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刑法定原則及內容
❶ 簡述罪刑法定原則的基本內容
罪刑法定原則的基本含義是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法無明文規定不處罰。
罪刑法定原版則可以分為絕權對罪刑法定與相對罪刑法定。絕對罪刑法定是完全排斥法官的自由裁量的,認為法官應當逐字地適用刑法。而相對罪刑法定則並不排斥法官的自由裁量,它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容納司法裁量。我國刑法實行的是相對罪刑法定,因而給法官的司法裁量留下了廣闊的空間。尤其是在空白罪狀和概括條款的情況下,法官能夠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加以裁量。當然,在罪刑法定原則下,法官的自由裁量是有限度的,應當將司法裁量許可權制在一定的合理范圍之內。只有這樣,罪刑法定原則才有可能真正實現。
❷ 罪刑法定原則的具體內容
罪行法定原則的基本內容主要包括:
(1)法律主義:成文法、行政法與規章、習慣法內、判例不能成為刑容法的淵源,但是可能成為理解構成要件要素的材料。
(2)禁止不利於行為人的事後法(禁止溯及既往):既是司法原則,也是立法原則。
(3)禁止不利於行為人的類推解釋。
(4)禁止絕對不定刑與絕對不定期刑。
(5)明確性——明確性具有相對性:立法和理論的合力。明確性實現與否與罪狀的規定模式無關;規范構成要件在刑法中的存在不可避免。
(6)禁止處罰不當罰的行為。
(7)禁止不均衡、殘虐的刑罰。
❸ 我國罪刑法定原則的基本內容
罪刑法定原則是中國刑法規定的一項基本原則,基本含義是「法無明文規定不專為罪」和「法無明屬文規定不處罰」,即犯罪行為的界定、種類、構成條件和刑罰處罰的種類、幅度,均事先由法律加以規定,對於刑法分則沒有明文規定為犯罪的行為,不得定罪處罰。
❹ 相對罪刑法定原則的內容主要有哪些
選擇AC,習慣法不是刑法的淵源,絕對禁止不定期刑
❺ 罪刑法定原則的基本要求
罪刑法定原則的基本要求:
1、法定化。即犯罪和刑罰必須事先由法律作出明文規定,不允許法官隨意擅斷。
2、實定化。即對於什麼行為是犯罪和犯罪所產生的法律後果,都必須作出實體性的規定。
3、明確化,即刑法文字清晰,意思確切,不得含糊其辭或模稜兩可。
罪刑法定原則是中國刑法規定的一項基本原則。其基本含義是「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和「法無明文規定不處罰」。即犯罪行為的界定、種類、構成條件和刑罰處罰的種類、幅度,均事先由法律加以規定,對於刑法條文沒有明文規定為犯罪的行為,不得定罪處罰。
(5)罪刑法定原則及內容擴展閱讀:
罪刑法定的相關要求規定:
1、罪刑法定原則由兩個基本方面組成,其一是法律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依照法律定罪處刑;其二是法律沒有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不得定罪處刑。第一個方面可稱之為積極的罪刑法定原則;第二個方面,可稱之為消極的罪刑法定原則。
2、罪刑法定的思想基礎傳統上認為是自然法理論、三權分立學說及心理強制說,但現在通說認為是民主主義與尊重人權思想,或者說是民主與自由。民主主義要求刑法法律主義,即刑罰必須由法律事先規定,不可濫刑。
3、罪刑法定原則不是一條法律標准,在刑法中確認下來就萬事大吉了。較之在刑法典中確立罪刑法定原則更為重要的是在司法實踐中貫徹罪刑法定原則。刑事立法上的罪刑法定原則要付諸實現,有賴於司法機關實際的執法活動。
❻ 關於罪行法定原則及其內容
罪刑法定原則抄是中國刑法規襲定的一項基本原則,基本含義是「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和「法無明文規定不處罰」,即犯罪行為的界定、種類、構成條件和刑罰處罰的種類、幅度,均事先由法律加以規定,對於刑法分則沒有明文規定為犯罪的行為,不得定罪處罰。
❼ 關於罪刑法定原則的一些細節
罪刑法定原則的基本含義是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法無明文規定不處罰。
絕對的罪刑法定原則,其基本內容是:
(1)絕對禁止適用類推,但是不禁止擴大解釋,把刑法的明文規定作為定罪的唯一根據。對於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的行為,不能通過類推或者類推解釋以犯罪論處。
(2)絕對禁止適用習慣法,把成文法作為刑法的唯一淵源。對於刑法上沒有明文規定的行為,不允許通過適用習慣法定罪。
(3)絕對禁止刑法溯及既往,把從舊原則作為解決刑法溯及力問題的唯一原則。對於行為的定罪量刑,只能以行為當時有效的法律為依據,行為後頒行的新法沒有溯及既往的效力。
(4)絕對禁止法外刑和不定期刑,刑罰的名稱、種類和幅度,都必須由法律加以確定,並且刑期必須是絕對確定的,既不允許存在絕對的不定期刑,也不允許規定相對的不定期刑。
相對的罪刑法定原則是對傳統的絕對罪刑法定原則的修正,其基本內容是:
(1)在定罪的根據上,允許有條件地適用類推和嚴格限制的擴大解釋,即適用類推必須以法律明確規定類推制度為前提,以有利於被告人為原則,不允許不利於被告人的類推;進行擴大解釋必須以不超越解釋許可權為前提,以符合立法精神為原則,不允許越權解釋或違背立法本意作任意解釋。
(2)在刑法的淵源上,允許習慣法成為刑法的間接淵源,但必須以確有必要或不得已而用之為前提。只有當構成犯罪的要件確定後,必須藉助習慣法加以說明時,習慣法才能成為對個案定性處理的依據。
(3)在刑法的溯及力上,允許採用從舊兼從輕的原則,作為禁止刑法溯及既往的例外。新法對其頒布施行前的行為,原則上沒有追溯的效力。但是,當新法不認為是犯罪或處罰較輕時,則可以適用新法。
(4)在刑罰的種類上,允許採用相對的不定期刑,即刑法在對刑罰種類作出明文規定的前提下,可以規定出具有最高刑和最低刑的量刑幅度,法官有權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在法定的量刑幅度內選擇確定適當的刑種和刑度。
❽ 罪刑法定原則的內涵及其價值定位
罪刑法定原則即行為時,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法無明文規定不處罰,我國1997年刑法回確立了罪刑法答定原則。
罪刑法定原則包括兩個基本方面:1、積極的罪刑法定:「法律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依照法律定罪處罰」;2、消極的罪行法定:「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不得定罪量刑」。積極的罪刑法定從積極的方面要求,正確地運用刑罰,懲罰犯罪,保護社會;消極的罪行法定基本精神和主要意義是從消極方面限制刑法權的適用,防止國家濫用刑法權侵犯人權,從而確保刑法是善良公民的大憲章,是犯罪人的大憲章。
消極的罪行法定派生以下原則:禁止類推、禁止事後法、禁止習慣法、禁止不定刑、明確性原則。
兩個基本方面是對立統一的,價值定位為,運用刑罰懲罰犯罪以保護社會,與約束國家刑罰權以保障人權的對立統一。現代刑法的首要價值和任務是維護個人自由,盡最大可能地保護和保障個人自由,同時維護社會秩序的穩定。特殊情況下,當積極方面和消極方面發生沖突時,應以消極方面為優先考慮,在此前提下尋求個人自由與社會秩序的統一。
❾ 簡述罪刑法定原則的含義
罪刑法定原則,又稱罪刑法定主義,是人類社會文明的優秀成果,歷經數百年人類政治內文明容、法治文明的洗禮與錘煉,它已經成為世界性的推動、驗證刑事法律理論與實踐發展不可撼動的思想基礎和帝王標准。在今天,普遍認為罪刑法定原則的基本含義是指:什麼是犯罪,有哪些犯罪,各種犯罪構成條件是什麼;什麼是刑罰,刑罰有哪些刑種,各個刑種如何適用,以及各種罪的具體量刑幅度如何等,均由刑法加以規定。對於刑法分則沒有規定為犯罪的行為,不得定罪處罰。概括起來說,就是「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法無明文規定不處罰」。罪刑法定原則已經成為全世界各國刑法中最普遍、最重要的一項基本原則。
❿ 刑法的罪刑法定原則基本內容包括三個方面,其中第二個實定化是什麼意思,什麼叫實體性規定
實體性規定就是實體法規定的,即刑法規定,或其他法律規定中的刑法性規定排除程序法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