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廣州民商法年會

廣州民商法年會

發布時間: 2021-02-21 15:25:37

A. 胡學相的代表性成果

在公開刊物上共發表學術論文八十餘篇,在CSSCI期刊發表多篇論文。
(1)要件挑選原則與犯罪主體《政治與法律》1988年第4期
(2)對放棄重復侵害行為的質疑《現代法學》1988年第5期
(3)試論收容教養 《勞改勞教理論研究》1989年第1期
(4)犯罪的動機與目的新探《江西法學》1989年第4期
(5)刑法上的「國家工作人員」質疑《法制月刊》1989年第10期
(6)玩忽職守罪的主體再認識《中南政法學院學報》1990年第3期
(7)經濟法規中的刑事責任初探 《武漢學刊》1990年第5期
(8)論法官的職業道德 《江漢論壇》1991年第6期
(9)武漢市涉外經濟法規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學習與實踐》1991年第12期
(10)論收容教養制度《中南政法學院學報》1992年第4期
(11)中西傳統法律文化中權利觀比較《廣東社會科學》1992年第6期
(12)職務犯罪辨析 《社會科學家》1992年第6期
(13)論職務犯罪的概念和本質《武漢大學學報》1993年第1期
(14)論犯罪的動機與目的 《山東法學》1993年第3期
(15)玩忽職守罪的主觀罪過新探《中央檢察官學院學報》1993年第4期
(16)論犯罪的動機與目的的關系 《江漢大學學報》1993年第4期
(17)論主觀惡性《政治與法律》1993年第4期
(18)論量刑的根據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家》1993年第5期
(19)我國科技市場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深圳法制報》1993年10月26日
(20)量刑的若干理論問題探討 《武漢大學學報》1994年第2期
(21)罪刑相適應原則所面臨的困境與出路《法學評論》1994年第2期
(22)論量刑的刑罰經濟原則 《法律科學》1994年第3期
(23)量刑情節的立法完善 《人民司法》1995年第4期
(24)論一案中多種情節並存時量刑的綜合平衡《法律適用》1995年第5期
(25)論多種量刑情節的適用《法制與社會發展》1996年第1期
(26)完善刑法中量刑規定的立法構想《現代法學》1996年第2期(獲全國法院系統學術研討會二等獎)
(27)論受賄罪的主體 《法律適用》1996年第2期
(28)刑事訴訟法系列講座(共三十篇)《海南日報》1996年6月-11月
(29)王英漢流氓集團案 《中國審判案例要覽》,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996年出版
(30)論死刑緩期執行的適用 《人民司法》1996年第11期
(31)量刑失衡與矯正對策 《開放時代》1997年1期
(32)鼓勵自首立功,明確從輕處罰 《廣東法制報》1997年5月12日
(33)為何以危害國家安全罪取代反革命罪《廣東法制報》1997年6月2日
(34)廣州市流動人口的管理對策 《廣州法制報》,1997年4月15日
(35)論刑法中從重、從輕、減輕、免刑的適用,《中央檢察官學院學報》1997年第3期
(36)對刑法基本原則的理性思考,《開放時代》1997年第5期
(37)穗港兩地刑事司法協助探討,《廣東行政學院學報》1998年第2期
(38)粵港兩地司法協助探討, 《開放時代》1998年第3期
(39)論刑事責任的根據內部的關系及特徵,《中國刑事法》1998年第6期
(40)珠江三角洲:反商業間諜在行動,《當代地方科技》1998年第6期
(41)澳門法制面臨的問題及發展模式展望 ,《廣東行政學院學報》1999年第4期
(42)關於澳門法制建設問題的思考, 《特區與港澳經濟》1999年第12期
近十年(2004年至今)發表的論文:
(43)犯罪概念的哲學思考 《中國法學》2004年第2期 (CSSCI)
被《中國法學精粹系列叢書》之一的《中國刑法學精粹》(2005年卷)收錄
(44)犯罪客體新論 《法學評論》2004年第2期 (CSSCI)
被《中國法學精粹系列叢書》之一的《中國刑法學精粹》(2005年卷)收錄
(45)論我國緩刑的立法完善與司法對策 《現代法學》2004年第2期(CSSCI)
(46)論量刑的平衡 《人民司法》2004年第4期
(47)論量刑中的減輕處罰與免除處罰 《人民司法》2004年第8期
(48)合同詐騙罪若干問題探究 《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04年第5期
(49)論計算機犯罪的幾個問題 《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科版)2004年第6期
(50)論合同詐騙罪 《經濟師》 2004年第12期
(51) 論緩刑保證金制度的設立 《湖北大學學報》2005年第1期
(52)論量刑原則的重構 《法學評論》 2005年第1期 (CSSCI)
(53)挪用公款罪的幾個實務問題探究 《人民司法》2005年第4期
(54)農村法庭建設面臨的困境與對策《華南理工大學學報》2005年第5期
(55)重刑主義不利於長治久安《檢察日報》2005年6月14日理論版
(56)對重刑主義的反思 《法律適用》2005年第8期
(57)重刑主義的理性思考 《中國刑法學年會論文集》(2005年)中國公安大學出版社2005年10月出版
(58)我國緩刑制度的反思與重構《馬克昌教授八十華誕祝賀文集》,中國公安大學出版社2005年9月出版
(59)一宗離奇「奸屍」案引發的刑法學思考《當代檢察官》2006年第10期
(60)惡意逃避債務的刑法規制 《暨南學報》2007年第1期 (CSSCI)
(61)和諧社會建設與刑罰輕緩化《華南理工大學學報》2007年第3期
(62)刑法中的人格問題初探 《中國刑事法雜志》2007年第3期(CSSCI)
(63)人格刑法視角下的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07年第6期
此文被中國人民大學資料復印中心《刑事法》雜志2008年第3期全文轉載
(64)賭博罪的司法困境及出路 《法律適用》2007年第11期
(65)讓刑法閃耀人性的光芒 《同舟共濟》2007年第6期
(66)刑事政策視野下的人格刑法理論解讀《中國刑事政策報告》2008年第三輯
(67)論上市公司高管人員畸高薪酬的司法介入 《法治論壇》2008年第10輯
( 68)人格理論對我國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啟示 《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科版)2009年第2期
(69)論人格刑法理論在我國的引入,《中國監獄學刊》2009年第6期
(70)管制刑保留的必要性及完善,《湖北社會科學》2009年第6期
(71)轉型時期人格理論在我國刑法中的引入與推進,《武漢大學學報》2011年第2期(CSSCI)
(72)激情犯罪情節法定化的立法思考,《法學評論》2011年第2期(CSSCI)
(73)中國證券犯罪的立法完善與司法對策,《廣東金融學院學報》2011年第2期(CSSCI)
(74)我國司法實務中贓款贓物處理存在的問題、原因與處置原則,《學術研究》2011年第3期(CSSCI)
(75)激情犯從寬處罰的應然與實然論證,《貴州社會科學》2012年第12期(CSSCI)
(76)論社區服務刑制度在我國的設立,莫洪憲等主編《社會轉型與法學發展》,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 社2013年出版。
(77)輕微刑事案件不捕標准探討,《法治論壇》2013年第3輯
(78)對人身危險性理論的反思,《中國刑事法雜志》2013年第9期
(79)我國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立法之檢討,《法商研究》2013年第6期(CSSCI)
(80)人格刑法理論對我國的啟示,《貴州社會科學》2014年(CSSCI) (1)《量刑的基本理論研究》(專著)武漢大學出版社1998年4月
(2)《中國刑法原理》武漢大學出版社1992年4月
(3)《警用法學大辭典》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1994年11月
(4)《經濟法教程》 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1989年出版
(5)《農村普法讀本》(二人合著)武漢大學出版社1992年4月
(6)《刑法學研究新視野》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1995年9月出版
(7)《人大制度與人大代表》 紅旗出版社1999年12月出版
(8)《廣州可持續發展研究》 廣州出版社2001年4月出版
(9)《經濟犯罪的定罪與量刑》(二人合著,第一作者),廣東人民出版社2001年出版
(10)刑法學(副主編) 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3年12月出版
(11)量刑與行刑改革探索(專著)群眾出版社2007年5月出版 目前有6篇公開發表的論文被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中心全文轉載,有一篇論文分別被《新華文摘》(1990年第4期)轉載。有兩篇論文論文同時被《中國法學精粹系列叢書》之一的《中國刑法學精粹》(2005年卷)錄入。

B. 廣州的圖書大廈有幾個呢我買那本民事法學的書一直沒買到給個地圖能顯示比較大規模的圖書大廈吧

恩 廣州的圖書大廈很多,要是有的話你在三維地圖上能找到的,地圖地址是< http://gz.o.cn/>

C. 本人大二法學在讀生,在廣州黃埔去哪裡找律所暑期實習哪裡有招聘

海關附近的報關單位一般都會有自己的報關員
報關員新手入行一般很難,今年新一批內的報關員容目前找不到工作是在太正常了……網路報關吧 報關員吧除了鋪天蓋地的培訓學校就是暫時沒找到工作的報關員……
應聘要工作經驗,一年以上,我們這個小地方都要英語六級以上,雙證
不如選擇從郊區或者二線城市先積攢經驗的說~
選擇廣州周邊衛星城市

D. 年末找廣州金沙洲附近可以開年會的場地,70人左右,會議使用半天,餐標500元

廣州的水沐蓮抄清養生茶膳館不錯,我們西門子今年在那邊搞過一次會議並在那邊吃飯,那邊的環境古香古色,有種民間博物館的味道,最好的是他們那邊的出品,非常精緻,而且很多都是用茶來做的,我們同事都很喜歡!他們現在好像開通了官網,你可以到網路搜水沐蓮清官方網站或者廣州水沐蓮清先看看!

E. 大學法學本科今年畢業,想找律所實習,請問廣州的十大律師事務所難進嗎

說實話,對於一名來剛畢自業的大學生來說想要進入大所實習,如果沒有相關人脈基本上是進不去的。大所的基本都是研究生學歷以上而且需要一定的英語能力,難度頗大。還是先找一些雖然規模不大但是對於某些業務領域做得比較專業的律所,律師港灣上有很多這樣的信息,你也可以看到一些律所的招聘信息,對你應該幫助蠻大的。

F. 企業年會主題

上海市物業管理協會換屆更名

4 月,上海市物業管理協會召開會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新一屆領導班子。同時,上海市物業管理協會更名為上海市物業管理行業協會。更名後,該協會的屬性由原來的企業協會拓展為行業協會,行業中的相關企事業單位和經濟組織都可以成為單位會員,國家注冊物業管理師可以成為個人會員。上海市物業管理行業協會的業務范圍,也將拓展為上海市物業管理的行業調研、行業協調、行業培訓、行業評比、學術研究、會展服務、業務咨詢、信息交流和發布等。

點評:上海市物業管理協會的換屆更名,拓寬了協會的業務范圍,使協會從原來的企業協會變成了行業協會。這將有利於促進上海市物業管理行業的發展,更好地為物業管理企業和物業管理從業人員服務,這是上海市物業管理行業快速發展的必然結果,也是中國物業管理行業的一個進步。

物業管理師制度初步建立

6 月 27 日,建設部下發建辦人函 [2006]384 號文件

正式成立「全國物業管理師制度管理委員會」,由建設部總經濟師謝家瑾擔任主任,主要負責組織和協調物業管理師制度的實施和管理工作。 7 月 27 日,全國物業管理師制度管理委員會召開第一次工作會議,確定於下半年正式推進物業管理師資格認定考試制度,第一次考試時間確定在 10 月 28 日。 10 月 28 日,全國物業管理師資格認定考試如期舉行。中國物業管理協會副會長徐俊達表示,「此次考試的舉行,標志著我國物業管理師制度的初步建立。今後,我國將大力推行物業管理師制度」。

點評:物業管理師制度的建立是中國物業管理行業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它對於中國物業管理行業的快速發展必將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其深遠影響主要體現在 3 個方面:首先是加快了我國物業管理行業從業人員的職業化進程,有利於提升我國物業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提高參與建設和諧社會的能力;其次是將規范我國物業管理行業的發展,這對於減少物業管理糾紛、塑造物業管理行業良好社會形象將起到積極作用;再次是將提升物業管理從業人員的社會地位,長期以來,物業管理行業被認為是一個低門檻的行業,但隨著物業管理師制度的推廣和全面實施,這一局面將逐步得以改善。

中國物業管理協會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

8 月 18 日,中國物業管理協會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建設部副部長劉志峰,建設部總經濟師、中國物業管理協會會長謝家瑾,建設部住宅與房地產業司司長沈建忠,建設部住宅與房地產業司副司長張小宏,建設部住宅產業化促進中心主任陸克華等有關領導和來自全國各地近 1000 家會員單位代表參加了大會。在同日舉行的中國物業管理協會第二屆理事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劉志峰當選為中國物業管理協會第二屆名譽會長,謝家瑾當選為中國物業管理協會第二屆會長,徐俊達等 10 人當選為中國物業管理協會第二屆副會長,陳偉當選為中國物業管理協會第二屆秘書長,許新民等 3 人當選為副秘書長。這次大會回顧、總結了協會的第一屆工作,對行業當前的熱點問題進行了分析,並對行業和協會下一步發展作了展望。

點評:在這次大會上,建設部副部長、中國物業管理協會名譽會長劉志峰所做的講話 《 建立規范、誠信、和諧的物業管理市場 》 和建設部總經濟師、中國物業管理協會會長謝家瑾所做的工作報告 《 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共同推進物業管理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 是我國物業管理行業今後幾年發展的基本指導方針,被中國物業管理行業業內人士譽為寶貴的「精神食糧」,必將指導行業實現更大的發展。

上海市「與業主同心」主題活動

8 月,上海市開展了為期一個月的「與業主同心 —— 2006 · 構建和諧物業,營造溫馨家園」主題活動,上海全市共有 170 家物業管理公司和 1150 個小區參加了這次活動。據上海市物業管理行業協會介紹,開展這一活動就是要在物業服務合同約定的基礎上,建立物業管理企業與業主的同心圓關系,圍繞「與業主同心」,創建一種社區、政府(行業)、居民和轄區管理企業組織共同參與的群體良性互動機制,從而依靠整個社區的力量和資源,解決物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這次活動突出了物業管理企業與業主的互動,大多數小區的活動都是物業管理公司協同業委會、居委會共同舉辦。據了解,上海市物業管理行業協會將著力把「與業主同心」打造成品牌活動,並長期開展下去,每年確定一個主題,一段時間內形成一個高潮。

點評:上海市「與業主同心」主題活動之所以能夠成為 2006 年中國物業管理行業的大事之一,不僅在於它推動了上海市的和諧社會建設,更在於它探索創建了一種社區、政府(行業)、居民和轄區物業管理企業組織共同參與的群體良性互動機制。這一機制的建立對於其他地區做好物業管理工作、共建和諧社會無疑具有很好的示範意義,各物業管理企業和行業從業人員應該認真研究和學習這一群體良性互動機制,保證自己所管理的小區實現和諧。

第三屆深圳物業管理周

11 月 19 日,主題為「文明服務、和諧社區」的第三屆深圳物業管理周及物業管理高峰論壇開幕,來自台北、香港、澳門及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廣州等城市的業界領導、學界專家、企業代表等數百人聚首深圳,共商物業管理未來發展之路。建設部副部長劉志峰出席開幕式並宣布第三屆深圳物業管理周開幕,中國物業管理協會副會長徐俊達也出席了這次活動。

在高峰論壇上,來自各地的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就物業管理行業內的一些熱點問題,如物業管理師制度、物權法、物業管理行業的監管、住宅維修資金管理、物業管理公司在小區的退出機制等一系列問題,進行了深入而熱烈的交流探討。在活動期間,深圳市還舉辦了鄰里節、業主體驗日、社區關愛行動、社區趣味運動會及社區文藝匯演等系列活動,充分體現出物業管理對於建設和諧社區、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地位和重要意義。

點評:建設和諧社區是構建和諧社會的一個基礎環節,只有實現社區和諧,構建和諧社會才有希望。實現社區和諧,離不開良好的物業管理工作。因此,中國的物業管理人責無旁貸,必須主動承擔起構建和諧社區的歷史使命。

建設和諧社區,首先要實現物業管理企業與業主之間關系的和諧。為此,物業管理企業必須苦練內功,注重企業制度的創新和管理服務的創新,提高服務水平,奉行「以人為本、誠信、親情服務」的理念,用貼心的服務感動業主;其次要實現業主與業主之間關系的和諧,增進業主之間的交流和互動。和諧社區建設就是要打破業主之間「老死不相往來」的情況,通過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健康有益的社區文化活動,為業主提供交流、活動的場所和機會,縮短鄰居之間的距離,增進業主之間的交流,實現業主之間關系的和諧與融洽。

《 中國物業管理 》 第五屆協辦委員會會議暨物業管理經理人論壇

11 月 25 日, 《 中國物業管理 》 第五屆協辦委員會會議暨物業管理經理人論壇在海南省三亞市舉行,中國物業管理協會副會長徐俊達、建設部住宅與房地產業司物業管理處處長王玉平、中國物業管理協會副會長翁國強、中國物業管理協會副秘書長董賢鈞等領導,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 《 中國物業管理 》 雜志的協辦單位代表 140 餘人出席了會議,為 《 中國物業管理 》 雜志的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也為我國物業管理行業的未來發展獻計獻策。

點評: 《 中國物業管理 》 雜志每年召開的協辦委員會會議暨物業管理經理人論壇架起了物業管理行政主管部門、中國物業管理協會與各物業管理企業之間溝通與聯系的橋梁,已經成為物業管理行業業內人士相互交流、共同學習的重要平台,得到了眾多物業管理企業經理人的認可與支持。目前,連續五屆會議已經成為業界經理人的高端對話年會。

60 多家物業管理企業獲一級資質

2006 年,共有 60 多家物業管理企業通過建設部住宅與房地產業司的評審,晉升為國家一級資質物業管理企業。這些晉升為一級資質的物業管理企業,不僅有北京、長三角、珠三角等經濟發達地區的企業,也有不少是中西部地區的企業,充分體現了中國物業管理行業在 2006 年的全面發展與進步。

點評:一年內 60 多家物業管理企業晉升為國家一級資質,這是中國物業管理行業的一件喜事,是中國物業管理人一年來努力工作的結果和回報。我們期待著 2007 年能有更多的物業管理企業晉升為國家一級資質企業,期待著物業管理行業的整體素質得到進一步提高。

「美麗園」事件再度成為關注焦點

2005 年 3 月,北京美麗園小區業主委員會起訴鴻銘物業管理公司大幅度虛抬物業費的收費數額,並提出停止對外租賃電梯,將相關收益返還業主等要求。 2005 年 9 月 14 日,一審法院駁回了業委會的訴訟請求。業委會不服該判決上訴至北京市一中院,美麗園業委會終審勝訴,一中院判決支持了業委會 13 項訴求中的 12 項。 2006 年 1 月,鴻銘物業管理公司向北京市一中院提交了再審申請,要求對此案進行重新審理。 8 月,一中院按照法定程序對案件進行再審,仍維持之前做出的終審判決。 8 月 31 日深夜,鴻銘物業管理公司突然撤離小區,小區內停水、停電、停門禁,陷入一片混亂。 9 月 5 日,海淀區小區辦授權美麗園業委會召開業主大會組織招標新物業管理公司。 12 月 9 日,經過公開招投標,南京新鴻運物業管理公司中標,接管美麗園小區,並與鴻銘物業管理公司實現了順利交接。

點評:以發展的眼光來看,「美麗園」事件是中國物業管理行業發展過程中的必然現象,它凸顯出中國物業管理市場的不成熟:首先,法院是否有權力裁定物業費值得商榷。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商品價格的制定是一種市場行為,應該由商品交易的雙方根據市場供求關系協商確定,價格協商不成,買賣可以不做。在物業管理市場上,物業服務就是一種商品,物業費自然應該由物業管理公司和業主雙方協商決定,雙方協商不成,業主可以選擇其他物業管理公司。但在「美麗園」事件中,法院卻扮演了物業費最終確定者的角色;其次,一些業主的物業管理消費觀念還不夠成熟和理性,還存在著物業費「越低越好」的傾向;再次是一些物業管理公司的行為不夠成熟,例如鴻銘物業管理公司突然撤出小區,造成小區內停水、停電、停門禁,給業主的生活帶來了不良影響,也給物業管理公司自身造成了惡劣的社會影響。這一切都說明中國的物業管理市場還有待進一步的發展和完善,「美麗園」事件之後,更多的應是理性的反思。

廣州維修基金第一案再起波瀾

2006 年,備受社會各界關注的廣州維修基金第一案有了最新的進展。 1 月 12 日,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四審認為,「現行法律法規對專項維修基金的繳納主體、繳納數額、履行方式、履行期限、民事責任等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調整尚無具體規定,當事人所承擔的主要是行政法上的義務,應由行政主管部門前置處理為宜,此類糾紛暫不具備作為民事案件受理和處理的條件。」這一判決再次吸引了人們關注的目光,並引發了席捲廣東的「維修基金追繳風暴」。

1999 年 8 月,廣州東悅居小區居民李女士與東華實業有限公司簽訂合同,購買東悅居一套房子。幾年後,李女士發現房屋維修基金一直沒有著落, 2003 年李女士以開發商不給其繳納物業維修基金為由,把開發商告上法院,此被稱為「廣州維修基金第一案」。原告李女士表示,根據 《 廣東省物業管理條例 》 第 32 條的規定,物業管理維修基金由物業建設單位按物業總投資的 2% ,在向業主委員會移交物業管理權時,一次性劃撥給業主委員會。但東悅居小區業主委員會一直沒有收到上述維修基金,請求法院判令開發商向其支付維修基金。被告東華公司則認為,維修基金應該由業主自己來掏。他們的依據是建設部頒布實施的 《 住宅共同部位共用設施設備維修基金管理辦法 》 。其中規定:「商品房在銷售時,購房者與售房單位應當簽訂有關維修基金繳交約定。購房者應當按購房款 2% 至 3% 的比例向銷售房單位繳交維修基金。」

點評:此案引人關注的焦點在於法院在判決時究竟應該依據 《 廣東省物業管理條例 》 還是建設部 《 住宅共同部位共用設施設備維修基金管理辦法 》 ,廣州市中院最後選擇將問題推給行政主管部門了事。這一事件說明,中國物業管理行業的發展呼喚政策法規進一步完善,以分清物業管理各主體的責任和義務,規范各主體的行為,並進一步突破政策法規不完善對行業發展的瓶頸制約。

鄭州物業管理企業罷收維權活動取得新突破

2006 年,鄭州市的物業管理公司集體罷收維權活動取得了新的突破:該市部分物業管理公司停止無償代該市熱力公司提供供暖服務,迫使該市熱力公司在 2006 年的供暖工作中支付物業管理公司一定的管理服務維護費用。

鄭州市物業管理協會領導的物業管理公司「罷收維權」活動從 2004 年 11 月開始,至今已經有 3 年的時間。在這 3 年的時間里,該市電力企業逐步全面推行「一戶一表」、抄表到最終用戶;自來水公司逐步實行「一戶一表」改造、「階梯水價」等管理辦法;天燃氣公司在抄表到戶的基礎上,對委託代收的用戶分步實行自我管理收費。可以說該市水電氣供應商三家企業與物業管理企業初步達成共識,並承諾負責相應設施設備維護管理。但冬季供暖問題一直沒有太大的進展,鄭州市物業管理協會領導的 2006 年「罷收維權」行動主要針對鄭州市熱力公司展開。在 2006 年,鄭州市物業管理協會、河南省物業商會多次召開研討會,多次組織物業管理企業同政府主管部門、供暖企業等討論,向政府主管部門遞交情況專題調研報告 10 多次,並邀請 《 大河報 》 等河南本地主流媒體全程參與報道。最後,在鄭州市物價局、房管局等政府部門及社會各界共同努力協調下,鄭州市物業管理企業的維權活動取得了新的成果。

點評:國務院 《 物業管理條例 》 規定:「物業管理區域內,供水、供電、供氣、供熱、通訊、有線電視等單位應當向最終用戶收取有關費用。」這已經明確表明水電氣暖供應商應該自行向水電氣暖商品的最終使用者(業主)收取費用,物業管理企業沒有責任代水電氣暖供應商收取相關費用。但實際上,一些地方的水電氣暖供應商卻仍然要求物業管理企業代收費用,這給物業管理企業帶來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和經濟負擔,干擾了物業管理企業的正常工作。鄭州市物業管理協會領導該市 400 多家物業管理企業開展「罷收維權」活動維護了該市物業管理企業的利益,減輕了企業的負擔,值得肯定。 ◇

G. 8月8日廣東省姑息年會

A、鍛煉身體可以使肌肉發達,A正確.
B、經常進行體育鍛煉可以使關節囊內增厚,韌帶增粗,關容節周圍肌肉的力量加強,這就增強了關節的牢固性,B正確.
C、鍛煉身體可以使骨更粗壯堅固,C正確.
D、運動量長期很大會導致心臟肥大,導致相對性缺血,後果很嚴重,所以運動量要限制在一定程度內,D錯誤.
故選:D

H. 海峽兩岸法學交流促進會的理事成員

名譽理事長:
任建新 原中央書記處書記兼中央政法委書記、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全國政協副主席
理 事 長:
蔡 誠 原司法部部長
常務副理事長:
肖建章 原司法部副部長、全國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副主任
唐樹備 原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副主任
顧 問:
唐德華 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長
梁國慶 原最高人民檢察院常務副檢察長
蔣先進 原公安部副部長
卞耀武 原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
副理事長(按姓氏筆畫排序):
王晨光 原清華大學法學院院長
王廣發 法政集團公司董事長
雲大棉 香港英美洋行主席
樂美真 原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辦公室主任
朱蘇力 北京大學法學院院長
陳 群 海峽兩岸法學交流促進會秘書長、原法律出版社副社長
李偉興 原中共中央台灣工作辦公室秘書
沈四寶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院長
吳志攀 北京大學副校長
林紹國 環太湖(圖影)產業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
趙 艷 原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副會長
徐顯明 山東大學校長
黃 進 中國政法大學校長
黃 閩 法律出版社社長 、中華全國法制新聞協會副會長
韓大元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院長
曾憲義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名譽院長
董良翮 中國農機總局司長
常務理事(按姓氏筆畫排序):
王文佳 司法部港澳台法律培訓交流中心主任
王 翔 中國致公黨中央委員會聯絡部部長
王耀梁 江蘇省司法廳原副廳長
王維信 西安市司法局律師管理處處長
王錦彪 福建三明機場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方光林 貴州省司法廳原廳長
葉興平 深圳大學法學院院長
丘升明 廣州市司法局局長
劉 文 原公安部局長
孫鎮平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國家法室二處處長
劉俊海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商法研究所所長
劉穎冰 人民政協報社主編
任興磊 中國中小商業企業協會企業家年會秘書長
呂國興 北京市司法局局長助理主任
安霖賢 《青海司法》編委會副主任、依法治省辦公室原專職副主任
張萬明 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法制局副局長
陳 傑 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副會長
張冠華 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副所長
巫昌禎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
李 玫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教授
佟麗華 全國律師協會法律援助與公益事務委員會副主任
沈小英 法律出版社財稅分社社長、《中國司法》雜志社長助理
李正堂 新疆兵團監獄管理局副局長
杜兆清 吉林省司法廳廳長
張平發 天津市人民檢察院第二分院檢察長、黨組書記
楊驥川 北京市西城區原副區長、區政協副主席
李錫海 石家莊市司法局黨組書記、局長
吳遠之 博聞投資集團董事長
鄭靜仁 司法部司法協助外事司副司長
鄭建邦 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委員會聯絡部部長
金德安 中國民主建國會中央委員會聯絡部副部長
鄭世凱 台灣民主自治同盟中央委員會聯絡部副部長
羅炳忠 湖南省司法廳巡視員
周建華 北京千禧興業投資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
趙秉志 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院長
施朝興 雲南省司法廳廳長、黨委書記
項先權 浙江新台州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
徐國權 九三學社中央委員會常委、秘書長
高友東 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委員會研究室副主任
夏 衛 廣東深和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
郭山輝 東莞台升傢具有限公司董事長
黃景鈞 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委員會法制委員會主任
梁 紅 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央委員會參政議政部副巡視員
梁淑雲 山西省司法廳巡視員
崔 薦 天津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副院長
黃 煒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法律部主任
路 寧 全國政協社會與法制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
魏 群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雜志社常務副總編
秘 書 長:
陳 群
常務副秘書長:
沈小英
副 秘 書 長:
周建華
劉穎冰
魏 群
任興磊
和新明
秘書處辦公室主任:
蘇 燕
法律服務部負責人:
王 健

I. 廣州的律師生存狀況怎麼樣我想在廣州發展,是讀法學的。

一般,和其他大城市差不多,如果法學是在廣州本地讀的會好點

熱點內容
德川酷刑法 發布:2025-09-15 23:50:03 瀏覽:297
直銷管理條例自什麼時候實施 發布:2025-09-15 23:49:56 瀏覽:836
2015年新婚姻法繼承法 發布:2025-09-15 23:49:55 瀏覽:975
勞動法公休天數 發布:2025-09-15 23:29:56 瀏覽:757
依法制定的地方性法規 發布:2025-09-15 23:24:01 瀏覽:373
江西法院疫情報道 發布:2025-09-15 23:05:57 瀏覽:358
趙海峰律師 發布:2025-09-15 23:05:53 瀏覽:55
最高人民法院領導班子 發布:2025-09-15 23:05:13 瀏覽:60
桂林市秀峰區人民法院 發布:2025-09-15 22:59:06 瀏覽:993
二級建造師考試法規試題 發布:2025-09-15 22:59:05 瀏覽:326