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法律顧問團成立
『壹』 如何構建青少年法治教育體系
近年來, 湖北省武漢市司法局將青少年法治教育作為深化「法律六進」的重中之重,以實現普治並舉為導向,以普法陽光行動為驅動,以整合內外資源為助力,打造了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與校園法治建設相融合的新格局。
一、注重點面結合,打造青少年法治教育新載體。近年來,武漢市在開展青少年普法宣傳教育的過程中相繼涌現出「流動花朵」法治教育園地、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六大平台、法治文化示範學校等一批工作品牌。市普法辦注重發揮先進典型的示範引領作用,以舉辦現場會、經驗交流會、工作推進會等方式,以點帶面,在全市組織開展了青少年普法陽光行動。全市共建立「陽光行動」示範學校37個,實現「四有」:有「陽光大餐」,每月舉辦一次國旗下講話、漫畫說法、普法情景劇、法律知識競賽等形式的普法宣傳活動;有「陽光門診」,調動社會、學校、家庭力量,對問題青少年進行一對一的結對幫教;有「陽光陣地」,打造法治長廊、法治樓道、黑板報、宣傳欄、電子屏等全方位的法治宣傳載體;有「陽光連線」,建立有教師、家長、心理專家和法律服務志願者參與的交流平台。近兩年,全市共開展青少年法治講座3000餘次,舉辦各類普法宣傳教育活動1.5萬余次。通過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宣傳教育舉措,全市青少年的法律知識和法治意識得到明顯提升。
二、注重內外聯系,開辟青少年法治教育新通道。一是聯合黨政部門開展豐富多彩的普法活動。各級黨政機關嚴格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責任,每月開展普法教育活動。依託團市委在全市社區組建的「四點半學校」、青少年空間,掛牌建設「社區青少年法治學校」,建立法律圖書角,針對每天放學後及寒暑假等「監護真空期」,將學生組織起來,由公安、教育、衛計委等相關職能部門有計劃地在社區對青少年進行健康、安全、防護、維權等法治教育,形成學校、社區、家庭教育的「無縫對接」。二是聯合政法部門對問題青少年進行幫教。公、檢、法、司等職能部門利用資源優勢,對問題青少年開展法律援助、關愛幫扶、心理輔導、跟蹤幫教、監督檢查等動態管理。全市各區均建立了教師、家長、政法幹警、心理專家和法律服務志願者參與的QQ群,加強互動交流,提升幫教效果。近兩年來,全市未成年人犯罪率呈下降趨勢,未成年人批捕案件及人數、起訴案件及人數逐年下降。三是利用社會力量加強合作。探索建立政府購買、市場運作、企業運營、百姓受益的法治文化建設模式,利用社會力量,在全市所有中小學統一安裝法治宣傳掛框8000餘塊,融入法治故事、法治名人、案例分析等內容。利用武漢豐富的高校資源,招募組織大學生志願者走進校園,用更貼近未成年人的方式開展法治宣傳、法律咨詢、舞台情景劇等活動,受到廣大師生的歡迎。
三、注重普治並舉,構建青少年法治教育新體系。一是建立校園法務室。市普法辦聯合市教育局,嚴格按照「四落實」(組織落實、機構落實、制度落實、責任落實)、「三有」(有匾牌、有法務工作辦公室、有辦公設施)、「兩上牆」(工作職責上牆、工作人員上牆)、「一台賬」(法務室綜合台賬)的標准,在全市850餘所中小學建立校園法務室。校園法務室由學校主要領導任主任、司法所長任副主任,成員包括法治副校長、社區律師、社區調解員和政教主任(德育主任)、校團干、心理輔導員等,採取定期或不定期方式,為師生和家長提供法治宣傳、法律咨詢、糾紛處理、法律服務等,幫助解決了一系列涉法難題。二是建立教育法律顧問團。市教育局、市司法局聯合印發《武漢市教育系統法律顧問團工作規則》,全市13個區均按要求組建了教育法律顧問團,共聘請律師41人。教育法律顧問團成立以來,共審核合同159份,處理協調各類糾紛307件,完成訴訟案件49件。三是加強校園法治文化建設。通過舉辦法治文化書畫展、法治文化演出、法治徵文活動、拍攝並巡迴播放法治微電影等方式帶給青少年生動的法治體驗。探索將「雲技術」運用於法治教育過程中,使多校師生通過大屏幕實現同步聽課、互動教學,實現校園法治文化教育效果最大化。
『貳』 上海鄉(鎮)政府的法律顧問團應該由政府哪個部門成立是政府辦公室還是司法所
當然是政府主管。
『叄』 政府法律顧問團的作用有哪些
1.當好政府參謀,參與重大事項決策,確保區政府行政決策和管理行為民主化、科回學化、和法制化。答 2.參與規范性文件的咨詢論證,全面規范政府抽象行政行為。 3 .規范政府合同行文,積極承辦重大涉法事務,為經濟建設排憂解難
『肆』 律師的工作
一、認真開展學習教育活動,切實加強律師隊伍建設
1、深入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工作者」主題教育實踐活動。今年5月,制定下發了《關於在全省律師隊伍中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工作者」主題教育實踐活動的實施意見》,部署從今年5月至明年5月在全省律師隊伍中開展為期一年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工作者」主題教育實踐活動。5月26日,召開各設區市司法局律管科(處)長會議對活動進行了全面動員部署。各設區市司法局結合當地實際,制定了具體的實施方案,進一步明確活動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方法步驟,並強化對各律師事務所開展活動情況的檢查指導,確保活動順利開展。
2、積極指導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我省律師隊伍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在各級司法行政機關黨委(組)領導、律師行業黨組織具體組織下開展。省直黨員律師參加了第一批學習,福州、廈門市直、泉州、三明、莆田、南平、龍岩、寧德的黨員律師參加了第二批學習,其他黨員律師參加第三批學習。省廳制定下發了《關於律師事務所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指導意見》,成立了律師事務所深入學習科學發展觀活動指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具體負責律師事務所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指導、督促、檢查。11月19日省廳召開了律師事務所第三批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座談會,對律師事務所第三批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進行專門部署,切實加大對第三批律師事務所學習實踐活動的指導力度,推動學習實踐活動扎實有效開展。
3、繼續組織開展其它學習教育活動。在學習教育活動中,堅持把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工作者」主題教育實踐活動與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深入開展黨的十七大精神和xx在全國政法工作會議代表和全國大法官、大檢察官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大學習、大討論活動、深入推進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結合起來,引導廣大律師積極開展思想討論,努力找准工作中的突出問題和不足,提出加強和改進工作的方案和意見。同時,組織廣大律師認真學習《律師法》和司法部《律師事務所管理辦法》、《律師執業管理辦法》、《律師和律師事務所執業證書管理辦法》等規章,進一步增強依法執業、規范執業的意識,切實加強律師事務所自身建設,努力實現自我教育、自我約束和自我管理。
二、著力完善律師管理規定,依法辦理行政許可事務
1、制定下發「兩個規定」。根據新《律師法》及配套規章的規定,對我省現行的有關律師管理規定、管理辦法進行清理,特別是組織開展修訂省廳《關於律師事務所審核登記程序的暫行規定》和《關於律師證申領審核程序的暫行規定》工作。在處務會多次討論形成《關於律師事務所設立審核程序的規定》(徵求意見稿)、《關於律師證申領審核程序的規定》(徵求意見稿)的基礎上,於5月份召開了修訂律師管理規定座談會,徵求各地律管科(處)長的修改意見。經充分考慮、吸收各地意見後,於9月21日正式印發《關於律師事務所設立審核程序的規定》和《關於律師執業證申領審核程序的規定》,進一步規范了律師事務所和律師執業的行政許可。
2、起草了省市縣三級律師管理職責劃分的意見。根據新《律師法》和司法部配套規章,草擬了《福建省司法廳進一步明確省內各級司法行政機關律師管理職責的意見(初稿)》,有待進一步開展調研和徵求意見。
3、依法辦理行政許可事務。今年以來,全省共批准設立律師事務所40家,注銷律師事務所1家,辦理律師事務所重大事項變更130件;新頒發律師執業證320本,辦理律師轉所160人。
4、參與部頒規章修訂工作。按照司法部律師公證工作指導司安排,我處參與了司法部規章《律師事務所年度考核辦法》的起草工作,現該規章已形成送審稿。同時,還參與了部規章《律師事務所和律師執業監督檢查辦法》起草論證工作。
三、著眼確保律師正常執業,做好律師證照管理工作
1、做好律師證照加蓋有效期延續章工作。根據新《律師法》,對律師事務所和律師執業活動應進行年度考核,不再開展律師事務所年檢和律師年度注冊工作。但是,由於至今為止司法部《律師事務所年度考核辦法》等相關規章仍在制定中,尚未出台,開展年度考核缺乏具體可操作性規定。因此,為確保我省律師事務所和律師正常執業,在今年4-5月份省廳對現行的律師事務所執業許可證和律師執業證加蓋了有效期延續章,實現了律師年檢注冊工作向年度考核工作的平穩過渡,為正式啟動年度考核工作打下了基礎。
2、做好律師證照換發工作。根據司法部安排,從2017年10月1日起啟用新版律師和律師事務所執業證書,從2017年1月1日起原執業證書停止使用。因此,換發全省律師和律師事務所執業證書成為第四季度最重要、最緊迫的工作任務。為做好這項工作,我處召開處務會進行專題研究,制定了工作方案,及時採取了6項措施確保工作順利有序進行。一是立即向廳領導匯報,贏得廳領導的關心和重視;二是根據本省律師和律師事務所的情況迅速向司法部申領了各類空白新版執業證書;三是爭取有關部門支持,盡快添置了電腦和列印機;四是召開換發工作會議,對設區市司法局律管科長和經辦人員進行培訓;五是下發文件,對換證工作尤其是信息採集工作進行部署;六是做好全省律師和律師事務所信息錄入和執業證書列印、蓋章以及新舊執業證書換發工作。
四、加強律師執業監督指導,不斷規范律師執業行為
1、加強律師業務指導。在督促落實請示報告制度的前提下,及時了解和掌握律師代理敏感案件和群體性事件情況,並對一些涉及面廣的案件進行重點跟蹤指導,確保律師依法履行職責,妥善解決糾紛;同時,堅持將全省律師辦理此類案件情況每季度匯總向廳領導書面報告。今年以來,全省律師共辦理敏感案件和群體性事件75件。
2、做好來訪及投訴工作。加強對投訴工作的協調與指導,督促各級司法行政機關和律師協會切實履行職責,按規定程序與時限做好來訪接待和投訴查處工作。今年以來,我處共接受、批轉群眾來訪來信投訴23件,目前已辦結13件。
3、切實加強律師違規違紀行為的查處工作。把查處律師違規違紀行為作為端正行業風氣、提升社會形象的手段,擺上重要位置,加大工作力度,重視並強化了對設區市司法局查處工作的指導,切實做到依法、依規查處。今年以來,全省共給予2名律師停止執業的行政處罰,給予2名律師警告的行政處罰。
4、扎實開展律師行業專項治理工作。制定下發了《關於全省律師行業2017年民主評議政風行風工作實施方案》和《關於全省律師行業2017年糾風工作實施方案》,對年度律師行業民主評議政風行風工作和糾風工作進行了部署。各地按照省廳的部署,結合各自實際,採取有力措施,確保專項治理活動扎實開展。
五、落實加快建設海西意見,有力推進律師涉台工作
1、向社會公開推薦一批接收取得國家法律職業資格的台灣居民實習、執業的律師事務所和指導律師。根據司法部《取得國家法律職業資格的台灣居民在大陸從事律師職業管理辦法》、中華全國律協《申請律師執業人員實習管理規則(試行)》的有關規定,2017年7月6日省廳向社會發布公告,公開推薦70家律師事務所和329名律師作為接收取得國家法律職業資格的台灣居民實習、執業的律師事務所和指導律師。此後,有2名台灣居民獲准在廈門實習。
2、認真開展專題調研。今年6月,省廳組成調研組深入廈門、漳州、泉州三市,就律師業加強涉台法律服務、開展閩台律師交流合作、擴大對台開放等工作開展了專題調研,探索在《國務院關於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出台後,全省律師業如何圍繞海西建設全局,緊緊抓住機遇,乘勢而上,主動融入,重新調整工作部署,完善政策措施,認真運作,有所作為,不斷創新涉台法律服務載體和平台,切實加大涉台法律服務力度,不斷緊密閩台律師界的交流合作,切實拓展兩岸合作的范圍、層次和成效。
3、積極開展專項涉台法律服務。廣大律師認真總結幾年來開展專項涉台法律服務活動的經驗,進一步了解掌握台企、台商、台胞、台屬的法律服務需求,積極主動地開展涉台法律服務。年內,漳州市、三明市先後組建了涉台事務律師顧問團,廈門、泉州市設立了區級涉台律師顧問團,至年底全省共組建了17個涉台律師法律服務顧問團,開展台商權益保障工作,幫助台商解決涉法難題。省台商投訴協調中心特邀法律顧問由10人增至25人,分布在全省九個設區市,服務台商范圍覆蓋到全省。廈門市司法局進一步擴大了律師事務所服務台企「一對一」結對子的范圍,由28對發展到50對;成功舉辦了海峽律師實務研討會,促進兩岸律師人才資源的優勢互補和共享,服務兩岸經貿往來及產業轉移對接。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全省律師共擔任309家台企法律顧問、提供涉台法律咨詢4929人次、代理涉台訴訟及仲裁案件1914件、辦理涉台非訴訟法律事務588件。
4、貫徹落實「許可台灣地區律師事務所在福州、廈門設立代表機構」的政策。今年5月國家出台「許可台灣地區律師事務所在福州、廈門兩地試點設立分支機構,從事涉台民事法律咨詢服務」這一惠台新政策後,認真貫徹落實,做好相關准備工作,一是積極促成司法部於7月14日下發通知正式同意我廳開展台灣地區律師事務所在福州、廈門設立代表機構的試點工作;二是代司法部律公司起草了《台灣地區律師事務所在福州、廈門設立代表機構審批和管理規則(試行)》,同時熱情接待台灣地區律師事務所來人來電咨詢,目前,已有3家台灣地區律師事務所提交了設立代表機構申請;三是多次請示、報告司法部律公司,提請司法部盡快出台相關規章,明確有關申請條件、審批程序和管理規定等,爭取早日將這一政策落到實處。
此外,今年7月,美國christie kim律師事務所獲准在廈門設立代表處,實現了外國律師事務所代表處在我省零的突破。
六、持續深化律師公益活動,加大律師服務大局力度
1、積極推進律師參與涉法信訪工作。監督檢查律師參與信訪接待工作情況,指導各地進一步建立完善律師值班接訪制度、律師接訪工作台賬制度、接訪工作考評制度、督促檢查制度等,確保律師參與涉法信訪工作長期有效地開展,切實發揮作用。進一步健全省市縣三級律師參與涉法信訪工作網路,現全省共在61個縣級以上政府信訪部門設立了律師接訪室,其中南平、泉州、廈門、寧德、莆田五個市在每個縣級以上政府信訪部門設立了律師接訪室。今年以來,全省共有2505人次律師參與信訪工作,參與了576次縣級以上黨政、人大、政協領導接訪日活動,接待上訪群眾2.2萬人次,解答信訪群眾法律咨詢2.7萬人次,參與處理涉法信訪糾紛案件2833件,調處解決1528件,提出書面法律意見455條。
2、不斷深化律師法律服務「三進」工作和律師事務所與司法所「結對子」活動。指導各地、各律師事務所進一步鞏固律師法律服務進社區工作成果,總結推廣「進鄉村」工作經驗,做實做好「進校園」工作,建立完善台帳,健全規章制度,真正使律師法律服務貼近基層、貼近群眾,做到服務為民,執業為民。進一步推進律師事務所與司法所「結對子」活動,組織引導各律師事務所和廣大律師發揮專業優勢,協助司法所開展法制宣傳、法律咨詢活動,參與轄區內重大、復雜、疑難民事糾紛以及涉法涉訴案件調解。目前,全省共有333家律師事務所與364家司法所結成了對子。
3、引導律師積極介入醫患糾紛調處工作。針對近期醫患糾紛頻發的特點,各地積極組織引導律師配合醫患糾紛調處中心,發揮專業特長,開展法制宣傳,依法提出調解方案,進行耐心說服教育,促成糾紛順利調處。
『伍』 如何建立企事業單位法律顧問制度
普遍建立法律顧問制度解決的問題可以從以下三個角度來討論:
一、政府角度:專主要解決「依法」的問題,屬公職人員法律水平一般不如法律顧問單位高,推進顧問單位制度,主要是促進行政上的「依法」,從國家、單位到執法人員分別是:
1、推進國家依法治國進程;2、提高政府單位依法行政水平;3、強化執法人員法律意識。
二、企業事業單位角度:主要解決「商業用法」的問題,企業事業單位作為主要的商業主體,推進顧問單位制度,主要是促進商業上的「用法」,用法可以大致分成以下三個階段,從事前預防、事中把控到事後維權,分別如下:
1、協助企事業單位預警法律風險;2、協助企事業單位解決法律問題、把控項目涉法關鍵點;3、協助企業自主維權。
三、家庭或個人角度:與前一點企事業單位有點相像,但企事業單位側重於商業,公民則側重生活,可以從知法、守法、用法這三點來展開。
總之,普遍建立法律顧問制度,可以提高整個社會的法制水平,讓制度等上層建築更好地發揮作用,推進社會的和諧、反過來促進經濟的發展。
『陸』 四川省證監會有沒有法律顧問團隊
很多呢
『柒』 我想知道律商聯訊在國內的法律顧問團隊怎麼樣,律商的一站式服務可不可靠
律商擁有權威的顧問委員會,組織形式是通過全球各國和地區分別設立的顧問委員版會對律商聯訊公司的權政策制定、產品研發等提供咨詢建議,協助公司決策適合當地的發展戰略,並幫助規劃公司的長期業務發展方向。律商的法律顧問都是全世界的法律精英,他們不僅具備獨特的法律見解還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分別在各個地方擔任重要職位。給列舉幾個知名人士:姜俊祿——金杜律師事務所,先後參與《勞動合同法》《就業促進法》《社會保險法》等的立法;陸敬波——江三角事務所首席合作人、主任,《勞動法苑》總策劃;還有陸易律師、劉天永律師等,都是稅務方面的專家,夠權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