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公司保底收益受法律保護

公司保底收益受法律保護

發布時間: 2021-02-07 12:55:27

『壹』 公司給員工擔保受法律保護嗎

公司給員工擔保受法律保護。
《擔保法》第七條 具有代為清償債務能力的法人、其他組織或者公民,可以作保證人。

『貳』 法律規定的保險公司保底收益率是多少

現在規定最高預定利率是4.025,萬能保底利率在1.75到3.5之間

『叄』 保護公司合法利益的法律

《公司法》、《勞動合同法

『肆』 保底產量的合同受勞動法保護嗎

屬於勞動合同關系或勞動關系受勞動法調整;但不是勞動合同關系或勞動關系而建立的僱用關系,則屬勞務(僱用)關系,不受勞動法調整。

兩種關系的不同在於:
勞動關系是指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個體經濟組織(統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個人之間,依法簽訂勞動合同,勞動者接受用人單位的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工作,成為用人單位的成員,從用人單位領取報酬和受勞動保護所產生的法律關系。
在實際生活中,用人單位沒有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的現象相當普遍,但只要雙方實際履行了上述權利和義務,即形成事實上的勞動關系。事實上的勞動關系與勞動關系相比,僅僅是沒有簽訂書面的勞動合同,但並不影響勞動關系的成立。
勞務關系是勞動者與用工者根據口頭或書面約定,由勞動者向用工者提供一次性的或者是特定的勞動服務,用工者依照約定向勞動者支付勞務報酬的一種有償服務的法律關系。
勞動關系和勞務關系兩者的區別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從合同的主體上看。勞動關系的一方必須是用人單位。即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或個體經濟組織,另一方是勞動者個人。勞務關系的雙方可能都是個人,或者都是單位,也可能一方是單位,一方是個人。
2.從用工雙方的關繫上看。勞動關系中的勞動者與用人單位有隸屬關系,接受用人單位的管理,遵守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從事用人單位分配的工作和服從用人單位的人事安排。而勞務關系的雙方則是一種平等主體之間的關系,勞動者只是按約提供勞務,用工者也只是按約定支付報酬,雙方不存在隸屬關系,沒有管理與被管理、支配與被支配的權利和義務。
3.從支付報酬的形式上看。勞動關系支付報酬的方式一般是按月支付工資,有規律性。勞務關系多為一次性的或按階段按批次支付,沒有一定的規律。
4.從法律的適用上來看。勞動關系中產生的糾紛是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的糾紛,應由勞動法來調整。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註:http://china.findlaw.cn/

『伍』 保底收益條款協議倒底有效嗎求答案

【提問】:來有「保底收益源」條款的「委託理財」協議有效嗎? 【第一理財網專家解答】:就經紀類證券公司開展委託理財業務而言,該條款因違反《證券法》有關不得受理全權委託和禁止券商對證券投資收益作出承諾的規定而無效,但合同條款的部分無效並不當然影響其他條款的效力,因此不能因「保底收益」條款的無效來否認委託理財協議的效力; 有資產管理業務資格的綜合類證券公司,其與上市公司或其他委託人就委託理財則形成信託關系,隨著《信託法》的實施,凡符合《信託法》要求的委託理財協議不能否認它的效力。

『陸』 公司與員工簽訂的保底協議是否有法律效力

工資保底嗎?理論上,只要出自雙方真實意願且不與現行法律相違背,就是有效的。

『柒』 一些保本收益理財產品。受法律保護嗎

我們都是跟客戶簽訂合同,甲方乙方,投資金額市場,以及相關的費用收益,凈收益。包括違約。都是雙方自願簽署的。反正5年了,合同都是按期按規定旅行的,希望能堅持下去。

『捌』 公司獎勵股份受法律保護嗎

股份,就是把公司資產平均分成若乾的等份,每份為一股,讓投資人認購。年終結算紅內利,按
股分紅容,公司管理決策按股投票,每一股為一個投票權。根琚權利義務一致的原則,享受紅利
同時承擔債務。所以,股份公司,是桉股享受權利承擔義務,誰佔有股份就是誰的,與股份權
的取得沒有關系。個人理解,僅作參考。

『玖』 政策允許保險公司可以承諾保底收益嗎

如果你一定要買分來紅源型保險,記住一定要問保底收益,不要問什麼最高收益。所有保險公司承諾的保底收益,一般最高也不會超過2.5%,誰說的保底收益超過2.5%,基本都是忽悠你,不會寫在合同里的。
根據我的原則買保險,下次你一定買到心儀的保險。。。

『拾』 保底條款的法律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聯營合同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第4條規內定,對於有保底條容款的聯營,其法律效果是:(1)保底條款違背了聯營活動中應當遵循的共負盈虧、共擔風險的原則,損害了其他聯營方和聯營體的債權人的合法權益,因此,應當確認無效。聯營企業發生虧損的,聯營一方依保底條款收取的固定利潤,應當如數退出,用於補償聯營的虧損,如無虧損,或補償後仍有剩餘的,剩餘部分可作為聯營的盈餘,由雙方重新商定合理分配或按聯營各方的投資比例重新分配。(2)企業法人、事業法人作為聯營一方向聯營體投資,但不參加共同經營,也不承擔聯營的風險責任,不論盈虧均按期收回本息,或者按期收取固定利潤的,是名為聯營,實為借貸,違反了有關金融法規,應當確認合同無效。除本金可以返還外,對出資方已經取得或者約定取得的利息應予收繳,對另一方則應處以相當於銀行利息的罰款。

熱點內容
法院近義詞 發布:2025-07-02 02:20:47 瀏覽:577
司法考試四大本pdf 發布:2025-07-02 02:13:10 瀏覽:837
新勞動法合同表格 發布:2025-07-02 02:13:09 瀏覽:922
西政自考可以考其法律碩士法學嗎 發布:2025-07-02 02:06:16 瀏覽:262
比較實用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7-02 02:06:08 瀏覽:9
企業行政法語 發布:2025-07-02 02:05:32 瀏覽:846
法院訴訟無憂 發布:2025-07-02 01:47:26 瀏覽:36
中國勞動法關於工資標准 發布:2025-07-02 01:27:30 瀏覽:234
經濟法土地所有權 發布:2025-07-02 01:25:43 瀏覽:891
商法調整對象的含義 發布:2025-07-02 01:23:38 瀏覽: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