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破壞耕地
① 破壞耕地多少畝就構成刑事犯罪
只要破壞耕地4-5畝左右就能構成犯罪
行為特徵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破壞土地資源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改變被佔用土地用途,是指行為人違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或者計劃,未經批准或者騙取批准,擅自將耕地、林地等農用地改為建設用地或者改為其他用途的情況。數量較大依照《破壞土地的解釋》,
①非法佔用並毀壞防護林地、特種用途林地數量分別或者合計達到五畝以上;
②非法佔用並毀壞其他林地數量達到十畝以上;
③非法佔用並毀壞本條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林地;
④非法佔用並毀壞本條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林地,其中一項數量達到相應規定的數量標準的百分之五十以上,且兩項數量合計達到該項規定的數量標准。數量分別達到相應規定的數量標準的百分之五十以上,屬於「數量較大」。大量毀壞刑法和司法解釋中規定,非法佔用農用地「數量較大」和造成農用地「大量毀壞」才構成犯罪,這里所指的「大量」應當認為在「數量較大」的范圍之內,因此只要達到「數量較大」既可視為是「大量」毀壞。
拓展資料:
非法佔用農用地罪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四十二條規定,非法佔用農用地罪,是指違反土地管理法規,非法佔用耕地、林地等農用地,改變被佔用土地用途,數量較大,造成耕地、林地等農用地大量毀壞的行為。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四十二條的解釋>「違反土地管理法規」,是指違反土地管理法、森林法、草原法的法律以及有關行政法規中關於土地管理的規定。
② 怎樣算構成破壞耕地罪
現行的法律中,破壞耕地的罪名是:非法佔用耕地罪。構成要件:
1、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的耕地管理制度,侵犯的對象是耕地資源。
2、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違反土地管理法規,非法佔用耕地改作他用,數量較大,造成耕地大量毀壞的行為。
(1)、非法佔用耕地「數量較大」,是指非法佔用基本農田五畝以上或者非法佔用基本農田以外的耕地十畝以上;
(2)、非法佔用耕地「造成耕地大量毀壞」,是指行為人非法佔用耕地建窯、建墳、建房、挖沙、採石、采礦、取土、堆放固體廢棄物或者進行其他非農業建設,造成基本農田五畝以上或者基本農田以外的耕地十畝以上種植條件嚴重毀壞或者嚴重污染。
3、本罪的主體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單位。
(1)、自然人非法佔用耕地,主要是指凡年滿16周歲,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實施了非法佔用耕地行為的自然人。
(2)、單位非法佔用耕地,主要是指單位在國家建設用地、本單位發展建設和鄉(鎮)村建設用地過程中,違反土地管理法規,非法佔用耕地改作他用,數量較大,造成耕地大量毀壞的行為。
4、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
即明知佔用耕地改作他用的行為違反土地管理法規,而且對於佔用耕地改作他用會造成大量耕地被毀壞的結果也是明知的。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仍然希望或者放任結果的發生,在主觀上為故意。行為人非法佔用耕地的動機多種多樣,但不影響本罪的成立。
(2)刑法破壞耕地擴展閱讀
非法佔用耕地罪,實際上包涵了「佔用」和「破壞」二種情形:
1、「非法佔用耕地改作他用」且「數量較大」,權且稱之為「非法佔用耕地罪」。
即「非法佔用基本農田五畝以上或者非法佔用基本農田以外的耕地十畝以上」的情形。本情形是否有罪,主要看是否同時符合三個條件:
(1)、是否非法佔用耕地;
(2)、是否改作他用;
(3)、是否數量較大。
涉嫌非法佔用耕地罪的面積,就是行政執法部門認定的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非法佔地面積,而不是建築物佔地面積。也就是說,只要非法佔用基本農田五畝以上或者非法佔用基本農田以外的耕地十畝以上,就構成犯罪,國土資源部門就得將案件移送公安、司法部門追究刑事責任。
而且,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擁有法定的圖件、資料作為依據,因此,國土資源部門的定性可以直接作為公安、司法部門定罪處罰的依據,而不需要再由專門機構出具《鑒定書》。
2、「非法佔用耕地」且「造成耕地大量毀壞」,權且稱之為「破壞耕地罪」。
本情形是說,構成本罪必須同時符合兩個條件:
(1)、非法佔用耕地;
(2)、必須造成耕地的大量毀壞,即「造成基本農田五畝以上或者基本農田以外的耕地十畝以上種植條件嚴重毀壞或者嚴重污染」。
犯罪的具體形式有九種:非法佔用耕地建窯、建墳、建房、挖沙、採石、采礦、取土、堆放固體廢棄物或者進行其他非農業建設。
法律對本情形是一種定性的敘述,具有很多不確定性和很強的專業性,行政部門難以認定是否「種植條件嚴重毀壞或者嚴重污染」,需要有專業機構的科學鑒定,行政執法部門的定性不能直接作為公安、司法部門定性處罰的依據。
因此,追究此種情形的刑事責任,需要有法定的標准、確定的程序和專業的機構,需要有具有法律效力的《破壞耕地情況鑒定書》。
③ 破壞耕地要受到什麼懲罰
破壞環境資源保護罪是指個人或單位故意違反環境保護法律,污染或破壞環境資源,造成或可能造成公私
財產重大損失或人身傷亡的嚴重後果,觸犯刑法,構成犯罪,並應受刑事懲罰的行為。它作為新《刑法》中規
定的一個新的犯罪種類,涵蓋了所有危害環境資源的犯罪。根據侵犯對象和行為方式的不同,可以將該類犯罪
分成兩種類型。第一類,污染環境方面的犯罪,包括污染土地、水體、大氣罪,非法進口固體廢物罪。第二類
,破壞環境資源方面的犯罪,包括非法捕撈水產品罪,非法捕殺、收購、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
製品罪,非法狩獵罪,非法佔用耕地罪,破壞礦產資源罪,非法採伐、毀壞珍貴樹木罪,盜伐、濫伐林木罪,
非法收購盜伐、濫伐林木罪。此外,第407 條規定的林業主管部門工作人員超限額發放林木採伐許可證、濫發
林木採伐許可證罪,第408 條規定的環境保護監督管理人員失職導致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罪,第410條規定的國家
機關工作人員非法批准徵用、佔用土地、低價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罪,也應屬於環境犯罪的規定,只因其犯罪
主體是國家有關環境保護行政機關的工作人員,是特殊主體,故放入第九章瀆職罪中。在危害公共安全罪、走
私罪中,也有個別條文屬於與懲治環境犯罪有關的立法。例如第114條規定的破壞河流、水源、森林罪,第136
條規定的非法生產、儲存、運輸,使用爆炸性、易燃性、 放射性、毒害性、腐蝕性物品罪,第151條規定的走
私珍貴動物及其製品罪、走私珍稀植物及其製品罪,第155 條規定的逃避海關監管將境外固體廢物運輸進境罪
,這些都屬於保護環境的法律規定。
④ 破壞耕地可以定什麼罪
非法佔用來耕地罪。《刑源法》第三百四十二條規定:「違反土地管理法規,非法佔用耕地改作他用,數量較大,造成耕地大量毀壞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2000年6月22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破壞土地資源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三條 違反土地管理法規,非法佔用耕地改作他用,數量較大,造成耕地大量毀壞的,依照刑法第三百四十二條的規定,以非法佔用耕地罪定罪處罰:
(一)非法佔用耕地「數量較大」,是指非法佔用基本農田五畝以上或者非法佔用基本農田以外的耕地十畝以上。
(二)非法佔用耕地「造成耕地大量毀壞」,是指行為人非法佔用耕地建窯、建墳、建房、挖沙、採石、采礦、取土、堆放固體廢棄物或者進行其他非農業建設,造成基本農田五畝以上或者基本農田以外的耕地十畝以上種植條件嚴重毀壞或者嚴重污染。
⑤ 故意破壞他人耕地是什麼性質
你好!故來意破壞耕地,若情源節不嚴重,違法《土地管理法》,可以責令限期改正或治理,並可以罰款。若情節嚴重,則涉嫌故意破壞耕地罪,根據《刑法》第342條的規定,處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⑥ 現有的刑法有沒有毀壞耕地罪
你好,我國刑事法律中對破壞耕地的行為做出了如下規定:《中華人民共內和國刑法容》第三百四十二條規定,違反土地管理法規,非法佔用耕地改作他用,數量較大,造成耕地大量毀壞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具體來說,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破壞土地資源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條規定,違反土地管理法規,非法佔用耕地改作他用,數量較大,造成耕地大量毀壞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四十二條的規定,以非法佔用耕地罪定罪處罰:(一)非法佔用耕地「數量較大」,是指非法佔用基本農田五畝以上或者非法佔用基本農田以外的耕地十畝以上;(二)非法佔用耕地「造成耕地大量毀壞」,是指行為人非法佔用耕地建窯、建墳、建房、挖沙、採石、采礦、取土、堆放固體廢棄物或者進行其他非農業建設,造成基本農田五畝以上或者基本農田以外的耕地十畝以上種植條件嚴重毀壞或者嚴重污染。
⑦ 故意破壞別人家耕地要承擔什麼責任
故意破壞耕地,若情節不嚴重,違法《土地管理法》,可以責令限期改正或治理,並可以罰款。若情節嚴重,則涉嫌故意破壞耕地罪,根據《刑法》第342條的規定,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破壞他人耕地罪司法解釋
本條是關於非法佔用耕地、林地等農用地,造成耕地、林地等農用地大量毀壞罪的犯罪及其刑事處罰的規定。
2001年8月31日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23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二)》,對本條進行了修改,增加了對非法佔用林地等農用地行為追究刑事責任的規定。
本條中的「違反土地管理法規」是指違反土地管理法、森林法、草原法、礦產資源法等法律和國務院行政法規中有關土地管理的規定。根據土地管理法的規定,土地按用途分為農用地、建設用地和未利用地。「農用地」是指直接用於農業生產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農田水利地、養殖水面等。
「耕地」是指種植農作物的土地,也包括菜地、園地。其中園地包括苗圃、花圃、茶園、果園、桑園和其他種植經濟林木的土地。「林地」主要包括郁閉度0.2以上的喬木林地以及竹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採伐跡地、火燒跡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和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規劃的宜林地。「非法佔用耕地、林地等農用地」是指違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或計劃,未經批准或騙取批准擅自將耕地改為建設用地或者作其他用途,或者擅自佔用林地進行建設或者開墾林地進行種植、養殖以及實施採石、采沙等活動。「改變被佔用土地用途」是指未經依法辦理農用地轉用批准手續、土地徵用、佔用審批手續,非法佔用耕地、林地、草地等農用地,在被佔用的農用地上從事建設、采礦、養殖等活動,改變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規定的農用地的原用途。
「造成耕地、林地等農用地大量毀壞的」主要是指非法佔用耕地、林地、草地等農用地,致使耕地、林地、草地等農用地原有的農用條件遭到破壞,功能喪失或者質量嚴重下降,無法或者難以恢復等情形。如將耕地改作垃圾場,使耕地的水源被嚴重污染,種植層被破壞,即使退耕也無法再耕作;林地、草地改作耕地,造成植被毀壞,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使生態環境的遭到破壞,即使退耕還林、還草,也很難再恢復原有植被。「數量較大」是區分非法佔用農用地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的重要界限。
通過上述介紹可知,故意毀壞他人耕地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⑧ 《刑法》中關於破壞土地資源刑事案件有何規定的
您好,1997年10月1日施行的《刑法》對破壞土地資源刑事案件作了明確規定。該法第228條規定:「以牟利為目的,違反土地管理法規,非法轉讓、倒賣土地使用權,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非法轉讓倒賣土地使用權價額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非法轉讓倒賣土地使用權價額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罰金。」第342條規定:「違反土地管理法規,非法佔用耕地改作他用,數量較大,造成耕地大量毀壞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單處罰金。」第410條規定:「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徇私舞弊、違反土地管理法規,濫用職權,非法批准徵用、佔用土地,或者非法低價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情節嚴重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投;致使國家或者集體利益遭受特別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也就這類犯罪的立案、定罪的標准作了明確規定。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⑨ 刑法怎樣處罰破壞基本農田
破壞基本農田,要看具體情形,有可能涉嫌 「非法佔用農用地罪」。但是否構成該罪,還需回要司法機關具體認答定。
《刑法》規定:
第三百四十二條【非法佔用農用地罪】違反土地管理法規,非法佔用耕地、林地等農用地,改變被佔用土地用途,數量較大,造成耕地、林地等農用地大量毀壞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⑩ 破壞耕地行為的法律責任是什麼
輕一點責令恢復原狀,嚴重一點的會被行政處罰,包括罰款和行政拘留。如果再嚴重一點就可以依照刑法承擔刑事責任了。具體要看是怎麼破壞的,還有破壞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