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法律援助名優工程意見

法律援助名優工程意見

發布時間: 2021-02-03 01:22:08

法律援助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幾點建議

存在的問題
(一)是有限的法律援助資源與大量的法律援助需求之間的矛盾較突出。我國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一方面有眾多的法律援助需求者,特別隨著法律援助制度的實施和普法宣傳的深入,廣大群眾尤其是社會特殊群體的法律意識不斷增強,法律援助的需求量越來越大。特別是援助案件范圍擴大後,須援助案件數急劇上升。以工傷和勞動合同糾紛為例,2010年羅庄區仲裁委辦理293件,今年辦理188件,上述案件中,根據上級文件規定,凡是農民工的都屬於法律援助案件,每年就有150件左右;另一方面,由於列入區財政辦案補貼經費較少,能夠用於法律援助的資源有限,受到人力、財力等條件的限制,法律援助中心只能量力而行,受理的法律援助案件僅限於刑事指定辯護案件以及經濟特別困難的當事人尋求法律援助的案件,其他許多依法可以獲得法律援助的事項,我們還無力顧及。
(二)是法律援助隊伍人員編制不足、專職律師缺乏。法律援助工作站是依託基層司法所設立的,人員由司法所人員兼任。目前我區各基層司法所佔編人員僅1個,既要負責司法所的工作,又要負責法律援助工作站的工作,這無疑增加其工作負擔,影響工作效率。其次,專職律師缺乏,目前羅庄區法律援助中心在崗的只有一名專職法律援助律師。
(三)是法律援助案件的質量不高。由於經費的制約,該區訴訟案件辦案補貼發放辦法是2006年制定的,訴訟案件每件補貼500元。2012年制定了非訴調解案件補貼辦法,每件補貼50元,有時連律師支出的交通費都難以沖抵,導致律師辦案熱情低。有些承辦人員在辦理法律援助案件工作中走過場,准備不認真細致,直接影響案件質量;有的法律援助承辦單位將援助案件大多交由年輕律師和實習律師辦理,缺乏資深律師必要的指導,辦案質量不高。
(四)是經濟困難證明缺乏完善的制度。1、雖然《山東省法律援助條例》第九條規定,公民經濟困難標准執行當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生活保障標准,但公民如何證明自己達到經濟困難標准,現在全國范圍內還沒有一個統一的規范。實踐中的做法是要求公民提供鄉鎮或者街道政府蓋章確認的經濟困難證明。申請人到鄉鎮街道出具證明較為困難,一是街道未必配合;二是街道未必了解情況,也不願出具。2、對於申請人提供的經濟困難證明是否屬實,以法律援助中心的人力和財力幾乎無法向有關機關、單位查證。
(五)是民事援助與法院司法救助銜接機制和刑事法律援助中公檢法司配合機制不完善。1、在《山東省法律援助條例》第十八條做出了救助應援助,援助應救助的規定,但相互之間的銜接缺乏具體的制度。2、刑事法律援助與法院的配合,在《法律援助條例》第十二條做出了規定,但目前與公安、檢察尚無明確有效的配合機制。
對策建議
(一)進一步加大法律援助工作的宣傳力度,不但要向人民群眾宣傳,還要向領導幹部宣傳,讓他們真正意識到法律援助工作是依法治國不可或缺的事業,是實踐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真正把法律援助事業納入黨委、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從人員編制和經費保障等方面保障法律援助事業的健康發展。
(二)提高辦案質量方面。應建立資深律師優先辦案制度,根據律師專業優勢,建立資深律師名錄,根據案件分類,優先指派相關專業的資深律師承辦。因縣區律師人數較少,專業面較窄,對有些專業案件指派律師可打破地域限制。
(三)完善法律援助經費保障機制。1、建立最低經費保障標准。法律援助既是政府的責任,也是一項社會事業,法律援助的資金來源主要由政府財政負擔,納入同級財政預算時,應當根據當地人口,建立起政府對法律援助的最低經費保障標准。2、積極開辟多元化資金保障機制。《山東省法律援助條例》第二條明確規定:鼓勵社會對法律援助工作提供捐助,但如何接受、由誰接受捐助卻沒有明確。可參照慈善基金和光彩基金的模式,在市、縣(區)設立法律援助基金會,依法募集社會的捐助。也可在慈善基金中設立法律援助專項基金,通過慈善基金會接受社會捐助,並明確政法系統的捐助列入法律援助專項基金,用於法律援助事業。
(四)建立經濟困難證明和核實制度。《山東省法律援助條例》第九條只是規定,公民經濟困難標准執行當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生活保障標准,因此,應在全省或全市范圍內制定統一的經濟困難證明和核實制度。我們的做法是讓村居、鄉鎮街道司法所、民政所參與出具經濟困難證明,並由司法所代為向申請人單位或村居核實。這樣不但了解情況,也方便申請人。
探索建立困難群眾申請法律援助免審查經濟困難制度。應與民政部門聯系,建立困難群眾資料庫,將城鎮低保、農村低保等群眾納入,凡是困難群眾資料庫中的,申請法律援助均免審查經濟狀況。這樣方便群眾,無需申請人再到村居、鄉鎮街道開經濟困難證明。
(五)民事援助與法院司法救助的銜接應由司法行政機關與法院聯合出台具體規定,就司法救助轉法律援助、法律援助轉司法救助程序、公函樣式和負責部門作出具體規定。司法救助轉法律援助,我們的做法是法院給援助中心出具指派代理人通知書,援助中心接到通知後,直接與申請人簽訂協議,安排律師代理訴訟。刑事法律援助中公檢法司配合機制,應由政法委牽頭盡快建立。刑事法律援助我們與法院的做法是由法院給援助中心出具指定辯護人通知書,援助中心接到通知後,指派律師為被告人提供法律援助

② 法律援助申請書怎麼寫律師幫忙

法律援助格式文書法律援助申請表 援審字[ ]第 號 說明:1、申請人填寫本申請表前須仔細閱讀法律援助機構提供的有關資料。 2、申請人應如實填寫本人的實際情況。 3、請按照欄目要求使用正楷文字填寫,或在適當□內打√。注意:以欺騙方式獲得法律援助將承擔法律責任。―――――――――――――――――――――――――― ―――――― 申請人基本情況 姓名: 性別: 出生日期: 民族:身份證號碼:□□□□□□□□□□□□□□□□□□戶籍所在地: 工作單位: 聯系電話:住所地址: 郵政編碼:文化程度:□文盲 □小學 □中學 □大專以上身體狀況:□健康 □殘疾 □嚴重疾病人群類別 □殘疾人 □老年人(60歲以上) □未成年人 □婦女 □優撫對象 □農村「五」保戶 □低保對象 □農民工 □失業人員□少數民族 □軍人軍屬 □盲聾啞 □未成年人 □可能被判處死刑的 □一般貧困者 □其他(請註明)——是否申請過法律援助:□否 □是 前次申請時間、地點、申請編號: ――――――――――――――――――――――――――――――――――申請法律援助事項的類別 □刑事案件□請求國家賠償 □請求給予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社會保險待遇 □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 □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 □請求支付勞動報酬 □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 □工傷 □其他(請註明) 申請人在申請事項中的法律地位 民事訴訟:□原告(上訴人) □被告(被上訴人) □第三人行政訴訟: □原告(上訴人) □被告(被上訴人) □第三人勞動仲裁:□申請人 □被申請人 非訴訟: □申請人 □被申請人 刑事: □犯罪嫌疑人 □被害人 □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或其近親屬 □自訴人 □自訴人的法定代理人 □被告人申請事項法律狀態 □尚未進入法律程序 □偵查 □起訴 □訴訟(□一審 □二審 □再審 □重審) □申訴 □仲裁 □調解 □行政處理 □行政復議 申請法律援助援助方式 □刑事辯護 □刑事被害人代理 □民事訴訟代理(包括刑事附帶民事訴訟) □行政訴訟代理 □勞動仲裁代理 □非訴訟代理――――――――――――――――――――――――――――――――申請人經濟狀況 □申請人家庭人口: 人 □月平均收入 元 □月基本開支 元 申請人家庭現有價值千元以上財產狀況:總價值 (元) 申請人家庭自有房產建築面積: 平方米 使用狀況:□自用 □出租 申請法律援助的案情及理由概述:

③ 當前基層法律援助存在問題及幾點建議

存在問題:
宣傳力度不夠。群眾對法律援助的知曉程度還不是很高,還有不少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困難群眾因為不知道法律援助而沒有從這一惠民工程中受益。
服務水平不高。由於受司法工作人員少,業務能力限制,法律援助工作與人民群眾的需求還有一定的差距,法律援助服務能力還有待進一步加強。
經費保障不足。法律援助工作的開展離不開經費保障,但目前法律援助工作經費不足。

幾點建議:
加大法律援助宣傳力度。廣泛深入宣傳法律援助制度,積極拓寬宣傳渠道,不斷創新宣傳形式,增強宣傳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讓更多需要法律援助的貧弱群眾了解並運用法律援助的方式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不斷增強法律援助實效。
加快法律援助信息化建設。按照法律援助工作要求,完善鎮鄉街法律援助工作站相關設備,方便困難群眾就地申請法律援助。
突出法律援助工作重點。擴大法律援助覆蓋面,重點加強對弱勢群體和困難群眾的法律援助,切實解決基層困難群眾打官司難的問題。根據特定困難群體的特定需求,組織開展對農民工、殘疾人、未成年人等群體的專項服務活動,總結經驗,提高服務的專業化水平和社會效果。
強化保障措施。健全完善政府對法律援助的經費保障機制,加大對法律援助的資金投入,把法律援助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逐步建立政府投入為主,社會捐助為輔的資金保障機制,保證法律援助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④ 評高級工程師基層單位考核推薦意見怎麼寫

該同志自進入本單位工作以來,能認真學習,有較強的工作責任感,一回直從事本專答業工作,已積累了豐富的專業技術理論及實踐經驗;同時,還認真鑽研業務,不斷自我更新,自我積累,從而打下較系統堅實的專業基礎理論和專業技術知識。在實際工作中,能獨立完成道路橋梁工程的設計、制圖、施工技術負責等工作,能結合工程實際積極參加科研,具有較強的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能解決本專業性的技術難題,勇於創新,具有較強的技術管理能力。在與同事交流過程中獲得較好的評價,是一名優秀的道路與橋梁技術骨幹。該同志在助理工程師任職工作年度中考核為合格、優秀,已具備道路與橋梁工程師的任職條件,同意推薦上報。同時,經審核,該同志所提供的材料真實,復印件與原件核對無異。

⑤ 法律援助案件中關於鑒定有哪些特殊規定

司法部、民政部、財政部、勞動與社會保障部、國土資源部、建設部、衛生部、國家工商回行政管理答總局、國家檔案局《關於貫徹落實〈法律援助條例〉切實解決困難群眾打官司難問題的意見》中規定,各鑒定機構應當對法律援助案件所涉及事項的鑒定給予減免的優惠。司法行政部門管理的面向社會服務的司法鑒定機構,對法律援助案件受援人申請司法鑒定的,應緩收或免收鑒定費。受援人勝訴後,應向鑒定部門補交實際需交納的費用;受援人敗訴,交納鑒定費用確有困難,鑒定部門給予減免。其他非財政撥款的鑒定機構對法律援助案件受援人申請人身傷殘鑒定、親子鑒定、筆跡鑒定以及財產評估等,實行緩收相關費用。受援人勝訴後,應向鑒定部門補交實際需交納的費用。

⑥ 民事法律援助案件如何辦理訴訟費減緩免須向法院提交什麼材料立案時就提交嗎

當事人為維護自己合法權益,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行政訴訟,確有經濟困難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訴訟費緩交、減交、免交。
訴訟費用的緩交、減交、免交條件:
(一)追索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撫恤金的;
(二)孤寡老人、孤兒和農村「五保戶」;
(三)沒有固定生活來源的殘疾人、患有嚴重疾病的人;
(四)國家規定的優撫、安置對象;
(五)追索社會保險金、勞動報酬和經濟補償金的;
(六)交通事故、醫療事故、工傷事故、產品質量事故或者其他人身傷害事故的受害人請求賠償的;
(七)因見義勇為或為保護社會公共利益致使自己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本人或近親屬請求賠償或經濟補償的;
(八)進城務工人員追索勞動報酬或其他合法權益受到侵害而請求賠償的;
(九)正在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農村特困戶救濟或者領取失業保險金,無其他收入的;
(十)因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造成生活困難,正在接受社會救濟,或者家庭生產經營難以為繼的
(十一)起訴行政機關違法要求農民履行義務的;
(十二)正在接受有關部門法律援助的;
(十三)當事人為社會福利機構、敬老院、優撫醫院、精神病院、SOS/L童村、社會救助站、特殊教育機構等社會公共福利單位的;
(十四)其他情形確實需要實施緩交、減交、免交訴訟費用的。
申請訴訟費用的緩交、減交、免交程序:
1、當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請緩交、減交、免交訴訟費用的,應在起訴、上訴時或收到預交訴訟費用通知後七日內,向人民法院提出書面申請和足以證明其確有經濟困難的證明材料。
2、緩交、減交、免交訴訟費用申請書應載明個人及家庭收入情況,以及請求緩交、減交、免交訴訟費用的理由。因生活困難或者追索基本生活費用申請緩交、減交、免交訴訟費用的,應當提供本人及其家庭經濟狀況符合當地民政、勞動和社會保障等部門規定的公民經濟困難標準的證明。
3、當事人具有上述第(二)、(四)、(七)、(九)、(十二)、(十三)項規定情形之一,向人民法院申請緩交、減交、免訴訟費用的,應當提交本人是「五保戶」、殘疾人、國家優撫安置對象、見義勇為、正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和農村救濟戶或領取失業金、正在接受有關部門法律援助及本單位是社會公共福利單位等證明材料。
4、當事人申請緩交、減交、免交訴訟費用的,經人民法院審查,符合上述規定所列情形的,立案時應准許當事人緩交訴訟費用,緩交期限最長不得超過案件的審理期限。對在立案時允許當事人緩交的訴訟費用,審判人員應及時催交或視案件具體情況繼續採取緩交、減交、免交措施。

⑦ 申請法律援助的困難證明怎麼寫啊 誰能給個範本謝謝了!

申請法律援助經濟困難證明
申請人本人及家庭基本情況
相互關系 姓 名 回年齡 民 族 文化程答度 工作單位 戶籍所在地
現住址
申請人收入情況 家庭其他成員收入情況
工薪(元/月) 其他收入(元/月) 工薪(元/月) 其他收入(元/月)
本年度基層人民政府規定的經濟困難標准
申請人對證明內容的聲明
我保證經濟證明的內容與我現在的經濟情況相符,如因作假造成證明內容失實的,申請人願負法律責任。
申請人簽名:

村(居)委會證明意見

簽署人:
蓋章 鄉(鎮、街道)人民政府證明意見

簽署人:
蓋章
註:本表中的「元」,其計價單位為人民幣
證明意見要求證明申請人的上述經濟情況屬實

⑧ 法律援助困難證明範本

申請法律援助經來濟困源難證明範本。

申請人家庭基本情況

相互關系 姓 名 年 齡 民 族 文化程度 工作單位

申請人年收入情況(元) 家庭其他成員年總收入情況(元)

申請人對證明內容的聲明
我保證經濟證明的內容與我現在的經濟情況相符,如因作假造成證明內容失實的,申請人願負法律責任。
申請人:

村(居)委會證明意見

簽署人:

蓋章 鄉(鎮、街道)人民政府證明意見

簽署人:
蓋章

熱點內容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立法程序 發布:2025-07-05 11:34:49 瀏覽:196
韓祥波民法真題 發布:2025-07-05 11:34:10 瀏覽:429
合同法第115條規定 發布:2025-07-05 11:33:31 瀏覽:333
工商局貫徹落實行政訴訟法情況匯報 發布:2025-07-05 11:33:30 瀏覽:283
實施刑事訴訟法情況 發布:2025-07-05 10:59:47 瀏覽:337
生態破壞條例 發布:2025-07-05 10:54:12 瀏覽:48
新婚姻法生育權婚姻法32條 發布:2025-07-05 10:46:14 瀏覽:729
宜良德勝法律咨詢有限公司 發布:2025-07-05 10:39:49 瀏覽:348
莊子道德 發布:2025-07-05 10:23:59 瀏覽:371
婚姻法離婚財產分配論文 發布:2025-07-05 10:08:28 瀏覽: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