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錢請律師
㈠ 一般起訴一個人請律師要多少費用啊
財產案件根據訴訟請求的金額或者價額,按照下列比例分段累計交納:
1、不超過1萬元的,每件交納50元。
2、超過1萬元至10萬元的部分,按照2.5%交納。
3、超過10萬元至20萬元的部分,按照2%交納。
4、超過20萬元至50萬元的部分,按照1.5%交納。
5、超過50萬元至100萬元的部分,按照1%交納。
6、超過100萬元至200萬元的部分,按照0.9%交納。
7、超過200萬元至500萬元的部分,按照0.8%交納。
8、超過500萬元至1000萬元的部分,按照0.7%交納。
9、超過1000萬元至2000萬元的部分,按照0.6%交納。
10、超過2000萬元的部分,按照0.5%交納。
非財產案件按照下列標准交納:
1、離婚案件每件交納50元至300元。涉及財產分割,財產總額不超過20萬元的,不另行交納;超過20萬元的部分,按照0.5%交納。
2、侵害姓名權、名稱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以及其他人格權的案件,每件交納100元至500元。涉及損害賠償,賠償金額不超過5萬元的,不另行交納;超過5萬元至10萬元的部分,按照1%交納;超過10萬元的部分,按照0.5%交納。
3、其他非財產案件每件交納50元至100元。
(1)花錢請律師擴展閱讀:
訴訟費用負擔原則:
訴訟費用的負擔,是指在訴訟終結時訴訟費用由哪方當事人承擔。當事人所要承擔的訴訟費用包括案件受理費和其他訴訟費用。
敗訴人承擔訴訟費用這是世界上多數國家確定訴訟費用負擔所遵循的一般原則,我國也採用這一原則。訴訟費用原則上由敗訴人負擔,是因為在通常情況下,是由於敗訴人的過錯才導致了糾紛的發生,導致了訴訟的進行,所以因訴訟而產生的各種費用應由他來承擔。
但是,有些訴訟的結果當事人並非全敗或全勝,往往各有勝負,因而訴訟費用需要分擔。還有些案件,敗訴人在實體上並無過錯,在這種情況下,得考慮訴訟費用要由在實體上有過錯的一方當事人負擔。
㈡ 法律援助和花錢請律師的區別
法律援助和花錢請律師的區別如下:1、委託方式不同;2、律師費不同。 法律援助律師由法律援助中心指定,無需當事人或其親屬自行委託。非法律援助律師則需要當事人或親屬委託,與律師事務所辦理委託手續。另外對於法律援助,當事人不需支付律師費,而自己請的律師則應該按約定支付律師費用,法律援助律師會為受害人辯護的。法律援助律師是一個律師職位,最大的特點是無償性。不管是廣義的援助律師,還是狹義的援助律師,只要從事法律援助服務,都不能收取律師費用。民事行政法律援助主要是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代理人的當事人,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第一百零四條 對需要法律援助或者司法救助的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機構或者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和司法行政部門應當給予幫助,依法為其提供法律援助或者司法救助。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指派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點的律師為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援助服務。法律援助機構和律師協會應當對辦理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案件的律師進行指導和培訓。 《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第五十六條 老年人因其合法權益受侵害提起訴訟交納訴訟費確有困難的,可以緩交、減交或者免交;需要獲得律師幫助,但無力支付律師費用的,可以獲得法律援助。鼓勵律師事務所、公證處、基層法律服務所和其他法律服務機構為經濟困難的老年人提供免費或者優惠服務。
什麼是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是經濟困難的公民和特殊案件的當事人依法獲得的咨詢、代理、刑事辯護等無償法律服務。法律援助主要為經濟困難的人員提供,有關當事人可以通過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或經人民法院指定而獲得法律援助。受援人在獲得援助的案件中不需要支付任何法律服務費用,並可以從審理該案的人民法院獲得司法救助,即緩交、減交或免交訴訟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