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律師深圳
『壹』 中國律師的平均月收入是多少
中國律師的收入和支出總盤點
律師的收入令人羨慕 根據北京律協的統計,去年,北京地區律師行業收入超過50億元,北京市律師事務所和外省律師事務所駐北京分支機構業務收入已經佔到了全國的三分之一以上。其中,北京市律師事務所和外省律師事務所駐北京分支機構業務收入近42億元,繳納稅款4.54億元。外國和香港律師事務所北京代表處業務收入8.1億元。此消息一出,媒體爭相報道。要知道北京去年律師才八千多人,八千多人創收50億,人均收入是多少?遠遠超過白領的收入,律師已經邁向金領階層,成為令人嚮往的高收入職業。但律師們不這樣認為,他們說這只是表面現象,吃不飽的律師大有人在。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律師整體創收較高的還有深圳、上海、廣州等沿海發達城市。去年,深圳3100名律師的總收入為10.6億元,納稅額達9800萬元,人均收入接近35萬元。上海律協呂紅兵會長說:「上海現已有律師七千多名,律師事務所650家,去年的業務收入24個億,和北京有較大差距,跟香港律師更是無法相比。同樣有七千多名律師的香港,年業務收入約在二百億左右,是上海律師收入的十倍以上。上海要建立國際化大都市,在法律服務業方面還有很大差距。」 相比之下,西部地區的律師收入要低的多。陝西省2800名律師去年的總收入是9000萬元,全省的收入還不如北京某些律師事務所的收入高。身處邊遠地區的律協會長更是擔心,北京律師收入的披露會使更多的本地優秀律師流失。 律師的支出數額驚人 北京中海律師事務所主任黃晉律師說,律師是一個高成本職業,實際收入不是簡單的稅後收入,還有大量的支出是外人所不知道的。那麼,律師放到口袋的純收入是多少呢?黃晉說:「應該扣除50%至60%的包括稅收在內的各種成本,依我個人這幾年的收支情況來看,律師實際所得的稅後收入僅是營業額的30%-40%。」 律師的支出具體有哪些?記者在調查中發現,許多律師不願意詳細列出自己的業務支出,對收入也是不願透露。因為其中的隱性支出和中介費用占據了很大一部分。隱性支出包括各種活動費用,也就是跑關系的成本。辦案需要和有關機關溝通,不辦案也需要維持關系,這都是支出。非訴案件的成本有時更高,要和公司董事會多名董事溝通後才可能攬下一個活兒。其次是中介費,律師獲取案源大多不是直接從當事人手裡接到的,而是通過朋友、同學、親戚的介紹得來的。這就需要支付中介費,中介費是多少?這個是半透明的,一般不低於20%,最高達到80%。如果從律師事務所或合夥人那兒拿案源,律師的提成只有20%到30%,大部分收入是所里或合夥人的。從法院或有關司法機關拿案,律師能掙多少,可能只有自己知道。 律師事務所需繳納的綜合稅率為12.5%,因為低於企業的稅收,可能有一部分資金並非律師創收,而是因為其他原因,資金在律師所賬上出入形成的流水,也記入了律師的業務收入。合夥律師的稅收一般計入律師所,普通律師除了正常辦案費用外,還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對於合夥律師來說,律師事務所的辦公場所可能是最大的支出。北京君泰博華律師事務所合夥律師孫志勇說:「以每天4元/平方米的一般標准計算,租賃一個500平方米的寫字樓,一年的費用為73萬元。這還只是租用普通的寫字樓,地段好的還要貴得多,一般規模大點的事務所房屋租賃成本得上百萬。京城近千家律師事務所,營業額能上千萬的不超過100家。業務收入不高,合夥律師就面臨著不賺錢還要交房租的局面。」 律師其他的費用還有年檢費、會員費、宣傳費和各種保險費。如果將以上各項費用合計,對於年收入10萬元的律師來說,真正能裝進自己腰包的在4萬元左右。 律師行業存在貧富不均 律師的收入在中國的不同地區相差是懸殊的,律師的收入和執業所在地有很多關系,東部地區和西部地區律師的收入不可同日而語。律師的主營業務也影響律師的收入,涉外、房產、金融、證券行業的律師收入要遠遠高於從事勞動、民事類的律師。律師入行時間的長短、資歷的深淺和律師的收入成正比,新律師和老律師收入因案源的多少而差別巨大。 北京王玉梅律師事務所主任王玉梅說:「目前,北京的律師行業競爭非常激烈,最差的律師生計都成問題,年薪3萬元到5萬元的不在少數,10萬元的比較正常,上百萬的只佔少數。合夥人的收入相對較高,特別是收益好的事務所。」但據記者了解,剛入道的實習律師,有些是零案源,年薪3萬也拿不到,擠公共汽車辦案是普遍現象。 深圳律協原會長徐建介紹,深圳存在著高低兩個20%的現象:一是20%的律師屬於「富豪律師」,他們一年拿走律師市場總額的80%,人均年收入超過百萬,其中收入最高的一年上千萬;另外20%左右的律師,一年的收入在5萬元以下。 其實律師行業和任何行業一樣,有做得好的,也有做得差的,還有虧損的。在普通人看來,律師行業的高收入令人羨慕,但律師業的高風險卻往往不為人所知。比如北京嘉華律師事務所律師因工作失誤,致使當事人1億資金被騙,法院判決該所返還100萬元律師費並賠償當事人800萬元。此外律師還有刑法第三百零六條的刑事處罰風險,司法行政機關和律協的行政處罰風險等。風險代理也是律師的執業風險,作為一種新型的收費方式,風險代理在法律上還沒有予以明確肯定,律師風險代理的收入也因此而存在風險。 前不久,國家稅務總局為加強對高收入者的納稅監管,在全國稅務系統建立個人所得稅信息化管理系統,並對作為重點納稅人的高收入行業和高收入個人作了界定,律師被列入高收入行業。但考慮到律師整體的發展現狀,和相關部門和行業協會的呼籲,對律師的稅收暫不作調整。由此也可以看出,律師的收入,並沒有人們想像的那麼高。
『貳』 中國人民大學律師學院的徐建 中國人民大學律師學院院長
現任中國人民大學律師學院院長,中國人民大學校董,廣東融關律師事務所主任,中國社科院兼職研究員,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仲裁員,全國律協戰略發展委員會委員,曾任司法部駐香港中國法律服務公司董事副總(副廳級),深圳市司法局副局長,深圳市第四屆律師協會會長。
徐建律師於1952年出生於江蘇省徐州市。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1982年任職於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管理司,1984年任深圳經濟貿易律師事務所主任,1985年任深圳司法局副局長,1989年由司法部派駐香港中國法律服務有限公司任董事副經理,2003年7月19日當選為深圳律師協會會長。被媒體評為「2005年度中國十大律師名人」、「2006年度最具影響力人物」、「中國經濟十大政務管理之星」、「世界傑出華人」、「東方之子」等。
關於徐建的背景資料: 一、《人物周刊》2005年16期的封面上,徐建同「中國飛天夢想第一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王永志;以及著名黨建研究專家、全國黨建研究會常務副會長鄭科揚、國美電器創辦人、2004年中國內地新首富黃光裕等赫然在目。徐建被譽為「挑戰法律的律師」,成為「封面人物」的理由是: 他是一位傳奇人物,他生長在那個特殊年代,插隊做過農民、當過兵、當過保鏢、做過團委書記;他是一位傳奇律師,自從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畢業後23年一直戰斗在中國法律的最前沿,當過律師,做過深圳特區司法局副局長,是深圳律師協會會長,他引領中國法律實現了一個又一個突圍;他是第一個對中國刑法中的「反革命罪」提出質疑的人;他參與起草了中國第一部《財產保險條例》;他在深圳籌建第一家對外律師事務所;他第一次把「見證」引入中國;他在深圳首開民間仲裁業務;在擔任深圳市司法局副局長期間,推動了改革開放後中國第一家律師事務所、第一家合夥制律師事務所、第一家私人律師事務所在深圳誕生。他是第一個辭去司法部副廳級待遇的國家公務員,他是中國第一個民選的律師協會會長,也是中國律師界第一個經歷「罷免風波」的律師協會會長,但他是一個永遠經得起考驗的人,在經歷了一個又一個法律突圍之後,他正在深圳建立一個真正的「民主特區」,把深圳市律師協會構建成一個依法行政、依法治會的民主憲政試驗區…… 在同期雜志公布的「2005年最具影響力候選人物」名單里,有教育部副部長張保慶,德國歷史上首位女總理默克爾,文壇巨匠巴金,飛天英雄費俊龍、聶海勝,台灣著名作家、學者李敖等人,徐建是在這次評選中的勝出者之一。 二、「徐建無疑是一個敢於創新、勇於挑戰、善於思考的人;無疑是一個富有使命感、責任感的法律人;不僅僅是深圳律師應該感謝徐建,全國律師同樣也應該對徐建充滿著深深的謝意和敬意;將改革進行到底,將創新往前推進,將深圳律師的品牌推而廣之,也許正是對徐建律師最好最直接最真實的感謝!」 ——選自《我們應該怎樣感謝徐建》一文(原載《中國律師》2006、2期) 三、……更重要的是他那種敢為人先,敢說真話,勇於探索和發現的大無畏精神,這使他的人生高潮迭起,彩色紛呈,如一條高揚生命激情,波涌浪翻,又談定從容,向著天涯、向著蒼茫、向著博大和光明,不舍晝夜地奔流、奔流…… ——選自《民主與法制建設的「急先鋒」》一文,(原載大型紀實文獻《創新深圳》) 如果要用一句話去概括對徐建的印象,我以為「一條自由而充滿激情的河流」是恰當的,一個把律師作為終身事業去孜孜以求的人,所能達到的廣度和深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在多大程度上具有挑戰世俗的力量和勇氣,為心靈爭取到多大的獨立自由的空間,難以設想一個心理陰暗、人格萎瑣,沒有獨立思想並勇於實踐的人會成為有作為的律師,如同難以設想一個習慣在水塘里游泳、劃船的人,如何會揚帆遠航,去親近大海並搏風擊浪。難能可貴的是,徐建不僅是一個有作為的律師,而且長期以來,扮演著律師制度改革的先行者和急先鋒的角色,作為深圳律師的領頭雁,不論是他選擇了深圳律師,還是深圳律師選擇了他,都是一種必然。在這片風生水起的「試驗田」上,深圳律師敢為天下先的精神為中國律師制度的改革,進行了多種可能的探索,為推進中國民主與法制建設的進程,提供了極有價值的樣板。深圳律師因此而成為一個品牌。在這個過程中,徐建所起的作用怎麼說都不會過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