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傑律師
① 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在訴訟程序上存在哪些問題並說明
1、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第28條的規定,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有法定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迴避,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權要求他們迴避。所以被告人如果認為審判人員有法定應該迴避的情形,有權要求他們迴避。
本案中,三被告人在法庭開庭審理本案時,發現審判員李某的兒子曾被他們打過,並為此事被公安機關拘留和罰款,認為由李某參與處理本案,可能出現不公正的情況,有思想顧慮,為此向法庭提出讓審判員李某迴避的申請是符合刑事訴訟法的規定的。
而某區人民法院合議庭在法庭審理中對於三被告人提出的迴避申請不予認真考慮,也未向法院院長報請批准,即草率予以駁回的做法是違反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迴避制度的。其正確做法是休庭後,將三被告人的迴避申請報請院長決定是否讓審判員李某迴避。
2、根據我國憲法、人民檢察院組織法和刑事訴訟法的規定,人民檢察院是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有權依法對刑事訴訟實行法律監督。在刑事案件的審判過程中,人民檢察院具有雙重身份、承擔雙重職能:一方面,以國家公訴人的身份承擔控訴犯罪的職能;
另一方面,又以法律監督者的身份擔負對審判活動進行監督的職能。我國《刑事訴訟法》第169條還特別詳細規定:「人民檢察院發現人民法院審理案件違反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有權向人民法院提出糾正意見。」
這里規定的是人民檢察院對審判程序是否合法而進行的監督,這種監督的主要內容是:法庭組成人員是否合法;審理案件是否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進行;
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訴訟權利是否得到保障;審理過程中就程序問題所作的決定是否合法等。本案中,某區人民檢察院出庭支持公訴的公訴人宋某發現合議庭駁回三被告人的迴避申請違反了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迴避制度,即向法庭提出糾正意見是合法的,正確地履行了自己的法定職責。合議庭對公訴人的意見不予採納,決定繼續開庭是非常錯誤的。
3、法庭工作人員拒絕接收被告人許傑的辯護人金鋒律師的辯護詞是錯誤的:
其一,辯護律師的職責,是根據事實和法律,提出被告人無罪、罪輕、減輕或免除刑事責任的材料和意見。辯護律師依法辯護,既不受被告人意志的約束,也不受審判人員意志和觀點的左右。
合議庭組成人員不能要求辯護人的意見必須與自己的意見或觀點吻合接近。律師辯護,是被告人行使辯護權的重要方式。對於辯護律師的意見,人民法院應當給予充分考慮。
其二,根據《關於律師參加訴訟的幾項補充規定》的規定,對於律師提供的證據材料,人民法院在必要時,可以自行查證核實;律師向人民法院正式提出的書面證據、辯護詞、代理詞,人民法院必須人卷。
可見,本案被告人許傑的辯護人金鋒律師向法庭提交辯護詞是依法進行,人民法院可以有理由地對辯護意見不予採納,但法庭工作人員拒收辯護詞卻是不合法的,相反,應當按規定收人案卷。
4、我國《刑事訴訟法》第163條規定,宣告判決,一律公開進行。當庭宣告判決的,應當在 5日以內將判決書送達當事人和提起公訴的人民檢察院;定期宣告判決的,應當在宣告後立即將判決書送達當事人和提起公訴的人民檢察院。由此可見,宣告判決可以當庭進行,也可以定期進行,但宣判後,判決書應依法送達。
本案中,某區人民法院對三被告人作出有罪處刑判決,並選擇了定期公開宣判方式,這些都是合法的。但在宣判後第3日才將判決書送達三被告人及其辯護人和提起公訴的人民檢察院,卻是錯誤的。因為刑事訴訟法明確規定,定期宣判的,應當立即送達。
5、某區人民法院審理本案從受理到宣判共歷時兩個月零八天,超出了刑事訴訟法規定的一審辦案期限。我國《刑事訴訟法》第168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後1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1個半月。
有本法第126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批准或決定,可以再延長1個月。人民法院改變管轄的案件,從改變後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計算審理期限。人民檢察院補充偵查的案件,補充偵查完畢移送人民法院後,人民法院重新計算審理期限。」應當指出,審判期限的計算是從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的第二天算起;
改變管轄和補充偵查的公訴案件應重新計算審理期限;對於第二審人民法院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的案件,原審人民法院從收到發回案件之日起,重新計算審理期限;對被告人作精神病鑒定的期間,不計入辦案期限。
本案中某區人民法院審理三被告人的故意傷害一案,從受理到宣判共兩個月零八天,其間未經高級人民法院批准,也不屬於改變管轄和人民檢察院補充偵查的情況,因此,本案的審理期限不符合法律規定。
6、某市中級人民法院受理上訴後,由審判員王某某、朱某某和人民陪審員李某某組成合議庭,這是不符合刑事訴訟法的規定的。我國《刑事訴訟法》第147條第4款規定:「人民法院審判上訴和抗訴案件,由審判員3人至5人組成合議庭進行。」
本案系二審案件,依法只能由審判員組成的合議庭進行審理,不適用陪審制度。因此,某市中級人民法院由審判員與人民陪審員共同組成合議庭審理上訴案件的做法是違法的。
7、某市中級人民法院以原審判決對被告人萬得勝、許傑量刑過輕為由,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並指令原審人民法院判處加重未上訴被告人刑罰的做法違反了兩審終審制。第二審人民法院將案件發回重審後,對案件重新進行實體審理的是第一審法院,因此,對案件的判決,只能建立在依法對事實和證據進行重新審查的基礎之上,由第一審法定審判組織依法作出。
如果在此之前,第二審法院即對案件的第一審判決的具體結論作出指示,這不僅超越了職權,而且影響和干涉了第一審法院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使兩審終審制變成了實質上的一審終審制,從而使案件判決後的上訴或抗訴形同虛設。同時這種作法也違反了上訴不加刑原則。
我國《刑事訴訟法》第190條第1款明確規定:「第二審人民法院審判被告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辯護人、近親屬上訴的案件,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罰。」本案中,只有被告方單方提出上訴,人民檢察院沒有提出抗訴,在這種情況下,第二審法院以量刑過輕為由,借發回重審之名,行加重被告人刑罰之實,與第二審法院直接加刑並無本質區別。這顯然是在故意規避法律。
8、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第二審人民法院可以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的情形只有兩種:一是原判決事實不清楚或者證據不足;二是原判決有嚴重違反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情形的。這既是對第二審的要求,也是對第二審的約束。本案中,原判決並沒有出現上述兩種情形之一,而僅僅是量刑不當,則不具備發回重審的法定條件。
9、該案發回重審後,某縣人民法院由同一審判組織。
② 許傑律師,是不是江蘇洪澤的
各地司法局可以提供網上律師、律所信息查詢的。這個渠道比較官方、權威。
③ 汕頭大學的學校領導
汕頭大學第九屆校董會名單 (更新至2015年4月) 職位姓名現任職務
名譽主席:李嘉誠 李嘉誠基金會主席
主席:陳雲賢 廣東省人民政府副省長
董事:林 積 廣東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
羅偉其 廣東省教育廳廳長
陳茂輝 中共汕頭市委書記
鄭人豪 汕頭市人民政府市長
龍永圖 博鰲亞洲論壇國際咨詢委員會委員;原外經貿部首席談判代表、副部長
楊福家 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英國諾丁漢大學榮休校長、寧波諾丁漢大學校長、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
鍾秉林 中國教育學會會長
李培根 中國工程院院士
林曙光 廣東省人民醫院(廣東省醫學科學院)名譽院長
梁卓偉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院長
霍泰輝 香港中文大學副校長
馮達旋 澳門大學對外事務辦公室、全校事務總監兼校長特別助理、美國物理學會會士
林海帆 美國耶魯大學幹細胞研究中心主任、耶魯大學細胞學與遺傳學(終身)教授、國際幹細胞生物學學會董事、司庫、財政委員會主席
宋垚臻 汕頭大學黨委書記
顧佩華 汕頭大學執行校長、加拿大工程院院士
邊軍輝 汕頭大學醫學院執行院長
區小燕 李嘉誠汕頭大學發展基金會執行董事
羅慧芳 李嘉誠汕頭大學發展基金會執行董事
馮兆麟 李嘉誠汕頭大學發展基金會執行董事
羅敏潔 李嘉誠汕頭大學發展基金會執行董事
馬鳳岐 校本部教師代表,教授
許傑州 醫學院教師代表,教授
義務財務顧問:楊紹信普華永道全球領袖委員、亞太區及中國主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委員
義務法律顧問:李王佩玲胡關李羅律師行高級合夥人
特別顧問:巴德年中國工程院院士、美國醫學科學院院士
韋 鈺 中國工程院院士、原教育部副部長、原中國科協副主席、中國科協榮譽委員、中國少數民族教育學會會長、中國女科技工作者協會理事長、國家總督學顧問、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委員、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咨詢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教育學會科學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長
陳佳洱 北京大學物理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國家重大基礎研究計劃(973)專家顧問委員會副組長、北京大學核科學與技術研究院國際咨詢委員會合作主任、國際科聯中國協調委員會(ICSU-CHINA)副主席等職 有志、有識、有恆、有為
曾國藩曾說:士人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恆,有志則斷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有恆則斷無不成之事。汕頭大學校訓訓勉廣大學子,要有明確的志向和堅強的意志,歷練知識和智慧,持之以恆,做有為之人。 汕頭大學校歌第一部分第二部分智者樂水,仁者樂山
我愛汕大,有水有山
山色青青,凝聚著中華千秋文明的燦爛
水氣靈靈,貫通長江無窮智慧的源泉
美麗的校園,孕育著我們求知報國的情感
前輩的情操,向導著我們搏擊長空的羅盤 知識改變命運,成功在於登攀
我們從校園奠基人生,我們為世界開創明天
向最高最遠的目標挑戰,這是汕大人豪邁的信念
讓我們上高山之巔,托起燦爛的朝陽
讓我們涌滄海之水,激揚自豪的詩篇
④ 中國文化研究院的不滅碑銘
金寶源先生
金寶源先生(1926-2002)為著名的古建築攝影專家。上海市人。歷任少年兒童出版社、科學畫報社攝影記者和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攝影室主任等職。1980年加入中國攝影家協會;1991年任上海市攝影家協會榮譽理事。
金老師素來熱愛中國文化,數十年來,足跡遍踏全國,以其敏銳的觸角、藝術家的攝影眼,捕捉現代中國的精神面貌和深層文化,1978年12月,其作品《中國岩溶》獲全國科學大會科研成果獎;1984年《中國服飾五千年》獲美國第25屆設計館CH84優異獎;1994年《中國民居》獲第八屆中國圖書一等獎。隨年事漸高,其創作卻不輟,近年所發表有關中國民居、江南園林、江南廳堂及中國古代書院等攝影作品,均稱譽全國,亦為祖國山河和廣大人民留下大量美麗動人的剪影,堪稱中國攝影界的翹楚。
此外,金老師畢生桃李滿門,對後輩愛護有加,他的寬宏和和藹得到大家的敬愛,並贏得大家對他親切的「老師」的尊稱。
金秋鵬先生
金秋鵬(1943.08.20-2002.04.13),福建泉州人,回族。64年畢業於廈門大學物理系,分配到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新建設》雜志社,65年底調任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室(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前身),直至逝世。一生致力於中國科技通史、中國造船和航海技術史的研究,並極力提倡對中國海洋文化、海上絲綢之路和媽祖文化的探討和研究。曾任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研究員、原科技通史研究室主任,《中國科學技術史》(30卷本)常務編委、編撰辦公室主任,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理事,中國海外交通史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中國科技大學科技史與科技考古系副主任(兼),上海交大科學史與科學哲學系兼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曾主編《中國科學技術史.人物卷》、《中國科學技術史.通史卷》、《中國古代科技成就》、《圖說中國古代科技》、《中國古代的造船和航海》、《中國古代科技史話》、《中華海魂》及著有《中國科學技術史稿》(合著)、《簡明中國科學技術史話》(合著)、《中國歷史上對造船和航運技術的貢獻》、《試論造船與航海技術史中的幾個問題》、《略論牽星板》、《海事活動中的中外科技文化交流》、《媽祖信仰與海上交通》、《關於鄭和寶船船型之我見》等著作及論文。
汪道涵先生
魯迅說過凡有名人棄世,總有若干閑人爭相攀附,謬托知己,這是足以令逝者不安、生者側目的。鑒於此,不佞很少寫類此悼念文章,將感恩之情與縈思之痛深埋心底,未嘗不是很好的紀念。
然而汪老不同,就我所身受的溫煦,所承接的雨露,非寫出點東西來,不然難以排遣那裊裊的哀思。
汪老堪稱當代舉世尊崇的長者與偉人,本輪不到我瞎三話四。不佞既非他的下屬,也非他的學生,連私淑弟子都談不上,沒什麼瓜葛可攀的,但正因為我是一個微不足道的知識分子罷,所以才格外感受到他那炙人的熱力與慈愛的胸懷。
踏踏實實做學問
1999年頃,我在香港中華書局和上海文藝出版社同時出版了繁、簡體字版的《中國小說史學史長編》,該書《跋》中有一段話:鄉前輩汪道涵先生時予教誨、關切與勖勉,拳拳之意,銘感無已。此絕非客套之語,實乃肺腑之言。
事緩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上海市政府召集了一群所謂知識界的精英組成了上海市中青年知識分子聯誼會,不佞忝為理事,同為理事的尚有我的師姊戴厚英 (作家,已故),以及惠永正 (後曾任中國科技部副部長)、張祥 (後曾任中國外經貿部副部長)、厲無畏 (現任上海人大主任) 等,而汪老與王元化教授皆為顧問,故時有親炙與承教的機會。加之汪老祖籍徽州歙縣,寄籍嘉山,說起來還是徽州小同鄉,故尊稱為鄉前輩。當時他的寓所在康平路32號樓上,雅潔修整,窗明幾凈,彌漫著書香氛圍。汪老間中命我去他那裡聊天,或陪他去書店淘書。我曾陪過兩位長者去上海舊書店、古籍書店的書庫覓寶,一位是汪老,另一位是馬飛海先生,中國錢幣史的專家,曾任上海市出版局長,同樣也是一位儒雅博學之士。
時值評職稱(因評審、晉升職稱的活動在文革中中斷已久,故上世紀八十年代各科研機構、大學會集中一段時間來開展評審職稱的活動),我被上海社會科學院列為晉升正教授的候選人,由王瑤、王元化、許傑、錢谷融諸師長作審評推薦人,經由三十多位知名學者組成的上海社會科學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審核通過。可是因為剛恢復評職稱不久,各級職稱都有名額限制,常有粥少僧多之嘆,而上海社會科學院有一千多名研究人員,資歷高的人多的是,可能在於論資排輩方面的原因,相對年輕者的晉升有所阻滯,於是我的晉升也擱淺了。當時東京大學已以A級待遇邀請我去訪問研究 (日本文部省學術振興會資助的邀請外國學者待遇分四等:A、專家;B、教授;C、副教授; D、助手〔講師或助教〕),故我對晉升與否也不大措意,但汪老與王元化老師說了話 (具體說什麼我也不清楚,是事後風聞的,大約是說評職稱主要看學問與能力,不要光考慮資歷之類),隨即晉升問題解決了,於是我成了上海社會科學院最年輕的正教授。心情是頗為惶恐的,赴日前去汪老處辭行也心中惴惴,汪老說了些勉勵的話,然而正色說:不要斤斤於浮名,最要緊的踏踏實實做學問!這兩句箴言我一直橫亘在心,謹記篤行,未敢或忘!自忖天分不高,要想做點學問,惟有謹記汪老踏踏實實做學問的誨導。回顧自己治學歷程中,孜孜於第一手資料的佔有,不囿於舊說,在《榛莽集──中國現代文學管窺錄》、《柘園草》、《魯學蠡測──魯迅與中國新文化》、《文轍初揆──中國近現代文學散策》、《中國小說史學史長編》、《拓荒者.墾殖者.刈獲者──許地山與香港新文化的萌與勃興》、《晚清兒童文學沉》等著作中,於學術史、近現代文學史、兒童文學史領域,如果說能不因襲陳言,在所掌控的豐富史料中發掘、引伸結論,填補了或一方面的學術空白,那就是在汪老箴言指導下的結果。
為國家做點有益的事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移居香港之後,我又在香港大學修讀了博士學位,加上原本持有內地的正教授資格,本想找一份教學或研究的工作,可是我的求職申請連續幾年都四處碰壁,有一位相熟的某大學中文系主任C教授對我說:你怎麼申請都是沒有用的,所有招聘名額早已內定好了。原來如此,我終於明白了為什麼我持有香港大學博士學位、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正教授的資格,卻申請一個大學講師職位而不得的原因了。
沮喪之餘,回滬時難免到師長處發發牢騷,汪老安慰我說:無論順境、逆境,能為國家做點有益的事就好。並叮嚀我無論如何不要放棄自己的專業。稍後,我想申請澳門大學的教職請他幫忙時,他老人家在百忙中親筆寫了短箋給我,茲錄如次:
從經先生:
關於請王今翔轉馬萬祺先生的申請函,連同履歷及
其他推薦函件已全部寄出,據王今翔答要待了解情況後
告知。特奉聞並建議如方便可直接與王今翔連(聯)系,
我有消息即轉告。
汪道涵 1997. 12. 5 晨
馬萬祺先生是居於澳門的全國政協副主席,兼澳門大學的校董,是汪老的老朋友;王今翔先生則是汪老的老部下,時任澳門新華社副社長。
現在回想起來,自己連求職這樣的雞毛蒜皮小事都要去麻煩他老人家,實在於心不安。但汪老卻是出於對一個後輩的關愛與期冀,他希望我能從事本職工作而發揮才智吧。汪老愛才、憐才之心是廣袤無垠的,許多知識分子都受過他光熱的照拂。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我居於一僅十二平方米的斗室,而且滿屋都是書,人連插足都難。汪老不知是聽元化師或是別人說起,即特批給我一套二居室的住房,位於萬人體育館對面的上海第一批的高層建築中。當我安坐在帶有陽台的小書房中讀書寫作的時候,感激的心情是不言而喻的。
弘揚中國文化是讀書人
責無旁貸的本份
九七回歸不久後,饒宗頤教授、李業廣律師、方心讓教授等發起成立中國文化研究院,不佞也忝陪末座。該院以研究與弘揚中國文化為宗旨,得到首任行政長官董建華先生的大力支持。研究院成立之後,理事會決定邀請汪老出任名譽院長。我致電汪老時,他老人家爽快地答應了,並對我說:弘揚中國文化是讀書人責無旁貸的本份,這在香港尤其重要,我相信你們會大有作為!並應我的請求題寫了院名,當我打開快遞寄來的郵件時,頓時感動得熱淚盈眶,原來他老人家為了便於我們處理,竟然超越我們的請求,一橫一豎寫了兩張大字,字體遒勁豐盈,不同凡響。如今汪老的題額就掛在研究院的大門口,並印在研究院同仁的名片及有關印刷品上,彷彿時刻惕勵我們牢記汪老的遺訓,將弘揚中國文化的工作持之以恆,做到最好。
《燦爛的中國文明》網站是中國文化研究院的第一項大型文化工程,擬採用資訊科技手段來形象地再現中國文化的基本輪廓與發展規律。為了確保網站內容學術的權威性、知識的准確性和資料的豐富性,必須擁有一支高水平的學術顧問隊伍。為此我商請汪老擔任網站的首席學術顧問,他老人家一口就答應,並建議我應該請那些學者出任學術顧問。正因為汪老的號召力,許多全國第一流學者都參加到《燦爛的中國文明》學術顧問的行列,其中有季羨林、王元化、許嘉璐、潘吉星、羅哲文、馮其庸、金維諾、湯一介、袁行霈諸教授。
網站建成之後受到香港、內地乃至國際上的贊賞與好評,作為首席學術顧問的汪老也甚為欣慰。尤其是在聯合國首屆世界信息峰會上,《燦爛的中國文明》榮獲世界最佳文化網站大獎,在三百六十多國的八百零三個優秀網站中脫穎而出,得票最高,一舉奪得桂冠。當我趕赴日內瓦從世界信息峰會大獎董事會主席PETER BRUCK教授和奧地利國務卿手中接過獎狀後,第一時間打越洋電話給汪老報喜,他老人家連聲說:好呀!好呀!從經,好好乾!……
汪老猶如一棵參天的大樹,我所知見的不過是一枝一葉,但僅就此也足可窺見汪老對知識分子的關切、愛護和尊重。這種關愛是出自內心的,既非官樣文章,亦非虛文客套;而且無分尊卑、長幼、畛域皆一視同仁。對於像我這樣名不見經傳的普通知識分子如此,對於名聞遐邇的大學者更是如此。如對饒宗頤教授十分推崇,我親耳聽他說:饒教授是國寶級的大師,他那樣的修養和境界,今天的學者想達到,難了!饒公要在上海開書畫展,命我請汪老蒞臨主禮,他即欣然前往,而且與饒公一見如故;饒公寫了一對楹聯要我赴滬奉呈汪老,他收到摩挲半日,非常高興。尊重知識,理解與體諒知識分子,應是執政為官者的固有品德,汪老樹立了值得仿效的圭臬。
哲人其萎,我在給汪雨的唁電中寫道:痛失恩師,衷心如搗,哀痛莫名!二十餘年雨露之恩,點點滴滴在心頭,他的溫煦,他的垂愛,他的誨導,他對一個普通知識分子的關切與扶植,使我深切領受到他仁心的寬厚與人格的魅力。其實文字也難以表達我心中的悲慟,作為曾親炙汪老偉人風范與慈愛胸懷,以及親聆過他教誨的後輩,惟有終生謹記他的訓示,踏踏實實做好自己的本份,以慰他老人家在天之靈。
⑤ 律師程紅祖籍黃山。安徽師范大學比業。上海復旦大學學習國際法律
安徽師范大學是安徽建校最早的高等學府。學校坐落在具有「徽風皖韻、千湖之城」美譽的國家級開放城市——蕪湖,瀕臨浩瀚長江,傍依靈秀赭山,集江南自然之神秀、匯安徽人文之靈傑,是安徽省人民政府與教育部共建高校、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項目建設高校,是安徽省委省政府優先建設的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和安徽省「地方高水平大學」項目建設高校。
學校前身是1928年創建於安慶市的省立安徽大學,1946年更名為國立安徽大學,1949年12月成建制遷至蕪湖。後又經歷安徽師范學院、合肥師范學院、皖南大學(劉少奇同志題寫校名)、安徽工農大學等幾個辦學階段。1972年,經國務院批准,正式定名為安徽師范大學(郭沫若同志題寫校名)。2005年,蕪湖師范專科學校整體並入安徽師范大學。
在80多年的辦學歷程中,劉文典、周建人、郁達夫、蘇雪林、陳望道、朱湘、朱光潛、王星拱、楊亮功、程演生、陶因、張慰慈、丁緒賢、項南、許傑等一大批知名的專家學者、社會賢達先後匯聚在菱湖之畔、鏡湖之濱,著書立說,弘文勵教。經過一代代師大人潛心耕耘、勵志踐行、培育後學、薪火相繼、言傳身教,砥礪出「厚重朴實、至善致遠、追求卓越、自強不息」的精神,積淀出「嚴謹治學、敬業奉獻、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教風,培育出「勤學慎思、質朴謙遜、知行合一、求實求新」的學風,凝煉出「厚德、重教、博學、篤行」的校訓。建校以來,累計為國家培養全日制高等專門人才20餘萬名。
學校現有文學院、政治學院、法學院、經濟管理學院、音樂學院、美術學院、歷史與社會學院、教育科學學院、外國語學院、體育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數學計算機科學學院、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國土資源與旅遊學院、生命科學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等17個學院,以及繼續教育學院、國際教育學院,並辦有安徽師范大學皖江學院、附中、附小和附幼。
學校學科門類涵蓋文學、歷史學、哲學、經濟學、管理學、法學、教育學、理學、工學、農學、藝術學等,形成了博士——碩士——學士教育等不同層次,全日制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留學生教育等不同類型的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現有5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45個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5個博士後流動站,26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28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18個省級重點學科,3個省級學科建設重大項目,87個本科專業。有1個教育部省部共建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個安徽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5個安徽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3個安徽省重點實驗室,3個安徽省高校重點實驗室,1個安徽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安徽省高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1個安徽省科技創新公共服務平台。
學校現有教職工2400餘人,其中專任教師1410餘人,副高以上專業技術職務者810餘人,擁有國家級教學團隊3個,「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6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7人,「皖江學者」特聘教授5人、講席教授7人,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28人、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47人,5個省級教學團隊,10個省級教學名師,12個省級教壇新秀。各類在籍學生37400餘人,其中,研究生4800餘人,普通本科生21800餘人,留學生200餘人,成人本專科生16000餘人。
校園佔地總面積195.2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90.06萬平方米,儀器設備總值4.75億元。學校圖書館是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藏書豐富,種類齊全,現有圖書285萬冊,古籍善本600多種,其中《洪武正韻》為國內唯一全本、元刻明遞修《通志》、明嘉靖刻本《李太白全集》、《杜工部集》均為海內珍本,還擁有國內外主要網路資源及資料庫,館藏資源基本實現了數字化。學校辦有安徽師范大學出版社,編輯出版《安徽師范大學學報》、《高校輔導員學刊》、《學語文》、《安徽師大報》等多種公開發行的學術期刊和報紙。
學校是全國首批獲准招收公費留學生的高校之一,也是國家華文教育基地、安徽省漢語國際推廣中心。學校先後接收了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長短期進修和學歷教育留學生3000多人次,與美國、英國、德國、芬蘭、澳大利亞、紐西蘭、韓國、日本、越南等國家和地區的幾十所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學術團體教育機構建立了長期友好合作與學術交流關系,並與澳大利亞查爾斯·達爾文大學共建了孔子學院。
學校還是教育部高校輔導員培訓和研修基地、教育部中小學骨幹教師國家級培訓基地、國家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培訓基地、安徽省高校師資培訓中心、安徽卓越司法人才培養基地、安徽省專業技術人員培訓基地、安徽省教育管理幹部培訓基地、安徽省高中骨幹教師培訓基地、安徽省旅遊中職骨幹教師培訓基地。
春華秋實,桃李芬芳。為迎接高等教育蓬勃發展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學校正在圍繞「特色鮮明的高水平大學」建設目標,在更高的起點上大力實施「質量立校、特色興校、人才強校、學科領校、開放活校、依法治校、文化榮校」戰略,堅持科學發展、內涵發展、和諧發展,不斷提高學校的核心競爭力和綜合實力,積極為經濟社會發展和「美好安徽」建設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以上數據截至2015年11月)
⑥ 我要好看的bg文 高幹文 律師文 現代言情小說 要大的200KB以上 古代文也可以越多越好 發到我[email protected]
已發送。
請查收
若收件箱沒有請查看垃圾箱或郵箱設置
沒收到用HI網路聯系我哦!
收到後請及時採納
都是很健康的小說。
⑦ 江蘇洪澤有沒有,許傑,律師這個人
有許傑律師,江蘇澤之源律師事務所
執業證號 13208199710283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