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訴訟法被告出庭人員

行政訴訟法被告出庭人員

發布時間: 2021-01-30 07:24:10

Ⅰ 新《行政訴訟法》對被告出庭應訴有哪些具體規定

新行政訴訟法第復三條第三款規定,行政制機關的負責人應當出庭應訴,因特殊情況不能應訴的,也應當指派相應的工作人員出庭應訴。這里的負責人指正職和副職,這里的指派實質應當出具書面的授權委託書,也就是說,在以後的行政訴訟中不得出現只有代理律師的情況。

Ⅱ 行政訴訟法關於被告負責人不出庭是否可拘傳

行政訴訟法關於被告負責人不出庭不能拘傳。
因為行政訴訟法沒有對此作出規定,法院版不能違法辦案。
《行政訴權訟法》第三條 人民法院應當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起訴權利,對應當受理的行政案件依法受理。
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不得干預、阻礙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
被訴行政機關負責人應當出庭應訴。不能出庭的,應當委託行政機關相應的工作人員出庭。

Ⅲ 新 行政訴訟法 對被告出庭應訴有哪些具體規定

行政訴訟法第58條 經人民法院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照撤訴處理,被告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決。

Ⅳ 新《行政訴訟法》對被告出庭應訴有哪些

性的行政訴訟法新增加了一條。規定被告法定代表人應當出庭應訴。回

行政訴訟法
第三條答
人民法院應當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起訴權利,對應當受理的行政案件依法受理。
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不得干預、阻礙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
被訴行政機關負責人應當出庭應訴。不能出庭的,應當委託行政機關相應的工作人員出庭。

Ⅳ 行政訴訟法的訴訟參加人

第二十五條行政行為的相對人以及其他與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有權提起訴訟。
有權提起訴訟的公民死亡,其近親屬可以提起訴訟。
有權提起訴訟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承受其權利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提起訴訟。
第二十六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作出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是被告。
經復議的案件,復議機關決定維持原行政行為的,作出原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和復議機關是共同被告;復議機關改變原行政行為的,復議機關是被告。
復議機關在法定期限內未作出復議決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起訴原行政行為的,作出原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是被告;起訴復議機關不作為的,復議機關是被告。
兩個以上行政機關作出同一行政行為的,共同作出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是共同被告。
行政機關委託的組織所作的行政行為,委託的行政機關是被告。
行政機關被撤銷或者職權變更的,繼續行使其職權的行政機關是被告。
第二十七條當事人一方或雙方為二人以上,因同一行政行為發生的行政案件,或者因同類行政行為發生的行政案件、人民法院認為可以合並審理並經當事人同意的,為共同訴訟。
第二十八條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的共同訴訟,可以由當事人推選代表人進行訴訟。代表人的訴訟行為對其所代表的當事人發生效力,但代表人變更、放棄訴訟請求或者承認對方當事人的訴訟請求,應當經被代表的當事人同意。
第二十九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同被訴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但沒有提起訴訟,或者同案件處理結果有利害關系的,可以作為第三人申請參加訴訟,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參加訴訟。
人民法院判決第三人承擔義務或者減損第三人權益的,第三人有權依法提起上訴。
第三十條沒有訴訟行為能力的公民,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法定代理人互相推諉代理責任的,由人民法院指定其中一人代為訴訟。
第三十一條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託一至二人作為訴訟代理人。
下列人員可以被委託為訴訟代理人:
(一)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
(二)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工作人員;
(三)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以及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
第三十二條代理訴訟的律師,有權按照規定查閱、復制本案有關材料,有權向有關組織和公民調查,收集與本案有關的證據。對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的材料,應當依照法律規定保密。
當事人和其他訴訟代理人有權按照規定查閱、復制本案庭審材料,但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的內容除外。

Ⅵ 新行政訴訟法對被告出庭應訴有哪些具體規定

新行政訴訟法對被告出庭應訴規定:
(1)新行政訴訟法第三條第三款規定,行政機關的負責專人應當出屬庭應訴,因特殊情況不能應訴的,也應當指派相應的工作人員出庭應訴。
(2)負責人指正職和副職,指派實質應當出具書面的授權委託書,也就是說,在以後的行政訴訟中不得出現只有代理律師的情況。

Ⅶ 新《行政訴訟法》對被告出庭應訴有哪些具體規定

要求是除非有特別任務,行政機關的正職或者副職應當出庭,確實不能出庭的,應當書面委託熟悉業務的負責人出庭,不能讓律師自己出庭。

Ⅷ 行政訴訟是否被告法人要出庭

一、法人不是「人」,所以在行政訴訟活動中「法人」是不能出庭的,只能由其負責任人(或法人代表人)參與訴訟活動。

二、法律明確規定:「被訴行政機關負責人應當出庭應訴」,這個應當即法律適用中則屬需要或應予,也就是在沒有特殊情況或相應的程序允許時則要出庭應訴。

《行政訴訟法》

第三條人民法院應當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起訴權利,對應當受理的行政案件依法受理。

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不得干預、阻礙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

被訴行政機關負責人應當出庭應訴。不能出庭的,應當委託行政機關相應的工作人員出庭。

Ⅸ 新行政訴訟法是否必須要求被告法人出庭

新行政訴訟法的第三條中所說的負責人是指正職和副職的負責人,同時規定,如果出現特殊情況,正職和副職都不能到場,應當讓相應的工作人員出庭,這一條款主要解決的是行政機關只委託律師,而不出庭應訴的問題。

Ⅹ 行政機關作為被告時其主要負責人應當出庭應訴嗎

根據《行政訴訟來法》第三條 人民法自院應當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起訴權利,對應當受理的行政案件依法受理。
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不得干預、阻礙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
被訴行政機關負責人應當出庭應訴。不能出庭的,應當委託行政機關相應的工作人員出庭。
《行政訴訟法》解釋第五條 行政訴訟法第三條第三款規定的「行政機關負責人」,包括行政機關的正職和副職負責人。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的,可以另行委託一至二名訴訟代理人。
應當出庭,不出庭應當說明理由。

熱點內容
法院人發言 發布:2025-10-01 10:57:04 瀏覽:435
分配條例表決 發布:2025-10-01 10:55:35 瀏覽:214
法學大學課本 發布:2025-10-01 10:48:14 瀏覽:519
濟源法院網 發布:2025-10-01 10:40:11 瀏覽:967
土地出讓違反合同法繳納的定金算罰沒款 發布:2025-10-01 10:27:30 瀏覽:218
王晶法院 發布:2025-10-01 10:15:14 瀏覽:848
附錄法學 發布:2025-10-01 10:14:23 瀏覽:771
不符勞動法 發布:2025-10-01 10:13:05 瀏覽:888
工傷康復在勞動法中的規定 發布:2025-10-01 10:12:57 瀏覽:90
法治進行時2017天安社視頻 發布:2025-10-01 09:57:18 瀏覽: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