗口等即相當於輔導用書章的標題。點擊會出現下一層級的子菜單,子菜單下還會有下一級的子菜單,這就類似於書中章以下的節?大問題?小問題?知識點。子菜單之間分別隸屬於哪個上層級的菜單必須清楚、不能混淆。看書先要記住編、章乃至節的題目。
對行政法的學習而言,運用系統論、全面把握、統攬全局,有理解的高度顯得更為重要。行政法的知識體系由三部分組成:主體、行為、責任,或稱組織、行為、監督三大板塊,應當理解為什麼以此來構築行政法的體系。因為任何一個部門法都首先要靜態構築主體資格,這是法律行為的淵源和發出者,其次是探討其法律行為,最後是追究該主體違法行為之後的責任。行政法的主體部分重在探討行政一方當事人資格,所以,行政機關及其派出的組織、授權與委託的組織、公務員的知識就成為第2章要闡述的內容,此為主體論。第3-12章,分別探討抽象行政行為與具體行政行為的形式,尤其是以行政許可、行政處罰為核心的具體行政行為,此為行為論。第13-24章分別闡述行政復議、行政訴訟、國家賠償三大責任制度,此為責任論,是司法考試中所考分值最高的。考生要理解三大板塊各自的功能角色,以加深理解,不至於在作具體題目時「盲人摸象」而「一葉障目」。
其次,抓綱舉目、綱舉目張!
復習時應注意行政法中前後呼應與貫通的幾條線索與脈絡:
一是概述中的六大基本原則與後邊幾大法律原則的關系。行政法的六大基本原則是對行政許可法、行政處罰法、政府采購法、行政應急(突發事件應對)、行政程序、行政復議法及行政訴訟法的原則等共有屬性的抽象、概括和總結。
二是主體,行政組織與公務員部分的內容與許可、處罰、復議、訴訟、賠償主體的一致性與差異性。其一為行政一方:行政機關、法定授權(視為機關)、行政委託,在不同的行政法制度中稱為許可機關、處罰機關、采購人、行政合同甲方、被申請人、被告、賠償義務機關等。其二為行政相對人,立法表述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在不同的行政法制度中稱為申請人、被許可人或利害關系人、當事人或被處罰人、被執行人、行政合同乙方、申請人或第三人、原告或第三人、請求權人等,注意其范圍上的差異。
三是合法性標准問題,具體行政行為的一般合法要件、復議決定的種類及其適用條件(多一個合理性)、行政訴訟中合法性審查原則的標准與一審判決的種類及其適用條件四個方面的內容的內在聯系。因為具體行政行為的五項合法要件就是在行政訴訟中人民法院對其進行合法性審查的標准,也是認定其違法而將其撤銷的法定條件,這部分內容可以說是行政法最富特色的內容,是行政法的核心和精髓。有考生稱是我的「五指論」。
四是行政機關申請法院執行的脈絡,即非訴行政案件的執行問題,行政處罰法第51條、行政強制執行制度、行政復議法第33條及《行訴法解釋》第86~95條的內容都規定行政相對人對具體行政行為不服、不起訴又不履行的,由作出該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申請法院強制執行的問題。
以上四條主線就是行政法的「綱」,其他絕大部分知識點是依附其上的「目」。抓住這幾條線索和脈絡復習,前後呼應、融會貫通就能抓綱舉目、綱舉目張。
第三、圖表解構、勤思多練!實踐證明,圖表法是破解行政法玄機、以形象思維解讀抽象的、同時又是體系龐雜的行政法知識體系的一個有效的學習與復習方法。法|律教育網分析得出以所列圖表內容之間的從屬、並列、包容、交叉關系,形象地表達出行政法各子概念及其之間的關系,能夠迅速而有效地幫助考生掌握行政法的理論和制度。若能夠自己在復習時找出規律、列出圖表,更能幫助你牢固記憶、准確把握相關知識點。
在已進行的六屆司法考試中,共考過行政法160道題!反復作真題有助於我們感悟司法考試命題的重點和命題技術的變化,找到一種「題感」!在作真題的過程中,要勤於獨立思考,不著急先看答案、不要過度依賴他人提供的解析!把每一次作真題的過程都當作是一次模考!
復次、突出重點、抓大放小!
限於時間、精力對行政法還是應抓大放小、突出重點!據統計,司法考試行政法部分收錄的法規有32件,共1500多條,如考一個條文設置4個選項就有四個考點的計算,拋開行政法基礎理論部分,則僅法規部分就至少有6000多個考點!那麼,何為「大」與「小」、何為重點與非重點呢?如果說突出重點有什麼標準的話,那2007年司法考試行政法部分的真題,不偏不怪、中規中矩,傳統考點分布均勻、比例適當,就是我們准備2011年司法考試的「範本」。反復揣摩2010年司法考試的行政法真題即可得出行政法的重點與「大」!法|律教育網統計行政法部分所佔分值的從多到少的排序為:行政訴訟法及其司法解釋、國家賠償法及其司法解釋、立法法(含行政法規、規章制定程序條例)、行政許可法、行政處罰法、行政復議法、公務員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突發事件應對法、行政監察法、政府采購法、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信訪條例等。至於收錄於法規匯編中的其他法規可作「小」來看待和處理!所以應重點掌握上述法律法規,尤其是其中的重點法條!
最後、經緯萬端,提緯挈經。
「緯」即橫向的一般法、基本法,是抽象的,行政許可、處罰、復議、訴訟、賠償法中規定的行政機關是抽象的,即為「經」。「經」是指特別的、一般行政法下的「子法」和「部門法」,司法考試中最重要的兩個「經」即《治安管理處罰法》和《稅收徵收管理法》。考生對行政管理部門職權往往是陌生的,「經緯論」的復習方法能夠幫助考生有效地理解、解構行政法的紛紜復雜現象!
G.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在司法考試的試卷幾部分
國家司法考試的命題范圍以司法部制定並公布的《國家司法考試大綱》為准。行版政法與行政權訴訟法主要出現在試卷二和試卷四。
司法考試的具體內容為:
試卷一:綜合知識,包括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法理學、法制史、憲法、經濟法、國際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司法制度與法律職業道德。
試卷二:刑事與行政法律制度,包括刑法、刑事訴訟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
試卷三:民商事法律制度,包括民法、商法、民事訴訟法(含仲裁製度)。
試卷四:實例(案例)分析,一般包括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法理學、憲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刑法、刑事訴訟法、民法、商法、民事訴訟法等。
H. 中央司法警管學院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考試題目
請問您說的是大司法考試內容,還是警管學院行政法的平時測試題目呢?
現提供2006年4月「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一」試題 ,如下: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弧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在王某訴某區工商局違法查封貨物一案中,該局法制科科長紀××出庭應訴。問本案中紀××的法律身份是( )
A.原告B.被告
C.訴訟代表人D.訴訟代理人
2.「國家公務員非因法定事由和非經法定程序不得被免職、降職、辭退或受到行政處分」這是國家公務員的( )
A.執行職務權B.職位保障權
C.申訴控告權D.工資福利權
3.行政行為一經作出,除非有重大明顯的違法情形,即假定其合法有效,任何人未經法定程序,均不得否定其法律效力,這體現了行政行為的( )
A.公定力B.確定力
C.拘束力D.執行力
4.某市政府決定停止三輪車營運並給予因此遭受損失的車主一定補償。市政府的決定體現了行政許可的( )
A.法定原則B.公開公平公正原則
C.均衡比例適度原則D.信賴保護原則
5.下列選項中屬於行為罰的是( )
A.行政拘留B.勞動教養
C.吊銷許可證、執照D.沒收非法財物
6.城建行政主管部門委託某拆遷公司拆除違章建築的行為屬於( )
A.直接強制B.執行罰
C.行為罰D.代執行
7.公務員對主管行政機關作出的行政處分決定不服,可以( )
A.向監察機關提出申訴B.向行政復議機關提起行政復議
C.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D.向人民檢察院提出控告
8.行政復議最主要的審理方式是( )
A.開庭審理B.書面審理
C.兩審終審D.聽證
9.在行政訴訟中,人民法院主要審查的是( )
A.行政事實B.抽象行政行為
C.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D.具體行政行為的合理性
10.下列選項中屬於可訴行政行為的是( )
A.外交行為B.國防行為
C.行政調解行為D.行政不作為
11.根據《行政訴訟法》的規定,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作出一審判決的時限是( )
A.2個月內B.3個月內
C.6個月內D.1年內
12.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可以參照( )
A.法律B.行政法規
C.地方性法規D.規章
13.行政訴訟變更判決適用於( )
A.行政處罰證據不足B.行政處罰顯失公正
C.行政處罰違反法定程序D.行政處罰適用法律法規錯誤
14.公民申請執行生效的行政判決書的期限是( )
A.三個月B.180日
C.1年D.2年
15.行政行為以受法律規范拘束的程度為標准可分為( )
A.抽象行政行為與具體行政行為B.依職權行政行為與應請求行政行為
C.附款行政行為與無附款行政行為D.羈束行政行為與自由裁量行政行為
16.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的,其提起訴訟的時效應當在知道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的( )
A.15日內B.一個月內
C.兩個月內D.三個月內
17.行政主體受脅迫作出的行政行為屬於( )
A.有效的行政行為B.無效的行政行為
C.可以撤銷的行政行為D.需要重新作出的行政行為
18.獨立行使行政審判權的是( )
A.人民法院B.審判委員會
C.行政審判庭D.合議庭
19.行政法規的制定主體是( )
A.全國人大B.全國人大常委會
C.國務院D.省級人民政府
20.《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對公民人身權的保護主要是( )
A.人格權B.名譽權
C.榮譽權D.人身自由權和生命健康權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弧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21.在下列選項中屬於行政管理關系的有( )
A.勞動局實施行政處罰與被處罰人之間形成的關系
B.勞動局購買辦公設備與商場之間形成的關系
C.勞動局建辦公樓與建築公司之間形成的關系
D.勞動局發放崗位津貼與本局職工之間形成的關系
E.勞動局登記檢查企業用工情況與企業之間形成的關系
22.在下列選項中屬於我國行政法法源的有( )
A.憲法B.法律
C.行政法規D.地方性法規
E.中共中央發布的政策性文件
23.法治國家對行政自由裁量權的事前控制主要有( )
A.授權控制B.內容控制
C.程序控制D.行政復議
E.司法審查
24.下列選項中適用於特殊地域管轄的案件有( )
A.訴國務院各部門B.訴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
C.訴最初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D.因不動產而提起的訴訟
E.對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不服而提起的訴訟
25.我國地方政府規章的制定主體是( )
A.國務院各部委
B.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
C.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
D.國務院批準的較大市人民政府
E.經濟特區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
26.下列選項中屬於行政徵收行為的有( )
A.公安局收繳賭資B.交通局收取公路養路費
C.環保局收取排污費D.稅務局收取稅款
E.港務局收取港口建設費
27.根據行政裁決對象的不同,行政裁決可以分為( )
A.權屬糾紛裁決B.侵權糾紛裁決
C.合同糾紛裁決D.損害賠償糾紛裁決
E.不當得利糾紛裁決
28.下列選項中具備行政主體資格的是( )
A.鄉政府B.公安分局法制科
C.工商執法人員D.公路收費站
E.市衛生防疫站
29.下列體現行政法制監督關系的是( )
A.市人大常委會審議市政府提出的《關於加強本市礦藏資源開發與管理》的議案
B.市政府法制辦復議處審理某公司申請撤銷市經貿委作出的58號決定
C.市法院審理某礦廠訴省國土局吊銷采礦許可證的行為
D.市工商分局查處某公司違法買賣汽車案
E.市公安局監察處調查某區公安分局副局長李某涉嫌瀆職案
30.有權審查和撤銷人民政府規章的國家機關是( )
A.全國人大常委會B.上級人大常委會
C.本級人大常委會D.國務院
E.上級人民政府
三、名詞解釋(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31.說明理由制度
32.行政相對人
33.法律、法規授權組織
34.行政確認
35.行政賠償義務機關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5分,共15分)
36.簡述行政指導的意義和作用。
37.簡述行政補償的適用范圍。
38.簡述行政訴訟中被告的舉證責任。
五、論述題(10分)
39.論行政法治原則。
六、案例分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40.樂彩影視城銷售盜版光碟和淫穢影像被轄區工商分局查獲。該工商分局依法沒收了全部盜版光碟和淫穢影像,並作出沒收全部非法所得並處罰款2500元的決定。轄區文化稽查大隊得知此事後,來到樂彩影視城對業主又進行了2000元罰款。
問:判斷本案兩次行政執法行為是否合法?(4分)說明理由。(6分)
41.萬達水泥廠原系禾田城建局下屬的集體所有制企業。1996年企業職工代表大會選舉李華任廠長。但李華上任不到一年,城建局企業處決定撤銷李華廠長職務,指派王春喜接任。但萬達水泥廠職工代表大會不同意城建局撤銷李華的決定,想提起行政訴訟。
問:(1)本案是否屬於行政訴訟受案范圍?(1分)說明理由。(4分)
(2)本案中誰有原告資格?(1分)說明理由。(4分)
I. 在司法考試中行政法和行政訴訟法一般都佔多少分左右
每年的司法考試,行政法和行政訴訟法佔分是:
2010年62分;2009年57分; 2008年57分; 2007年63分; 2006年65分; 2005年48分。
一、行政法分值多、體系獨特
行政法在每年的司法考試中的分值比例一般為8-10%,其中行政處罰法、行政許可法、行政復議法、行政訴訟法和國家賠償法集中了絕大部分考題。尤其是行政訴訟法號稱是行政法考試的「半壁江山」,佔一半左右的分值。
行政法的命題有幾個特點:
(1)綜合性。考單一法律、單一法條的題目越來越少,越來越多的題目涉及幾個法律的幾個法條。
(2)理論性。行政法和憲法、法理學的關系非常密切,必須熟悉法條背後所隱含的理論。近年來的考試加強了對行政法理論的考察,比如要求用行政的合法性與合理性原則分析一個案例。
二、對學習行政法的建議
(一)弄清體系。
從總體上說,行政法可以分為五個部分:行政主體、行政行為、行政復議、行政訴訟與國家賠償。行政主體、行政行為可以稱為行政法的總論,它們不是考試的重點,往往被忽略。但這恰恰是考生最大的誤區。作為理論基礎,必須牢牢掌握。行政復議、行政訴訟、國家賠償,可以稱為行政法的分論,屬於行政救濟法,是考試的重點。要弄清楚它們之間的共性。比如,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在當事人、受案范圍、證據、決定(判決)等方面是一致的,而國家賠償也有和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相同或不同的部分,比較一下更容易理解和記憶。對比行政訴訟法和民事訴訟法,也能提高學習的效果。
(二)抓大放小
准備司法考試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要在全面基礎上抓重點,「全面撒網,重點撈魚」。從歷年真題中可以看出,行政法中的重點法律是《立法法》、《行政處罰法》、《行政許可法》、《行政復議法》、《行政訴訟法》及其解釋、《國家賠償法》及其解釋,要重點突破。至於《公務員法》、《政府采購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等,是非重點法律,一般了解即可。然而,對於重點或非重點的法律,都要進一步找出重點內容,重點掌握。我一貫反對「重點法條」的提法,它誤導考生只學習必考法條,其他的可以不管,這個思想看似功利實用,實則害人不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