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鎮勝律師
① 自己不知情的情況下,對方報警說我肇事逃逸,交警部門打電話聯系我,我也馬上去了交警隊算肇事逃逸嗎
在車身發生刮蹭不知情的情況下不算肇事逃逸,應當到交通部門及時處理。
6種情況不構成肇事逃逸:
1、交通事故當事人對事故事實無爭議,撤離現場自行協商解決,達成協議,並留下真實姓名、聯系方式後,一方反悔並報案的;
2、交通事故當事人為及時搶救事故傷者,標明車輛和傷者位置後駕車駛離現場並及時報案的;
3、交通事故當事人將傷者送醫院後,確因籌措傷者醫療費用需暫時離開醫院,經傷者或傷者家屬同意,留下本人真實信息,並在商定時間內返回的;
4、交通事故當事人因受傷需到醫院救治等原因離開現場,未能及時報案的;
5、交通事故當事人駕車駛離現場,有證據證明其不知道或不能發現事故發生的;
6、有證據證明交通事故當事人因可能受到人身傷害而被迫離開交通事故現場並及時報案的
(1)魏鎮勝律師擴展閱讀:
人民網北京2016年6月1日電(楊孟辰)5月27日凌晨,藝人李易峰駕駛白色蘭博基尼跑車在北京市朝陽區大郊亭橋北側撞上橋墩,車頭損毀嚴重。據媒體報道,北京市城市道路養護管理中心稱,橋梁主體結構未受影響,但橋梁泄水管被撞壞,維修費用將由車主承擔。
事後李易峰單方面聲明,由於腳底打滑不慎撞向橋墩,確定沒有人員傷亡及公共財產損壞後,安排工作人員處理後續事宜,本人因工作離開了現場。
經北京市交管部門初步調查,確認駕駛人為李易峰,所駕車輛臨時號牌過期。交管部門通報稱正在依法對交通事故進行調查處理,同時將依法對駕駛人的交通違法行為進行處罰。
李易峰是否屬於肇事逃逸 律師專家觀點不一
李易峰工作室聲明指出,事情的大致經過為:凌晨,李易峰整理出差行李時發現護照遺忘在父母家。因深夜不想打擾工作人員休息,遂自己駕車去取護照。
由於腳底打滑,在轉彎時不慎撞向橋墩。現場查看後,確定沒有人員傷亡及公共財產損壞,馬上致電保險公司報案,並安排工作人員處理後續事宜。
根據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交通肇事逃逸」,是指發生道路交通事故後,道路交通事故當事人為逃避法律追究,駕駛車輛或者遺棄車輛逃離事故現場的行為。造成交通事故後逃逸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且終生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
北京市藍鵬律師事務所律師張起淮認為,李易峰駕車撞上橋墩後離開現場,屬於交通肇事逃逸。「在警察把事故現場勘查完,鑒定完之前,交通事故的當事人離開現場,屬於交通肇事逃逸,之後歸案屬於投案自首。」張起淮說。
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余凌雲則表示,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發生交通事故後駕駛員應第一時間報警,保護好現場,配合警方調查。
「李易峰在事故之後沒有第一時間報警,這是不對的。據其聲明了解到,當事人李易峰因故離開現場,並安排工作人員代為處理,並非主觀逃避法律制裁。而且,現在對事實的認定還需交管部門進一步調查,根據法律認定標准來判斷是否屬於交通肇事逃逸。」
據北京市律師協會交通委員會副主任魏鎮勝分析,駕駛員是否「逃逸」,一方面是看本人是否離開了現場,還有就是要看離開的目的。
比如交通事故發生後造成了人員受傷,那麼司機在報案後,保護好現場,做好標記,然後離開送傷者去搶救,這種是不屬於「交通肇事逃逸」的情況。
「李易峰駕車發生交通事故後離開了現場,據其單方面發表聲明表示沒有主觀故意,但這還需要交管部門對其離開的目的和原因做進一步調查,才能做出判斷。」魏鎮勝表示。
魏鎮勝說:「對逃逸的處罰遠遠大於酒駕。酒後交通肇事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但是逃避法律追究逃離事故現場的處三年以上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要判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交通事故後逃逸,有可能會加重民事、行政、刑事的處罰後果。有很多人認為只有造成人員傷亡時逃逸才構成交通肇事逃逸,這是錯誤的認識。」
張起淮指出,交通肇事逃逸,首先應該承擔事故的全部責任,如果有酒駕等加重情節還會被加重處罰。「每百毫升血液酒精含量大於80毫克即為醉酒駕駛,醉駕是刑法中的罪名,將被追究刑事責任。」張起淮說。
② 我跟我男朋友在一起三年了,前兩個月他進看守所了,一直都見不到面,現在讓律師帶話給我說等不等不怪我,
既然他都犯過錯了,你等他又有何用,如果他出來之後不要你了呢?你還有多少個三年,七年等待?就算出來了估計你家人也不同意吧!女人的青春不是說等就等的,自己想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