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考試四大本pdf
㈠ 司法考試都要看什麼資料啊
給你一份復習計劃
根據一般的考生大眾特點及眾多成功通過者的經驗,提供一種較為普適的「三階段」攻堅計劃框架,其中的很多的細節還需要各位考生根據自身的特點加以完善:
(一)集結階段
階段時間:考前3個月或更早開始,歷時1個半月或者更長。
投入力量:50%戰鬥力(如雙休日可復習一天休息一天)。
攻堅突破點:《國家司法考試大綱》和《國家司法考試輔導用書》。
作戰特點:緩慢點滴積累,反復重復記憶。
階段目標:夯實基礎知識——三法三訴。
1.對於法學專業的畢業生,3個月應該是足夠的,也是最佳的復習周期。對於非法律專業出身的考友,或者從學校畢業多年、已經將多數基礎理論知識還給老師的考友,或者在職工作沒有太多時間復習的考友,這個階段的時間相對要長一些,為了打牢基礎,可以從考前6個月或者更早開始准備。
2.在這個階段,司法部組織編寫的大綱和教材已經出版,它們是司法考試命題的根據和范圍,可謂考生的必備用書。也有人曾大肆宣揚:「教材又厚又重,不看照樣通過!」這是一種典型的「以貌取人」的說法,只是他們還未曾仔細研究過教材,相信如果他們當初再認真一點對待教材,通過會變得更加容易。別的暫且不說,單是法理學、憲法、法制史、三國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職業道德等這些學科,教材就是最好的、也是唯一的復習准則。也許你看了很多其他輔導材料、做了大量習題、辛辛苦苦悟出來的法理學理論,就白紙黑字、條理清楚的赫然寫在教材上面!
3.這個階段作為基礎,持續一般時間較長,所以特別強調反復多次的記憶,這也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了,以下提供幾個不錯的反復記憶方法,以供參考:
(1)第一遍:大綱+教材+各種標注(根據自身記憶熟悉度);反復N遍:標注部分。
(2)第一遍:教材+法律法規匯編+練習題(歷年真題);反復N遍:做錯的題目。
(3)第一遍:教材+講解類輔導資料;反復N遍:各類高頻考點的總結用書。
(二)相持階段
階段時間:考前1個半月左右開始,歷時1個月。
投入力量:80%戰鬥力(請將全部的遊玩時間再投入進來吧)。
攻堅突破點:教材、真題、法條、練習一個都不能少。
作戰特點: 忙中有序,貴在堅持。
階段目標:鞏固強化知識儲備——消滅盲點、釐清混淆點、建立知識體系。
這個階段任務比較繁重,考友們可遵循下列規律,合理安排時間,提高復習效率:
1.教材和大綱務必結合起來看,這樣有利於知識體系的建立,同時會加深對考試范圍的理解,說不定還能激發命題方向的靈感。還有一些教材輔助類用書,也可以看看,就當作是對你學習教材成果的檢驗,但不宜花費太多時間。
2.歷年真題和重點法條是這個階段的重點攻堅對象。
歷年真題如果上一個階段沒有看過,這個階段就要結合大綱教材一起看。除了關注題目做得對錯之外,還要特別關注各個考點的考查頻率,爭取建立起自己的高頻考點意識,基本形成自己對考題的預測。
這個階段對法條的復習就偏重於專題性重點法條的細化、准確記憶了。要特別注意一些司法解釋,往往這些比較細的東西,尤其是在訴訟法中,就是考點所在。而且你會發現,一旦你實現了對這些法條的串聯、准確記憶,似乎平時望而生畏的那種運用法條解決案例的大題目都變得游刃有餘了,所以在看法條時可以做一點試卷四類的案例題目來輔助練習,既檢驗記憶,又很有成就感。
3.這個階段的練習題不能不做,但也不能為了做題而做。對於司法考試這場時間緊任務重的攻堅戰役,題海戰術無疑是不太實用的。做練習題要注意:首先,無論做多少題目,都要建立錯題檔案,吸取這些寶貴的錯誤才能真正進步;其次,不要執著於一道或者兩道題目,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而你所執著的也不一定值得;最後,建議平時做題時應盡量壓縮時間,提高速度,這也是對自己實戰考試能力的一種有意識的鍛煉。
(三)沖刺階段
階段時間:考前半個月左右開始,歷時半個月。
投入力量:100%~120%(如果可以熬夜的話,就熬夜吧)。
攻堅突破點:教材第一卷、你記得最不好的和你覺得最可能考的。
作戰特點:分秒必爭,有所取捨。
階段目標:查漏補缺,最好准備,調整應考最佳狀態。
1.這個階段,主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清理和重點理解自己前期復習中的差錯處,包括教材、重點法條、歷年真題等;二是加強部分知識點的記憶,尤其注意教材第一卷小學科需要背誦的部分;三是開始做模擬測試,檢驗自己的復習成果;四是調整生理和心理狀態,以使考前達到最佳狀態。
2.這個階段另外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要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不要焦躁,要相信自己前期的努力;也不要浮躁,就算你前面已經掌握得很好了,也要注意溫故知新;不要一味追求什麼考前押題,要相信自己的判斷;總之一句話,在這個階段能夠堅持既定作戰方針的將軍,會是這場戰役的最後勝利者!
3.特別提醒考生,強制性記憶在司法考試中的作用實在是太重要了,所以不到最後一刻,千萬不能停下你記憶的腳步。如果一個學科看煩了,就換另一學科來看看,法條煩了可以換教材。相信當面對考卷上那道你在開考前10分鍾剛看過的題目時,你的考試信心肯定會因此而大大提高!
總時間:自1月1日起至9月止,共八個月。
1、第一階段:全面備考階段,自1月1日起至4月30日止。
看司考部的「三大本」教材,並結合本科教材,看完一章按照考試大綱復述知識點,看完一本再復述一遍,查遺補漏。每看完一章用鉛筆做一遍同步練習題的題目,做完用橡皮擦掉,用紅筆標出做錯的題目。
2、第二階段:講座強化階段,自5月1日起至7月31日止。
看「萬國」專題講座(司考輔導),結合法條來看。分專題做第二遍同步練習(做題速度應該加快),把錯過兩次的題目重點分析,排除錯誤的思維慣性。開始結合專題講座研究第四卷主觀題的答題方法和技巧。
3、第三階段:測試階段,自8月1日起至8月25日止。
開始做歷年真題,每套題做三遍,做好總結工作,要知其所以然。第二遍只做錯題,第三遍用超快速做題力求全對。繼續看法條,以重點法條為主。有重點的復習考試大綱的知識點,以復述為主。
4、第四階段:沖刺階段,自8月26日起至考試日止。
做兩三套模擬模擬題(實際作用僅增加考試的臨場信心而已),最後復習一遍重點法條。
PS:法條和知識點的復慣用MP3來錄音,推薦厚大司考的錄音。不使用網上的法條錄音,聽用自己的聲音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以前高考時候政治、歷史的知識點都是上學、放學的路上聽自己的錄音來記憶的)
復習必備
1、司法考試大綱,用於熟悉理論架構,平時回顧知識點用。
2、教材一套,用於反復識記,尤其卷一,僅有教材是不夠的,雖然也有人僅看教材過的,但此類人往往是基礎很好,領悟力也特別強的人;
3、教材增補本及配套模擬測試,其考點集中有利於提高效率。教材增補本不一定每個書店都有,可以考慮網上定購;其他輔導書,如果你剛進入復習,或者基礎的確「很差」,建議有;
【友情提示】教材作為第一輪復習的重點,當進入第二輪復習,將法條放在第一位。
4、法律法規匯編,應當有,大多數法律科目都以法條相關考核為主;
5、重點法條類書籍,建議有;
6、真題解析,必須有。建議先做一遍去年的真題,了解一下基本功,使復習更有側重。然後再系統的復習,每復習一遍,做一輪真題,以明確復習的方向和命題思路,以便有針對性地查漏補缺。
7、練習類書籍,建議有。在吃透真題的前提下,做題;做每個題都要知道該題題眼,一來節省時間,二來快速有效提高應試水平;
8、模考卷,建議有,但不必太多;做2-3套,不在於提高知識水平,而在於提高應試能力。
9、培訓班or適當的課件,建議有。其作用只是幫你理清思路,抓住重點,司考,關鍵還得靠自己的努力。
如何利用音頻資料?
1、可適當聽一些,但是不要佔用過多的時間,講課通常只是講一些所謂的重點的難點,僅靠這些肯定是不夠的,至少還要你去記憶;
2、培訓班老師說的不一定都對,要批判地聽,有的訴訟法老師連期限都會講得與法條不一致;
3、盡量利用邊角余料時間,隨時聽課件,多聽不吃虧。好比上下班坐車,買菜,做飯,飯後百步走的時候等等;
4、以表格形式將各階段各科錄音按課時列好放在床頭或者書桌顯眼處,聽完一課時就在表格打勾,記上聽課日期;
5、聽課佔用的學習時間不宜超過全部復習時間的一半。假設全職每天復習10個小時,一周70個小時,其中用來聽課件的時間應該控制在30小時以內。畢竟閱讀和記憶才是當務之急。
6、前後兩個輪次的課件一個人講授,內容差不多的,不聽,時間放到閱讀上;
7、盡量一個部門法聽一個班的,每個人思路不同,多聽了一來費時,二來影響自己的思路。
㈡ 小弟准備參加司法考試 ,對於司法考試不是很了解,還不知道該如何下手,望有經驗者提供點建議!
1、對司法考試定位的錯誤認識
一直以來,由於司法考試及格分數線的相對固定,使廣大考生產生了這樣一種錯誤的認識,即司法考試是360分的考試。其實不然,司法部在每年司法考試成績公布前都會先行公布當年的及格分數線,且一般都以360分(總分600分)或240分(總分400)分作為幾個分數線,這使部分考生認為只要考過360分就可以通過司法考試。但事實上,司法考試屬於選拔性的考試,作為法律職業的入門考試,國家對每年的通過人數和比例是進行宏觀調控的,比如對於法律專業人員匱乏的西部地區放寬報名資格和分數線就是最好的例證。因此,要想通過司法考試,對自己的定位不應該是360分,而是擠進前12%(雖然司法考試的通過率在逐年上升,但從各地區的差異情況看,本人認為在近幾年內前12%是一個安全系數較高的區域)。
2、司考通過率的再認識
司法考試素有「天下第一考」的美譽,雖然這樣的說法多少有些誇張的成份,但是,司考的難度是不言而喻的,這從司法考試的通過率就能得到體現。司法考試的通過率每年都會毫無例外的成為司考界熱議的話題。通過的人以此實現某種自豪感,未過的則以此作為某種慰藉。無論如何,這個數據是殘酷的,不過在我看來,也是合理的。綜合考查世界各國的司法考試制度和現狀,中國的司法考試通過率已經算是高的驚人了。比如在日本和英國,司考的通過率只有1%左右。
在我看來,中國的高通過率是與中國目前的整體法治水平相適應的。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法治水平相對落後,對法律專業人員也相當缺乏,在某些落後地區甚至出現了缺口。現階段,我國司法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快速、穩定、健康的發展法律專業從業人員。因此,目前我國司法考試的高通過率應該是合情合理的,但這種狀況不會長期持續下去。在經過幾年的高速發展之後,隨著對法律職業要求的不斷提高以及參考人員基數的逐年增加,司法考試的通過率會呈現出逐步回落的態勢。
3、司法考試中「萬古不變」的定律——重者恆重
司法考試大綱范圍內的大小法律共有200部左右,涉及的法條一共有1萬余條。這對於整個法律體系來說,只是一部分的內容,或者說是相對重要的一部分內容。但是對於准備司法考試來說,這些法條所涵蓋的內容足以讓所有的考生望而生畏。
那麼,我們該如何來復習呢?是全看?還是只看一部分?什麼該看,什麼又不該看呢?到底應該怎麼來看?相信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疑問。雖然,從學習知識、提高專業水平的角度來說,我絕對贊成全面掌握所有知識點。但這是不切合實際的,沒有人有足夠的精力去掌握這么多的內容,其實也沒有必要。因為,在司法考試中,有一條「萬古不變」的定律,那就是「重者恆重」。據統計,刑法、民法、三大訴訟法、公司法和行政法在司法考試中的分值在65—70%之間,其中又以刑法和民法為重中之重。這種狀態在每年的司法考試中都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其實,這與各部門法在整個法律體系中的地位是分不開的。所以,有人說在司考中,得民刑者得天下。
打個通俗的比方說,在2004、2005年的考試中考查了故意殺人罪的內容,在2006、2007年也同樣會考,而且,在2008年肯定也還會考,因為它是刑法中的重點,並且永遠都是重點,它的地位不可能隨著時間的改變而改變(當然,如果真實現了所謂的「大同」社會,則另當別論)。
4、網羅復習資料
伴隨著司法考試的成長,司考產業也隨之發展起來。各類司考輔導班和輔導書籍、資料層出不窮,這對廣大考生來說是有利有弊的。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復習資料就成為我們首要的任務。我認為,不同的資料都有其特點和側重,如果能將這些資料融會貫通,相互之間取長補短,發揮它們各自最大的功效,相信能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目前比較常用的復習資料包括以下幾種:
(1)國家司法考試輔導用書
俗稱的「指定教材」,共三本,按照司法考試前三卷的考試內容進行編排。原為司法部組織編寫的司考官方教材。後在《行政許可法》頒布之後,取消了「指定教材」的稱謂,但是,作為司法部組織編寫的唯一司考專用教材,其「指定教材」的地位仍然是毋庸質疑的。因此,作為考生,也應當對其有足夠的重視。當某些教材或者復習資料對某個觀點存在爭議時,我們應當以輔導用書的觀點為准。當然,三大本中的內容是相當豐富的,不少內容似乎對於司法考試的作用並不是很大,我們在復習時也應當視具體情況而定。
(2)講座系列教材
此類教材一般為各高校、法學研究機構或者司考輔導機構編寫的「民間教材」,比如萬國編寫的系列講座。此類教材的特點是重點突出、高度歸納,考生在復習的時候可以省去很多概括知識點的精力。 我認為在復習的時候可以將其與司法部的輔導用書穿插起來使用,效果會好一些。
(3)法律匯編
各法律出版社每年都會出版一些司考用的法律、發規匯編,此外,還會有一些重點法條導讀。對於重點法條,我們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據統計,雖然司考范圍內的法條總共有一萬多條,但每年實際考核的只有600條左右,而從2002年司法考試至今,考核過的法條不超過3000餘條。對於其它的「休眠」法條,一方面是因為其重要性相對次要,另一方面,是因為一些法條不具有可考性。這也體現了「重者恆重」的定律。
因此,對重點法條進行重點復習、全面掌握就顯得尤為重要。它是司法考試的主要得分點。對於其它法條,也要有所了解,能夠結合運用。
(4)常規教材
所謂常規教材,指的是一些普通的教科書。之所以看這些書,主要是與命題人有關。比如,往年的司考刑法部分的命題人一般為張明楷和陳興良,那麼,很多考生就會去看他們編寫的刑法學方面的教材。從中除了可以了解他們對於一些爭議問題所持的觀點,把握答題脈絡,還可以對他們的出題思路進行大膽的預測。
不過,本人認為,通過這種方式進行復習並不適合於大部分考生。因為這種方式有助於考生深入掌握知識點,但難以面面俱到,難免顧此失彼,反而得不償失。因此,對於那些基礎掌握比較扎實,有充足時間復習的考生來說,可以適當顧及這類教材。
(5)歷年真題
對於司法考試而言,歷年真題的作用是相當突出的,我們必須對它要有足夠的認識——善待真題。應該說,歷年真題是司法考試的精華所在,它將司法考試范圍內的知識點以題目的形式展現出來,這也是命題專家智慧的結晶。
如何用好真題是關鍵問題。曾經有位考生僅通過看重點法條和做真題通過了司考,由此可見一斑。我認為,最重要的一點是,對於真題必須反復的做,並且要不僅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要能夠真正搞懂每一道真題,而並非單純的記住答案。在制訂復習計劃的時候,應當把真題練習單獨列出來,穿插在每一輪的復習過程中。我的建議是,真題至少做兩到三次。希望每次都會有不同的收獲,每次對題目的內涵都能夠有更深刻的認識。
(6)流傳於網路中的文字和音頻資料(附較有影響力的部分論壇網址)
互聯網給我們的學習帶來了許多的便利,也方便了我們的交流。目前,網上有不少專門針對司法考試的網站和論壇,很多考生都會將自己學習的體會和經驗發表於此,此外,也會有很多復習的資料能從那裡淘到。這些資料主要是考生自己整理和總結出來的要點、難點,以及大家從各個司考輔導班中整理出來的講義和講座的音頻資料。應該說,這些資料的作用還是很大的,有時能給大家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
5、各部門法的復習方法
基於各個部門法自身所具有的不同特點以及在司法考試體系中的重要性的不同,在對各部門法的復習方法上,也是有區別的。根據本人的復習經驗,可以將其分為四個梯隊:
第一梯隊:包括刑法和民法。如前所述,得民刑者得天下,對於民法和刑法必須高度重視。從最近兩三年的司考來看,對這部分內容的考查越來越側重理論,所以,對這兩門部門法一定要看透教材(此處所說教材一般指《國家司法考試輔導用書》,下同),這是基礎,當然,對於刑法,可以只看總則部分,刑法學的理論基本集中在總則部分。對它們,必須站在理論的高度來學習,掌握原理性的知識點,而並非單純的去記憶法條。然後在看重點法條,對於重點法條必須完全掌握,做到運用自如。之後,在把所有法條都看一遍,達到融會貫通之功效。
第二梯隊:包括刑事訴訟法和民事訴訟法(包括仲裁法)。這兩個部門法和第三梯隊的行政訴訟法的分值一般在180分左右,佔了司法考試的三分之一,因此,從考試得分的層面看,必須把三大訴訟法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而且,對這部分內容的考查不像其它部門法那麼靈活,訴訟法考查的多為法條的直接規定(行政訴訟法稍有不同)。在復習的時候,應當直接面對法條,全面掌握訴訟法的每一個法條,應該說,訴訟法的每一個法條都具有可考性,因為其都為操作性的內容。而對於仲裁法,法條內容不多,可每年分值都在10分左右,可以說,仲裁法是最好得分的一部法律。不少司考輔導機構的目標是「訴訟法不丟分」,我們也可以以此作為自己的復習目標,真正做到抓大放小、有的放矢。
第三梯隊:包括行政法、行政訴訟法、商法、經濟法、憲法、知識產權法和司法制度及法律職業道德。這部分內容龐雜、法條冗多,而理論性相對較弱。對於這部分內容,可以只看重點法條,並且,從經驗來看,掌握重點法條已經足夠。這些法律中有很多法條是不具有可考性的。比如《環境保護法》中只有第10、11、41、42條四條可能作為考查對象,因此,在復習時,只需掌握這四條內容就可以了。如此,可以少走不少彎路。
第四梯隊:包括法理學、法制史、三國法(國際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這部分內容本身沒有法條,而三國法部分的國際條約也沒有必要去看,其實也不可能有精力去掌握國際條約的內容。因此,對於第四梯隊只看教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