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部關於法律服務所辦理見證
律師事務所所出具的見證書所承載的只是證明效力,可以證明法律事實的真實性與合法性,可以作為證據使用。
根據司法部《關於基層法律服務所有限制地開展見證工作的通知》第二條規定:法律工作者辦理見證必須當場目睹或親自調查核實,
查明當事人的身份和行為能力,申請事項及所提供的證件材料是否真實、合法,並主動開展法律咨詢、代書和審查修改合同等工作,
幫助當事人完善其法律行為,然後方可以法律服務所的名義予以證明。
舉例:在律師事務所立房產公證A過戶給B(因特定原因房產證無法辦下路),在律師和見證人見證下出具的見證書。
可以視為立公證人的意願行為。作為萬一要打該房產官司時候的有力證據提交。
假如:房產拆遷而得到新房,A因為房價升反悔不過戶新房子給B時,
則B可以用見證書告A違反協議規定的見證內容,而得到違約賠償,而法院也不一定判決房子所有權歸B的。
(1)司法部關於法律服務所辦理見證擴展閱讀
律師見證的效力主要是:
一是具有約束效力。律師見證,對雙方當事人具有一定的約束力。
因為雙方當事人既然自願申請見證,而且雙方之間的法律行為也業已見證,並具有真實性、合法性,
當事人就不得對已見證的事項隨意變更、修改或廢止,而應自覺履行;
二是具有證據效力。律師見證,是律師以自己特殊的身份,豐富的法律專業知識,並以律師和律師事務所的名義,
作為見證人,從第三方的角度,客觀公正地證明當事人所為的一定的法律行為,
這在客觀上使被見證對象具有真實性和合法性,同時還具有一定的權威性。
因而在雙方當事人發生糾紛引起訴訟時,通常可作為認定事實、確定雙方當事人之間權利義務關系的證據效力。
② 司法所可以辦理見證嗎法律依據是什麼
見證非公證,其效力僅限於合法與證明力的作用,司法所一般都承擔法律服務所的職能(有的是一個機構承擔兩種職能)。
法律依據是《司法部關於基層法律服務所有限制地開展見證工作的通知》。
司法所,在基層政法機構體系中,司法所是基層政法組織機構之一,它與公安派出所、法院派出法庭、檢察院派駐檢察室共同構成我國鄉鎮(街道)一級的政法體系,成為中國基層司法運行機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基層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機構體系中,司法所是司法行政系統參與基層綜合治理工作的重要成員單位,處在化解人民內部矛盾、預防和減少犯罪的第一線。
(2)司法部關於法律服務所辦理見證擴展閱讀:
職責:指導管理人民調解工作,參與調解疑難、復雜民間糾紛;負責社區矯正工作,組織開展對社區矯正人員的監督管理、教育矯正和社會適應性幫扶;協調有關部門和單位開展對刑釋人員的安置幫教工作。
指導管理基層法律服務工作;組織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組織開展基層依法治理工作,為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提供法律意見和建議;協助基層政府處理社會矛盾糾紛。
參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完成上級司法行政機關和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交辦的維護社會穩定的有關工作。
基層法律服務業務范圍:應聘擔任法律顧問;代理參加民事、經濟、行政訴訟活動;代理非訴訟法律事務;主持調解糾紛。
解答法律咨詢;代書法律事務文書;協助辦理公證事項;協助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和其他有關法律服務事項。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司法所
③ 法律服務證如何辦理
法律分析:法律服務證辦理條件如下:1、擁護憲法,遵守法律,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2、取得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資格、法律職業資格、公證員資格、企業法律顧問資格,或者具有高等院校法學本科以上學歷,或者具有大專以上學歷且從事審判、檢察、司法行政業務工作或者人大、政府法制工作已滿5年的;3、在一個基層法律服務所連續實習滿6個月,並被該所鑒定合格,申請執業登記前從事過律師、公證、企業法律顧問和審判、檢察、司法行政業務及其他法律業務工作2年以上的,可以不經實習;4、基層法律服務所聘用,能夠專職從事基層法律服務工作;5、品行良好;6、身體健康。
法律依據:《法律職業資格管理辦法》第七條 符合《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實施辦法》第十八條規定情形的人員,申請授予法律職業資格的以下簡稱申請人,應當在受理期限內通過司法部網站登錄法律職業資格管理系統,如實填寫申請授予法律職業資格信息,並到設區的市級或者直轄市司法行政機關以下簡稱受理機關指定的工作場所現場提交下列材料:一居民身份證二畢業證書、學位證書或者學歷、學位證明書原件三司法部公告要求的其他材料。申請享受放寬政策並達到放寬條件地區合格分數線的申請人,應當向本人戶籍所在地設區的市級司法行政機關申請授予法律職業資格,並現場提交戶口簿原件。申請人應當對其所提交材料的真實性負責。證件原件由受理機關核驗並復印或者掃描後退回,復印件或者掃描件留存歸檔。
④ 法律服務所代理范圍
一、應聘擔任法律顧問。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受基層法律服務所指派,接受聘請,擔任本轄區內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及其他各行政管理部門、村居民委員會、企事業單位、承包經營戶、個體工商戶、個人合夥組織以及公民的法律顧問。
二、解答法律咨詢。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對機關、法人和公民提出的有關法律事務方面的各種詢問,做出解釋和回答,並提供解決問題的具體途徑、方法和依據,為咨詢者提供法律服務,並通過這項業務進行法律宣傳教育。
三、代寫法律事務文書。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接受公民和法人的委託,代表委託人的合法意志,以委託人的名義,根據事實和法律,代為書寫各種法律事務文書,為委託人辦理各項法律事務提供幫助。
四、代理參加民事訴訟案件。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受基層法律服務所指派,接受民事訴訟案件一方當事人的委託,代理當事人參加訴訟活動。
五、代理非訴訟法律事務、主持調解糾紛。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受基層法律服務所指派,接受非訴訟法律事務當事人的委託,為當事人提供法律幫助,協助當事人辦理有關法律事務。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受基層法律服務所指派,接受糾紛當事人的申請,運用說明疏導的方式,主持對糾紛進行非訴訟調解,促使雙方自願協商,達成協議,解決糾紛,維護雙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六、代理行政訴訟、國家賠償案件。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受基層法律服務所指派,接受行政訴訟、國家賠償案件一方當事人的委託,代理當事人參加訴訟活動。
七、代理各類民事、行政訴訟案件的申訴。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受基層法律服務所指派,接受各類民事、行政訴訟案件申訴當事人的委託,代理當事人參加申訴活動。
八、辦理見證事務。基層法律服務所應當事人的申請,可以對一些內容單一、權責明確、標的額小、履行期短的協議或合同給予審查和證明,並監督協議或合同的履行。
九、協助基層司法所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和其他有關業務工作。
法律依據:《基層法律服務所管理辦法》
第一條為加強對基層法律服務所的監督和管理,保障基層法律服務所依法執業,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基層法律服務工作實際和發展需要,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基層法律服務所是在鄉鎮和街道設立的法律服務組織,是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的執業機構。
第三條基層法律服務所按照司法部規定的業務范圍和執業要求,面向基層的政府機關、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企業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和承包經營戶、個體工商戶、合夥組織以及公民提供法律服務,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維護法律正確實施,促進社會穩定、經濟發展和法治建設。
第四條基層法律服務所依法執業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害其合法權益。
第五條 基層法律服務所應當把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擁護社會主義法治作為從業的基本要求。
第六條 司法行政機關依據本辦法對基層法律服務所進行管理和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