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偉律師
① 廣州什麼律師事物所比較好
廣州的話卿愛國律師可以 中澤律師事務所的主任
② 稱呼禮儀有哪些類型
稱呼禮儀有哪些類型
稱呼禮儀有哪些類型,都說要是稱呼禮儀運用得恰如其分,能讓他人對我們的印象加分,那麼大家知道稱呼禮儀有哪些類型嗎,下面就讓我帶大家來看一看稱呼禮儀有哪些類型吧,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稱呼禮儀有哪些類型1
1、稱呼分類
在職場中,稱呼一般劃分為以下幾類:
職務類稱呼
在職場中最好以職務相稱,如林處長、臧廳長、楊總、李經理、石主管等。
學術類稱呼
學術類稱呼如吳教授、姜博士、懷老師等。
泛尊稱
泛尊稱如金先生、郭女士、拓小姐等。
稱呼對方姓名
稱呼對方姓名時,可以稱其全姓名,如張三、李四,比較庄嚴、嚴肅。
2、稱呼禮儀規范
在商務活動中,稱呼要莊重、正式、規范。一句得體的稱呼,既能引起對方的注意,也一下子拉近了雙方的距離。依照商務慣例,在商務會面中,最正式的稱呼有三種,即應當稱呼交往對象的行政職務、技術職稱,或是其泛尊稱。泛尊稱,指的是先生、小姐、夫人、女士一類可以廣泛使用的尊稱。
在商務活動中,以對方的行政職務相稱,以示身份有別、敬意有佳,是最常見的一種稱呼方法。可以僅稱職務,如「局長」、「處長」、「經理」、「主管」等;也可以在職務前面加上姓氏,如「李市長」、「張董事長」等。
對醫生、教授、法官、律師以及有博士等有職稱和學位的人士,均可單獨稱「醫生」、「教授」、「法官」、「律師」、「博士」等。同時可以加上姓氏,也可加先生。如「李教授」、「法官先生」、「律師先生」、「張博士先生」等。這樣可以表示你對他職稱的認可和尊敬。
對於那些初次打交道的,或者既沒有具體的職務也沒有具體的職稱的人,可以直接稱呼他們為「先生」、「小姐」或者「夫人」,如果知道他們的姓氏,就最好在這些泛尊稱的前面帶上對方的姓,如「張先生」、「李小姐」等。在使用泛尊稱的時候,對於男士,不管多大年紀,都可以稱呼對方為「先生」,但是對於女士來說,「夫人」這個稱呼可不能亂用的,必須在知道對方已經結婚的前提下才可以用。
3、注意要點
職場中稱呼禮儀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稱呼他人時應遵循「就高不就低」的原則;
第二,很多人有多種不同的職務,稱呼時應以雙方的關系為優,如是普通關系,則稱呼學術職稱更好;
第三,對於「小姐」的稱呼,有人容易誤解,應慎用;
第四,在進行自我介紹或稱呼他人時,應放慢語速,咬字清晰,避免出現尷尬;
第五,在工作場合中,一般以職務稱呼為宜,無須太過謙虛。
第六,關系越熟越要注意稱呼。
與對方十分熟悉之後,千萬不要因此而忽略了對對方的稱呼,一定要堅持稱呼對方的姓加職務(職稱),尤其是有其他人在場的情況下。人人都需要被人尊重,越是熟人,越是要彼此尊重,如果熟了就變得隨隨便便,「老王」、「老李」甚至用一聲「唉」、「喂」來稱呼了,這樣極不禮貌,是令對方難以接受的。
第七,初次見面更要注意稱呼。
初次與人見面或談業務時,要稱呼姓加職務,要一字一字地說得特別清楚,比如:「王總經理,你說得真對、、、、、」如果對方是個副總經理,可刪去那個「副」字;但若對方是總經理,不要為了方便把「總」字去掉,而變為經理。
第八,稱呼對方時不要一帶而過。
在交談過程中,稱呼對方時,要加重語氣,稱呼完了停頓一會兒,然後再談要說的事,這樣才能引起對方的注意,他會認真地聽下去。如果你稱呼得很輕又很快,有種一帶而過的感覺,對方聽著不會太順耳,有時也聽不清楚,就引不起聽話的興趣。相比之下,如果太不注意對方的姓名,而過分強調了要談的事情,那就會適得其反,對方不會對你的事情感興趣了。所以,一定要把對方完整的稱呼,很認真很清楚很緩慢地講出來,以顯示對對方的尊重。
4、商務會面中不適當的稱呼
1、無稱呼。在商務活動中不稱呼對方,就直接開始談話是非常失禮的行為。
2、地方性稱呼。有些稱呼具有很強的地方色彩,比如,北京人愛稱人為「師傅」,山東人愛稱人為「伙計」,而在南方人聽來,「師傅」等於「出家人」,「伙計」肯定是「打工仔」。
3、不適當的`俗稱。有些稱呼不適宜正式商務場合,切勿使用。「兄弟」、「哥們」等稱呼,會顯得使用這種稱呼的人檔次不高,缺乏修養。
稱呼禮儀有哪些類型2
姓名稱謂
姓名,即一個人的姓氏和名字。姓名稱謂是使用比較普遍的一種稱呼形式。用法大致有以下幾種情況:
全姓名稱謂,即直呼其姓和名。如:「李大偉」、「劉建華」等。全姓名稱謂有一種庄嚴感、嚴肅感,一般用於學校、部隊或其他等鄭重場合。一般地說,在人們的日常交往中,指名道姓地稱呼對方是不禮貌的,甚至是粗魯的。
名字稱謂,即省去姓氏,只呼其名字,如「大偉」、「建華」等,這樣稱呼顯得既禮貌又親切,運用場合比較廣泛。
姓氏加修飾稱謂,即在姓之前加一修飾字。如「老李」「小劉」「大陳」等,這種稱呼親切、真摯。一般用於在一起工作、勞動和生活中相互比較熟悉的同志之間。
過去的人除了姓名之外還有字和號,這種情況直到解放前還很普遍。這是相沿已久的一種古風。古時男子20歲取字,女子15歲取字,表示已經成人。平輩之間用字稱呼既尊重又文雅,為了尊敬不甚相熟的對方,一般宜以號相稱。
親屬稱謂
親屬稱謂是對有親緣關系的人的稱呼,中國古人在親屬稱謂上尤為講究,主要有:
對親屬的長輩、平輩決不稱呼姓名、字型大小,而按與自己的關系稱呼。如祖父、父親、母親、胞兄、胞妹等。
有姻緣關系的,前面加「姻」字,如姻伯、姻兄、姻妹等。
稱別人的親屬時,加「令」或「尊」。如尊翁、令堂、令郎、令愛(令嬡)、令侄等。
對別人稱自己的親屬時,前面加「家」,如家父、家母、家叔、家兄、家妹等。
對別人稱自己的平輩、晚輩親屬,前面加「敝」、「舍」或「小」。如敝兄、敝弟,或舍弟、舍侄,小兒、小婿等。
對自己親屬謙稱,可加「愚」字,如愚伯、愚岳、愚兄、愚甥、愚侄等。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與人的關系發生了巨大變化,原有的親屬、家庭觀念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在親屬稱謂上已沒有那麼多講究,只是書面語言上偶用。現在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親屬稱謂時,一般都是稱自己與親屬的關系,十分簡潔明了,如爸爸、媽媽、哥哥、弟弟、姐姐、妹妹等。
有姻緣關系的,在當面稱呼時,也有了改變,如岳父--爸,岳母--媽,姻兄--哥,姻妹--妹等。
稱別人的親屬時和對別人稱自己的親屬時也不那麼講究了,如:您爹、您媽、我哥、我弟等。不過在書面語言上,文化修養高的人,還是比較講究的,不少仍沿襲傳統的稱謂方法,顯得高雅、禮貌。
職務稱謂
職務稱謂就是用所擔任的職務作稱呼。這種稱謂方式,古已有之,目的是不稱呼其姓名、字型大小,以表尊敬、愛戴,如對杜甫,因他當過工部員外郎而被稱「杜工部」,諸葛亮因是蜀國丞相而被稱「諸葛丞相」等。現在人們用職務稱謂的現象已相當普遍,目的也是為了表示對對方的尊敬和禮貌。主要有三種形式:
用職務呼,如「李局長」、「張科長」、「劉經理」、「趙院長」、「李書記」等。
用專業技術職務稱呼,如「李教授」、「張工程師」、「劉醫師」。對工程師,總工程師還可稱「張工」、「劉總」等。
職業尊稱,即用其從事的職業工作當作稱謂,如「李老師」、「趙大夫」、「劉會計」,不少行業可以用「師傅」相稱。行業稱呼。
直接以被稱呼者的職業作為稱呼。例如:老師、教練、醫生、會計、警官等等。
性別稱呼
一般約定俗成地按性別的不同分別稱呼為「小姐」、「女士」、「先生」。其中,「小姐」、「女士」二者的區別在於:未婚者稱「小姐」,不明確婚否者則可稱「女士」。
③ 成財稅法[2017]3號
是一個政策,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政策不,也沒辦法解決啊)
關於印發內部控制標准委員會主席、副主席、委員、秘書長名單的通知
財會[2017]3號
有關單位:
為推動我國內部控制標准體系建設工作,2006年7月,我部會同證監會、審計署、銀監會、保監會、國資委等部門聯合成立了企業內部控制標准委員會(以下簡稱委員會)。委員會自成立以來,在推動我國企業內部控制規范體系建設及在我國上市公司和國有大中型企業范圍內的有效實施發揮了重要的組織協調作用。2016年8月,為協同推進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標准建立與實施工作,經財政部部領導批准,委員會更名為內部控制標准委員會。為充分利用內部控制標准委員會這一平台,進一步推動我國內部控制規范體系的建立健全及有效實施,我部對內部控制標准委員會進行了充實和調整。在商請各副主席成員單位和各委員單位推薦的基礎上,經財政部部領導批准,現將內部控制標准委員會主席、副主席、委員、秘書長名單公布如下:
主席 趙鳴驥財政部部長助理
副主席 方星海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
陳塵肇審計署副審計長
王兆星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
梁 濤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
孟建民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任
劉利華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
委 員(以姓氏筆畫為序):
卜東升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審計局局長
王大軍 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風險管理部總經理
王小龍財政部監督檢查局局長、內控辦主任
王守軍北京國家會計學院副院長
王克冰財政部預算司副司長
王勝邦銀監會審慎規制局副局長
王海琳國資委財務監督和考核評價局副局長
王 鵬財政部會計司副巡視員
方紅星東北財經大學會計學院院長、教授
方春生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企業改革管理部副主任
盧文道上海證券交易所首席律師
馮來法 國家電網公司財務資產部主任
劉全成中國大唐集團公司財務管理部主任
劉新宇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風險控制總監
劉慧清深圳證券交易所副總經理
李大偉財政部國庫司副巡視員
李扣慶 上海國家會計學院院長
李國忠 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內控審計部總經理
李樹華 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首席風險官
李福申 中國聯合網路通信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總會計師
楊雄勝南京大學商學院會計學系系主任、教授
吳士勇 國家衛生計生委財務司副司長
何肖鋒 保監會發展改革部主任
張衛星 科技部資源配置與管理司副司長
張鳳玲 財政部駐海南省財政監察專員辦監察專員
陳宏林軍委後勤保障部財務局副局長
陳毓圭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邵敏財政部會計司副司長
周瑋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內控合規部 總經理
周法興 中國財經出版傳媒集團董事長
鄭新舉 審計署企業審計司司長
趙長勝財政部經濟建設司副巡視員
趙立新證監會上市公司監管部巡視員、副主任
趙軍財政部監督檢查局副局長
趙建軍教育部財務司副司長
胡成玉財政部資產管理司副司長
都本正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審計與法律部 部長
賈文勤 證監會首席會計師兼會計部主任
高一斌財政部會計司司長
黃京菁廈門國家會計學院教務處處長
盛繼明工業和信息化部財務司副司長
賴永添 財政部條法司副司長
滕鐵騎 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兼總會計師
秘書長:高一斌(兼) 財政部會計司司長
財政部
2017年2月8日
④ 發包人的定義是什麼建築法對建設工程發包有什麼具體規定
發包人泛指於一切承包合同的發包權利人。具體到工程承包合同中具有工程發包主體資格的單位;農村土地承包合同中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代表村委會;企業生產經營承包合同中的企業法人等都屬於發包人。
法律咨詢:
「發包人」的定義是什麼
四川天嘯律師事務所李大偉律師回答:
指在協議書中約定,具有工程發包主體資格和支付工程價款能力的當事人以及取得該當事人資格的合法繼承人。
李大偉律師相關法律知識推薦:
《合同法》對建設工程發包的原則規定?
《合同法》第二百七十二條規定:「發包人可以與總承包人訂立建設工程合同,也可以分別與勘察人、設計人、施工人訂立勘察、設計、施工承包合同。發包人不得將應當由一個承包人完成的建設工程肢解若幹部分發包給幾個承包人。」
《建築法》對建設工程發包有什麼具體規定?
《建築法》第二十二條規定:建築工程實行招標發包的,發包單位應當將建築工程發包給依法中標的承包單位。建築工程實行直接發包的,發包單位應當將建築工程發包給具有相應資質條件的承包單位。
《建築法》第二十四條規定:提倡對建築工程實行總承包,禁止將建築工程肢解發包。不得將應當由一個承包單位完成的建築工程肢解成若幹部分發包給幾個承包單位。
李大偉律師補充:
第十條在建的建築工程因故中止施工的,建設單位應當自中止施工之日起一個月內,向發證機關報告,並按照規定做好建築工程的維護管理工作。
建築工程恢復施工時,應當向發證機關報告;中止施工滿一年的工程恢復施工前,建設單位應當報發證機關核驗施工許可證。
第十一條按照國務院有關規定批准開工報告的建築工程,因故不能按期開工或者中止施工的,應當及時向批准機關報告情況。因故不能按期開工超過六個月的,應當重新辦理開工報告的批准手續。
李大偉律師提醒:
在實踐中,應當特別注意的是,我國法律嚴禁肢解發包。所謂肢解發包,是指發包人將應當由一個承包單位完成的建設工程肢解成若幹部分發包給幾個承包單位的行為。這種行為容易導致建設工程管理上的混亂,不能保證建設工程的質量和安全,並且容易造成工期延長、建設成本增加等不良後果。因此,我國《合同法》、《建築法》等法律法規對此明確予以禁止。法律的這些規定為強制性規定,凡是屬於肢解發包工程的行為,均應認定為發包合同無效。
⑤ 中央電視台的新聞熱線是多少
中央電視台的新聞熱線是(010)63984650。
中央電視台各欄目熱線電話:
1、新聞30分
熱線:63981234
2、新聞調查
熱線:(010)63984650
新聞查詢:68506437(可查詢:新聞聯播、滾動新聞、晚間新聞、報道早間、新聞時事縱橫)
3、東方時空
聯系電話:68515771,68506760
4、焦點訪談
聯系電話:68515771,68506760
熱線尋呼:68348899呼焦點訪談
(5)李大偉律師擴展閱讀
新聞調查的報道特點:
獨立的電視媒體調查。是電視媒體自身進行的調查,並非報道他人的調查行為和調查結果。藉助司法或者是紀委的力量所做的大案要案屬於調查節目,不是調查性報道,因為它不是獨立調查。
個性化的調查記者。對於電視調查性報道來說,出鏡記者的表現尤為重要,既是調查行為的主體,同時也是一個節目的結構元素,他是調查行為的實施者、調查過程的表現者,是節目的外化標志和品牌形象。
深入的獨家發現。強調的是調查記者必須有新的獨家發現,這種發現對揭示事實真相具有推動的作用,能夠深化節目的主題。
完整的調查過程。就是記者作為調查行為的主體,他的行為貫穿節目的始終。記者在調查當中,提出問題,求證問題,得出結論或者判斷。得出結論完整地揭示真相是調查性報道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