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階段的法律服務內容
『壹』 案件到執行局找律師管用嗎
是否需要在執行階段請律師代理,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來看,律師在執行中能發揮作用,而且許多案件的代理應該是包含了執行階段的。如果是單獨委託律師進行代理執行,其實沒有多大必要。
法院執行局的工作職責是:
1、執行本院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以及刑事判決、裁定中的財產部分;
2、執行法律規定的仲裁裁決、公證債權文書等其他法律文書;
3、依照法律規定實施查封、扣押、凍結、扣劃等措施,對妨害執行行為人實施拘留、罰款等強制措施;
4、對執行異議、被執行主體的變更、追加進行審查;
5、協助辦理其他法院委託的執行工作。
法院強制執行程序:
1、審查立案;
2、通知履行;
3、准備強制執行;
4、實行強制執行。
希望以上內容能對您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問題請咨詢專業律師。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三十九條
辯護律師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會見和通信。其他辯護人經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許可,也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會見和通信。
『貳』 執行階段一般代理許可權內容
一般代理之許可權包括:
1、代為起訴和應訴;
2、代為申請財產保全、證據保全和先予執行;
3、代為向法院、仲裁機構提供證據、詢問證人、鑒定人和勘驗人員;
4、發表代理意見;
5、代為申請執行。
民事訴訟代理人是指以當事人的名義,在一定許可權范圍內,為當事人的利益進行訴訟活動的人。因代理權的不同可分為法定訴訟代理人和委託訴訟代理人。
受委託人如果不履行職責的,委託人可以取消委託,代理人不履行職責而給被代理人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法定代理或者指定代理終止:
1、被代理人取得或者恢復民事行為能力;
2被代理人或者代理人死亡;
3、代理人喪失民事行為能力;
4、指定代理的人民法院或者指定單位取消指定;
5、由其他原因引起的被代理人和代理人之間的監護關系消滅。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六十四條
代理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職責,造成被代理人損害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代理人和相對人惡意串通,損害被代理人合法權益的,代理人和相對人應當承擔連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